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3.
作为一种模式生物,斑马鱼具有其他动物模型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非常适用于进行人类疾病建模及机制研究。斑马鱼胰腺经历两次发育分化过程,其间伴有多种信号途径的活化参与。成鱼的胰腺结构与其他动物胰腺相似,能分泌包括胰岛素在内的多种激素。斑马鱼胰腺及对胰岛素敏感的肝脏、肌肉等这些与代谢调控相关的主要器官及外周组织,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糖代谢调控机制也与其他哺乳动物相似,这使得斑马鱼非常适用于糖代谢调控研究。除利用STZ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造成斑马鱼糖尿病模型外,高糖溶液交替暴露及外源性干预代谢相关信号途径也可以造成斑马鱼血糖升高。成鱼血糖水平、幼鱼组织糖含量、视网膜及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是目前斑马鱼糖尿病模型研究中的常用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模式洄游生物,由于其饲养成本低、繁殖发育速度快、实验周期短且跟人类基因有高度同源性等优势,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青睐。国内外学者用斑马鱼模型对心血管疾病进行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现从高血脂症、心脏毒性、心力衰竭这三个方面综述斑马鱼模型在心血管药理学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评价与筛选高质量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利用斑马鱼建立睡眠剥夺模型,为失眠的基础研究提供更多可靠的实用建模参考方案。方法 选取4月龄同一批次野生型AB系雄性斑马鱼160尾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和睡眠剥夺1~7 d组(SD1~SD7组)。对照组置于正常14 h/10 h明/暗交替环境,睡眠剥夺组分别利用模拟日光对其进行不同时间的持续光照达到剥夺斑马鱼睡眠的效果。造模结束后,比较各组斑马鱼运动形式、学习记忆能力、生物钟基因表达、脑部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运动形式结果显示:与CK组斑马鱼相比,SD1、SD2、SD3组斑马鱼静息时间均增多(P<0.05),SD3组斑马鱼大运动时间及大运动计数较CK组减少(P<0.05);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显示:CK组斑马鱼学习记忆能力较SD1、SD2、SD3组强,(P<0.05、0.01),SD1组斑马鱼学习记忆能力较SD2、SD3组斑马鱼强(均P<0.01),SD2组斑马鱼学习记忆能力较SD3组斑马鱼强(P<0.01);qRT-PCR结果显示:与CK组相比,SD3组斑马鱼脑部周期蛋白1a(Per1a)、周期蛋白2(Per2)、脑和肌肉组织芳香烃受体... 相似文献
7.
生殖发育健康直接关系到优生优育以及国家未来的兴衰,目前生殖发育毒性的临床前安全性检测大部分使用大鼠、家兔等哺乳动物,但是利用哺乳动物进行试验存在诸多缺陷,例如,所需动物数量多,实验周期长,难以同时对大量物质 相似文献
8.
斑马鱼具有体型小、易于饲养、繁殖成本低、繁殖率高等诸多优势,是药物代谢研究的新型模式生物。本文概述斑马鱼代谢模型的构建,介绍斑马鱼模型的基因与人类高度相似性以及其发达的酶系统、较低的基质效应等优点;总结斑马鱼模型在合成大麻素类、芬太尼类、哌嗪类、合成卡西酮类等各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研究中的应用;综述斑马鱼中体内常见的代谢反应包括Ⅰ相(氧化、N-脱甲基、O-脱乙基化、羟化和N-脱烷基)和Ⅱ相(硫酸化和葡萄糖醛酸化)反应,说明其代谢物种类与真实人体体液样本之间的差异主要和酶的种类有关,指出斑马鱼模型在研究新精神活性物质方面的巨大潜力和进一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和厄贝沙坦片的肾毒性。方法 构建AB系斑马鱼肾脏模型,药物处理受精后2 d(2 dpf)的斑马鱼至5 dpf,统计各实验组斑马鱼肾性水肿发生率,判断药物是否具有肾毒性。结果 万古霉素在注射剂量为16.4 ng/尾(1/10 MNLD)时,斑马鱼发育正常,未见明显的毒性;在注射剂量为54.7 ng/尾(1/3 MNLD)、164 ng/尾(MNLD)和273 ng/尾(LD10)时,斑马鱼肾性水肿发生率分别为3.3%、10%和10%,死亡率分别为0%、0%和16.7%,表明万古霉素在注射剂量54.7 ng/尾(1/3 MNLD)至273 ng/尾(LD10)的范围内,有明显的肾毒性。厄贝沙坦在浓度为8.3μg/m L(1/10 MNLC)至91μg/m L(LC10)范围内,斑马鱼肾脏均发育正常,未见肾毒性。结论 斑马鱼肾毒性模型的建立,可用于药物肾毒性的早期评价,并且精确评价了万古霉素和厄贝沙坦的肾脏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斑马鱼血管生成抑制模型在中药各类样品活性筛选中的适用性。方法 选用TG(VEGFR2:GFP)系血管荧光转基因斑马鱼和AB系斑马鱼作为筛选模型,分别用中药单体靛玉红、单味药材(虎杖、长春花)提取物、复方(西黄丸)处理斑马鱼胚胎,以节间血管数作为指标,考察不同类型中药样品对斑马鱼胚胎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靛玉红高剂量(50 μg/mL)明显抑制斑马鱼节间血管的生成(P<0.05);虎杖醋酸乙酯提取部位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10 μg/m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长春花醋酸乙酯提取部位100 μg/mL时明显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P<0.01),同时未见胚胎死亡;西黄丸质量浓度大于50 μg/mL时,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100 μg/mL时呈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斑马鱼模型对于成分复杂的中药样品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这对于从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中发现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先导化合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斑马鱼是一种新兴的脊椎模式动物.在过去的30年中,斑马鱼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健康科学、环境农业等诸多科研领域.为了满足不同的科研需要,研究人员开发和利用各种技术创建了大量的斑马鱼基因突变和转基因品系,这些品系已成为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源.为了更好地保藏和利用这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建设有多个规模不一的斑马鱼资源库.2012年,我国的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http://zfish.cn)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正式成立.本文将重点介绍全球斑马鱼资源的开发和保藏情况,以及我国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的最新建设进展. 相似文献
12.
虽然糖尿病的研究不断有新的进展,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不断更新,但其危害并没有明显降低,反而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更深入、全面地揭示糖尿病机制,研发更有效、可靠、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必须清楚了解相应的疾病模型。该文就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种类,建模方法,优缺点,适用范围等进行综合评述,旨在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由于树鼩在进化上接近于灵长类动物,在生理、生化及解剖学等生物学特性方面与人类有着相似之处,树鼩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人员运用与其他动物相比具有多种优势的树鼩建立了一系列的疾病模型,如病毒类疾病、神经系统、肿瘤等,本文着重就树鼩在人类病毒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5.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缺血和老龄化时可显著增加心衰的发病率,目前其潜在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时尽量模拟临床发病诱因和特征,可以更真实地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或药物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重点综述构建舒张性心力衰竭实验动物模型的方法和各自的特点,为将来更多的研究舒张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和腹型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临床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腹型肥胖经常在同一个体上出现,两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并腹型肥胖已成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高尿酸血症并腹型肥胖模型的研究,对于阐释高尿酸血症并腹型肥胖的病理及药理机制十分重要。本文就高尿酸血症并腹型肥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慢性排异反应是导致肺移植后期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 OB) 是肺移植后慢性排异反应的最主要病理学特征改变。而动物模型在肺移植慢性排异反应研究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种动物模型被建立并用来模拟人类肺移植后中、远期慢性排异反应。但这些动物移植模型都或多或少存在缺陷。近年来,发展出的小鼠原位肺移植模型为研究OB提供了潜在可能。本文通过回顾各类肺相关移植模型的建立,对之间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今后肺移植慢性排异疾病模型建立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8.
慢性抗thy1抗体肾炎模型由于其疾病过程与人类IgA肾病及其他的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疾病进程相似,可以用作研究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新的治疗策略,本文就慢性抗thy1抗体肾炎模型的建立方法、病理演变过程、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