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加减正气散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病中一、二、三、四、五加减正气散是治疗湿阻中焦的方药,一、二、三加减正气散是治疗湿热之剂;四、五加减正气散是治疗寒湿之剂,五方均由藿香正气散加减化裁而来。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湿病门下验案(案某五十、案汪三三、案某十四)是吴鞠通创制一、二、三加减正气散的依据。《温病条辨·中焦篇第五十八条》“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一加减正气散主之”。本条所述“三焦湿郁,升降失司”,是指湿邪郁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之候。因湿浊弥漫,可波及上、下焦,故云:“三焦湿  相似文献   

2.
五加减正气散乃藿香正气散之变法,叶天士“随证变法”,对该方的加减,避免了《局方》方剂多辛香燥烈之弊。该方主药有四,即藿香、厚朴、茯苓、陈皮,在此基础上的药物加减,改变了方剂的性能和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宋乃光 《北京中医》2008,(8):606-608
加减正气散五方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藿香正气散化裁而来,虽不及治湿热证的三仁汤、王氏连朴饮等广为人所知,但由于组方用药合理,临床实用性强,仍不失为治疗中焦湿热证的优秀方剂。五方在共用药藿香、厚朴、陈皮、茯苓基础上,各自加味,应用亦同中有异。一加减正气散以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为主,二加减正气散治湿热阻滞经络,三加减正气散治湿邪已有化热,四、五加减正气散所治湿热已从阴化寒。对五张方剂和组方和应用进行阐述,间以自身的临床体会,为现代使用者提供古代文献和实践积累方面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加减正气散出自《温病条辨》,由藿香正气散化裁而来,主治湿蕴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阮诗玮教授临证灵活运用加减正气散治疗湿邪在里诸证,每获良效。该文从加减正气散之出处及组方要义、临证运用及验案举隅等方面介绍阮诗玮教授运用加减正气散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5.
宋乃光 《北京中医药》2008,27(8):606-608
加减正气散五方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藿香正气散化裁而来,虽不及治湿热证的三仁汤、王氏连朴饮等广为人所知,但由于组方用药合理,临床实用性强,仍不失为治疗中焦湿热证的优秀方剂.五方在共用药藿香、厚朴、陈皮、茯苓基础上,各自加味,应用亦同中有异.一加减正气散以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为主,二加减正气散治湿热阻滞经络,三加减正气散治湿邪已有化热,四、五加减正气散所治湿热已从阴化寒.对五张方剂和组方和应用进行阐述,间以自身的临床体会,为现代使用者提供古代文献和实践积累方面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湿浊邪气为慢性肾脏病起病及促使病情进展的重要病理因素,其中湿浊中阻证是慢性肾脏病病机衍变过程中的常见类型,阮诗玮教授临证常以加减正气散五方处之,每获良效。加减正气散出自《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条辨》,由藿香正气散化裁而来,本文从加减正气散五方之出处及组方要义、湿浊中阻型慢性肾脏病运用加减正气散之机理、临证处方用药化裁及验案举隅等方面介绍了阮诗玮教授运用加减正气散治疗湿浊中阻型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7.
藿香正气散之精要在于正气二字,一扶正气,其外证之生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故治疗时,不仅仅祛湿寒之邪,更重视恢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以白术、茯苓、甘草扶中气、健脾运;二正气机,其内证乃三焦津凝气滞而生,尤以中焦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为主,故调畅中焦气机,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气津得散,局部正气得复,后邪自祛,病自安。三祛邪气,已生之寒湿当化之,寒湿不去,津气难散,甚者湿郁成痰,或从热化,或湿盛而阳微,或变生他病,当使邪有出路,邪祛而正自安。藿香正气散为治湿之方,却没有单纯运用治湿的药物,而是从补益、疏通、祛邪三个方面帮助人体恢复肺、脾功能,使湿得治。  相似文献   

8.
李泉云灵活运用《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之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湿阻中焦证,认为该方方简味少,组方紧凑精当,且能直达病所,治湿邪初生,邪未寒化热化之时,最为合拍,为效佳价廉的良方。  相似文献   

9.
以藿香正气散去大枣为基础方,改散剂为汤剂,对87例脑梗塞和脑出血引起的中枢性呃逆进行治疗观察.取得满意效果.认为中枢性呃逆的中医病机是中焦气机的升降失常,气血津液壅塞不通;藿香正气散功可辛温化湿和胃,畅利中焦.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人体质多偏湿偏热,温病学说用途愈加广泛。中焦最易被湿热波及而产生疾病,其中"痞满""胃脘痛"等病证尤为常见,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与此类中医疾病有相似之处,故可借鉴温病学说清热化湿之法进行治疗。五加减正气散正是治疗以湿热为主所致脘腹胀满等病证的方药。从五加减正气散的来源及组方依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治和五加减正气散辨证论治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三个方面来论述该方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藿香正气散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玉芳  高大伟 《新中医》1992,24(4):43-43
藿香正气散出自《和剂局方》。具有解表和中、理气化湿、健脾宽中之效。笔者根据方义在临床上灵活运用,治疗多种病证取得了较好疗效。兹举例如下。例一:高热不退李××,女,21岁,工人,1983年6月27日诊。患者半月前因气候炎热,饮食生冷,出现发热(体温  相似文献   

12.
骨折早期患者常出现倦乏力、口淡纳差、舌胖苔腻等中焦寒湿证候。我们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骨折后脾胃功能下降取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藿香正气袋泡剂的化学分析及其与汤剂的比较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黄家友,杨永华主题词霍香正气散/化学,霍香正气散/生产和制备藿香正气散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历代医家常用燥湿和胃方,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  相似文献   

14.
廖秋源 《新中医》1995,27(4):60-61
透脓散加减治疗细菌性肝脓疡的体会廖秋源透脓散乃是《外科正宗·卷之三·肿疡主治方》专门主治一切痈疮内已成脓,无力外溃之方。张秉成曰:“夫痈毒之成脓也,必由正气充旺,方得变化而成。倘或气血衰弱,则不能郁蒸为热,而脓之成也无期。即既成脓矣,亦须赖正气以托之...  相似文献   

15.
根据叶天士在《温热论》中的辨舌理论,探讨了辨舌在温病湿热类疾病中的辨证施治意义。叶天士《温热论》湿热类温病中"必验之于舌"为湿热类温病的辨治提供了治疗大法,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病三焦分治"凭验舌以投剂"为湿热类温病的辨治甄选了药味,吴鞠通融合了《温热论》和《湿热病篇》中的经典论述创立了五加减正气散,为湿热类温病的随症选方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真气辨     
一、指正气《灵枢·刺节真邪》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谓:“真气”是由受于先天的原气和后天得之于呼吸饮食之气相结合而成。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及抗病能力都和真气密切相关,所以,《素问遗篇·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疟论》云:“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就是说,在阴阳尚未交并的疟未发时,进行治疗,正气得安,邪气即亡。《灵枢·天年》也云:“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以上真邪对举,说明《内经》作者是把真气作为正气看待的。  相似文献   

17.
藿香正气散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夏季腹泻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藿香正气散始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临床常用于口服治疗夏季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效果颇佳.笔者在临证中对年幼不愿口服中药汤剂的患儿,给予藿香正气散汤剂保留灌肠,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藿香正气散研究及应用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藿香正气散出自《和剂局方·卷之二·治防寒》,方由藿香、紫苏、白芷、腹皮、茯苓、白术、半夏曲、陈皮、厚朴、桔梗、甘草、姜枣组成,原书主治“伤寒头痛,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嗝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泄霍乱,脏腑虚呜,山岚瘴疟,遍身虚肿,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等病证。后世对此方的运用多有发挥,如清代吴鞠通  相似文献   

19.
藿香正气散组方特点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菊妍  彭敏美 《陕西中医》1994,15(5):231-231
<正> 藿香正气散出自《和剂局方》,方由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半夏曲、陈皮、厚朴、桔梗、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本文就此方的配伍特点作一浅探,仅供参考。 1 一药双效奏表里同治之功 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浊证,法当外散风寒,内化湿浊。陈修园指出:“四时不正之气,由口鼻而入,与邪伤经络不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只用芳香利气之品。”因此本方中既不以麻桂峻汗驱风寒,亦不用羌活苦温燥热除外邪,而用藿香为君,辛散风寒,芳化湿浊,悦脾和中,辟秽止呕,《药品化义》云:“藿香,其气芳香,善行胃气,  相似文献   

20.
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率居高不下,黏膜固有免疫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中焦之脾与宿主免疫密切相关,“脾为之卫”与肠黏膜免疫网络高度吻合。脾行卫之功,卫气隶属于脾。卫气强弱与人体免疫关系密切相关。基于此,该病的主要病机是脾胃虚弱,卫气不足;疾病转归与预后的关键是“脾脏-卫气-免疫”交互网络。五加减正气散基于调脾强卫,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抗病毒、增强免疫、调节肠道菌群、抗炎止泻等作用,为进一步揭示该经方的抗病毒机制和可能作用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实现温病-免疫-病毒学的有机结合丰富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