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膈肿瘤的诊断、外科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本院诊治的20例原发性纵膈肿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肿瘤根治性切除术(18例)、肿瘤部分切除术(2例)治疗后,围术期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良性肿瘤17例、恶性肿瘤3例。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出院,平均随访6个月,良性肿瘤没有发现复发。结论根据胸部CT、X线检查,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原发性纵膈肿瘤的临床诊断率,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方式,针对术后常见并发症,做好围术期预防护理,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风金  刘红新 《河北医药》2012,34(16):2487-2488
复杂纵膈肿瘤在临床上属于较少见的肿瘤类型,因其病情自身的危险性与手术的高难度,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其他肿瘤也更高.本文就本院2005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接收的复杂纵膈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包血肿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例术中发现心包血肿,行心包部分切除,血肿清除的病例临床资料和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例以纵膈肿瘤、1例以心包囊肿手术探查,术中发现心包血肿,1例术中大出血死亡,1例恢复良好。结论心包血肿临床罕见,但随外伤,介入治疗,心包穿刺等的增多有增加的趋势,有症状的心包血肿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传统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行纵膈肿瘤切除术患者64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记录术中与术后相关指标,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主要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患者术后病情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剂使用时间、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也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比观察组多(P<0.05);另外,观察组有4例患者转为开胸手术治疗。结论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安全性更高,手术操作简单,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在治疗纵膈肿瘤时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纵膈肿瘤是临床胸部常见病,用X线平片诊断纵膈肿瘤有一定难度,但经过细心观察及累积一定的经验加上理论上的指导。做出正确 诊断是不难的。  相似文献   

6.
外科手术治疗纵膈肿瘤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纵膈肿瘤患者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有2例切开后肿瘤与周围组织、血管粘连无法切除取活检后证实为恶性肿瘤,手术后14 d内死亡。另外21例肿瘤全部切除,1例胸腺瘤患者并发肌无力经处理后康复,随访3~22个月无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疗效确切,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胸外科手术术后乳糜胸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6例胸外科手术术后乳糜胸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包括食管癌16例,肺癌9例,纵膈肿瘤1例。结果:2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行手术治疗(治愈3例,死亡1例)。结论: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对乳糜胸的治疗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附睾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原发性附睾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附睾肿瘤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附睾良性肿瘤患者15例,其中,有8例患者为附睾腺瘤样瘤,4例患者为附睾平滑肌瘤;附睾乳头状腺瘤患者、附睾纤维假瘤患者、附睾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各有1例;其中9例附睾良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术。有5例患者为附睾恶性肿瘤,其中,有3例患者为腺癌,2例患者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全部附睾恶性肿瘤患者睾丸附切除术,同时,还给予患者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结合治疗。结果治疗后,对13例附睾良性肿瘤进行追踪随访,没有1例患者复发;追踪随访全部附睾恶性肿瘤患者,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差。结论附睾肿瘤临床诊断中,B超检查的诊断价值较高;大多数附睾肿瘤为良性,具有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一般来说,临床上附睾恶性肿瘤较少发,并且预后差;附睾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进行探讨,并对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我院在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21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8例患者为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占总数的94.3%,一半以上为生殖细胞肿瘤;有7例患者为交界性黏液囊腺瘤,有5例患者为恶性肿瘤。患者在产前B超检查时,发现的有159例,占总数的75.7%。其中有23例进行急诊手术,手术中,发现卵巢囊肿扭转的有14例患者,卵巢囊肿破裂的有9例。患者足月分娩的有190例,为总数的95%。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大多为良性,没有明显的不良症状,早期诊断可以采用适当的治疗措施,是妊娠到足月分娩。  相似文献   

10.
兰守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787-2788
目的:分析儿童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就我院1995年~2005年10月收治88例15岁以下儿童后颅窝肿瘤的诊治加以总结。结果:其中79例经手术治疗达到临床治愈,余9例经X、γ刀及放疗。结论:儿童后颅窝肿瘤易误诊,早期诊断、适宜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究胸内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与CT诊断资料,为提高CT诊断效果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胸内结节病患者80例,通过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与CT诊断资料,进行探究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胸部淋巴结肿大患者69例,其中肺门与纵膈淋巴均肿大患者46例,仅肺门肿大患者12例,仅纵膈淋巴肿大患者9例,内乳淋巴肿大患者1例;淋巴结钙化患者11例。肺部病变患者66例,出现肺内结节、斑块、肺纤维化等特征。结论胸内结节病患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进行CT扫描诊断,可以根据其胸部淋巴及肺部病变双重验证来进行有效诊断,提高胸内结节病的临床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某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纵膈肿瘤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三孔式胸腔镜手术治疗)和研究组(30例接受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状况,如围术期指标、并发症等。结果:组间医疗费用比较(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使用镇痛药物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43.33%(P<0.05);研究组复发率10.00%低于对照组40.00%(P<0.05)。结论: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膈肿瘤,创伤性小,对术后恢复有促进作用,且并发症低和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2006年6月本院收治的胰岛素瘤9例,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进行诊治分析。结果:9例胰岛素瘤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证实8例,其中良性胰岛素瘤7例,恶性胰岛素瘤1例。结论:胰岛素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典型的Wipple三联征。对良性胰岛素肿瘤宜行单纯肿瘤切除或胰腺部分切除,对恶性肿瘤应采用扩大范围的根治性肿瘤切除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予琼 《淮海医药》2010,28(1):41-4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精索静脉曲张190例患者进行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精索静脉内径、走行形态及血流速度,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临床拟诊的19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90%(171/190),其中8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手术诊断符合率100%(83/8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精索静脉曲张准确而敏感,在现代影像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14例甲状旁腺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佳佳  刘弋 《安徽医药》2009,13(6):625-627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8年8月我院14例甲状旁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男5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1∶1.8;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为44岁。其中甲状旁腺腺瘤13例,其中一例胸骨后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癌1例。临床表现有颈部肿块、骨关节疼痛、骨折、双下肢无力疼痛、泌尿系结石、恶心呕吐、多饮多尿、声嘶、胸闷咳嗽等。术前定性检查为血清钙离子、血磷、及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术前定位检查为B超、CT、MRI及核素扫描。甲状旁腺腺瘤13例均经手术治疗,症状缓解,随访未见复发。甲状旁腺癌1例行手术治疗,随访1年3个月无瘤生存。结论血清钙离子和PTH结合B超、CT、MRI及核素扫描可辅助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手术为甲状旁腺肿瘤的治疗手段。甲状旁腺癌的手术应为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6.
胸腺瘤是一种发病率较低、具有潜在恶性的前纵膈肿瘤,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与其他前纵膈肿瘤相似。目前胸腺瘤主要采用WHO病理分型及Masaoka-koga分期。其首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疗在未彻底切除及晚期患者的治疗中有意义。晚期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还不确定。术前诱导、复发后的治疗等治疗难点均在探索中。目前几乎没有对胸腺瘤的随机对照研究,少有对胸腺肿瘤的亚型报道。近年来胸腺瘤的影像学诊断、病理学诊断、手术、放化疗方面有不少新的诊疗规范与发现,胸腺瘤的诊疗正在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胸腺瘤目前的诊疗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肿瘤综合治疗是应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于肿瘤治疗。我们以综合治疗的原则 ,3年中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 76例 ,现将治疗情况报告于后。资料与方法 病人 76例 ,男性 71例 ,女性 5例。年龄平均 5 2 5岁。所有病人 ,按国际 1 997年发布的标准分期 ,均为Ⅲa期以上病例 ,所有病例中影像学诊断为中心型肺癌 ,有纵膈淋巴结转移。其中 ,化疗—放疗—手术 8例 ,化疗—放疗 3 6例。所有病人中完成综合治疗病人 44例 ,未完成治疗 3 2例。治疗程序以化疗—放疗—手术的方式 ,根据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 ,转移发展快速的特点 ,控制可能转移或已转移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阑尾炎诊断以及采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2年收治的200例慢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时的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在患者的临床上采取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200例慢性阑尾炎患者的病情得到准确的诊断以及采取手术进行治疗后均能够康复出院,其中,200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并发腹腔囊肿、腹痛、腹腔粘结以及腹内其他疾患等疾病。结论因慢性阑尾炎有着相对复杂的病因,因此,应该及早的诊断慢性阑尾炎的病情,并且在最快的时间内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促进慢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纵隔肿瘤51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凯  周华富  郭建极 《淮海医药》2009,27(2):100-102
目的总结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51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科治疗方法。结果51例患者中,手术完整切除47例,其中2例连同肺叶切除,开胸探查活检4例。手术切除率92.2%(47/51)。49例痊愈出院,1例并发脊液胸腔漏经治疗好转出院,1例术后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1.96%。结论根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结合肿瘤好发部位是诊断纵隔肿瘤的主要方法。对于纵隔肿瘤一旦诊断,有手术指征者应尽早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尽量完整的切除瘤体,根据病理选择合适的术后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介入超声在纵膈实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对纵膈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以及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超声导向下对178例纵膈实性肿瘤采用针吸细胞学穿刺及组织学活检。结果介入超声对纵膈实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5%。结论介入超声对纵膈实性肿瘤诊断率高,为纵膈实性肿瘤的首选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