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缓激肽(BK)诱发胶质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血瘤屏障的影响机制。方法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应用放射免疫法动态监测培养液内TNF-α的含量;构建体外血瘤屏障模型,观察BK作用于C6细胞后的条件培养液(C6CM)对屏障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内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mRNA的转录水平(RT-PCR技术)、NF-κB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血瘤屏障通透性(伊文思蓝法)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6CM对体外血瘤屏障模型上occluding表达的影响。结果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培养液内TNF-α的含量增加,于120 min时达高峰后减少。C6CM作用于体外血瘤屏障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MAPK mRNA转录水平及NF-κB含量减少,且均于第120 min时达最低水平后开始增加。与此同时,体外血瘤屏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g的表达水平也呈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缓激肽可诱发C6细胞释放TNF-α,释放的TNF-α可能是通过减少BMEC的MAPK mR-NA转录水平和NF-κB的含量而导致血瘤屏障上occluding的表达减少,进而引起血瘤屏障开放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介素-1β(IL-1β)在缓激肽(BK)开放血脑屏障(BBB)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缓激肽处理C6细胞后,动态观察培养液中IL-1β含量(放射免疫法)、C6细胞内热休克因子1(HSF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及IL-1β的mRNA水平(RT-PCR法)。利用伊文思蓝检测C6恶性胶质瘤大鼠经颈内动脉给予IL-1β及缓激肽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结果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培养液中IL-1β的含量明显增加,于120 min含量最多,其后开始减少。C6细胞内HSF1的表达及IL-1β的mRNA水平也在给予缓激肽后明显增加,并分别于干预后的30 min和60 min达高峰后逐渐减少。缓激肽与IL-1β单独作用于C6动物后均可引起胶质瘤大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且IL-1β对肿瘤模型动物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与C6细胞培养液中IL-1β的含量相一致。结论 IL-1β可能介导了缓激肽开放血脑屏障的作用,此作用可能是由于缓激肽诱导C6细胞内HSF1的表达增加,增加的HSF1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释放IL-1β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热休克因子1(HSF1)在脂多糖(LPS)致家兔发热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7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槲皮素组(Q)、脂多糖组(L)和槲皮素+脂多糖组(Q+L)。连续观察体温变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不同实验条件下下丘脑HSF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及腹中隔区(VSA)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结果①各组体温变化最大值(△Tmax)由低至高顺序为:Q组相似文献   

4.
罂粟碱与缓激肽配伍开放血肿瘤屏障机制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罂粟碱与缓激肽配伍对血肿瘤屏障开放是否有协同效应,以及细胞因子IL-1β在血肿瘤屏障开放机制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8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罂粟碱(PA)组,缓激肽(BK)组,PA+BK组,1/2PA+BK组,1/2BK+PA组,1/2PA+1/2BK组。每组20只。建立大鼠C6胶质瘤模型,颈内动脉给药,通过电镜观察紧密连接开放程度,用伊文斯蓝检测血肿瘤屏障通透性。应用Western法测定各组大鼠肿瘤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肿瘤部位脑微血管周围IL-1β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相比,PA组,BK组,PA+BK组,IL-1β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其中PA+BK组与其他各组相比,IL-1β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结论罂粟碱与缓激肽配伍应用对血肿瘤屏障开放具有协同效应。细胞因子IL-1β蛋白表达的变化趋势与血肿瘤屏障通透性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缓激肽作用下,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磷酸化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1μmol.L-1缓激肽作用C6胶质瘤细胞在不同时相点(0,5,10,15,20,30min)CREB磷酸化的动态变化。结果1μmol.L-1缓激肽作用C6胶质瘤细胞的5到30min的各时相点均能检测到CREB的磷酸化(P<0.01),其中以15min的磷酸化最强(P<0.01)。结论缓激肽可促进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转录因子CREB的磷酸化,此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血肿瘤屏障的选择性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米卡星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给予阿米卡星(100μg·mL-1)损伤或MnCl2(2μg·mL-1)保护,于24,48,72,96 h时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HSP70 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HSP70蛋白表达。结果:阿米卡星损伤HK-2细胞后,细胞增殖显著减少,LDH释放量、NAG含量、MDA含量增加显著,SOD活力明显下降,HSP70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P<0.01);给予MnCl2干预后,HK-2细胞的细胞增殖明显有所恢复,LDH释放量、NAG含量、MDA含量有所下降,SOD活力有所增加,HSP70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有所下降(与损伤组比,P<0.01)。结论:阿米卡星的肾脏毒性与HSP70的表达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122a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脊髓屏障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miR-122a反义寡核苷酸(miR-122a antagomir)组(M组)。S组开胸游离主动脉弓,但不阻断;C组和M组开胸阻断主动脉弓14 min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M组和C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鞘内注射miR-122a antagomir或空白对照,每日1次,共3次。Real-time PCR测定损伤节段脊髓组织的miR-122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脊髓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伊文思蓝测定血-脊髓屏障通透性,Basso Beattie Bresnahan评分法评价神经运动功能。结果与S组比较,C组miR-122a表达增加,occludin表达减少,血-脊髓屏障通透性增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M组miR-122a表达降低,occludin表达增加,血-脊髓屏障通透性降低,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增加(P<0.05)。结论 miR-122a参与调控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occludin表达,影响血-脊髓屏障通透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热休克预处理对对乙酰氨基酚(A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分别热休克(HS)处理小鼠10min(HS10组)、20min(HS20组)和30min(HS30组),室温恢复8h后,小鼠ip给予AAP 550mg·kg-1诱导急性肝损伤,分别于AAP后0,6,24,42和72h进行相关指标检测。赖氏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给予AAP后0 h,小鼠肝热休克蛋白70(HSP70),细胞色素P4501A2(CYP1A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给予AAP后0,6,24,42和72h时小鼠PCNA的表达。结果与AAP对照组相比,HS20组小鼠血清中AST和ALT酶活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HS10组和HS30组小鼠无显著差异。与AAP对照组相比,HS20显著降低了AAP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程度(P<0.05),而HS10和HS30未显著降低肝损伤的程度。HS20显著诱导了小鼠肝HSP70(P<0.01),CYP1A2(P<0.01)和PCNA(P<0.05)的表达,而HS10和HS30显著诱导了小鼠肝HSP70和CYP1A2(P<0.05)的表达,但未明显诱导PCNA的表达。与HS10和HS30相比,HS20更加显著地诱导了HSP70和CYP1A2的表达(P<0.05)。HS20组小鼠在注射AAP后0,6,24,42和72h,小鼠肝PC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AAP对照组(P<0.05)、HS10和HS30组(P<0.05)。结论 40℃热休克预处理20min可以有效降低A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程度,加速肝损伤后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两组:急性肺损伤组(A组)、对照组(B组),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复制ALI模型。所有的动物于注射LPS后2,4,6 h处死,测定肺组织HSP70的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A组同B组相比,各时间点肺组织HSP70表达均增多,以2,6 h升高明显(P<0.01),MDA含量增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HSP70在ALI后的表达增多可能与其参与LPS所致肺损伤后的组织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RhoA是否介导缓激肽开放血肿瘤屏障。方法应用RhoA的特异性抑制剂C3胞外酶(C3 ex-oenzyme)预处理体外血肿瘤屏障模型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后,测量跨内皮阻抗值(TEER),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渗漏量,分析血肿瘤屏障通透性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可溶性片段向不溶性片段的转变;免疫荧光法和细胞荧光标记法观察体外血肿瘤屏障模型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和丝状肌动蛋白结构和分布的改变。结果 C3 exoenzyme抑制缓激肽诱导TEER值的降低,HRP流量升高;C3 ex-oenzyme抑制claudin-5可溶性片段向不溶性片段的转变;C3exoenzyme抑制claudin-5由细胞膜向细胞质重新分布,抑制丝状肌动蛋白由细胞膜边缘向细胞中央区分布,分布于细胞边缘的F-actin明显增加,应力纤维形成明显减少。结论 RhoA介导缓激肽开放血肿瘤屏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调节素B受体激动剂(NMBR)对孕鼠孕龄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建立孕龄准确的孕鼠模型,随机分组,每组10只。妊娠18 d 2、6:00 pm分别腹腔注射NMB(30、90、150μg.kg-1)、缩宫素(50 mIU.kg-1)及等体积的溶剂,连续2 d,观察孕鼠孕龄及分娩间隔。妊娠18 d 6、8、10、12:00 am分别给予上述处理,末次给药后4 h取孕鼠子宫平滑肌组织,用NoShift转录因子分析法检测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HSP70及IL-6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50μg.kg-1NMBR组孕龄明显短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且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HSP70及I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MBR激动剂可能通过子宫平滑肌NF-κB P65—HSP70/IL-6通路缩短孕鼠的孕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神经胶质瘤细胞(C6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C6细胞加入槲皮素0~200μmol·L-1培养1 h后,于42℃水浴加热1 h,再正常培养12 h。MTT法检测C6细胞存活率,Hoechst/PI双染法,annexinⅤ-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热激蛋白70(HSP70)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加热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率均无明显改变,但加热组HSP70表达水平从正常对照组的0.22±0.01升高到0.36±0.02(P<0.01)。槲皮素能明显抑制C6细胞增殖,槲皮素50,100,150和200μmol·L-1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3%,86%,77%和75%,呈浓度依赖性(r=0.94,P<0.05)。槲皮素50,100和200μmol·L-1显著诱导C6细胞凋亡(P<0.05)。与加热组相比,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增加,C6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均明显增加,最高细胞凋亡率为59%,槲皮素200μmol·L-1处理后明显降低了加热导致的HSP70表达增加,降低了53%(P<0.01)。结论槲皮素可以抑制HSP70表达并诱导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间硝苯啶对猫冠脉流量,心肌耗氧量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剂量m-Nif 10,20,40μg·kg~(-1)iv显著增加猫冠脉血流量(CBF),并呈明显量效反应关系,按作用峰值计算,分别增加原水平30,68,94%,Nif-20μg·kg~(-1)增加原水平49%,同时显著降低心肌耗氧量(MOC),按作用峰值计算,分别降低原水平29,46,55%,Nif降低原水平45%,心肌氧摄取减少,m-Nif分别减少原水平31,44,54%,Nif43%,血压分别降低原水平39,42,50%,Nif45%,m—Nif明显减慢心率,Nif则不减慢心率.m—Nif在40μg·kg~(-1)iv增加冠脉流量远较其他剂量强而持久,Nif较同量m-Nif作用弱而短。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素E_1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PKC及HSP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组心肌PKC及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PGE1 14,42,126μg.L-1预处理组。应用Langendorff装置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模型,以HE染色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心肌纤维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内PKC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HSP70的表达。结果 PKC和HSP70在PGE1预处理组的表达量较I/R组明显增加(P<0.05),且各预处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PGE1预处理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纤维形态学变化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PGE1预处理可以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纤维形态学变化,促进PKC及HSP70的表达,有效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模拟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 ,实验分为 :①阴性对照组 (Normal组 ) ;②SNAP组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供体S 亚硝基 N 乙酰青霉胺 (S nitroso N acetyl 1 ,1 penicil lamine ,SNAP ,5 0 0 μmol·L-1 )与心肌细胞共育 2 4h ;③Che +SNAP组 :蛋白激酶C拮抗剂白屈菜季铵碱 (chelerythrinechlo ride ,Che ,1 0 μmol·L-1 )处理心肌细胞 30min后 ,加入SNAP与心肌细胞共育 2 4h ;④PDTC +SNAP组 :核因子κB(NF κB)特异性阻断剂PDTC(1 0 0 μmol·L-1 )处理心肌细胞 30min后 ,加入SNAP与心肌细胞共育 2 4h ;⑤缺氧复氧损伤组 (H/R组 ) :心肌细胞缺氧 6h ,复氧 3h。②~④组部分取细胞爬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SNAP对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的影响 ;其余细胞经历H/R损伤后 ,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及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结果 在正常心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未检测到HSP70的表达 ,心肌细胞经过H/R损伤后 ,可检测到少量HSP70阳性细胞 ,其阳性染色A值为 94 6± 9 1 ,心肌细胞培养上清LDH活性为 (2 1 90 5± 1 5 1 7)U·L-1 ,细胞存活率为 5 1 7%± 4 6 % ,细胞损伤较正常组加重 (P <0 0 1 ) ;SNAP处理细胞后 2 4h ,HSP70阳性细胞数增多 ,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Ⅰ)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热休克蛋白47(HSP47)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FL-Ⅰ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和ATRA分别作用3 d对HFL-Ⅰ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随后分为6组:对照组、5μg·L-1 TGF-β1组、10μmol·L-1 ATRA组、5μg·L-1TGF-β1+0.1μmol·L-1 ATRA组、5μg·L-1 TGF-β1+1μmol·L-1 ATRA组、5μg·L-1 TGF-β1+10μmol·L-1 AT-RA组,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各实验组细胞中α-SMA,Collagen-Ⅰ,HSP47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①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TGF-β1可刺激HFL-Ⅰ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P<0.05);不同浓度的ATRA对HFL-Ⅰ细胞增殖能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②5μg.L-1 TGF-β1诱导后,HFL-Ⅰ细胞中α-SMA,Collagen-I,HSP47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③ATRA以浓度依赖性方式下调经TGF-β1诱导的HFL-Ⅰ细胞中α-SMA,Collagen-I,HSP47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ATRA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HFL-Ⅰ细胞的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Col-lagen-I、HSP4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兔眼结膜中阿奇霉素的LC-MS/MS检测方法,研究阿奇霉素滴眼液在兔眼结膜中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184只新西兰白兔进行单次以及多次给阿奇霉素滴眼液后,于不同时间点取眼结膜样本匀浆处理后以沉淀法去除匀浆液中蛋白基质,采用LC-MS/MS法测定兔眼结膜中的阿奇霉素。以克拉霉素为内标,采用Ultimate XB-Phenyl(100 mm×3.0 mm,3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乙酸铵水溶液(含0.1%乙酸)(75∶25,V/V),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SRM扫描分析,内标和阿奇霉素离子对分别为:m/z 748→m/z 590和m/z 749→m/z 591。结果阿奇霉素结膜浓度在10.128~8 102.4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7);最低定量限为10.128μg.L-1;批内和批间RSD均小于10%;方法准确度在85%~115%之间。单次给药后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2 h和2 h,ρmax分别为22.29μg.g-1和21.80μg.g-1,AUC1-192分别为528.0μg.h.g-1和536.5μg.h.g-1,t1/2分别为25.5 h和24.1 h。多次给药后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8 h和8 h,ρmax分别为53.10μg.g-1和51.62μg.g-1,AUC1-192分别为1 584.9μg.h.g-1和1 379.4μg.h.g-1,t1/2分别为28.8 h和23.7 h。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药动学行为基本一致。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灵敏。多次给药后在兔眼结膜内存在蓄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