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移植肾动脉病的超微结构形态,探讨移植肾动脉病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LowicrylK4M(K4M)低温包埋、免疫金标记的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5例发生移植肾动脉病的肾动脉内膜形态改变,5例正常供肾肾动脉作为对照。结果:①内膜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异常表达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5例正常供肾肾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则呈阴性。②病变内膜中的主要成分为“合成型”平滑肌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平滑肌细胞胞浆中除含有密斑、密体样结构外,还可见到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并表达核增殖基因c-myc蛋白。③内膜病变中T淋巴细胞与单核吞噬细胞各占65%与35%。④CD4阳性T与CD8阳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基本相等,它们的超微结构形态十分相似,难以区分。⑤病变中未能发现CD20阳性的B淋巴细胞。结论:移植肾动脉病是内皮损伤后单核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平滑肌细胞之间通过HLA-D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种以平滑肌细胞增殖为主的动脉内膜炎  相似文献   

2.
急性移植肾肾小球肾病及其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3份移植肾及活检标本进行PAS及六胺银染色,同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肾移植术后急性移植肾肾小球肾病(AAG)的发生率较高(58%),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肾小球渗出性改变及基底膜增生性改变,有时可见免疫复合物沉积。对其病因的研究表明,AAG发生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及T细胞亚群改变有关。通过PCR技术及ELISA法诊断HCMV感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发现HCMV感染及CD4/CD8<1.5组AAG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未感染及>1.5组的32倍与12倍。10例接受移植肾活检的患者中,5例确诊为AAG,其中3例因治疗无效而行移植肾切除术。AAG是影响移植肾成活的重要问题,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采用选择性静脉导管分段取血对10例肾血管性和3例异体肾移植术后高血压病人测定肾素活性水平,比较左右肾静脉和下腔静脉肾素活性的比值,判定肾动脉狭窄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异体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行分测移植肾和自体病肾静脉血肾素活性,发现自体病肾静脉血肾素活性明显高于移植肾,动脉造影证明移植肾动脉无狭窄。为病肾肾素依赖性高血压。用无水乙醇枪塞自体病肾动脉,结果有效。  相似文献   

4.
移植肾动脉狭窄及移植肾动脉瘤9例介入治疗总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移植肾动脉狭窄、移植肾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措施,为进一步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提高经验。方法:回顾分析9例移植肾动脉狭窄及移植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7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球囊扩张狭窄部后放置支架,2例移植肾动脉瘤患者1例向瘤腔注入凝血酶,1例放置覆膜支架。结果:7例动脉患者6例治疗成功,术后3天Cr降至106μmol/L以下;1例动脉瘤注入凝血酶致移植肾栓塞破裂切除移植肾,1例动脉瘤放置覆膜支架治疗成功。结论:介入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是处理移植肾动脉伯理想方法,移植肾动脉放置覆膜支架是治疗移植肾动脉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移植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术在临床失功移植肾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术在临床失功移植肾处理中的应用.方法:对移植肾失功拟停用免疫抑制剂的8例患者行移植肾动脉造影检查,其中5例进行移植肾动脉栓塞治疗.观察肾动脉栓塞并停用免疫抑制剂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移植肾动脉造影3例动脉未显影,未进行移植肾动脉栓塞治疗;5例进行移植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3例停用全部免疫抑制剂,1例小剂量激素维持,1例因持续发热、移植肾疼痛手术切除.栓塞病例出现"栓塞后综合征".结论:对拟停用免疫抑制剂的移植肾失功患者,有必要进行移植肾动脉造影检查;有血流信号者可行移植肾动脉栓塞术替代移植肾切除术.该方法治疗可能避免手术和手术所带来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动脉栓塞技术在失功能移植肾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13例失功能移植肾行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移植肾确认无血流,所有病人停用免疫抑制剂.结论 失功能移植肾行肾动脉栓塞治疗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可望替代移植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3例治疗体会苑章,张忠林,周性明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100091987~1995年4月我院共收治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13例。8例手术,1例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AE),4例随访。现将AML的诊疗体会介绍如下。1临...  相似文献   

8.
报告5例淋巴细胞群体反应抗体为48%-76%,采用理想的HLA配型,供受者间HLA-A,B,DR位点在3-5个抗原相合情况下进行移植,术后3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用甲基强的松在及OKT3冲击治疗后排斥逆转。5例全部成功,术后均随得随访,人/肾存活9个月-2年4例,3年半1例。讨论了PRA高敏感对条件物的影响、良好的HLA配型对移植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严重肾外伤出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泌尿外科李世华董宗俊李建新为了制止严重的肾外伤出血,达到保存肾组织、维护肾功能的目的,我院1981年~1992年对4例严重肾外伤采用了肾动脉超选择性栓塞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移植肾动脉狭窄、移植肾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措施,为进一步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提供经验。方法回顾分析9例移植肾动脉狭窄及移植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7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球囊扩张狭窄部后放置支架,2例移植肾动脉瘤患者1例向瘤腔注入凝血酶,1例放置覆膜支架。结果7例动脉狭窄患者6例治疗成功,术后3天Cr降至106 μmol /L以下;1例动脉瘤注入凝血酶致移植肾栓塞瘤破裂切除移植肾,1例动脉瘤放置覆膜支架治疗成功。结论介入下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是处理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理想方法,移植肾动脉放置覆膜支架是治疗移植肾动脉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MACC方案和ABM预处理ABMT的相关毒性,11例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接受了治疗观察。按Bearman等制定的毒性分级标准进行了评价。结果:RRT总体发生率81.8%,毒世较轻、无Ⅲ-Ⅳ毒性和移植相关疾病死亡;各脏器RRT发生以胃肠最常见,占9例,肝脏3例,口腔2例,膀胱1例,无心、肾、肺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毒性多发生在预处理后和移植后1周。此外还有4例出现一过性SGPT增高<2倍。11例病人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得到重建。通过本研究认为MACC和ABM预处理方案ABMT是安全的,RRT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对肾移植排斥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CEDI)监测移植肾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情况观察主肾动脉 ,弓形动脉的血流参数。结果 移植肾排斥组与正常组在肾形态和肾内血流参数有明显差异。结论 超声检查对移植肾排斥及并发症能明确诊断 ,对观察病情的发展和转归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中急性移植肾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27例肾移植术中急性移植肾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肾移植术中肾缺血事件病因:血管痉挛11例,其中肾外动脉痉挛5例,肾内血管痉挛6例;肾血流灌注不足6例,肾动脉狭窄1例.肾动脉血栓2例,肾静脉血栓1例,肾动,静脉扭转3例;肾动脉内膜损伤2例,超急性排斥反应1例.2例肾动/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成功.4例(肾动脉狭窄1例、肾动脉血栓1例、肾动脉内膜损伤2例1术中切取移植肾二次灌注再吻合成功.1例超急性排斥反应,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其余病例经抗凝、解痉、升压、调整移植肾位置等治疗缓解.1例术后因急性排斥并移植肾破裂手术切除.余25例中22例人肾存活良好,3例移植.肾因慢性移植物肾病而失功.8例发生肾小管坏死.急性排斥4例,用甲泼尼龙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l治疗后3例逆转.结论 肾移植术中发生移植肾缺血,及时准确判断原因和及时恢复血供,与移植肾的存活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脊索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5例脊索瘤,3例位于骶尾部,2例分别在蝶鞍区和盆腔腹膜后,年龄17-52岁。免疫染色显示:5例Keratin弥漫阳性,4例Cytokeratin、EMA和Vimentin均阳性,5例S-100和α1-ACT灶性阳性。2例软骨脊索瘤的软骨区也示Keratin、Cytokeratin或EMA灶性阳性,上术结果表明,Keratin、Cytokeratin和EMA等抗体在脊索瘤尤其软骨脊索瘤的鉴别怕中  相似文献   

15.
8例银屑病经乙亚胺、乙双吗啉和白血宁治疗后诱发急性白血病。服药至白血病发生时间为2 ̄10年,均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例为M4,6例为M3。2例M4病程至死亡3 ̄4.5月,6例M3采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全部达安全缓解。治疗相关性白血病染色体异常较其他白血病为多,并可发生在白血病前,定期检查染色体将有助于预测白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ONYX移植肾失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先超选择移植肾动脉造影,置入RebarTM微导管,使用ONYX-18液态栓塞剂两支,逐支栓塞移植肾动脉分支,间断注入造影剂,观察ONYX膨胀堵塞情况,诸分支均堵塞后再行主干堵塞。结果:ONYX堵塞成功后行髂总动脉DSA,未见造影剂充盈移植肾动脉。结论:ONYX可做为移植肾功能一种新型的栓塞材料,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妇科肿瘤患者CD3A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杀伤活性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CD3AK细胞体外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将5例妇科良性肿瘤,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备成CD3AK细胞,用MTT法测定CD3A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同时观察不同效靶比的杀瘤情况,每周测定1次,共4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我院近10余年来,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8例异位输尿管开口,旨在探讨B超对本病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本组8例,女6例,男2例,年龄6岁~34岁,平均19.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并漏尿者5例,反复尿路感染3例。应用ARL一超4型,OTs-305型,SL-1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MHZ。受检者检查前适量饮水,膀胱充盈后探测双肾区,观察肾的形态大小有无积水,同时多切面扫查,看肾下极有无积水,有积水者往下追踪输尿管,然后再取仰卧位,在耻骨上区观察膀胱,看其内有无异常,并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肾移植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治经验和教训.其中6例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出血,5例移植肾内动脉痉挛,3例移植肾动脉血栓形成,1例移植肾动脉狭窄.结果 6例移植肾动脉吻合口出血患者中3例为术后动脉吻合口出血,及时手术探查缝扎止血;另3例为感染性髂外动脉与肾动脉端-侧吻合口出血,其3例均切除移植肾,修剪受损血管壁,其中2例采用自体髂内动脉片修补于髂外动脉缺损处,1例修剪受感染的血管壁后,用游离切取相应长度的自体髂内动脉段串接于髂外动脉远、近端之间,治疗效果满意.5例患者移植肾内动脉痉挛,术中给予抗痉挛处理后移植肾由暗红、质地软转为饱满红润.3例移植肾动血栓形成,1例确诊后立即手术切开肾动脉取出栓子,2例采用溶栓治疗,其3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移植肾动脉狭窄,采用球囊扩张成形术和内支架置放术,患者血压恢复正常,肾功能正常.结论 肾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并发症,只要诊断准确、处理及时,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卡铂肾动脉栓塞后肾癌根治术体会刘永增沈阳铁路总医院110032王保东本溪铁路医院1100171993年4月~1996年4月间对8例中晚期肾癌病人做了卡铂肾动脉栓塞后(3天~5天)肾癌根治术,8只患肾全部肾囊外整块切除,随访后未发现复发迹象。现将卡铂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