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发生在咀嚼肌间隙(MS)病变的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31例MS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例经临床诊断。结果:19例原发病变中,下颌骨鳞癌3例,血管瘤4例,感染7例,软骨肉瘤、骨软骨瘤、含牙囊肿、表皮样囊肿和成釉细胞瘤各1例。12例继发病变中,上颌骨鳞癌1例,颈动脉鞘间隙血管瘤2例,颈动脉鞘间隙神经鞘瘤1例,颌下腺区多形性腺瘤1例,腮腺多形性腺癌1例,颈动脉鞘间隙脂肪瘤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1例,右眼眶及右鼻窦非角化性癌1例,左中前颅底脑膜瘤1例,腮腺肌上皮癌1例,鼻咽癌1例。结论:CT和MRI能清晰显示MS病变的形态、边界、范围、相邻结构的异常改变,对鉴别咀嚼肌间隙炎症与肿瘤、继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原发性骨淋巴瘤及淋巴瘤骨浸润的CT、MRI表现,探讨CT、MRI对骨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骨淋巴瘤23例.其中原发性骨淋巴瘤5例,全身淋巴瘤伴发骨浸润18例,回顾性分析备类病例CT、MRI表现。结果5例原发性骨淋巴瘤均为单发,分别位于股骨、髂骨、肱骨、胸骨和上领骨,均为浸润性骨质破坏,可伴有少许硬化;18例继发性骨淋巴瘤单骨发生10例,8例为多发骨浸润,其中溶骨型5例,浸润型6例,硬化型2例,混合型5例,病变MRI表现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脂肪抑脂序列呈高信号,肿瘤可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骨淋巴瘤浸润具备一定的影像学特点,CT、MRI在骨淋巴瘤诊断和鉴别上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研究原发性骨淋巴瘤及继发性淋巴瘤骨浸润的CT、MRI表现,探讨CT、MRI对骨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骨淋巴瘤23例,其中原发性骨淋巴瘤5例,全身淋巴瘤伴发骨浸润18例,回顾性分析各类病例CT、MRI表现。结果 5例原发性骨淋巴瘤均为单发,分别位于股骨、髂骨、肱骨、胸骨和上颌骨,均为浸润性骨质破坏,可伴有少许硬化;18例继发性骨淋巴瘤单骨发生10例,8例为多发骨浸润,其中溶骨型5例,浸润型6例,硬化型2例,混合型5例,病变MRI表现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脂肪抑脂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可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骨淋巴瘤浸润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CT、MRI在骨淋巴瘤诊断和鉴别上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眼眶淋巴瘤(orbital lymphoma)在眶部肿瘤发病中占10.33%[1],结膜受累的患者具有特征的鱼肉样外观,临床诊断较容易,而眶深部的淋巴瘤诊断困难,主要通过病理诊断,影像学研究的积累较少,少见将MRI信号表现与CT密度对照观察的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神经管病变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非创伤性视神经管病变的CT、MRI表现。结果非创伤性神经管病变可引起视神经管狭窄、视神经管扩大和视神经管骨质吸收、破坏,其中引起视神经管狭窄的病变有: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2例)、骨瘤(3例)、石骨症(4例)、脑膜瘤(6例);引起视神经管扩大的病变有血管畸形(3例);引起视神经管骨质吸收、破坏的病变有转移瘤(3例)。结论CT、MRI检查可以发现非创伤性神经管病变引起的视神经管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胆管细胞癌CT和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经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34例肿块型胆管细胞癌,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长T1长T2信号或低密度肿块影,动脉期周边强化和中心延迟强化。其中2例为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胆管细胞癌,表现为增强各期周边强化的肿块;7例管壁浸润型胆管细胞癌,表现为管壁的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管壁的异常强化以及远端胆管的扩张;13例管内型胆管细胞癌表现为异常强化的腔内肿块。结论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和MRI对其诊断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synovialsarcoma,SS)的CT和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病理确诊为s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CT、MRI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1例中,发生在下肢16例,上肢9例,骶髂关节2例,臀部、腹股沟、颈椎、肺部各1例。其中16例行CT检查示,软组织肿块16例,斑点状钙化6例,斑片状出血2例,坏死、囊变4例,邻近骨质虫蚀状破坏4例;9例增强扫描,7例瘤体内见斑片状或结节状不均匀明显强化,2例明显均匀强化。23例MRI检查示,在T,wI肿瘤为高或稍高信号4例,等或稍低信号19例;肿瘤内部斑片状出血4例,坏死、囊变5例;在T:wI肿瘤为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9例,较均匀低信号4例;瘤体内见低信号分隔16例;出现高、等、低“三重信号”征6例。19例行增强扫描,肿瘤结节状、斑片状不均匀强化15例,均匀明显强化4例。结论:SS具有一定影像学特征,尤其是肿瘤邻近关节时,内有钙化、瘤内分隔、“三重信号”征及增强特征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经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5例,回顾性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肿瘤中心均位于鼻腔顶部的中后方,形态规则1例,不规则4例。CT像上肿瘤密度多不均匀,5例邻近骨质破坏。MRI示肿瘤信号多不均匀,T1WI以等或稍低信号为主,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明显强化。肿瘤侵犯筛窦4例,眼眶2例,颅内1例。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多位于鼻腔顶部的中后方,强化显著,CT可清楚显示肿瘤周围骨质情况,MRI能准确显示肿瘤侵犯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并分析其影像表现。行MR平扫6例,增强5例;行CT平扫及增强3例。结果病灶位于脊柱3例、关节旁3例、腹股沟区1例、大腿上段1例,均表现为深部组织内的边界不清或尚清的团块状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肿瘤体积较大(均>5cm)。CT上,3例病灶密度均与肌肉密度呈等或稍低密度,其内可见更低密度坏死区,其中2例均伴钙化,且多位于肿块的周边。MRT1WI上,6例病灶与肌肉相比呈不均匀等信号或稍低信号,内见更低信号坏死、囊变,在T2WI上表现为以高信号或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其中4例均伴出血信号或低信号分隔。8例中6例伴临近骨质破坏。7例增强后病灶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及分隔无强化。结论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分析CT、MRI表现及临床病史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符合率,最终确诊依赖病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与MRI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嗜酸性肉芽肿的CT与MRI表现。结果 9例共11个颅骨病灶,单发者6例,多发者3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在CT上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穿凿样、溶骨样或虫蚀样骨质破坏,内见稍高密度软组织填充,3例可见硬化边;3例见"纽扣征"死骨;1例可见"双边征"。MRI T2WI多呈稍高信号,内见点状低信号,T1WI多呈等信号,内见点状低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内见无强化的低信号区。结论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分析其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鼻咽癌向周围一些临近的结构出现侵犯之后在 CT以及MRI中的表现和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希望能够对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经过病理证实的20例鼻咽癌患者的CT和MRI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对比,对CT以及MRI对于鼻咽癌的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在20例鼻咽癌患者中,T1WI等信号有13例(65.0%),T2WI高信号有17例(85.0%)。 CT同MRI对于鼻咽癌以下结构浸润率的显示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完全茎突后间隙以及海绵窦的P值分别为0.014、0.016。对于副鼻窦的检出效率方面两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MRI来对鼻咽癌患者进行影像学的检查可以取得良好的诊断结果。此外,MRI还可以对肿瘤的侵犯范围进行更加准确的了解,因此已经成为了临床上检查鼻咽癌的首选影像学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述软骨肉瘤典型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的CT、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CT很好的显示骨小梁和皮质骨侵犯,骨膜反应和基质的钙化、骨化。MRI很好的显示恶性肿瘤向骨外软组织内浸润范围,还可以显示骨皮质不规整和破坏。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对软骨肉瘤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阐述软骨肉瘤典型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的CT、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CT很好的显示骨小梁和皮质骨侵犯,骨膜反应和基质的钙化、骨化。MRI很好的显示恶性肿瘤向骨外软组织内浸润范围,还可以显示骨皮质不规整和破坏。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对软骨肉瘤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CT能谱成像和MRI在诊断跟腱撕裂中的影像特点,比较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跟腱区疼痛病史患者35例,通过手术确诊跟腱撕裂患者30例,分为完全性撕裂、不完全性撕裂和慢性局限性撕裂3种类型,根据跟腱形态、连续性、密度、信号改变,由影像科专家独立阅片,分析CT能谱成像和MRI影像特点,并对跟腱撕裂的CT能谱成像和MRI检出对照作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T能谱成像主要表现为跟腱增粗、断端迂曲、密度减低。MRI表现为断端高信号,挛缩。对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撕裂的诊断,CT能谱成像和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对慢性跟腱局限性撕裂的诊断,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结论 CT能谱成像对跟腱完全或不完全性撕裂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MRI在显示慢性跟腱局限性撕裂方面较CT能谱成像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叶冠峰  任为端 《中国现代医生》2012,(30):112-113,F0003
目的分析小脑肿瘤的CT和MRI影像特征。方法对31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脑肿瘤CT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31例中髓母细胞瘤9例,血管母细胞瘤8例,星形细胞瘤6例,转移瘤4例,室管膜瘤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蛛网膜囊肿1例。结论 CT与MRI各有特点、优势互补,可以明显提高小脑肿瘤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血管淋巴管瘤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淋巴管瘤12例,其中CT扫描2例,MRI扫描11例。回顾性分析血管淋巴管瘤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12个病例中多房囊性或囊实性11例,均以囊性为主;单房囊性1例;沿组织间隙蔓延生长11例;MRI显示液-液平2例。CT或MR增强扫描囊壁及间隔轻度或中重度强化。结论血管淋巴管瘤多呈多房囊性或囊实性,以囊性为主,易沿疏松组织间隙蔓延,影像学表现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内畸胎瘤的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与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6例颅内畸胎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成熟型畸胎瘤3例,未成熟型畸胎瘤2例,伴有恶性转化的畸胎瘤1例;位于中线结构的3例,非中线结构3例.6例中4例CT与MRI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另2例表现特殊;其中1例CT呈实性肿块,MRI呈混杂信号肿块;另1例CT与MRI均表现为囊性肿块伴壁结节,并见液液平,轻度瘤周水肿.增强扫描肿块实性部分及壁结节呈中重度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6例仅1例表现典型,脂肪与钙化并存.所有病例均无明显占位效应.结论 颅内畸胎瘤的影像表现与肿瘤成分相关,典型者可做出明确诊断,不典型者诊断困难.CT显示钙化敏感,MRI显示脂肪敏感,CT联合MRI可以提高颅内畸胎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MRI诊断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IHPCC病人32例,29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5例做了MRI检查,2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病灶位于肝左叶24例(75%),位于右叶8例(25%)。影像上病灶呈肿块型18例、浸润狭窄型7例、腔内生长型4例,有3例未见明确肿块。病灶多数呈类圆形、不规则分叶形,增强早期强化不明显或周边强化,延迟后内部呈片状、分隔状甚至均匀性强化。病理学上见肿瘤主要由肿瘤细胞、纤维组织和凝固坏死成分组成,在肿瘤外周以存活的肿瘤细胞为主,形成早期边缘强化,而肿瘤中央以纤维成分为主,是产生延迟强化的病理基础。结论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IHPCC的关键技术,早期边缘强化、延迟后内部强化是其特征性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