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效果。方法46例PCOS不育患者分为两组,A组(n=21)行B超引导卵泡穿刺术,B组(n=25)卵泡穿刺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穿刺术前后血内分泌水平和卵巢窦卵泡数变化及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内分泌水平和妊娠率。结果穿刺术前后比较,两组两侧卵巢的窦卵泡数均显著减少(P〈0.01);A组血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水平有所下降,B组LH和T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穿刺术后3个月,两组空腹胰岛素(FINS)、LH和T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能更有效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异常。  相似文献   

2.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未成熟卵泡介入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未成熟卵泡介入术(TUG-IF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对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低反应的PCOS患者行TUG-IFI,比较术前、后内分泌水平、排卵率、妊娠率以及相关超声参数的差异。结果87.50%患者在术后发生自发排卵,术后累积妊娠率为57.14%。术后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及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LH/FSH)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雌二醇(E2)、FSH和催乳素(PRL)的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HCG注射日,优势卵泡(〉18mm)和A型内膜明显增多,内膜明显增厚(P〈0.01),小卵泡数目较术前减少,卵巢体积缩小(P〈0.05)。结论TUC-IFI是治疗PCOS患者有效、创伤小的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功能,有利于排卵和妊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阴道改良小卵泡穿刺抽吸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育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诊断为PCOS不育患者98例,按照是否进行小卵泡穿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妊娠及流产情况及研究组穿刺前后血清激素的变化。结果研究组OHSS发生率为4.09%,无流产发生;对照组OHSS及流产的发生率为16.32%,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LH(4.84±0.67)U/L、LH/FSH(0.93±0.26)、T(1.70±0.39)nmol/L及基础卵泡数(30.12±5.96)个均低于术前LH(8.89±1.67)U/L、LH/FsH(1.72±0.48)、T(2.12±0.59)nmol/L及基础卵泡数(35.22±6.52)个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妊娠率无差异。结论B超引导下经阴道改良小卵泡穿刺抽吸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能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状况,减少卵巢基础窦卵泡数目,减少其后促排卵周期中OHSS发生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育的方法。方法对12例PCOS患者15个周期采用促性腺激素刺激卵泡发育,配合经阴道B超下卵泡穿刺术释放卵母卵泡,再行人工授精。结果15个周期中妊娠4例,妊娠率为27%;治疗后第2次月经周期中1例自然妊娠,其他病例在3个月内月经恢复正常,但之后5例月经周期延长,2例复发闭经;患者血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值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卵泡穿刺结合人工授精,能迅速阻断PCOS的病理环节,具有创伤较小、疗效确切、简便等优点,可作为治疗PCOS不育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2种不同模式的卵泡抽吸术(follicular aspiration,FA)对氯米芬(clomifene citrate,CC)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将85例CC抵抗PCOS不孕症分为2组,均在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und,TVU)介导下手术。组Ⅰ为彻底手术组30例,即抽吸所有卵泡;组Ⅱ为常规组38例,仅抽吸较大的卵泡。通过TVU和激素水平的检测,分析两种治疗模式对患者内分泌、排卵率和妊娠率的影响。结果组Ⅰ累积排卵率和妊娠率均优于组Ⅱ[83.3%(25/30)vs42.1%(16/38),χ2=11.903,P=0.001;43.3%(13/30)vs13.2%(5/38),χ2=7.843,P=0.005],组Ⅰ术后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17.68±3.11)vs(11.58±1.84),t=9.220,P=0.000;(3.41±2.14)vs(1.47±1.29),t=3.937,P=0.000],而组Ⅱ无明显改善[(17.76±4.51)vs(16.11±3.53),t=0.229,P=0.062;(3.88±1.54)vs(3.72±1.27),t=0.995,P=0.326]。结论彻底穿刺抽吸所有小卵泡能明显改善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的内分泌状况,有效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PCOS患者典型的超声学表现为卵巢多囊样改变(polycystic ovary morphology,PCOM),即:单侧或双侧卵巢2~9mm的卵泡数≥12个,和/或卵巢体积(ovarian volume,OV)10ml。PCOS患者中关于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研究聚焦在PCOM定义中卵泡数的截断值上,但目前国际上对PCOM定义仍采纳2003年Rotterdam标准。PCOM形成机制仍未明确,可能与高雄激素及抗苗勒管激素(anti müllerian hormone,AMH)影响相关。PCOS患者的AFC与月经周期长短、雄激素、LH/FSH值、代谢感染指标存在相关性。PCOS患者30岁前AFC减少速度较正常人群慢,但在30岁以后与正常人群减少速度一样。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病因复杂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也是引起育龄期女性继发性闭经和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PCOS发病率高,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PCOS患者卵泡液中的差异蛋白,发现PCOS患者卵泡液中的差异蛋白主要与类固醇的生成、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基质的扩增、细胞外基质(ECM)的稳定、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等有关。现就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下的PCOS患者卵泡液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寻找新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窦卵泡数对不同年龄段PCOS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并确定最佳的诊断截点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接受IVF/ICSI治疗的患者资料,将78例PCOS患者设为PCOS组,同期114例非PCOS患者设为非PCOS组。根据年龄将两组患者进一步分成3个亚组:30岁组、30~35岁组和≥36岁组。对所有患者行阴道超声计数卵巢窦卵泡数,并比较PCOS组和非PCOS组窦卵泡数的差异;利用ROC曲线比较窦卵泡数诊断不同年龄段PCOS的诊断效率,并根据Youden指数确定最佳的诊断截点值。结果各年龄段PCOS患者的窦卵泡数均显著多于非PCOS患者(P0.01);PCOS患者和非PCOS患者的窦卵泡数都随年龄增长而递减,≥36岁组的窦卵泡数[PCOS组为(10.50±3.45)个,非PCOS组为(6.13±3.06)个]均显著少于同类患者30岁组[PCOS组为(14.63±4.12)个,非PCOS组为(9.54±2.77)个]或30~35岁组[PCOS组为(13.58±2.96)个,非PCOS组为(9.45±2.65)个],(P均0.05);同类患者30岁组和30~35岁组窦卵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窦卵泡数诊断PCO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4,具体到3个亚组分别为30岁组0.848、30~35岁组0.849和≥36岁组0.828。Youden指数确定的窦卵泡数在3个年龄段最佳的诊断截点值分别为30岁组13个、30~35岁组12个和≥36岁组10个。结论窦卵泡数作为PCOS的诊断指标,准确可靠,对不同年龄段育龄期PCOS患者均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其诊断截点值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导致育龄期妇女不育的激素分泌紊乱与代谢异常的疾病。临床表现与生化特征各不相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稀发排卵或闭经及高雄激素表现,且自然流产率及诱发排卵后的胚胎种植失败率均高于正常人。目前研究认为患者不孕可能与卵泡液中分子(如抗苗勒管激素、抑制素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microRNAs等)表达改变而引发的卵泡成熟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10.
应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MG/hCG)促排卵治疗克罗米芬(CC)耐药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已很普遍。但仍存在多卵泡发育及排卵障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和多胎妊娠发生率高等问题。为避免多卵泡发育引起的OHSS及卵泡黄素化,我中心实施经阴道B超下卵泡穿刺术助孕治疗。现对51周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无排卵性不孕的原因.如果在常规诱导排卵的方法失败后,可采用辅助生育技术.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是一种有效、经济、简便而且没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卵泡发育时间段卵泡抽吸术对多囊卵巢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符合PCOS诊断标准的不孕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分别在卵泡发育期和卵泡成熟期穿刺抽吸卵泡。B超监测排卵后指导同房,观察未孕患者穿刺前及第1次穿刺后促黄体生成激素、卵泡刺激素、睾酮、窦卵泡数目;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率,卵巢过激发生率、流产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用量。结果 1组患者多胎妊娠率较2组显著增高(P〈0.05);流产率、OHSS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1、2组未孕患者穿刺前较第一次穿刺后LH、T水平显著下降(P〈0.05);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未孕患者第1次穿刺后较穿刺前窦卵泡数目显著减少(P〈0.05)。结论卵泡穿刺术可提高降低患者LH和T水平,减少窦卵泡数目,减少OHSS的发生率,临床可根据患者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卵巢被膜的厚度等选择着合适的时间进行穿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监测尿黄体生成素(LH)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预防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中的意义。方法将98例行克罗米酚(CC)促排卵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于卵泡直径达18 mm时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B组于尿LH峰出现时注射hCG,比较两组LUFS的发生率。结果卵泡直径达18 mm时注射hCG,LUFS发生率为31%;尿LH峰出现时注射hCG,LUFS的发生率为4%,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COS患者CC促排卵,在尿LH峰出现时注射hCG可明显降低LUF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appears to be the most common endocrine disorders of women. It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reproductive, endocrine, metabolic, an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Hyperinsulinemia and insulin resistance, which result in hyperandrogenemia have been documented as a central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COS. Treatment with insulin sensitizer, metformin, has been shown to follow by regularization of menstrual cycle, improved response to ovulation induction and reduction of hyperandrogenism. It possibly prevents early trimester pregnancy loss and decrease the risk of developing type Ⅱ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is article aims to review the current evidence on the use of metformin in women with PCO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不同促排卵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来我院行促排卵治疗的120例PCOS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随机分配至不同促排卵方案治疗组:克罗米芬组(n=40)、来曲唑组(n=40)、尿促性素组(n=40).统计分析3组患者的促排卵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与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镜卵巢打孔术(laparoscopic ovarian drilling,LOD)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不孕症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近远期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为46例诊断为PCOS合并不孕症的患者行LOD。对比手术前后患者性激素水平,并随访手术后月经周期、排卵情况、妊娠率及术后5年卵巢储备功能。结果:术后血清中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升高,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及LH/FSH水平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患者月经周期状况明显改善,6个月内累计妊娠率、排卵率明显增加(P<0.05)。与术后即时相比,术后5年患者LH、T、LH/F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水平随访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OD治疗PCOS合并不孕症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月经情况,增加排卵率、妊娠率,但术后远期可能存在复发的可能。对有生育要求并行单纯促排卵药物治疗3个月后疗效仍较差的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应及时行LOD,术后检测激素水平与排卵情况,积极促进并合理指导患者受孕,尤其把握术后最佳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