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rhTRAIL)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培养的黑色素瘤A-375细胞分为对照组和rhTRAIL低、中、高剂量组(0.25、0.50、1.00 mg•L-1),经不同剂量rhTRAIL作用后,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分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 结果:对照组细胞呈梭形贴壁或半贴壁生长,rhTRAIL组一部分细胞变圆,贴壁不佳,细胞数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rhTRAIL明显抑制黑色素瘤A-375的生长,1.00 mg•L-1 组的生长抑制率最高,0.50 mg•L-1 组次之,0.25 mg•L-1 组最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rhTRAIL蛋白可诱导A-375细胞凋亡,rhTRAIL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68 %、24.59 % 和28.91 %,且凋亡率随剂量增大而升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rhTRAIL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处于G1期的百分率(45.26%、60.67%和69.10 %)明显高于对照组(37.41 %)(P<0.05 )。结论: rhTRAIL对A-375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极限稀释定量PCR法对25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个疗程化疗后外周血标本进行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并定量计算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1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①25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标本FLT3基因表达阳性率为80.0%(20/25),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88.2%(15/1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62.5%(5/8)。②20例FLT3基因表达阳性的白血病初诊患者外周血DNA含量为(2.36±1.25)×108 μg•L-1,外周血含有的白血病细胞数为(18.66±8.79)×106•μL-1。经过1个疗程化疗后,1例未缓解者,外周血DNA含量为1.69×107μg•L-1,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为1.01×106•μL-1;3例部分缓解者,外周血DNA含量为(0.57±0.24)×106 μg•L-1,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为(1.82±0.19)×103•μL-1;16例完全缓解者,其中FLT3基因表达阴性9例,FLT3检测阳性7例,其外周血DNA含量为(0.16±0.06)×106 μg•L-1,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为(1.86±1.31)×102•μL-1。健康对照组FLT3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定期、定量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后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有助于临床观察白血病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三氯化镧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三氯化镧(LaCl3)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给予LaCl3(0.05、0.10、0.50及1.00 mmol•L-1)培养不同时间(1、3、5和7 d),观察癌细胞生长曲线、集落抑制率、培 养上清中甲胎蛋白(AFP)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MMC-7721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培养 细胞CyclinD1、 PCNA、 CDK4及P16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法显示0.50及1.00 m mol•L-1LaCl 3对SMMC-7721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具有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 0.10和0.50 mm ol•L-1的LaCl3对肝癌细胞集落的形成抑制率分别为51%和67%(P<0.05),1.00 mmol•L-1 LaCl 3的集落形成抑制率达97%(P<0.01 );不同剂量LaCl3  作用SMMC-7721细胞3 d后,细胞周 期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G0/G1期细胞百分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10、0.50及1.00 mmol•L-1 LaCl3均可抑制AFP的分泌,其中以1.00 mmol•L-1 LaCl3组作用最显著(P<0.01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LaC l3促进P16蛋白 的表达,使Cyclin D1、PCNA和CDK4蛋白的表达下降。结论: LaCl3 对SMMC-7721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阻断细胞周期进程、降低细胞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对体外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影响的机制及意义。方法:体外高糖培养大鼠肾MC,分为5组:对照组及不同浓度UⅡ(10-7、10-8、10-9和10-10 mol•L-1)组,37℃孵育24 h,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处于细胞周期中S期的MC比例,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BrdU-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BrdU含量。结果:MTT实验,UⅡ10-9及10-8 mol•L-1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Ⅱ10-10及10-7 mol•L-1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术实验,UⅡ10-9及10-8 mol•L-1组MC细胞周期中S期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UⅡ10-10及10-7 mol•L-1组MC细胞周期中S期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rdU-ELISA实验,UⅡ10-9及10-8 mol•L-1组MC培养上清中BrdU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UⅡ10-10及10-7 mol•L-1组MC培养上清中BrdU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0-9及10-8 mol•L-1浓度的UⅡ对体外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MC具有明显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氟化物在不同时间段对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Smad2/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各分7个染氟组(0、0.0001、0.001、0.1、1、10和20 mg•L-1),在5个染氟时间段(2 、4、24、48 和72 h) 采集细胞培养上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TGF-β和Smad2/3含量,应用RT-P CR方法检测染氟48 h细胞 TGF-β mRNA 的表达。结果:与染氟0 mg•L-1组 比较,氟作用2 h的0.001、0.1、1、10 和20 mg•L-1组和氟作用4 h的0.0001、0.001、0.1、10 和20 mg•L-1组成 纤维细胞TGF-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P<0.05);染氟48 h 时1和20 mg•L-1组成纤维细胞TGF-β mRNA表达有所增强,染氟2~24 h时Smad2/3表达多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 显著性(P>0.05);成骨细胞染氟48 h时0.0001、0.001和1 mg•L-1组TGF- β蛋白表达增强 (P<0.01或P<0.05),TGF-β mRNA的表达呈增强趋势;染氟成骨细胞Smad2/3表达多呈上升趋势,其中染氟48 h 的20 mg•L-1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染氟对 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TGF-β表达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TGF-β在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转换过程中可 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培养法检测嗜酸乳杆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固体培养法将Hp分为Hp临床分离菌株组、Hp标准菌株组、培养基对照组及10 g•L-1乳酸组,分别测定嗜酸乳杆菌上清液对各组Hp作用的抑菌环大小;液体培养法中,分别计数不同时间嗜酸乳杆菌与Hp单纯培养及混合培养菌落数。结果:嗜酸乳杆菌上清液对Hp临床分离株及标准菌株生长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2.35±0.05)cm和(2.45±0.05)cm,与10 g•L-1乳酸组抑菌环[(1.40±0.15)c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液体培养基混合培养12、24、48和72 h 时Hp细菌数分别为(3.67±0.07)×104 、(3.48±0.18)×103、(1.70±0.56)×102 和0 CFU•mL-1,与Hp单纯培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嗜酸乳杆菌在固体及液体培养中均可拮抗Hp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睾酮在体外对颗粒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人卵巢颗粒细胞SVOG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筛选最佳药物作用浓度后,将SVOG细胞分为对照组、睾酮组(1.0×10-5 mol·L-1睾酮)、睾酮+氟他胺组(1.0×10-5 mol·L-1睾酮+1.0×10-5 mol·L-1氟他胺)、睾酮+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组(1.0×10-5 mol·L-1睾酮+1.5 g·L-1 TUDC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SVOG细胞中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激活转录因子4 (ATF4)、转录因子C/EBP同源蛋白(CHOP)和死亡受体5(DR5)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SVOG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睾酮组SVOG细胞形态改变,异型细胞增多,胞质中出现较多颗粒,培养基中细胞碎片增多,SVOG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新结构类型的MCC-478衍生物030705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和体外毒性。方法:实验组以不同浓度受试化合物030705(0.01、0.03、0.10、0.30和1.0 μmol•L-1)、对照组以不同浓度阿德福韦酯(0.10、0.30、1.0、3.0和10.0 μ mol•L-1),分别作用于HepG2.2.15细胞,采用Southern blotting杂交法测定其对HBV DNA的抑制率,计算其50%抑制浓度(IC50 )和90%抑制浓(IC90)值,采用ELISA法测定不同药物浓度受试化合物030705对HBeAg分泌的抑制率。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受试化合物030705(10、30、100、300和1 000 μmol•L-1)对HepG2细胞毒性,计算其50%致死浓度(CC50)值。采用Dot blotting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受试化合物030705(0.10、1.0和10.0 μmol•L-1)对HepG2细胞线粒体含量的抑制率;同时设相应浓度双脱氧胞苷(ddC)阳性药物对照组和仅加入培养基的阴性对照组。结果:受试化合物030705抑制HepG2.2.15细胞HBV DNA作用与阿德福韦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显示其具有与阿德福韦酯相近的抗乙肝病毒活性。不同浓度受试化合物030705(0.01、0.03、0.10、0.30和1.0 μmol•L-1)对HBeAg分泌的抑制率分别为5.94%、6.08%、6.32%、10.31%和12.49%,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受试化合物030705对HepG2细胞毒性的CC50值为2 014 μmol•L-1(>1 000 μmol•L-1),属于低细胞毒性药物。阳性对照药物ddC在不同浓度下(0.10、1.0和10.0 μmol•L-1),对HepG2细胞线粒体含量的抑制率分别为38.43%、46.51 %、56.5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相同浓度下受试化合物030705抑制率分别为7.00%、5.81%、5.78%,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受试化合物030705对HepG2.2.15细胞HBV DNA的抑制作用与阿德福韦酯的作用相近,对HepG2细胞毒性的CC50值2 014 μmol•L-1,无明显线粒体毒性,是一种低毒、高效的新型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稀土元素钇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矿化及凋亡的影响,为研究稀土元素钇对骨质疏松的病理性发展提供一定理论指导。方法:⑴将成骨细胞MC3T3-E1分为对照组(给予PBS)和给药组(给予YCl3至各梯度最终浓度为1×10-9,1×10-8,1×10-7,1×10-6,1×10-5,1×10-4mol·L-1),利用CCK-8试验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活力;⑵选取3个浓度梯度YCl3(最终浓度为1×10-8,1×10-6,1×10-4mol·L-1)处理成骨细胞。采用NBT/BCIP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表达,根据吸光值分析ALP活性;采用茜素红S染色法检测细胞矿化程度;采用AO/EB双染法测细胞凋亡,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分析荧光强度和凋亡情况。结果:稀土元素钇在低剂量(1×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10、20和50 μmol•L-1)的MG-132培养C6胶质瘤细胞,通过MTT法检测不同培养时间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E染色、AO/EB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MTT法检测显示10 μmol•L-1MG-132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24、48和72 h后,细胞增殖A值(0.46±0.03、0.48±0.03和0.45±0.02)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10μmol•L-1 MG-132作用C6胶质瘤细胞12 h后即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明显的凋亡亚二倍体峰,以不同药物浓度(10、20和50 μmol•L-1)处理C6胶质瘤细胞12 、24 和48 h后其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形态学检查呈现凋亡细胞的特征。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在体外可显著抑制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大肠癌细胞Caco-2及SW480增殖、迁移及间隙连接蛋白Cx32与Cx43胞膜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对大肠癌效应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大肠癌细胞分为ATRA处理组及阴性对照组,以1×10-8、1×10-7、1×10-6、1×10-5及1×10-4 mol·L-1 ATRA处理Ca...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蝎毒组分Ⅰ(SV-Ⅰ)对卵巢癌细胞SKOV3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卵巢癌细胞SKOV3分为空白对照组和SV-Ⅰ处理组(终浓度分别为200、400、800 mg•L-1),采用MTT法检测SV-Ⅰ对卵巢癌细胞SKOV3生长抑制率,集落形成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200、400和800 mg•L-1-1组, SKOV3细胞集落数分别为57.00±6.16和48.00±4.11,明显低于对照组(84.00±5.29)(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00 mg•L-1组SKOV3细胞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G2+M期细胞明显增多 (P<0.01), 800 mg•L-1组SKOV3细胞G2+M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G1期细胞数有增多趋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00 和800 mg•L-1组SKOV3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蝎SV-Ⅰ可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生长,其机制与SV-Ⅰ抑制SKOV3细胞DNA合成、诱导SKOV3细胞发生G2+M和G1期阻滞及诱导SKOV3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褪黑素(MLT)、顺铂(DDP)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为MLT作为卵巢癌化疗辅助药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用MLT组(0.5、1.0和2.5 mmol/L)、单用DDP组(25和50 mg/L)、联合应用MLT及DDP组(MLT 0.5 mmol/L联合DDP 25 mg/L; MLT 0.5 mmol/L联合DDP 50 mg/L;MLT 1.0 mmol/L联合DDP 25 mg/L;MLT 1.0 mmol /L联合DDP 50 mg/L;MLT 2.5 mmol/L联合DDP 25 mg/L;MLT2.5 mmol/L联合DDP 50 mg/L)。应用显微镜观察法、MTT法测定用药后卵巢癌SKOV3细胞的凋亡及增殖抑制率,并采用免疫化学方法测定卵巢癌SKOV3细胞用药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用药组细胞贴壁能力减弱、变小变圆、折光性减弱、细胞皱缩、核固缩、染色质凝集、核碎裂。联合用药组凋亡细胞增多;MTT 法检测结果显示0.5、1.0和2.5 mmol/L-1的MLT单独应用或与25和50 mg/L的DDP联合应用均有抑制细胞生长作用(P<0.05),且随浓度升高抑制率升高,联合用药组两药物间均有协同作用,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DI)<1;免疫化学染色法显示单用药组及联合用药组VEGF表达较对照组均降低,联合用药组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MLT对卵巢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MLT联合DDP对VEGF表达下调有协同作用,提示适当浓度的MLT配伍DDP作用于卵巢癌细胞SKOV3可达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芩总黄酮对S180、Hep-A-22和Bcap-37肿瘤细胞增殖及S180和Hep-A-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S180、Hep-A-22和Bcap-37肿瘤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2.5、25.0、50.0及100.0 mg•L-1的黄芩总黄酮,采用四氮唑盐衍生物(XTT)、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将S180和Hep-A-22荷瘤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CTX)阳性药对照组(30 mg•kg-1,隔日给药)、黄芩总黄酮大(200 mg•kg-1•d -1)、中(100 mg•kg-1•d-1)和小剂量组(50 mg•kg-1•d-1),连续给药15 d后剥离肿瘤,称取瘤重,计算其 肿瘤生长的抑制率。观察各给药组Hep-A-22荷瘤小鼠连续用药10 d后生命延长率。结果:黄芩总黄酮对S180、Hep-A-22和Bcap-37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随给药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其IC50值分别为16.04、17.74和9.05 mg•L-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芩总黄酮大、中、小剂量组S180、Hep-A-22荷瘤小鼠的肿瘤重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随给药剂量的增加,其肿瘤抑制率增加(P<0.05或P<0.01)。黄芩总黄酮大、中、小剂量组的Hep-A-22荷瘤小鼠的平均生存天数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其生命延长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黄芩总黄酮对S180、Hep-A-22和Bcap-37肿瘤细胞的增殖及S180和Hep-A-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根据Survivin序列合成其反义寡核苷酸序列(Survivin-ASODN)。培养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用荧光素标记的Survivin-ASODN转染,并设立空白对照、空脂质体对照及正义寡核苷酸(SODN)对照组;用PCR方法检测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通过MTT方法分析Survivin-ASODN转染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荧光素标记的Survivin-ASODN在SMMC-7721细胞中的转染率达到60%以上。SMMC-7721细胞分别用100、200、300、400和600nmol·L1ASODN转染后,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增殖抑制率24h时分别为(3.87±1.67)%、(9.21±2.21)%、(15.21±3.18)%、(21.32±3.43)%和(32.62±3.74)%,而300nmol·L1ASODN组48h时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9.21±4.12)%,72h时抑制率为(44.21±3.32)%;ASODN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与空白对照组、空脂质体组及SOD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ASODN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并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冲绳巴布蛇毒蛋白-1(OHAP-1)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2.5、5.0和10.0 mg•L-1 OHAP-1对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OHAP-1对C6胶质瘤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检测胶质瘤细胞中丙二醛 (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2.5、5.0和10.0 mg•L-1OHAP-1对C6胶质瘤细胞生长抑制率(49.77%、67.65%和76.42%)高于对照组(P<0.001)。随着OHAP-1剂量的增加,bcl-2 mRNA的表达逐渐下降,bax 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bcl-2/bax亦逐渐减小。2.5、5.0和10.0 mg•L-1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且SOD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5.0和10.0 mg•L-1组MDA含量高于2.5 mg•L-1 组和对照组(P<0.001),10.0 mg•L-1组SOD活性低于2.5 mg•L-1 组和对照组(P<0.001);10.0 mg•L-1组SOD活性低于5.0、2.5 mg•L-1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OHAP-1通过氧化应激使bcl-2/bax mRNA表达降低可能是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方法:采用传代培养的人RPE细胞,分成不同浓度(10-9、10-8、10-7、10-6和10-5 mol•L -1的ATRA)和不同时间点(6、12、24、48、72和96 h)给药组,通过活细胞计数法、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ATRA对人RPE细胞增生的影响。 结果:ATRA给药组细胞生存率低于非给药组(P<0.01)。细胞增生的抑制率与药物剂量及时间呈正相关 (r1=0.9926,P<0.05; r2=0.9647,P<0.05)。与非给药组比较,ATRA给药组 RPE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增加(P<0.05),而G0/G1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ATRA可能通过阻滞人RPE细胞周期对RPE细胞增生具有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轮叶党参总皂苷(CLTS)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阐明其凋亡调控作用机制.方法:HepG-2细胞分为100、200、300、400、500、600mg·L-1CLTS处理组和对照组(未加CLTS),处理HepG-2细胞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HeP...  相似文献   

19.
LPS和PMA对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EGF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晶状体上皮(HLE)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探讨脂多糖(LPS)和佛波醇酯(PMA)对HLE细胞增殖及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HLE细胞组织及培养的胎儿HLE细胞EGFR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EGFR mRNA表达; 0.5、1.0、2.0 mg•L-1的LPS及25、50、100 nmol•L-1 PMA作用培养的HLE 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RT-PC方法检测EGFR mRNA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HLE细胞及培养的胎儿HLE细胞中EGFR蛋白及mRNA呈阳性表达;0.5、1.0和2.0 mg•L-1 LPS对HLE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3.21±0.42)%、(12.25±1.34)%和(36.67±3.65)%,2.0 mg•L-1LPS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7.709,P<0.01),并使EGFR mRNA表达增加;25、50和100 nmol•L-1PMA各组组间比较,PMA对HLE细胞的增殖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EGFR mRNA表达无影响。结论:LPS通过促进EGFR表达使HLE细胞增殖从而促进后发性白内障(PCO)的发生。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