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阵发性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胺碘酮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疗程1年,观察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和缺血相关事件。结果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再次发作3例(14%),对照组阵发性房颤再次发作8例(34%),两组比较,P〈0.05;缺血事件的发生率:治疗组为5例(23.8%),对照组10例1(43.5%),两组比较P〈0.05。结论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缬沙坦联合胺碘酮较单用胺碘酮更加有效,同时明显减少缺血相关事件发生,为临床治疗心房颤动及预防复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静脉注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志平  扈秀丽 《临床荟萃》2003,18(15):855-857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 (房颤 )的疗效。方法 选择 4 9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胺碘酮组 (2 5例 ) :胺碘酮 15 0mg+生理盐水 10ml,静脉注射 ,10分钟注射完毕 ;普罗帕酮组 (2 4例 ) :普罗帕酮 70mg +生理盐水 10ml,静脉注射 ,5~ 10分钟注射完毕。观察 10~ 2 0分钟若未转复可重复应用 ,最大累积量胺碘酮为 4 5 0mg ,普罗帕酮为 2 10mg。 结果 转复率 :胺碘酮组 76 % (19/ 2 5 ) ,普罗帕酮组 75 % (18/2 4 ) ,两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0 0 4 2 ,P >0 .0 5 )。转复时间 :胺碘酮组 (4 8.1± 15 .9)分钟 ,普罗帕酮组 (38.7± 14 .9)分钟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 .13,P <0 .0 5 )。结论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率 ,但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短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胺碘酮联合螺内酯与单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查找所有比较胺碘酮联合螺内酯与单用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改良的Jadad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研究,总共3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12个月,与单用胺碘酮(对照组)相比,胺碘酮联合螺内酯(试验组)具有更好的窦性心律维持率(OR=0.38,95%CI:0.22~0.67,P=0.0007),并且可以显著延缓左心房内径扩大(WMD=-1.72,95%CI:-2.14~-1.30,P<0.000 01),而两者安全性无统计学差异(OR=0.66,95%CI:0.11~4.03,P=0.65)。结论胺碘酮联合螺内酯比单用胺碘酮能够更好地维持窦性心律,并且能够延缓左心房内径扩大;而两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所限,该结论仍需开展更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清杰 《临床荟萃》2002,17(21):1274-1275
心房颤动在基层医院非紧急情况下多数仍首选药物复律 ,但临床方法及疗效有待探讨。本文报告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4 9例完全排除心脏瓣膜病 ,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 ,男 31例 ,女 18例 ;年龄 4 2~ 76岁 ,平均 (6 0 .5±7.8)岁 ;房颤病程 0 .5~ 16年 ,左房直径 30~ 5 5mm ,平均(36 .4± 6 )mm。入选标准 :阵发性房颤 4 2例 ,每周至少发作2次 ,每次至少持续 30分钟 ,或每日发作数次 ,每次持续数分钟以上 ;持续性房颤 7例 ,房颤至少 1个月 ,但不超过 1年。1.2 方法 胺碘酮负荷量 …  相似文献   

5.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3例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或不明原因的近期发生的快速性心房颤动,采用胺碘酮注射剂静脉注射,首次150mg如无效30min后再重复注射。结果:显效12例(52.8%),有效5例(21.7%),总有效17例(73.9%),5例无效。1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其余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房颤动安全、有效,对心功能不全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6.
7.
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7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分为两组,观察组用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用胺碘酮治疗。主要观察两组在1年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1年后,观察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窦性心律维持率(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58.82%,P〈0.05),左心房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时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明显优于胺碘酮,且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联合胺碘酮组和胺碘酮组,每组各63例,治疗12个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结果:氯沙坦联合胺碘酮组总有效率为87.3%;胺碘酮组总有效率为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胺碘酮较单用胺碘酮更好地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董萌 《临床医学》2013,33(8):58-60
目的 对比分析胺碘酮、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在治疗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的时间及对左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持续性非瓣膜性房颤就诊的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为胺碘酮治疗组;B组42例为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组.A、B组均服用胺碘酮,第1周600 mg/d,第2周400 mg/d,第3周200 mg/d,持续至试验结束或房颤复发;A组如同时伴有高血压病(〉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加用钙离子拮抗剂;B组在此基础上常规加用厄贝沙坦,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40~80 mg/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1年后B组(73%)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A组(54%);B组患者左心房内径为(35.1±1.2)mm,优于A组的(37.3±1.6)mm.结论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在治疗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维持时间、改善心脏功能方面,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0.
曲东显 《临床医学》2013,33(10):50-51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9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n=19)及胺碘酮组(n=20)。伊布利特lmg于15min内静脉推注,如无效,15min后再给予1mg静脉推注;胺碘酮150mg于15min内静脉推注,如无效,15min后再给予75mg静脉推注。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心房颤动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组;伊布利特组与胺碘酮组分别有12例和6例在给药后0—90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63.15%和30.00%;伊布利特组与胺碘酮组分别有4例和7例在给药后90min~4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57.14%和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高于胺碘酮,时间短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新近发生房颤伴快心室反应的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新近发生心房颤动伴快心室反应的36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首次静脉注射胺碘酮3mg/kg,15m in后无效时重复应用,然后用微泵静脉维持1mg/m in,6h后改为0.5mg/m in维持。结果负荷量为150~300(206±42)mg,转复成功率75%,副作用发生率11.1%。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新近发生房颤伴快心室反应的患者是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慢性持续性房颤病人心室反应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进择68例41~77岁的房颤病人接受小剂量胺碘酮的治疗,胺碘酮剂量从 200 mg /d开始,1周后改为 100 mg /d继续治疗 2周,用药前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病人心室反应节律的昼夜分布特征.结果 发现房颤病人心室反应有其一定的昼夜节律,在凌晨 4时至 5时达谷值、于上午 10时至11时达峰值。应用胺碘酮后,24 h总心室率、最快心率及24 h平均心率均有所下降,但其心室反应的昼夜特征无改变.结论 胺碘酮可有效控制房颤病人的心室率,而对其心室反应的昼夜节律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7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每日口服依那普利5 mg,胺碘酮0.2 g;对照组36例,每日口服胺碘酮0.2 g,共治疗2年.结果 治疗组2例、对照组7例发生持续性心房颤动(P<0.05).治疗组2例、对照组8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P<0.05).治疗组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较单用胺碘酮可显著减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叠应用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9例心房颤动患者先给予静脉负荷量胺碘酮(150~300 mg)后,继之以0.6 mg/min静脉点滴维持48 h;同时口服胺碘酮治疗,2周内给胺碘酮负荷量7 g,然后维持量0.2 g/d。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2例(82.1%)患者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于2 h、2~24 h、24~48 h、2~7 d转复率分别为12.8%、28.2%、23.1%、18.0%。未转复组患者左房径大于转复组(P<0.05),而射血分数明显低于转复组(P<0.05),这可能是7例患者未转复的原因。2例患者用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恶心、腹胀,经减药后恢复。结论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是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转复及预防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组(A组)及单纯胺碘酮组(B组)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静脉应用胺碘酮24 h同时口服胺碘酮由600 mg/d逐渐减量至200 mg/d维持,另外A组同时给予口服步长稳心颗粒(9 g,3次/d)共4周.观察2组患者4周内转复窦性心律情况及半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第2、3、4周内累积转复窦性心律例数A组显著高于B组(分别是73.3%与43.3%,x2=5.55:83.3%与63.3%,x2=3.07;90.0%与66.7%,x2=4.81;P均<0.05),半年内复发B组有高于A组的趋势.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应用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胺碘酮,并且半年内复发率可能更低.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relapse prevention of cardiovers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Wenxin granules and amiodarone. Methods Sixty patients of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reatment of Wenxin granules and amiodarone group (group A) and treatment of simple amiodarone gorup(group B),Thirty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amiodarone by intravenous drip along with oral amiodarone. Thirty case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Wenxin granules (9 grams,per day) additionally for 4 weeks. Results Patients in group A resumed normal sinus rhythm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The increasing relapse tendenc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was higher in group B within 6 months. Conclusion Drug combination with Wenxin granules and amiodarone has better effect than simple amiodarone in the relapse prevention of cardiovers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老年阵发性房颤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观察分析40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和药物副作用.结果 胺碘酮治疗显效率为55 0%,有效率为32 5%,无效率为12 5%;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7例,未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肺纤维化、色素沉着.结论 胺碘酮应用于老年人房颤有效、安全,但需密切观察甲状腺功能和对肺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双腔起搏(DDD)起搏后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窦综合征并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DDD起搏后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和厄贝沙坦+胺碘酮组(30例),胺碘酮组治疗方案:DDD起搏后,给予胺碘酮0.2 g,口服1次/d;厄贝沙坦+胺碘酮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加厄贝沙坦75~150 mg/d,疗程观察18个月。结果与胺碘酮组比较,厄贝沙坦+胺碘酮组房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厄贝沙坦+胺碘酮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胺碘酮组。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有明显的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快速心房纤颤(AF)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收入ICU符合入选条件的24例合并快速心房纤颤的COPD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12例,采用常规临床治疗+胺碘酮静脉注射,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动态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室率、心律和血压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室率均有降低,胺碘酮组入院时与入院后1、4、24小时,对照组入院时与入院后4、24小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入院后1小时与4小时心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入院后1、4与24小时的累积转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胺碘酮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小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房纤颤早期可收到良好的心率和节律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并比较静脉注射艾司洛尔与胺碘酮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 8例快速心房颤动的患者 (心室率≥ 12 0次 /min ,心功能Ⅱ~Ⅳ级 )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和胺碘酮。结果 艾司洛尔和胺碘酮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2 1%和 84 6 % (P >0 0 5 ) ,心室率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4 4 %和 4 0 % (P >0 0 5 ) ,平均用药有效时间分别为 5 8± 3 1min和 2 4 6± 8 2min(P <0 0 1)。艾司洛尔组有 1例出现症状性低血压 ,1例出现心动过缓 ,无心衰加重表现。结论 静脉注射艾司洛尔能有效、迅速、安全地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 ,尤其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者。  相似文献   

20.
胺碘酮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贝那普利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1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胺碘酮+贝那普利)和对照组(单用胺碘酮),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加用贝那普利。结果随访12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房内径亦有显著性缩小(P〈0.05)。结论贝那普利具有抑制心房电重构和解剖重构,降低房颤复发率及阻止房颤持续的作用,胺碘酮联合贝那普利能更有效地治疗和预防阵发性房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