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后同侧股骨颈骨折病例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我院于2011年5月收治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后同侧股骨颈骨折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DHS内固定治疗2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10月,优良率93.10%.结论:应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结果80例均获得随访,75例功能恢复,2例功能轻度障碍,2例轻度髋内翻,1例患肢短缩,疗效满意。结论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DHS(DynamicHipScrew)内固定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我院从2004年12月~2005年12月用DHS内固定治疗的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13例病例全部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均骨性愈合,无钉板断裂、无髋内翻,术后起床活动时间2~4周,患髋关节优良率92.3%。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床活动,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5月-2010年5月我院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结果:全部病例5-12周基本愈合,术后随访5个月-3年,所有患者均无髋内翻、患肢缩短、外旋畸形、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优15例,良11例,优良率92.86%.结论:DHS是治疗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DHS内固定治疗108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资料。结果优44例,良46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1%。结论DHS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DHS内固定治疗108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资料。结果优44例,良46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1%。结论DHS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侯磊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121-122
目的:观察小切口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小切口DHS内固定治疗并得到随访的3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发症、术后结果等。结果:33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出现轻度髋内翻畸形3例,无内固定松动折断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的优点,疗效肯定,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4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DHS内固定治疗治疗.结果:随访0.5~2年,平均6个月.骨折均在3个月内愈合.术后优良率86.95%.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可靠,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操作技术以及术后功能锻炼是骨折愈合、功能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股骨粗隆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的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1],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病率高.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为髓内固定系统,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有很好的固定作用,术后能达到良好的即刻固定效果,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发生率较低[2].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8月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63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效果满意,现将手术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实验方法分析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桡骨小头粉碎骨折时肘关节稳定性。方法:选取上肢尸体标本8对,用生物力学机测试各种冠状突骨折合并桡骨小头粉碎骨折时肘关节外翻位移及外旋转角。结果:肘关节稳定性在冠状突无骨折、Ⅰ型骨折、Ⅱ型骨折,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冠状突Ⅲ型骨折时显著增大。结论:冠状突骨折合并桡骨小头粉碎骨折在冠状突Ⅰ型、Ⅱ型骨折时肘关节是稳定的,可行桡骨小头切除术,Ⅲ型骨折时不稳定,应修复桡骨小头或行假体置换,并同时修复桡侧副韧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魏酸对兔骨折后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制作骨折模型.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B组为阿魏酸腹腔注射组;C组为阿魏酸腹腔注射+直流电离子外用联合给药组.进行实验动物的X线观察、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浓度检测.结果:B组及C组对骨折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与A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且C组骨折愈合更迅速.结论:①阿魏酸能有效的促进骨折的愈合;②采用联合给药的方式对骨折的愈合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SD大鼠去卵巢后形成骨质疏松症模型后行肋骨切断性骨折手术,观察旋转恒定强磁场作用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骨质疏松肋骨骨折模型,手术后分组饲养。实验组在旋转强恒磁场下暴磁处理,强度0.4T,旋转频率6 Hz,持续30d,对照组不经磁场处理。分别在第10、20、30天处死SD大鼠,取骨痂部位做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细胞形态,进行形态学计量。结果:在暴磁第10天两者并未出现明显差异;但在第20天暴磁组的骨痂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暴磁30d之后暴磁组的骨组织重建过程得到明显的促进,实验组骨生成细胞、骨小梁数量多,排列规则致密。两侧的编织骨间隔比对照组少99.6μm,软骨细胞相对面积百分比也比对照组少25.61%。结论:肋骨骨折模型具有非负重性的特点,是一个良好的实验模型;0.4T强度下旋转恒强磁场对骨质疏松性大鼠肋骨骨折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骨盆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所致,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常因合并盆腔内脏器、血管、神经损伤而引起出血、休克。以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如果护理不当,伤残率及死亡率则较高。因此,积极地配合抢救,准确地判断及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是病人恢复病情的重要保证。2005~2007年,我们对26例骨盆骨折病人进行了精心护理,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脊柱骨折治疗效果,本院自行设计研制了一套新型的脊柱骨折外固定支架,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命名为前置式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器。该器具已正式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420032954.2,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公布,(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公报》21卷第7号63—64页)。在此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累及Chaput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累及Chaput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患者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Chaput骨折固定;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于术前、术后用中药内服外治治疗,观察对比组间疗效差异。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第2周、第4周的VA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AOFA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2周、第4周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前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门诊随访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累及Chaput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中修复Chaput骨折具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术前、术后应用中药内服外治可缩短术前、术后患处肿胀时间,术后减轻疼痛症状,促进早期踝部功能锻炼,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磨牙折裂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83例磨牙折裂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病因分析。结果:磨牙折裂多发生于气候变化最明显的季节,以中年人多见。结论:气候变化、机体代谢、口腔内环境变化是导致磨牙折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股骨颈骨折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股骨颈骨折的病因、分型入手,对本病的治疗方法、优缺点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前、后路外科治疗爆裂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前、后路外科治疗42例爆裂型胸腰椎骨折病人神经症状的改善及减压复位效果。结果:平均随诊20个月,前路手术9例,后路手术33例,术后腰痛消失,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有1~3级的改善,椎体高度恢复。结论:外科治疗爆裂型胸腰椎骨折,前路和后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踝关节骨折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是人体主要的承重关节之一,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形成,属于屈戊关节,关节面之间紧密接合,以屈伸活动为主要功能,是将人体重力由垂直柱状转化为弓状平面负重形式的重要关节。踝关节骨折是骨科常见的损伤,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92%,其发病率占各个关节内骨折的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