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 LI)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分级与部分脑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变化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LI患者中随机选取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眼底照相检查,对患者的眼底动脉硬化进行分级,检测并观察患者的血压(BP)、LI病灶数及其受累部位数、颈动脉斑块面积、血糖(Glu)、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等指标。结果动脉硬化改变的有108例。眼底动脉硬化轻度组在收缩压( SBP)、LI病灶数及其受累部位数、颈动脉斑块面积、Glu值、IMT方面,均显著优于中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眼底动脉硬化与以上多种因素均有良好相关性。经分析发现,患者的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与LI病灶数及其受累部位数的关系更加密切;另外,两组的Glu值差异也具有统计学( P <0.05)。结论 LI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分级与患者的SBP、LI病灶数及其受累部位数、颈动脉斑块面积、Glu值、IMT等因素具有密切相关性,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当中,可以将以上多种因素作为眼底动脉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下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量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颈总和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硬化斑块大小。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显著降低,呈低速正常阻力型。视网膜中央动脉血供与颈总和颈内动脉的检测参数相关。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分组分析显示不同组间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硬化斑块大小有明显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后。受血管调节功能异常,血管分级血流调节和动脉结构重构的综合影响,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液供应减少。对严重颈动脉狭窄者,详细检查视神经视网膜功能,可早期发现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同样,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者。应检测颈总和颈内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狭窄者,可能伴有脑部缺血性疾病。需考虑颈动脉手术治疗。检测结果有助于鉴别病变的可能病因和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07-01/2010-10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6例62眼AION患者的视力、眼底、视野、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头颅CT、双侧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等检查资料,探讨AION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共56例62眼经过眼底、视野、FFA检查,头颅CT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均确诊为AION。其中高血压36例(64%),糖尿病29例(52%),其中高血压并糖尿病17例;高血脂23例(41%),其中高血压并高血脂11例,糖尿病并高血脂4例。患者行双侧颈动脉CDFI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者30例(54%)。结论:AION与颈动脉狭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临床对于AION行双侧颈部CDFI检查了解颈动脉有无狭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将69例糖尿病(DM)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NDR)、背景期(BDR)、增生前期(PPDR)及增生期(PDR)四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伴有高血压或高血脂致脑供血不足患者及单纯糖尿病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记录管径、粥样斑块情况及狭窄程度。结果随着DR程度的加重,颈动脉粥样斑块及颈动脉狭窄检出率逐渐升高。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及颈动脉狭窄与DR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RVO患者68例(68只眼)进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包括检测颈动脉斑块、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内动脉血流速,与正常对照组49例(49只眼)比较。结果患眼同侧及对侧颈动脉诸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显著增加,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显著降低,阻力指数(RI)明显增高,与眼别、性别病程无明显差异。患者颈动脉斑块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见,左侧多于右侧。部分静脉淤滞性视网膜病变(VSR)患者的各测值6个月后均有回升,而出血性视网膜病变(HR)者却不变。早期综合治疗对部分VSR患者预后有利。结论 RVO患者颈动脉狭窄发病率高,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客观地间接反映视网膜供血状况,可作为RVO的病情、预后及疗效观察的参考依据。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的屈光状态与双眼单视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对患儿裸眼视力、矫正视力、阿托品散瞳后的屈光度数、戴镜半年的远近残余斜视度及双眼单视功能等进行记录和统计学分析。左右眼等效球镜用配对秩和检验比较,右眼等效球镜与视力、斜视度和视功能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分析。 结果36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年龄3~14岁,平均(79.39±31.21)个月,右眼等效球镜(+4.45±1.73)D,左眼等效球镜(+4.75±1.68)D;33 cm裸眼斜视度(+53.19±18.05)△,6 m裸眼斜视度(+47.50±19.00)△;33 cm残余斜视度(+30.36±12.03)△,6 m残余斜视度(+25.53±9.59)△。右眼等效球镜与同视机Ⅰ级、Ⅱ级和Ⅲ级视功能无相关性(r=-0.012,-0.058,-0.016;P>0.05)。右眼等效球镜与33 cm裸眼斜视度呈正相关(r=0.344,P<0.05),与裸眼视力呈负相关(r=-0.456,P<0.05)。33 cm裸眼斜视度与同视机Ⅰ级、Ⅱ级和Ⅲ级功能均呈负相关(r=-0.378,-0.678,-0.482;P<0.05),与Titmus立体图亦呈负相关(r=-0.477,P<0.05)。6 m裸眼斜视度与同视机Ⅰ级、Ⅱ级和Ⅲ级功能均呈负相关(r=-0.453,-0.610,-0.430;P<0.05)。33 cm残余斜视度与同视机Ⅱ和Ⅲ级功能均呈负相关(r=-0.651,-0.600;P<0.05),与Titmus立体图、立体动物和立体圆圈亦呈负相关(r=-0.688,-0.625,-0.462;P<0.05)。6 m残余斜视度与同视机Ⅱ和Ⅲ级功能均呈负相关(r=-0.587,-0.543;P<0.05),与Titmus立体图、立体动物和立体圆圈亦呈负相关(r=-0.644,-0.514,-0.492;P<0.05)。 结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的屈光状态与双眼单视功能不相关,与裸眼视力负相关。影响双眼单视功能的是残余斜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弱视的Ⅲ级视功能异常的观察,旨在强调在弱视的诊治中,不仅注意视力的提高,而且要重视建立双眼Ⅲ级视功能。方法 通过扩瞳、检影、验光确诊为弱视的103例4岁以上患者,用同视机检查Ⅲ级视功能。结果 屈光不正性弱视中,Ⅲ级视功能正常73.3%;出现双发交替性抑制点26.7%。斜视性弱视中,内斜性弱视Ⅲ级视功能异常72.2%,外斜性弱视Ⅲ级视功能异常100%,屈光闯参差性弱视中,I级视功能异常呈  相似文献   

8.
挫伤性前房积血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眼球挫伤常致前房积血,现将我科自1985年至1995年收治的106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106例前房积血中男87例,女19例。3~5岁儿童6例,7~35岁92例,35岁以上的8例。106例中最多的原因是碰撞伤,其次为拳击伤,胶带射伤,掷击伤等。2、积血分级,分为Ⅲ级,Ⅰ级前房积血占前房容积1/3以下,Ⅱ级前房积血占前房容积1/3~1/2,Ⅲ级前房积血占前房容积1/2以上。106例中Ⅰ级62例占58.5%,Ⅱ级28例占26.4%,Ⅲ级16例占15.1%。原发性出血78例占73.5%,继发性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双眼非对称性改变的原因.方法 收集非对称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30例.根据双眼病变的不对称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不对称和重度不对称两组.对每组病人分析可能引起非对称性病变的多种因素,包括: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双侧眼动脉血流速峰值,眼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发生和是否行白内障手术.结果 在轻度不对称的病例组中,双侧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相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为眼动脉的血流速度减慢和眼压升高.在重度不对称病例组中,病变较重侧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为64%,较轻侧为18%,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是一个明显的危险因素,而且双侧眼动脉血流速度和眼压的不平衡程度亦更明显.两组患者中,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和是否行白内障手术均与病变的不对称程度无关.结论 双侧眼灌注的不平衡是发生非对称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本原因.而单侧颈动脉的血流障碍是加重双眼病变不对称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许冬  周利晓  关丽珂  吴德福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150-153
目的: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发病的影响,同时观察并研究不同因素对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09/2019-04我院眼科就诊的RVO患者79例79眼作为RVO组,并根据CRT是否大于369μm将其分为高CRT组(26眼)和低CRT组(53眼)。收集同时期入院拟行白内障手术患者59例59眼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RVO发病危险因素以及影响CRT改变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VO组中高血压、颈动脉斑块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差异(P<0.05)。不同CRT分组间分析结果则显示中央部位阻塞和吸烟史有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RVO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中央部位阻塞以及吸烟史是影响CRT厚度改变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例从股动脉插管行主动脉弓造影观察双侧颈动脉、再行选择性颈内动脉造影的CRAO患者以及其中12例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颈内动脉严重狭窄3例和眼动脉开口处阻塞1例未进行溶栓治疗。眼动脉主干阻塞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12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溶栓治疗。手术后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过程中未见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超选择性眼动脉插管溶栓治疗CRAO,可恢复患者部分视力。由于病例较少,对其确切疗效以及危险性尚有待于进一步评估。(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0-21)  相似文献   

12.
面神经显微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面神经疾病致周围性面瘫显微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 对21例外伤性面瘫、2例医源性面神经损伤、2例面神经瘤、9例贝尔面瘫及13例中耳胆脂瘤所致的周围性面瘫,行不同进路面神经显微减压、改道或移植手术,术后随访1~5年,按面瘫H-B分级法评判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21例颞骨骨折面瘫,伤后1~2周手术15例,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I级13例(86.7%),Ⅲ级2例;伤后3~4周手术5例,面神经功能恢复Ⅱ级3例,Ⅲ级2例;伤后8周手术1例,仅Ⅳ级恢复.医源性面瘫2例,术后面神经功能分别为Ⅱ和Ⅱ~Ⅲ级恢复.2例面神经瘤切除后所致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Ⅰ~Ⅱ级1例,Ⅲ级1例.9例贝尔面瘫8~12周手术后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3例.13例中耳胆脂瘤在1周内手术,Ⅰ、Ⅱ、Ⅲ级恢复例数分别为9、3、1例.结论 对于不同原因所致周围性面瘫患者,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术式,经面神经减压、移植或改道吻合术后,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9:29-3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6月78例挫伤性前房积血进行治疗,方法 是双眼包扎,半卧位,休息,应用止血剂,根据病情应用甘露醇、皮质类固醇激素,有的做前房冲洗。观察积血吸收时间、并发症和视力。结果 积血吸收时间:Ⅰ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1-5天,Ⅱ级积血吸收时间6~10天,Ⅲ级积血吸收时间11-19天。前房积血吸收后视力:0.1以下者5例,0.1~0.3者11例,0.4~0.9者23例,1.0以上者39例。结论 挫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积血量多少有关,也与挫伤程度有关。并发症少和治疗早者,视力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前房积血86例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综合治疗.方法 86例(86眼)外伤性前房积血均采用适当半卧位休息,双眼包扎,止血,降眼压,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必要时行前房穿刺冲洗.结果 Ⅰ级积血1-5 吸收,Ⅱ级积血6-9 d吸收,Ⅲ级10-15 d吸收,Ⅳ级10-30 d吸收.Ⅰ、Ⅱ级前房积血吸收快,部分视功能恢复良好,少数Ⅲ、Ⅳ级视功能恢复较差.结论 及时、合理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促进积血吸收,防止再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过性黑噱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眼科以一过性黑嚎为主诉的患者67例(98只眼),所有患者均经详细询问既往史、个人史等,进行眼部检查,并通过颈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及血液流变学检查。67例一过性黑噱患者颈动脉超声情况作为观察组,选取非一过性黑朦患者59例颈动脉超声情况作为对照组,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生一过性黑朦患者发病年龄的分组比较中,51—60岁组及61—70岁组发患者数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7.16%的患者血液流变学出现异常,包括全血粘度、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葡萄糖增高或异常;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中,观察组双侧颈动脉彩色超声粥样硬化、粥样斑块、血管狭窄或闭塞总检出率与对照组双侧颈动脉相关病变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1,P=0.002),并且一过性黑噱患者重度狭窄及闭塞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901,P=0.003)。结论高龄、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是一过性黑噱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液流变学改变与一过性黑嚎的发病密切相关,发生一过性黑噱应尽早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及血流变学观察,及时治疗以预防缺血性眼病及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对漏斗状视网膜脱离及合并Ⅲ级膜形成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26例(28眼)漏斗状视网膜脱离及合并Ⅲ级膜形成,采用巩膜外冷凝、垫压、环扎、放液、后巩膜加固、无菌空气玻璃体内注射,行无菌压力空气作膜塑型充填剂,对Ⅲ级膜的治疗。结果 26例(28眼)全部复位。23例(25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例(2眼)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l例(1眼)保持眼球的外观。结论 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漏斗状视网膜脱离合并Ⅲ级膜形成,对在基层无配套内路手术条件的医院,或不能支付昂贵手术费用的患者来说是可行的方法。可以使患者恢复部分有用视力,即使是无望恢复视力的患者,也可以改善眼球的外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颈部彩色多普勒检查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辅助RVO的病因诊断,预测RVO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眼科确诊RVO患者(研究组)及无RVO患者(对照组)各36例,两组实验人员均行颈动脉超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西药结合中药龙胆泻肝汤加五苓散加减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疗效及疗程。方法 取西药治疗3天后仍有严重角膜水肿Ⅱ-Ⅳ级的患者42例(42眼)做了对照观察。20例(20眼)西药治疗,22例(22眼)采用西药结合中药治疗。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2种治疗后角膜水肿有无反复发作及有无角膜失代偿及变性。结果 单纯西药治疗组20例(20眼)疗程平均14天,6例Ⅱ级显效,12例Ⅲ级有效,2例Ⅳ级无效加中药治疗后有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程平均6天,6例Ⅱ级及10例Ⅲ级显效,6例Ⅳ级有效(包括1例近乎角膜失代偿,另1例角膜大泡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可使病程明显缩短,并能营养角膜防止角膜失代偿及角膜变性的发生,提高视力,减少致盲率),避免再次手术(角膜移植术)。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级及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赵东卿  孙秉基 《眼科研究》1997,15(4):252-254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级以及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Ⅲ级。选择性采用4种不同手术方式给予治疗。结果92例病人,Ⅰ级19例,Ⅱ级41例,Ⅲ级32例。1次手术获临床治愈74例,占80.4%。2次手术成功9例,占9.8%。手术失败9例,占9.8%。结论根据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级指导临床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我科近年共收治因胶带弹伤致前房出血26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7例,女9例,右眼10例,左眼16例;年龄最大45岁,最小14岁,工人10例,农民9例,学生7例。根据出血时间不同分为2:原发性前房出血19例占73.1%;继发性前房出血多发生在伤后3~6天或在原发出血基础上再次出血7例占26.9%。前房积血量分为3级:积血量占前房容积在1/3以下为Ⅰ级,1/3~2/3之间为Ⅱ级,2/3以上为Ⅲ级。本组Ⅰ级12例占46%,Ⅱ级8例占31%,Ⅲ级6例占23%。24小时内就诊者15例,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