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佳玮  许冰  秦海峰  赵娜  桂潇  沈炜 《上海医学》2021,(12):873-876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高度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短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6月因高度近视继发CNV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患者61例,其中男23例、女38例.根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显示的CNV位置将患者分为两组:黄...  相似文献   

2.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理性近视早期即可出现眼底病变且进行性加重,可导致视功能明显受损,其中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是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文章对病理性近视的患病率、危害、自然转归、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着重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病理性近视早期即可出现眼底病变且进行性加重,可导致视功能明显受损,其中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是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文章对病理性近视的患病率、危害、自然转归、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着重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氩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BN大鼠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单眼视网膜氩激光光凝,诱导CNV形成。分别在光凝后1周、2周、3周摘除眼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光凝区进行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的检测以观测CNV形成,并检测CNV形成过程中VEG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光凝后1周开始形成CNV,3周达到高峰。正常BN大鼠视网膜中,VEGF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色素上皮层、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视网膜光凝后,除上述部位外,VEGF在外核层和脉络膜的光凝损伤区阳性表达。光凝后1周~3周,光斑区内FⅧR:Ag、VEGF阳性染色密度逐渐增加(P<0.05),FⅧR:Ag与VEGF阳性染色密度正相关(r=0.83,P<0.05)。结论:CNV形成与VEGF表达正相关,VEGF表达增多可能是CNV形成和增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赵鹏  张喜梅  贾亚丁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177-217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氩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BN大鼠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单眼视网膜氩激光光凝,诱导CNV形成。分别在光凝后1周、2周、3周摘除眼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光凝区进行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的检测以观测CNV形成,并检测CNV形成过程中VEG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光凝后1周开始形成CNV,3周达到高峰。正常BN大鼠视网膜中,VEGF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色素上皮层、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视网膜光凝后,除上述部位外,VEGF在外核层和脉络膜的光凝损伤区阳性表达。光凝后1周~3周,光斑区内FⅧR:Ag、VEGF阳性染色密度逐渐增加(P<0.05),FⅧR:Ag与VEGF阳性染色密度正相关(r=0.83,P<0.05)。结论:CNV形成与VEGF表达正相关,VEGF表达增多可能是CNV形成和增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黄斑中心凹下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CNV)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8年9月1日—2021年10月1日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唐山市眼科医院)就诊的黄斑中心凹下型ICNV患者294人294眼,均接受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其中雷珠单抗组182人182眼(R组),康柏西普组112人112眼(C组)。采用1+PRN(pro re nata)治疗方案。R组接受雷珠单抗0.5mg玻璃体腔注射,C组接受康柏西普0.5mg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及每月随访均行BCVA检查、眼压检查(非接触式眼压计)、散瞳后间接眼底镜检查、OCT检查、OCTA检查,如ICNV病灶持续活动或复发重复注射药物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BCVA、OCT检查结果。结果 黄斑中心凹下型ICNV患者294人294眼,R组及C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BCVA、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药物问世后,其在眼病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疗效也得到广泛认可。但随着该药物的广泛使用,相应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包括眼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也逐渐被发现和报道。随着抗VEGF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临床使用量必将大幅度增加。为了更好的使用药物以及处理并发症,我们复习近年相关文献,分析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的相关并发症,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护理在光动力疗法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观察50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接受PDT治疗的过程,做好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结果:患者PDT治疗后1周来复诊的有43例,视力较治疗前提高的有32例,视力与治疗前保持不变的有8例,有3例视力较治疗前下降一行,因故未来复诊的7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治疗前精心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治疗中严格规范操作,及时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治疗后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定期复诊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两组不同病程的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患者( ICNV)的疗效。方法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FF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 OCT)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的患者36例36眼,按病程分为A(病程<3个月)、B(3个月≤病程<6个月)两组。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玻璃体腔ranibizumab注射治疗。治疗前检查两组受检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 logMAR)、屈光度、眼压、散瞳查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检查病灶与中心凹的位置关系以及CMT、FFA。治疗后每月检查两组受检者BCVA( logMAR)、眼压、散瞳查眼底、OCT查CMT,必要时重复造影确定是否需要眼内重复注射。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时的BCVA( logMAR)、CMT、眼压,并统计6个月时的注射次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的1、3、6个月随访时,BCVA及CMT均有明显改善, P<0.05。而两组间在治疗后的1、3、6个月随访时, BCVA及CMT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至随访6个月时,A组的注射次数(1.3±0.5)次少于B组(2.1±1.2)次(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能够快速有效的改善ICNV患者病情,发病早期治疗可以减少注射次数,降低注射风险并减少治疗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实验性兔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氩激光创建有色家兔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的可行性,初步探讨CNV的有关发生机制,为其进一步防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健康有色家免20只(40只限),每只兔一眼为实验眼,另眼为对照眼.以波长514.5 nm的氩绿激光(光斑直径50um,功率0.7W,时间0.1s),在距视盘2~3个视盘直径的颢侧髓线上下视网膜处密集照射20个点.分别于光凝后3,7,14,21,30天进行眼底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脉络膜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后处死动物(4只/次),摘除眼球取眼后段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及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的表达.结果:光凝后7天出现CNV,兔CNV发生率尚(63.8%),眼底造影和光镜下均有相应改变,FFA表现为视网膜血管无关的荧光素渗漏,ICGA见CNV充盈;光镜下可见到CNV结构;光凝后2周开始VEGF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以及内核层有表达.结论:氩激光诱导有色家免CNV模型成模时间短,成模率较高;VEGF参与了CNV的形成进程.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心脏血管的新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危及人类健康的世界范围性问题。心梗后残留心肌代偿性肥厚,引起心室重构,进而促使心力衰竭,是造成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与其在心肌梗死后的心脏血运重建及其循环改善密切相关。梗死后的心肌能否获得充分的血供是心梗后尚存活的心肌细胞能否长期存活并发挥泵血功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己梗死的心肌细胞能否再生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仇伟涛  宁美真  张杰 《医学综述》2013,(23):4317-4320
病理性近视(PM)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成为世界上近视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亚洲年轻患者(年龄<50岁).CNV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以大大降低PM的致盲率,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临床上尝试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光动力学疗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及联合治疗等,治疗后视功能有所提高.然而,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仍未认可.  相似文献   

13.
封亮旗 《吉林医学》2022,(2):497-500
目的:对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CNV)患者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并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估OCTA在ICNV的诊断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经OCT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为ICNV患者22例(22眼),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10...  相似文献   

14.
何松坚 《河北医学》2011,17(7):988-99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t,VEGF)是一种促血管新生因子,也具有促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生长因子、炎症因子、缺氧等可刺激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分泌VEGF,目前认为VEGF在缺血、炎症、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具有生理和病理作用,其可促进血管新生及侧枝循环形成,VEGF拮抗剂Avastin可治疗眼部新生血管疾病及部分恶性肿瘤。本文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作用、促血管新生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王辉  齐景福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5):1996-1997,1991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难治性疾病,目前抗VEGF药物、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已广泛应用于渗出性AMD、病理性近视等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1抗VEGF类药物1.1黄斑变性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抗VEGF药主要是重组人VEGF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倍伐单抗)和Ranibizumab(雷珠单抗),通过抑制VEGF达到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美国国立  相似文献   

16.
关文涛  崇晓霞 《医学综述》2014,(7):1177-1179
角膜新生血管(CNV)是角膜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病理性改变,也是导致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研究表明,CNV的发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调控表达密切相关,随着抗VEGF药物的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其在治疗由角膜疾病引起的CNV这一病理过程中将会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该文对抗VEGF药物治疗CNV性疾病的几种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角膜新生血管常继发于各类眼表疾病,引起角膜瘢痕和角膜移植术后排异反应,并可严重影响视力。近年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角膜新生血管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大量新型抗VEGF技术的问世为治疗角膜新生血管带来了希望。文章阐述了各种抑制VEGF的方法在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光动力治疗(PDT)后病灶扩大的可能因素。方法:对1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经PDT治疗前后的荧光素眼底造影(FFA)和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进行对比。结果:PDT治疗后FFA和ICGA影像均提示病灶扩大。结论:部分特发性脉络膜新手血管PDT治疗可能无效,需结合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19.
角膜新生血管常继发于各类眼表疾病,引起角膜瘢痕和角膜移植术后排异反应,并可严重影响视力.近年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角膜新生血管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大量新型抗VEGF技术的问世为治疗角膜新生血管带来了希望.文章阐述了各种抑制VEGF的方法在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时不同治疗次数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0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52例(52眼),均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按照注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单次注射组和多次注射组,2组患者均接受6个月随访,对2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