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体皮作为深二度烧伤创面和三度烧伤切痂后创面较好的覆盖物在严重烧伤病人的救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异体皮移植带来的疾病或感染,特别是移植尸体皮及带来的病毒感染的潜在威胁已成为近期较为敏感的问题。权衡利弊,轻烧伤病人已少用异体皮。努力发展各种暂时性和永久性的皮肤替代物有可能使暂时性和永久性的人皮替代物成为现实。将来  相似文献   

2.
皮肤替代物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一种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在烧伤和整形外科的治疗方面很有必要。随着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在体外构建的人造皮肤不仅用于烧伤和急慢性创面的治疗,而且延伸到其他领域,如肿瘤切除后遗留皮肤创面的治疗。皮肤替代物的研究及应用正在逐渐减少自体皮肤移植造成的继发性损伤。笔者现就皮肤替代物的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烧伤或慢性难愈性创面等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缺失,治疗中常遇到创面愈合缓慢,自体皮源不足,皮肤附件破坏,以及皮肤替代物的性能较差等问题,导致皮肤创面愈合后质量较差.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与皮肤及其附件,以及皮肤创面愈合关系密切,能够促进创面愈合、促进皮肤附件再生、改善皮肤替代物的性能、提高皮肤再生质量.本文对FGF提高皮肤再生质量的应用及其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烧伤创面皮肤替代物系近年来烧伤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仅就其目前的研究现状、临床应用及将来的可能发展方向作一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烧伤创面皮肤替代物系近年来烧伤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仅就其目前的研究现状、临床应用及将来的可能发展方向作一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报道异体真皮-培养自体表皮(CEA)复合移植物的制备方法,以便为大面积烧伤达到较高的存活率和提供一种耐久的皮肤替代物。5例大面积烧伤(48~70%,平均59.6%TBSA)病人,平均年龄38.8岁(20~60岁),创面上移植异体真皮-CEA复合物。入院后7天内削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创面切削痂植皮手术对深度烧伤创面病人瘢痕外观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烧伤病人100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创面切削痂植皮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并观察两组病人植皮成活情况、疼痛程度及外观和活动功能。结果观察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皮片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瘢痕形成、疼痛感及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外观及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烧伤病人采用创面切削痂植皮手术治疗可改善病人深度烧伤创面瘢痕外观,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皮肤组织工程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创面、广泛瘢痕切除后、外伤性皮肤缺损、皮肤慢性溃疡及色素沉着等需要足够的皮肤进行修复。自体皮片和皮瓣移植虽无免疫排斥反应,但大面积烧伤患者缺乏大量的自体皮片。皮肤替代物的研究日益成为烧伤整形外科重要的问题。 皮肤组织工程学是应用组织工程学的方法,先在体外培养高浓度的角肮细胞,并转种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构成的三维支架上培养扩增,将这种角肮细胞-ECM生物复合体种植于创面,ECM可被人体逐步降解吸收,角肮细胞继续增殖,达到修复创面,重建功能…  相似文献   

9.
皮肤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现就皮肤组织工程的研究作一简要概述 :早在 195 1年 ,就有学者建议用实验室生长的皮肤来治疗烧伤病人[1] ,但由于表皮细胞培养困难 ,此方法未能实施。直到 1975年Rheinwald和Green[2 ] 攻克了体外大规模培养表皮细胞的难题 ,皮肤替代物的研究和制作才日渐广泛。皮肤替代物可分为 :表皮替代物、真皮替代物和复合皮肤替代物。一、表皮替代物1.表皮细胞悬液 :Billingham等[3 ] 首先用培养的表皮细胞悬液治疗大面积全厚皮肤缺损 ,但该方法存在两大难题 :一是无法确定转移到…  相似文献   

10.
通常根据病史和创面表现,结合针刺进行烧伤深度的诊断,局部表现多取决于真皮表浅毛细血管的血流,后者可影响创面表面的温度。表浅烧伤局部发红,温度高于正常皮肤;深度烧伤局部苍白,温度低于正常皮肤;深度介乎其间的烧伤,局部颜色和温度也居中。为此考虑把测定创面温度作为判断烧伤创面深度的手段。采用速感皮肤温差电偶探针,对烧伤创面和创面邻近未烧伤皮肤进行温度测定,并以伤  相似文献   

11.
烧伤后死亡率与受热力损伤皮肤的毒性生物效应无关,而与大面积开放创面所引起的代谢和细菌方面的后果、病人宿主抵抗力的降低和长期营养不良有关。这些异常促成由烧伤创面而来的致命性细菌感染期的出现,全身性抗生素和外用药治疗虽是重要的,但仅是迅速封闭创面的附加措施。对大面积皮肤烧伤较为合理的治疗是早期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并立即封闭创面。伴之以严格预防交叉感染和在临床封闭创面时作长期营养支持,可以作为常规治疗中小面积烧伤的措施。而对面积更大的烧伤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自体皮片,异体皮片会在  相似文献   

12.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创面广泛裸露极易引起感染、超高代谢、内环境紊乱等并发症,患者最终发生创面脓毒症,甚至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如何以有限的自体正常皮肤永久性覆盖深度烧伤创面一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1].目前,自体皮肤移植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基本手段[2].我院采用Meek植皮[3]和传统邮票植皮两种方式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现就其疗效相关指标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创面处理是深Ⅱ度烧伤治疗的首要问题,自体皮片移植是临床常见的修复手段,然而自体皮源的缺乏却是治疗中难以规避的难题。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具有快速血管化,低免疫原性及较好的稳定性等优点。因此,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发展历史、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及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移植免疫耐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移植是覆盖烧伤创面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皮肤移植对烧伤感染、休克的预防及创面愈合、愈后生活质量都至关重要。但自体皮源在烧伤后往往不足且自体皮的获取本身对机体就是一种损伤 ,因此异基因 (异体、异种 )皮肤移植仍是烧伤创面覆盖的重要措施之一。要达到理想的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生物敖料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异体皮中介的感染疾病传染的预防,以抗原性降低为目的的异体皮处理及尸体皮的冷冻保存。永久性皮肤替代物是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对提高大面积烧伤病人的疗效具有诱人的前景。本文扼要介绍其研究概况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皮肤再生疗法治疗电弧光烧伤的经验,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采用皮肤原位冉生医疗技术处理191例电弧光烧伤创面,以临床创面愈合情况评定疗效。结果191例电弧光烧伤患者的创面全部自行愈合。结论皮肤原位冉生医疗技术治疗电弧光烧伤创面可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电弧光烧伤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皮肤损伤时可见多种炎性介质释出,其中有中性粒细胞化学吸引剂,激发炎症联级反应,最终导致皮肤坏死和脱落。选择烧伤外科清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皮肤标本取自14例断层烧伤创面、4例全厚层烧伤创面和11例取皮区或邻近断层烧伤的正常皮肤区。在每一例,还在远离烧伤处取一正常皮肤活检,全厚层,1cm~2大小。活检标本孵育在3 mlMCDB 110混悬有  相似文献   

18.
烧伤创面脓毒症仍是烧伤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研究影响创面脓毒症患者转归的因素,找出相应的对策是提高严重烧伤病人生存率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仅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为烧伤总面积≥30%,且并发烧伤创面脓毒症的86例病人。烧伤创面脓毒症诊断标准:每克痂下组织细菌计数≥10~5;细菌向健康组织侵袭;临  相似文献   

19.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创面内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临床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烧伤创面肉芽中心部、肉芽与愈合皮肤的交界部、愈合皮肤和自身正常皮肤,以及Ⅲ度烧伤创面不同部位和Ⅱ度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FGF表达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 Ⅲ度烧伤创面不同部位FGF表达强度不同,以创面的肉芽中心部FGF含量最多,肉芽与愈合皮肤的交界部FGF含量次之,愈合皮肤FGF含量较少;每个创面FG  相似文献   

20.
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创面炎症反应的变化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变化,探讨其发生机理。方法:应用50Gy~(60)Coγ射线单次照射大鼠制作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Ⅲ度致伤模型,并制作皮肤全层切割伤模型作为对照;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等方法,动态观察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创面炎症反应及TNF-α的变化。结果:与皮肤全层切割伤比较,照射后14~28d,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创面炎症反应明显减弱,创面内TNF-α的表达也明显减弱。结论: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创面内TNF-α等炎症介质释放减少,创面炎症反应抑制可能是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创面难愈合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