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衰是一个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心脏充盈射血受损,心脏早期损害和将来发展心力衰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的机制研究正在深入,心衰的概念有了大的改变和更新,心衰又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60~70%心衰是冠心病引起的,美国统计显示心衰占人群1.5~2.0%,在75岁以上老年人中占6~10%,轻度心衰死亡率为5~10%,严重心衰为34%,心衰至今为止是唯一发病率仍在不断增加,因此合理治疗是当”、医学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日趋上升,已成为老年人死亡的原因之一,且预后较差,经研究表明心衰5年存活率,男性25%,女性38%,严重心衰病人存活期不到1年,并且费用昂贵。心衰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衰已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治疗心衰的关键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断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安全性及对QTd和HRV的影响。方法 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渐增至目标计量,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均查心脏B超、心脏工作站测Q-Td和HRV。结果 通过疗效观察、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6.7%。结论 卡维地洛在抗心衰常规用药的基础上治疗轻、中度慢性心衰患者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左室重塑。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以及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生存寿命的延长,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发病率迅速增长,尤其是居高不下的致死率仍为临床心脏专家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康复疗法作为心衰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脏康复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心衰基础上,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药物+心脏康复组)和B组(单纯药物治疗组),通过规则治疗12个月后复查NT-proBN水平和对比再住院率。结果治疗后,A组所测得NT-proBNP数值对比B组所测得NT-proBNP数值明显下降,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因心衰再住院率亦比B组低。结论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进行安全的心脏康复治疗比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更加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倍他乐克是一种心脏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利于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特性,其能够降低心率及血压、控制劳力性心绞痛,对部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倍他乐克对有器质性心脏病伴心衰中治疗心力衰竭,在改善心功能、控制心律失常以及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猝死率方面有明显疗效。笔者对7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倍他乐克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血清肌钙蛋白T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与慢性心力衰竭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治疗前及出院前cTnT水平.根据cTnT结果,将患分为cTnT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患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其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cTnT阳性,心衰程度较重.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为68.8%。结论:血清cTnT可作为一种判断心力衰竭患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疾患的终末表现,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研究显示我国心力衰竭发病率为0.9%,其中男性0.7%,女性1.0%。心衰患者五年存活率不足50%,中、重度心衰年病死率更是高达20%~40%。根据美国Framing-ham的心脏研究发现,男性重度心衰患者2年内有37%发生死亡,平均存活时间仅1.7年。本院自1993年来,采用巯甲丙脯酸、硝酸甘油、强心剂、利尿剂联合治疗中、重度心衰8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目前心血管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项公共健康问题,世界总人口的1%~5%都曾罹患心力衰竭。。即使在目前最佳的药物治疗下,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年死亡率仍可达5%~10%。尤其是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的预后更差。1年死亡率高达50%以上,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  相似文献   

10.
1979年以前,运动训练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禁忌方案;1979年之后,研究发现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心衰患者的耐受力,还可以使心脏射血能力增加,因此运动训练是安全有益的.当前,众多专家学者通过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尤其是中度有氧运动是慢性心衰患者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寿命[1,2].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心衰)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终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以前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是强心和减轻心脏负荷的对症治疗。目前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以不仅是减轻心衰的症状,而且要逆转或延缓心衰病变的进展,治疗的重点是调节以被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儿茶酚胺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神经内分泌活性,从而阻止心肌的损害。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心衰的治疗模式已由强心、利尿和改善血流动力学转变为干预神经体液机制,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模式。当然,对晚期和顽固性心衰患者的强心和减轻心脏负荷的治疗仍是必不可少的措施。现对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及评价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短期小剂量甲状腺激素佐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患者可出现血清T3水平显著降低的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甲状腺激素具有增强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加心排血量及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为此,近年有学者对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短期予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该文就近年有关研究的概况作一简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国外研究[1]报道,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后3~6个月内再住院率高达27%~47%,患者反复发作入院,生活质量降低,给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综合的过程,近年来虽然在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慢性心衰患者的症状仍未得到理想控制。国外研究者[2]提出通过科学、合理的疾病管理可以控制心  相似文献   

14.
杨靖  胡琼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1,22(1):76-77,66
心衰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严重心力衰竭1年死亡率达到40%-50%,轻到中度心衰患者的死亡率是15%-25%。在心脏病患者中,有一半最终死于心衰。国外资料显示,大多数心脏疾病发病率都在下降,但心衰发病率却持续升高,尽管药物治疗取得了进步,但心衰的死亡率一直在增加。据统计在过去10年中,美国心衰患者增加了58%,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好转时发生栓塞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血管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易于形成心脏及血管内血栓”’。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当心功能改善后柱子易于脱落,因而心功能改善后较改善前栓塞的危险性增加。现将我们9年来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好转时发生的42例栓塞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1.三本组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治疗好转时发生的栓塞,36例在住院治疗中发生,6倒在门诊纠正心衰时发生栓塞而住院治疗。男31例,女11例;年龄24-78岁,平均524岁。均有较明显的慢性心力衰竭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肝大,颈静脉怒张,肝颈返流征阳性,肺部湿呷音,下肢…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目前的主要治疗以药物为主,包括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增加心脏收缩力。但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依然很差,病死率很高,就中重度心衰而言,5年病死率可达30%~50%。据统计,心衰患者死亡原因中有30%~50%死于心衰进展,另有50%~70%死于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即室速和室颤。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onization Therapy,CRT)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治疗心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美国统计资料显示,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为1.5%~2%,而65岁以上人群可达6%~10%;50~89岁人群中,年龄每增加10岁,其患病率升高1倍。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临床上一直应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首先提出的心功能分级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分为4级。然而,近年来逐渐认识到,早在患者出现心衰症状之前,心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就已经出现,只按心衰症状的轻重进行分级缺乏对患者长期病情的宏观认识,因而,2001年ACC/AHA提出了慢性心衰新的分期方法对原有的分级法进行补充。另外,慢性心衰患者多因心衰急性心衰发作而住院治疗,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结合急性心衰的分级法,对急性心衰进行临床分型,以更准确估计患者病情、指导治疗。本文对上述新观点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9.
射血分数正常性心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  黄德嘉 《华西医学》2005,20(2):415-416
长期以来,对充血性心衰的研究和评价主要强调心脏收缩功能异常。而近年临床观察发现,在具有典型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患者中,约30%~50%。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内,这类充血性心力衰竭即射血分数正常性心力衰竭,通常也称为舒张性心衰。现将其近期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8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8例),均给予休息、强心、利尿及扩血管药物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美多心安。比较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减慢、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88%,对照组总有效率67%。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供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