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44例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采用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行头颈部重建的效果。方法:对1999年5月~2000年10月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行头预部重建的144例患者作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前臂皮瓣、腓骨瓣和腹直肌瓣为最常用的行头颈部重建的游离组织瓣,占全部皮瓣的94.7%;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为98%,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为6%,抢救成功率为66.7%;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但大多数并发症均不严重,没有造成明显的后果;吸烟、饮酒、放疗和患者年龄等均非影响游离组织瓣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安全可靠,且优于传统的带蒂组织瓣移植,是头颈部重建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放射治疗对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3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由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1007例患者的1066块头颈部游离瓣移植术,分别统计全部患者及术前放疗组和术前未放疗组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在游离瓣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1007例患者中,146例共计170块游离瓣有术前放射治疗史(放疗组),861例共计896块游离瓣无术前放疗史(未放疗组),放疗组游离瓣的成功率为97.6%,未放疗组游离瓣的成功率为98.4%,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4%,未放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未放疗组有2例严重的供区并发症外,两组其余的并发症均不严重,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术前放射治疗并非是影响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成活的重要因素,正确选择游离瓣供区和受区血管,可靠的血管吻合技术,认真做好术前和术后处理,有助于减少游离瓣移植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对提高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成功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方法: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由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连续194例患者的200块游离组织瓣移植.分析所采用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游离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提高游离瓣可靠性的重要环节。结果:本组共采用7种游离瓣,包括腓骨瓣、前臂皮瓣、大腿前外侧皮瓣、空肠瓣、腹直肌皮瓣、肩胛瓣和背阔肌皮瓣。游离瓣的临床成功率为99.5%,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为2%,抢救成功率为75%:受区和供区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4.2%。结论:合理选择游离瓣、熟练的游离瓣制备技术、选择理想的受区血管、简化实用的血管吻合技术及游离瓣术后的有效监测,是提高头颈部游离瓣移植成功率的重要环节。如果各个环节处理得当。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应当接近100%。  相似文献   

4.
儿童患者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儿童患者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28例15岁以下儿童患者的30块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作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头颈部缺损的部位和类型、采用游离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游离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可能影响游离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 28例患者一共采用了4种游离瓣,即腓骨瓣19块、前臂皮瓣5块、肩胛皮瓣和腹直肌皮瓣各3块。其游离瓣的临床成功率为93·3%(28/30),1块腓骨瓣和1块腹直肌皮瓣失败;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7%,但并发症均不严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结论 儿童患者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安全可靠,与成年患者相比其成功率和并发症无明显差别,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46例口腔颌面部游离腓骨瓣移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对46例口腔颌面部游离腓骨瓣移植作回顾性分析。方法 分析所采用排骨瓣的设计、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 46例排骨瓣中41例用于下颌骨重建,5例用于上颌骨重建,其中44例获得成活,成功率为95.7%。1例排骨瓣因术中损伤血管而改用游离腓骨移植,另1例因静脉血栓而失败。组织瓣移植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为8.7%,抢救成功率为50%;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除了4例供区并发症外,其余的并发症的均不严重,没有造成明显的后果;吸烟、饮酒、放疗和年龄(高龄和儿童)等均非影响游离组织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 游离腓骨瓣在颌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安全可靠,制备简便,供区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00例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移植作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100例游离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前臂皮瓣,腓骨瓣和腹直肌瓣为最常用的三种游离组织瓣,占全部皮瓣的94%,皮瓣的成功率为97%,皮瓣血栓的发生率为6%,抢救成功率为50%,受区和供区 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但大多数并发症均不严重,没有造成明显的后果,吸烟,饮酒,放疗和年龄(高龄和儿童)等均非影响游离组织瓣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移植安全可靠,其明显优于传统的带蒂组织移植,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7.
50例口腔颌面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对50例口腔颌面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作回顾性分析。方法:1999年5月26日-2000年8月3日期间完成的连续50例游离前臂皮瓣移植,分析所采用组织瓣的设计,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50例前臂皮瓣全部成活,成功率100%,无一例发生全部或部分坏死,皮瓣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为6%,均为静脉血栓,抢救成功率为100%;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但大多数并发症均不严重,没有造成明显的后果,吸烟,饮酒,放疗和年龄(高龄和儿童)等均非影响游离组织瓣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游离前壁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制备简便,安全可靠,明显优于传统的带蒂组织移植,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行口腔颌面部缺损组织重建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对2001年2月~2004年10月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行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重建的82例患者作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组织瓣的类型、修复部位、受区血管、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前臂皮瓣、腓骨瓣和腹直肌瓣为我科目前应用的行口腔颌面部重建的游离组织瓣,其中前臂皮瓣52例,腓骨皮瓣22例,腹直肌瓣8例;舌部缺损49例,颊部缺损5例,下颌缺损22例,腭部缺损6例;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为97.6%(80/82),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为4.9%(4/82),抢救成功率为50%(2/4);受区并发症发生率为11%(9/82)。结论游离组织瓣移植安全可靠,且优于传统的带蒂组织瓣移植,是口腔颌面部重建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游离组织瓣和带蒂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大型头颈部缺损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联合应用游离组织瓣和带蒂胸大肌皮瓣行头颈部缺损修复的患者作回顾性研究,分析头颈部缺损的类型、受区血管情况、游离组织瓣的类型、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探讨有可能影响组织瓣成活的因素。结果 9例患者采用的游离瓣包括前臂瓣6例、腓骨瓣2例和大腿前外侧皮瓣1例。1例前臂皮瓣于术后24 h出现静脉危象,经紧急手术探查和重新吻合血管后获得成活,其余游离瓣术后均未出现血管危象,全部成活。9例患者的9块胸大肌皮瓣也均获得成活。结论 游离组织瓣联合带蒂胸大肌皮瓣移植主要适用于无法或不适合作双游离瓣移植的大型头颈部缺损修复,安全性较高,在大型头颈部复合缺损的修复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吻合两条静脉的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吻合两条静脉的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999年9月-2003年4月完成的168例同时吻合两条静脉的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168例患者中男92例,女76例,年龄11~79岁,平均44.6岁。分析肿瘤的部位和类型、缺损的范围、所采用游离瓣的设计、受区静脉的选择、血管吻合技术和游离瓣的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采用的168块游离瓣中,腓骨瓣126块,前臂皮瓣32块,腹直肌皮瓣7块,肩胛瓣、空肠瓣和大腿前外侧皮瓣各1块。最常选用的受区静脉包括颈外静脉、面前静脉、面总静脉和颈内静脉,占全部受区静脉的86.0%。本组游离组织瓣的临床成活率为99.4%,术后1块腓骨瓣因动脉血栓而失败,但无1例游离瓣发生术中和术后静脉危象。结论 同时吻合两条静脉的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可有效防止或降低游离瓣静脉危象的发生机率,提高了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10月~2007年11月,应用30块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29例,分析游离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术后并发症以及组织瓣的成活情况,分析有可能影响游离组织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采用游离前臂皮瓣16例、游离腓骨瓣11例、游离前臂皮瓣和腓骨瓣复合瓣1例、游离背阔肌皮瓣1例,全部游离组织瓣成活,术后1例发生血栓,抢救后组织瓣愈合良好。结论游离组织瓣移植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2.
应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33例,分析缺损的部位、范围、所采用组织瓣的设计、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戍活的各种因素。结果33例患者中,10例为颊部的洞穿缺损,15例为上颌骨切除术后的缺损,6例为腭部洞穿缺损,2例为先天性腭裂术后巨大腭瘘,全部患者的33块前臂皮瓣均成活,无一例发生全部或部分坏死,全部皮岛均获得成活并完成修复目的。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为3.0%,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折叠的双皮岛游离前臂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洞穿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血供可靠并且制备简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游离腹直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游离腹直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方法和价值。方法 1999年7月~2000年7月完成21例游离腹直肌皮瓣,分析组织瓣的大小、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皮瓣成活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影响皮瓣成活等因素。结果21例组织瓣中20例成活,1例坏死,皮瓣的成功率为95.2%。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早期4例中有2例发生供区切口疝,经保守治疗好转。通过采用聚丙烯酸膜片腹直肌前鞘修补技术,后来的17例均未发生切口疝。吸烟、饮酒、放疗和年龄(高龄和儿童)等均非影响游离腹直肌瓣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 游离腹直肌皮瓣适用于口腔颌面部大型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优于传统的带蒂组织瓣移植。  相似文献   

14.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chemotherapy delivered concurrently with 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 for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head and neck cancer affects the rate or severity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alvage surgery for recurrent or persistent disease with simultaneous microvascular free flap reconstruction. The primary study group consisted of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malignancies that had undergone surgical salvage with microvascular free flap reconstruction for persistent or recurrent disease following definitive radiation or concomitant chemoradiation treatment. A group of demographically matched patients who underwent microvascular free flap reconstruction for non-malignant and malignant conditions who never received radiatio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serve as a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cohort was divided according to radiation treatment. The overall success rate of flap reconstruction was 92%, with an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 of 23%. Concurrently administered chemotherapy did not appear to affect the type of or the complication rate. The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indicate that microvascular free flap reconstruction of head and neck defects is highly predictable, results in relatively few major complications, and suggests that neither radiation alone nor concomitant chemoradiation h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overall flap survival or complication 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