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HFMD)早期检查免疫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为重症HFMD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重症HFMD组),并与同期在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100例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患儿的hs CRP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浓度(IgA、IgG、IgM、C3及C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及CD8+)。结果重症HFMD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的hs CRP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HFMD组患儿恢复期的hs CRP及WBC水平均显著低于急性期,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HFM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的Ig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HFM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IgG、C3、C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HFMD组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的CD3+水平、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HFMD组患儿恢复期的CD3+水平显著高于急性期水平(P<0.05)。结论hs CRP的监测可了解重症HFMD患儿的炎症及心肌损伤状况,重症HFMD组患儿急性期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下降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重症HFMD组患儿恢复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炎症程度逐步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检测146例病毒感染患儿和61例细菌感染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SAA和CRP水平,并与30名健康儿童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P<0.01),病毒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血清SAA/CRP比值却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SAA和CRP有利于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尤以血清SAA/CRP比值的检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肺炎患儿CRP、白细胞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66例肺炎患儿根据实验室细菌培养鉴定结果、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及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分为细菌组(n=133例)、病毒组(n=168例)和支原体组(n=165例)。选取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04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各组肺炎患儿发病急性期(1~3 d)、恢复期(4~20 d)及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各组发病急性期血清CRP含量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观察各组肺炎患儿发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CRP水平及异常率。结果细菌组急性期血清CRP、白细胞计数及NEUT均显著高于病毒组、支原体组和对照组,LYMPH显著低于病毒组、支原体组及对照组(均P<0.05);病毒组急性期血清CRP显著低于支原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NEUT均显著低于支原体组和对照组,LYMPH显著高于支原体组和对照组(均P<0.05);支原体组急性期血清CRP、白细胞计数及LYMPH显著高于对照组、NEUT低于对照组(均P<0.05)。细菌组及支原体组急性期CRP血清水平及CRP异常率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均P<0.05)。病毒组急性期及恢复期CRP血清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与白细胞,可以提高小儿肺炎诊断准确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免疫球蛋白(Ig)和血清补体(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PP患儿50例,分为重症组、轻症组.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MPP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清IL-8、IL-12的水平,用血浆蛋白分析仪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Ig和C含量.[结果]在急性期和恢复期MPP患儿血清IL-1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IL-8含量在急性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症组患儿血清中IL-12明显低于轻症组,而血清中IL-8较轻症组高(P均<0.01).急性期MPP患儿血清IgM,IgG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而IgA明显降低(P<0.05).急性期MPP患儿hs-CRP、C3、C4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P<0.01、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中IgM,IgG与轻症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IgA与轻症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中hs-CRP、C3、C4与轻症组相比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检测相关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对判定MPP患儿的病情和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在小儿川崎病(KD)患儿并发冠脉损伤(CAL)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通过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32例KD病患儿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有无冠状动脉异常的急性期、恢复期患儿CRP及NT-proBNP进行检测,并分析CRP和NT-proBNP的变化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另检测32例伴有发热但排除心血管受累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和32名正常儿童的血浆CRP、NT-proB-NP,进行对比。结果急性期和恢复期KD患儿血浆CRP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组(P<0.01),恢复期KD患儿血浆CRP和NT-proBNP在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对于有冠脉损伤组KD患儿血浆CRP和NT-proBNP水平与无冠脉损伤组相比,无论在急性还是在恢复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CRP和NT-proBNP水平变化与KD患儿的心血管损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川崎病(KD)患儿进行临床对照试验,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对诊断不完全KD的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典型KD和不完全KD患儿各20例,分别于急性期采集样本,检测血浆BNP水平,CRP、ESR等指标,并随机选取20例正常儿童建立对照组,对比血BNP在3组中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与CRP是否存在线性相关。结果:2组KD病例中,急性期血浆BNP总体均数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CRP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BNP的水平在急性期不完全KD患儿中有明显增高,具特异性。检测血浆BNP可以提高急性期早期诊断的检出率,有助于不完全KD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血浆脑利钠肽在川崎病患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探讨其在K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2007年2月至2009年4月间青岛市儿童医院心血管组收治的KD患儿43例(KD组),年龄5个月至8岁,平均(2.3±0.6)岁,均符合KD诊断标准,且除外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发心脏疾病.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儿童,年龄及性别与K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组于急性期、恢复期各采血1次,健康对照组随机采血1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BNP浓度,KD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rd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Yentrietdar shorten fraction,LVSF)、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及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比值.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KD患儿急性期BNP水平为(517.26±213.40),ng/mL,恢复期为(91.56±47.97)ng/mL,两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BNP水平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7.55±7.56)ng/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参数LVEF,LVSF,CI急性期低于恢复期,两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A比值两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患儿急性期血浆BNP水平与反应心脏收缩功能指标LVEF,LVSF,CI均呈负相关(P<0.05),而与舒张功能E/A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KD急性期血浆BNP浓度异常升高,心脏收缩功能下降,两者呈负相关.血浆BNP浓度检测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患儿血浆脑利钠肽、N末端脑利钠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凡茂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3):491-492,495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浆脑利钠肽(BNP)、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KD患儿28例为KD组(其中不完全KD6例);同期住院的呼吸系统感染患儿28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浆BNP、NT-proBNP水平,并检测两组外周血象、C反应蛋白(CRP)、心脏彩超等。【结果】KD组急性期血浆BNP、NT-proBNP值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及对照组(P〈0.01)。不完全KD组血浆BNP、NT-proBNP值与典型K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KD组恢复期血浆BN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T-proBN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KD组急性期BNP、NT-proBNP值与CRP、WBC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BNP、NT-proB-NP可用于协助KD的早期诊断,减少不完全KD的漏诊或延迟诊断。NT-proBNP血浆浓度较BNP高且恒定,更有利于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总数及血糖(Glu)浓度在肺炎患儿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31例细菌性肺炎患儿,32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另设35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对比观察CRP、WBC及Glu浓度的变化及其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及Glu浓度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CRP与WBC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Glu浓度处于高水平状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WBC及Glu浓度的联合检测在肺炎患儿中,更有助于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做出早期的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用药,监测病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川崎病(kawasake disease,KD)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2例K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同期住院的2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的血浆NT-proBNP及CRP水平;按冠状动脉(冠脉)损伤与否进一步将KD患儿分为冠脉病变组及无冠脉病变组,对三组NT-proBNP及CRP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KD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NT-proBNP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恢复期有、无冠脉病变组两指标均较急性期下降(P〈0.05或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KD急性期冠脉病变组及无冠脉病变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脉病变组血浆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冠脉病变组(P〈0.05)。结论 NT-proBNP及CRP均可作为早期诊断KD的实验室指标,CRP较NT-proBNP在判断川崎病是否存在冠脉病变方面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杜昌兰  郭美姿  刘燕  王春  杨立  杨海燕  江云 《临床荟萃》2003,18(22):1267-1269
目的 测定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脑钠素 (BNP)、C 反应蛋白 (CRP)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荧光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2 8例患者 ,肺心病缓解期 2 7例患者和 2 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BNP、CRP水平。结果 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浆BNP、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缓解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肺心病缓解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血浆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但CR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 ;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和缓解期组血浆BNP水平均与肺动脉压力成正相关 (r =0 .75 ,P <0 .0 1;r =0 .4 7,P <0 .0 5 ) ,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和缓解期组血浆BNP水平与CRP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BNP可能参与了老年人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CRP反映了老年慢性肺心病的感染情况 ,联合检测BNP、CRP水平可鉴别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呼吸困难的诱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浆BNP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探寻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入选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和正常对照组(33例)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BNP,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入选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双支病变组39例和多支病变组27例.应用方差分析研究BNP及白细胞计数在各组中的分布情况,用直线相关分析BNP与WBC的相关性.结果 (1)AMI组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和SAP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多支病变组BNP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2)AMI组WBC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和SAP组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多支病变组WBC 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3)相关性分析显示BNP与WBC呈显著正相关(r=0.412,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BNP和WBC明显升高,且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为危险分层和炎症程度的判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补体C3、C4在急性脑梗死(ACI)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全自动免疫比浊定量分析法分别测定52例ACI致SIRS患者(SIRS组)、50例急性单纯ACI患者(SACI组)及46例正常对照组血清CRP和补体C3、C4含量.结果 血清CRP和补体C3、C4含量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20.6、580.8和94.1,P均<0.01).SIRS组血清CRP水平高于SACI组(P<0.01),血清补体C3、C4均低于SACI组(P均<0.01).血清CRP含量随符合SIRS诊断标准数目的 增多而升高(t=7.69,P<0.01),补体C3、C4含量则随符合SIRS诊断标准数目的 增多而下降(t值分别为10.68和10.53,P均<0.01).结论 ACI进展为SIRS后,血清CRP明显升高,补体C3、C4明显下降,血清CRP和补体C3、C4可作为判断病情进展为SIRS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及 C 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予以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7 d。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及 C 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随时记录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及 C 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1),但观察组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8%)(χ2=4.18,P <0.05),发热、咳嗽、肺部罗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 <0.05或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对照组为8.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2,P >0.05)。结论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均能显著降低下呼吸道患者血清白细胞及 C 反应蛋白水平,但莫西沙星缓解临床症状快,疗效更显著,安全性高,较左氧氟沙星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与hs-CRP联合检测在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41例(细菌感染患者61例,病毒感染患者8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我科取末梢全血进行血常规和hs-CRP检测,分析比较三组受试者血常规WBC计数和hs-CRP水平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WBC和hs-CRP平均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WBC计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中WBC和hs-CRP双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0.01);细菌感染组单hs-CRP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hs-CRP、血常规WBC计数对小儿感染性疾病有重要诊断价值,对于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有较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IKD)的危险因素,以减少冠状动脉损害(CAL).方法 按照IKD诊断标准,对2005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36例IKD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36例IKD患儿中发生CAL 8例(22.2%).合并CAL组与无CAL组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8.36±4.63)、(13.48±3.27)×109/L,血小板计数分别为(450.30±155.40)、(350.60±56.80)×109/L,红细胞比容分别为(0.25±0.03)、(0.33±0.02),C反应蛋白分别为(18.30±3.80)、(9.70±2.50)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8、2.65、2.73、2.48,P均<0.05).≤1岁患儿第一次接受静脉丙种球蛋白的退热时间为(2.5±1.5)d,>1岁组为(1.5±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5,P<0.05).结论 年龄≤1岁,发热持续时间≥5 d原因不明,伴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红细胞比容降低的婴儿应警惕IKD并发CAL.婴儿IKD对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敏感性低,易并发CAL,应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不同感染病原体类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特点及其与小儿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朝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58例肺炎患儿,其中细菌性肺炎(BP) 53例,支原体肺炎(MP) 64例,病毒性肺炎(VP) 41例;并根据小儿肺炎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21例和轻症肺炎137例。同时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进行外周血WBC和血清CRP、PCT水平检测。结果 BP组外周血WBC及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MP组、VP组和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P组与VP组血清CRP、PCT浓度均显著高于HC组,MP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VP组、HC组的血清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肺炎患儿与HC组的外周血WBC和血清CRP、PCT的阳性率差异与其血中水平差异一致。BP组血清PCT、CR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外周血W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P组血清PC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血清CRP和外周血WBC的阳性率,而血清CRP阳性率显著高于外周血W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P组血清PC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血清CRP及外周血WBC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症肺炎组外周血WBC和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周血WBC水平对BP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清CRP浓度有助于鉴别VP与非VP,血清PCT含量则有助于鉴别BP与非BP,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区分不同感染病原体类型的小儿肺炎,并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