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的简易定位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患者行早期微创抽吸引流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8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血肿量15~30m1)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1例。治疗组在发病6h以内即在CT引导下进行简易定位微创穿刺引流术,对照组按常规保守治疗,并以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运动功能恢复阶段(BMRS)评定及术后1、6个月时的BMRS评分为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1、6个月时,BMRS评定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差异性减小。结论对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早期在CT引导下行简易定位微创穿刺引流术,安全有效,并可加速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82例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进行早期(1周内)康复护理训练干预,术后1、6个月进行运动功能恢复阶段(BMRS)评定,并比较2组康复后3周内肺炎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1、6个月时,BMRS评定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差异在减小,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硬通道、软通道技术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三种微创术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入选7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3组:硬通道组、软通道组和小骨窗开颅组,每组25例.硬通道组实施颅内血肿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术,软通道组行软通道微创穿刺治疗术,小骨窗开颅组以显微镜下血肿清除.观察治疗后3组患者血肿清除量,入出院时临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治疗后6个月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定预后的情况.结果 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组的血肿清除量、入出院时临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及治疗后6个月格拉斯哥结局量表评定预后的情况比硬通道、软通道技术组疗效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比硬通道、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肿穿刺引流术在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神经科收治的209例确诊为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分为采取保守治疗的保守组、采取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清除血肿的微创组以及采取神经内镜清除血肿的神经内镜组,对每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肢体功能记录分析。结果神经内镜组、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保守组患者手术指标(P0.05);神经内镜组与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组患者(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神经内镜组患者与微创组患者肢体功能明显优于保守组患者肢体功能(P0.05)。结论对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取血肿穿刺引流术进行清除血肿其治疗效果较保守治疗更佳,并且能够提高术后患者的肢体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硬通道与软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病人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观察组实施颅内血肿硬通道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组行软通道微创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中观察患者血肿清除情况,治疗3个月后评定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临床效果均显著。但2组间疗效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通道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与软通道微创定向引流术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2组方法疗效相近,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4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n=40)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肿接近完全吸收时间以及治疗4周后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D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观察组术后血肿接近完全吸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NDS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有利于血肿的快速清除,可以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疗效肯定,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根据体表标志物CT定位法确定穿刺点、穿刺方向及穿刺针长度,电钻将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送入血肿靶点,抽吸血肿后,血肿腔内分次注入尿激酶溶解引流出残存血肿,动态CT检查调整留置针深度及引流方向,并根据血肿清除情况择期拔针.选取我院同期神经内科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作为对照,于入院当时及治疗28d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结果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组41例,内科治疗组32例,血肿大小分别为(20.31±3.45)mL和(18.75±2.97) mL,两组血肿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987 P>0.05);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组发病后28d NDS为7.71±5.13,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的12.84±3.2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4.931,P<0.05);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组发病后28d ADL为97.31±2.53,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的84.59±4.2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9.869,P<0.05).结论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准确、简单、快速清除血肿,能明显促进患者病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额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技术方法 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山东省邹城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神经外科自2005年3月至2008年4月收治且符合条件的7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选择血肿侧距眉间7~9 cm、旁开中线3.5~4.5cm的额部为穿刺点,根据头颅CT影像资料计算确定适宜的穿刺方向和穿刺深度,以软通道行血肿腔的微创穿刺引流术清除脑内血肿.结果 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6~120h,平均(70±5.6)h.术后再出血3例,均无气颅或颅内感染发生.76例患者中30 d内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35例,进步16例,无效或恶化4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13.2%.总有效率为81.6%.结论 经额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且创伤小、操作简单,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加脑室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保守组单纯保守治疗,予控制血压、降颅压、抗脑水肿等。微创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行颅内血肿穿刺加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病死率及术后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病死率低于保守组(P<0.05);术后临床疗效评价微创组有效率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加脑室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一种快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手术方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微创手术治疗的最佳时间.方法 收集2005年至2012年基底节区脑出血>30 ml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86例患者为对照组,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为观察组1,CT定位微创血肿外引流术治疗的93例患者为观察组2,分析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治疗的最佳时间.结果 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小骨窗开颅手术组,术中出血也明显少于小骨窗开颅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和小骨窗开颅手术组比较,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组平均住院日缩短,病死率低,2周内NIHSS评分较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各指标中,小骨窗开颅手术优于保守治疗组.脑出血后<6h行微创手术,手术后再出血发病率较高,但平均住院日期明显缩短,神经功能有显著改善,总体病死率较低;脑出血后6~48 h行微创治疗再出血发病率较低;脑出血后48 h行微创治疗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变化.结论 >30 ml基底节脑出血行微创血肿外引流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显著提高了疗效,显著降低病死率,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6h内行微创治疗对减少住院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分析采用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4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外科常规开颅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血肿清除术组:再出血4例,死亡6例,病死率14.3%。ADL:Ⅰ级8例,Ⅱ级11例,Ⅲ级12例,Ⅳ级3例,Ⅴ级2例。结论 采用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和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两种术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采用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38例行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对2组患者术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血肿清除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术后病死率、再出血率及术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开颅术较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术后恢复正常12例,轻残18例,重残4例,死亡8例。结论微创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不需要全麻等特点,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经额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129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软通道引流组、小骨窗开颅组和传统骨瓣开颅组.软通道引流组60例,根据头部 CT定位,局麻下采用颅内置管装置,沿血肿的长轴额入路置入硅胶软管,抽吸,液化血肿,使积血沿引流管的侧孔排出,血肿基本消失,即可拔除引流管.小骨窗开颅组、传统骨瓣开颅组均在全麻插管下手术.结果 3组患者总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活患者恢复良好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额微创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术(穿刺组),31例采用小骨穿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结果 与开颅组相比,穿刺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局灶性脑梗死发生率、颅内感染发生率、气管切开率也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半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良好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根据病情,把握好手术指征,血肿穿刺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均可取得理想效果,但血肿穿刺引流术损伤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用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水肿带变化的影响。方法我院2011-03-2014-08收治的97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其中A组51例,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行微创穿刺引流术;B组46例,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比较2组水肿带、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mRS评分及病死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A组水肿带明显减小,B组水肿带逐渐变大,第5天达到峰值;与B组相比,A组在第1、3、5、7天均较低(P0.01)。治疗3周后,与B组比较,A组血肿清除率较高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治疗3个月后,与B组比较,A组mRS评分等级较优(P0.05)。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手术创伤小,能显著改善脑组织水肿,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4-01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CT组45例,在CT引导下行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术后注射尿激酶并定期复查头颅CT,常规组44例,行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必要时可加用去骨瓣减压术。采用ELISA法动态监测2组患者血清NSE和S-100蛋白浓度,观察2组术后2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术后6个月时格拉斯哥顶后分级(GOS)评分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不同时间段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比术后脑水肿体积。结果治疗后3d、1周2组血清NSE和S-100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CT组血清NSE和S-100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1周、2周、4周CT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CT引导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可明显减轻脑损伤,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低致残率及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CT引导下脑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09—2012-09于我院就诊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微创穿刺引流组和保守治疗组各40例,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血肿残存体积及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预后恢复情况。结果微创组的血肿体积由术前的(36.33±8.04)mL至术后的3d的(18.28±5.25)mL及术后14d的(12.38±4.25)mL,而保守治疗组则从术前至术后3d、7d分别为(35.31±7.06)mL、(30.56±6.35)mL、(26.52±5.27)mL,2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血肿体积下降更明显;从评分结果可以看出,微创组与保守治疗组相比,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更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引导下的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分析采用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4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外科常规开颅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微创血肿清除术组:再出血4例,死亡6例.病死率14.3%。ADL:Ⅰ级8例,Ⅱ级11例,Ⅲ级12例,Ⅳ级3例,V级2例。结论采用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后穿刺引流术和药物保守治疗对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随机接受经额叶血肿穿刺引流术(微创组)或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分别于治疗第3和14天时评价治疗前后血肿和脑水肿体积改善程度、再出血发生率、血肿完全吸收时间,以及微创组患者血肿引流时间、血肿清除率、手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安全性。结果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再出血,对照组有6例患者(20%)于治疗开始3d内因严重脑水肿致脑疝形成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穿刺引流术后无一例发生穿刺相关性脑出血、颅内感染及死亡。微创组患者血肿完全吸收时间[(7.41±5.84)d]短于对照组[(23.15±8.4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97,P=0.000)。治疗第3天时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比较,对照组[(58.42±11.56)ml]明显大于微创组[(8.47±7.7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42,P=0.000);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比较,微创组(30例。93.75%)优于对照组(20例,66.67%;P=0.007)。结论穿刺引流术可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具有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