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人群中贫血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风险的关系,并评价其关联是否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影响。方法: 基于开滦研究的前瞻性队列数据,收集2010-2011年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8 563例糖尿病患者的体检资料。末次随访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构建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调整混杂因素后贫血及CKD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全因死亡的关联强度。结果: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7.3 ± 10.3)岁,其中贫血患者占5.2%。贫血患者合并CKD的比例高于非贫血患者(27.2% vs. 20.8%,P=0.001)。研究对象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9年(四分位数间距4.6~5.2年), 随访期间死亡559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434人。贫血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高于非贫血患者(3 220.3/10万人年 vs. 1 257.9/10万人年,P<0.001),而贫血与非贫血两组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9.8/10万人年 vs. 1081.2/10万人年,P>0.05)。CK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都要高于非CKD患者(2 558.3/10万人年 vs. 1 044.0/10万人年,P<0.001;1 605.9/10万人年 vs. 941.6/10万人年,P<0.001)。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贫血使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95%(HR=1.95,95% CI:1.50~2.54),贫血合并CKD则会显著增加死亡风险(HR=3.61,95% CI:2.48~5.26),非贫血但合并CKD会使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HR=1.41,95% CI:1.13~1.74)。结论:中国糖尿病人群中,贫血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CKD会增加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风险,贫血合并CKD则会使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应重点加强对贫血合并CKD的糖尿病患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随着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技术不断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但是,其生活质量仍低于正常人,年死亡率高达20%,最主要的死因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透析充分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5),出血事件无显著差异( P>0.05)。透析时间、血磷、spKt/V是MH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MHD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且危险性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即使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每年的死亡率几乎达到20%,其中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主要致命因素,占全部死因的40%-50%。如何提高MHD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变得至关重要。2000年Schsming等也提出了“微炎症状态”(microinflammatorystate)概念,认为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着“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5.
<正>睡眠障碍困扰着40%以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1],而长期的睡眠障碍会造成认知功能的损害[2]。研究表明,MH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患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3-4]。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会降低MHD患者生活质量、增加住院次数、增加全因死亡率等不良事件[5]。近年来,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研究对象多为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等老年患者,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研究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6.
储虹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38-38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以加强MHD患者的管理,提高生存率。方法:综合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75例临床资料。结果:因心脏原因死亡31例(41.3%),脑血管意外死亡23(30.7%),感染11例(14.6%),放弃治疗7例(0.09%)。结论:心力衰竭、脑出血和感染是本院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控制血压、纠正贫血、改善营养不良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及减少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进行MHD患者中的28例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死亡原因。结果死亡原因包括心血管事件15例(55%)、脑血管意外10例(35%)、消化道出血及其它3例(10%)。结论提高透析充分性,调整营养状态有利于提高MHD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肝素/血小板因子4(H/PF4)抗体的阳性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4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收治的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3个月,排除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收集MHD患者透析前血清,采用颗粒免疫过滤法检测IgG型H/PF4抗体。比较H/PF4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抗凝方式(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剂剂量及透析方式(常规血液透析/夜间延长血液透析)的差异。随访3年比较H/PF4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血小板变化趋势、血管通路血栓形成发生率、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住院率及死亡率等的差异。结果 所有MHD患者H/PF4抗体阳性率为63.0%(34/54)。H/PF4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在性别、年龄、透析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PF4抗体阳性与原发病、抗凝方式、抗凝剂剂量及透析方式均无关(P均>0.05)。经过3年的随访,H/PF4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血小板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H/PF4抗体阳性患者与H/PF4抗体阴性患者比较,血管通路血栓形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7%(5/34)vs25.0%(5/20),P>0.05],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住院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HD患者H/PF4抗体阳性率高。H/PF4抗体的产生与使用肝素的种类、剂量及透析方式均无关。H/PF4抗体阳性对血小板计数及不良事件包括血栓形成、心脑血管事件等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全因、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1日—2015年9月1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上海市浦东医院接受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死亡、失访或至本研究截止日期,收集期间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死亡原因。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DM与死亡、心血管预后的关系,结果采用风险比例(hazard ratios, H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CI)表示。结果最终367例MHD患者入选,DM组118例,非DM组249例。随访期间共87(23.7%)例患者死亡,其中合并DM患者死亡45例、心血管死亡27例及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64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DM组的全因、心血管死亡率及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M组(均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合并DM是全因死亡(HR=1.74,95%CI: 1.06~2.88)、心血管死亡(HR=2.17,95%CI: 1.01~4.64)、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HR=1.72,95%CI: 1.19~2.48)的独立危险因素。MHD患者中全因死亡(HR=0.92,95%CI: 0.86~0.98)及心血管死亡(HR=0.90,95%CI: 0.82~0.98)风险与血浆白蛋白水平有关。结论合并DM是MHD患者全因、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DM发病率可能改善MHD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的病因,为提高老年MHD患者的生存率提供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2月在上海长征医院及北站医院血透室接受MHD治疗的70例老年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死亡原因、生存时间及死亡危险因素。结果老年MHD患者的前3位死亡原因分别为心血管疾病、感染、脑血管疾病。男性进入透析的平均年龄小于女性〔(71.6±8.9)岁vs(76.0±8.1)岁,P<0.05〕,但透析生存时间短于女性〔(34.1±53.9)月vs(63.2±65.1)月,P<0.05〕。透析生存时间与性别、清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心血管事件呈负相关,与脑血管事件及感染无相关性。结论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等并发症,适时开始血液透析可能有助于提高老年MHD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06~2013—06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85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住院原因,比较住院和非住院患者的年龄、透析龄、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透析前血肌酐、透析前血钾、血浆白蛋白(Alb)、透析前血钙、透析前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尿素氮下降率(URR)和尿素清除指数(KT/V)等临床指标,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4个月中,85例患者中33例有住院记录,共住院79次。住院的主要病因是心血管疾病、感染和脑血管疾病。住院组患者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住院组[BMI:(20.91±2.10) vs (22.95±2.80)kg/m^2;Hb:(94.94±12.95) vs (108.51±7.80)g/L;Alb:(29.91±3.48) vs (36.88±2.25)g/L]。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低体重指数和低白蛋白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危险因素(β=-0.323和-0.736)。结论心血管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首要原因,其次感染和脑血管疾病。低体重指数和低自蛋白是住院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黄云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157-158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长期的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7年5月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原因、并发症以及生存率。结果3年后,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生存32例,生存率为53.3%;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生存48例,生存率为80.0%,糖尿病肾病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低=F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因感染死亡12例,占42.85%;其次为心血管疾病8例,占28.57%;脑血管疾病5例,占17.86%;其他3例,占10.71%。糖尿病肾病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为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压和脑血管意外。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尽早进行血液透析,在治疗期间要积极的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并改善其营养状况和贫血,充分地进行血液透析,积极地控制并发症,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卫  高路  黄发琼  叶丽萍 《安徽医学》2005,26(5):366-368
目的进一步认识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死亡原因,从而采取一体化综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透析中心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MHD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在MHD患者的死因中,尿毒症并发心血管病变死亡占首位(42.85%),其次为并发脑血管病(17.14%)及感染(14.28%)死亡。死亡原因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心衰、贫血、高血压、营养不良有关。结论早期充分透析、积极纠正贫血、营养不良、严格控制血压及防治并发症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周进  刘牧 《四川医学》2009,30(12):1917-1918
目的观察不同血红蛋白(Hb)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规律血液透析患者78例,根据不同Hb水平由低到高分为3组,比较各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高于Hb靶目标值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另外两组,5/23(21.7%)例发生心血管事件,1/23(8.6%)例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度纠正贫血,将Hb升高到高于靶目标值的水平对MH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年龄小于60岁终末期肾病患者124例,探讨死亡患者死亡原因以及同期患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死亡患者中死于心血管疾病15例(40.5%),脑血管疾病12例(32.4%),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组患者透析开始时血肌酐水平显著,血脂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透析3个月时血肌酐、血浆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胆固醇、低血浆白蛋白、低血红蛋白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透析患者主要死亡原因,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病死原因及危险因素,为提高MHD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2006年3月—2020年1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科血液净化中心接受MHD治疗的患者,其中病死患者40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5年间病死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400例MHD病死患者,男219例(...  相似文献   

17.
张佩殷 《中国病案》2014,15(10):62-64
目的 了解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年龄、性别、入院原因及并发症情况,为降低本县尿毒症患者住院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出院病案首页诊断为慢性肾衰竭(CKD5期)的病例进行统计处理及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住院原因构成,按年龄20岁~39岁、40岁~59岁、60岁以上分组,分析主要病因在各年龄段分布情况,比较年龄与主要病因之间的关系.结果 4年来共有尿毒症住院患者225例,住院患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以60岁以上患者最多,约占60.44%,其中入院病因以感染因素最常见,约占49.33%,其次为心血管并发症,约占14.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感染、心血管并发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危险因素.结论 感染及心血管并发症是尿毒症患者入院的主要原因,有效防治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可减少患者的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及其对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8月在我中心规律血液透析患者201例分为MS组(78例)和非代谢综合征(非MS)组(123例),随访36个月,记录心血管疾病及死亡情况,分析维持性透析患者MS及其各组分对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影响。结果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S的患病率为38.8%(78例)。②MS组体重、腰围、TG、TC、LDL—C、空腹血糖值、血尿酸水平及超敏CRP升高比例明显高于非MS组,而透析龄、HDL—C水平明显低于非MS组(P〈0.05)。③随访36个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S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累计发生率分别为41.O%(32例),19.2%(15例),28.2%(22例),非MS组分别为22.8%(28例),10.6%(13例),17.1%(21例)。两组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7.601,P=0.006)。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S组分数量与心血管疾病相关(r=0.236,P=0.001)。用Kaplan—Meier法比较MS组与非MS组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率,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3.193,P=0.074;Х^2=3.523,P=0.061);而MS各组分中仅高血糖增加透析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Х^2=4.372,P=0.037)。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S的患病率较高,MS增加其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但短期内(3年)并未增加其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9.
5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进 《医学综述》2009,15(19):3031-3032
目的分析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52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死亡原因。结果52例患者的死亡原因包括心血管事件27例(52%)、放弃治疗13例(24%)、脑血管意外5例(10%)和感染、消化道出血及肿瘤7例(14%)。结论心血管事件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