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染小鼠灌胃哌喹6.4mg基质/kg,1h后部分疟原虫滋养体食泡膜肿胀;但色素颗粒仍为单个矩形晶状体。2h后色素颗粒多呈长梭形;4h后大部分滋养体食泡膜肿胀,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及食泡腔内出现螺纹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复方萘酚喹及其各单药(磷酸萘酚哇、双氢青蒿素、甲氧苄啶)对伯氏疟原虫ANKA株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将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小鼠分别以复方萘酚喹260mg.kg-1.d-1×1d(内含磷酸萘酚喹149mg、双氢青蒿素37mg、甲氧苄啶74mg),磷酸萘酚喹149mg.kg-1.d-1×1d,双氢青蒿素180mg.kg-1.d-1×1d和甲氧苄啶1152mg.kg-1.d-1×1d灌胃给药.给药后1、2、4、8、12和24h,采血作标本,经包埋,切片,染色后,用电镜镜检.结果:复方萘酚喹于给药2h后多数晚期滋养体出现质膜肿胀、破裂,有的呈空腔状;食物泡膜肿胀;线粒体膜肿胀、分层、剥离;色素颗粒变形.给药4h后进一步加剧.8h后小部分晚期滋养体结构已经融化崩解,内容物结构模糊.12h后绝大多数晚期滋养体结构已完全破坏或消失.结论:复方萘酚喹对伯氏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较其组分中各单药起效更快、力度更强和作用相对彻底.  相似文献   

3.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内期虫体的凋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氯喹抗性(RC)株红内期虫体细胞危机状态的性质。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及基因组DNA琼脂糖电泳技术,观察感染伯氏疟原虫RC株或氯喹敏感(N)株ICR小鼠在原虫血症上升期和感染RC株小鼠自愈期虫体的显微及超微结构,以及基因组DNA琼脂糖电泳图谱。结果:在光镜下,原虫血症上升期的RC株和N株虫体结构无异常;而RC株感染小鼠自愈期虫体密度下降,大部分虫体固缩,周围呈空泡状。在电镜下,原虫血症上升期的RC株和N株红内期虫体胞膜结构完整,核位于一侧,胞质内可见各种细胞器,代谢窗明显。N株滋养体可见食物泡和疟色素。但RC株感染小鼠自愈期红内期虫体呈球形或椭圆形;胞膜完整,核固缩,胞质浓缩,线粒体和膜状结构消失,未见代谢窗结构。原虫血症上升期的RC株和N株红内期虫体基因组DNA电泳均为一条带,而RC株感染小鼠自愈期红内期虫体基因组DNA电泳呈典型的梯形条带。结论:伯氏疟原虫RC株红内期虫体危机状态的性质是凋亡。  相似文献   

4.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内期虫体在肝内的清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氯喹抗性(RC)株红内期虫体在宿主体内消亡的机制。方法:电镜观察感染伯氏疟原虫RC株和药物敏感(N)株小鼠肝脏内白细胞和疟原虫的相互作用。结果:感染N株小鼠的肝脏内未见白细胞增生、浸润、感染RC株小鼠肝脏的门管区和血窦内可见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生、浸润,并伴有大量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滞留。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和感染疟原虫红细胞的表膜相互粘附,大量与吞噬细胞直接接触或未接触的感染疟原虫红细胞内的虫体出现危机状态(crisis form)。偶见巨噬细胞吞噬游离的裂殖子,但未见吞噬整个感染疟原虫红细胞。结论:宿主可能主要通过活化单核-巨噬细胞诱导疟原虫发生危机状态,清除RC株红内期疟原虫,而并非依赖白细胞直接吞噬、溶解疟原虫。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复方萘酚喹及其各单药 (磷酸萘酚哇、双氢青蒿素、甲氧苄啶 )对伯氏疟原虫ANKA株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 ,将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小鼠分别以复方萘酚喹 2 6 0mg·kg- 1·d- 1× 1d (内含磷酸萘酚喹 149mg、双氢青蒿素 37mg、甲氧苄啶 74mg) ,磷酸萘酚喹 149mg·kg- 1·d- 1× 1d ,双氢青蒿素 180mg·kg- 1·d- 1× 1d和甲氧苄啶 1152mg·kg- 1·d- 1× 1d灌胃给药。给药后 1、 2、 4、 8、 12和 2 4h ,采血作标本 ,经包埋 ,切片 ,染色后 ,用电镜镜检。结果 :复方萘酚喹于给药 2h后多数晚期滋养体出现质膜肿胀、破裂 ,有的呈空腔状 ;食物泡膜肿胀 ;线粒体膜肿胀、分层、剥离 ;色素颗粒变形。给药 4h后进一步加剧。 8h后小部分晚期滋养体结构已经融化崩解 ,内容物结构模糊。 12h后绝大多数晚期滋养体结构已完全破坏或消失。结论 :复方萘酚喹对伯氏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较其组分中各单药起效更快、力度更强和作用相对彻底。  相似文献   

6.
IL-12联合IL-2在伯氏疟原虫红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IL-12联合IL-2在抗P.berghei红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BALB/c小鼠接种5×105个感染P.berghei的RBC,同时分别给予0.03μg/dIL-12、40U/dIL-2或IL-12联合IL-2处理,连续用药6d,观察小鼠原虫血症变化及存活时间。通过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试验、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及NK细胞杀伤活性检测等方法,观察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IL-12联合IL-2处理组可较单独IL-12或单独IL-2及感染对照组显著推迟原虫血症达峰值的时间与明显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IL-12或联合IL-2组小鼠在原虫血症达30%时开始死亡,而单独IL-2或感染对照组小鼠在原虫血症低于13%时已全部死亡。IL-12联合IL-2处理组脾淋巴细胞总数、CD4+与CD8+百分比、3H-TdR掺入量及NK细胞杀伤活性均较其它各处理组及感染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IL-12与IL-2二者可协同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以诱导抗P.berghei红内期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硝喹对鼠约氏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染约氏疟原虫的小鼠,灌服单剂量的硝喹(1mg/kg)后30min到24h,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动态观察了红内期疟原虫的形态变化。结果发现,在光镜下,有些晚期滋养体核大而不能分裂,有些原虫胞浆中有散在的圆形红色颗粒,这些红色颗粒可能是电镜中观察到的自噬泡或膜性残体。在电镜下,最早观察到的是原虫线粒体肿胀,基质空化,粗面内质网扩张和排列紊乱,核糖体脱落和解聚。随后原虫膜性结构增生,在胞浆中形成多层螺纹膜或髓鞘样结构,核膜肿胀,增生,核周间隙增宽。药物作用晚期,原虫结构瓦解,形成大量自噬泡。结果表明,硝喹干扰了疟原虫的膜系统,胞浆系统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从多个环节发挥其抗疟效应。  相似文献   

8.
自恶性疟原虫红内期体外培养成功以后,近年来对间日疟原虫红内期体外培养陆续有报道。Larrouy等(1981),Renapurkar等(1982)采用Trager和Jensen培养恶性疟原虫红内期的蜡烛缸法培养间日疟原虫,结果未能获得长期传代培养,Brockelmen等(1985)使用RPMI1640、Waymouth  相似文献   

9.
由于引起疟疾临床症状的主要时期是红内期疟原虫,其发育规律的研究有助于疟疾的治疗。本文着重研究的是疟原虫进入红细胞进行裂体增殖的全过程。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红内期变化规律,不仅定量地描述了红内期各阶段的转化过程,而且为进一步探索红内期发育过程与免疫、吞噬、营养等因素的联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在防治疟疾中,免疫是一条重要而有希望的途径。我们从免疫方面进行摸索性试验,希望能从体外培养疟原虫,以制成人工自动免疫用的预防制品。其先决条件是大量获得原虫作为抗原,而体外培养是大量获得原虫的重要方法。本文报告在疫区对5例人恶性疟疾患者治疗前的血液,进行体外培养的结果并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王宪锋  刘忠湘  李淑梅  缪军  李珣  丁劲 《医学争鸣》2005,26(21):1948-1950
目的:探讨TAT-p53融合蛋白转导进入红内期恶性疟原虫的特性. 方法:将纯化的TAT-p53融合蛋白和p53蛋白分别与培养疟原虫共孵育30 min后,制备血涂片,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融合蛋白的转导. 同时计算融合蛋白与疟原虫共孵育12 h前后的感染率变化,观察蛋白转导对疟原虫生长的影响. 结果:TAT-p53融合蛋白可以突破红内期疟原虫各层细胞膜,进入虫体细胞内,并可根据荧光观察到融合蛋白主要分布在疟原虫滋养体和晚期裂殖体,而p53蛋白不能进入疟原虫内. 融合蛋白与疟原虫共孵育12 h后其感染率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蛋白转导对疟原虫的生长没有影响. 结论:TAT融合蛋白可以转导进入疟原虫内,这将为疟原虫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5种疟原虫红内期可溶性蛋白质图谱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 5种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约氏疟原虫、伯氏疟原虫 )红内期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方法 用 1%NP - 40提取 5种疟原虫红内期可溶性蛋白组分。各种蛋白提取物经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后氨银染色 ,所得蛋白图谱经光密度扫描进行分析。结果  5种疟原虫蛋白区带波峰位置和大小各不相同 ,显示较大差异。但有两个区带为 5种疟原虫共有区带 ,其分子量分别为 72KD和6 4KD。在 5种疟原虫中 ,以伯氏疟原虫与约氏疟原虫蛋白区带相似性最高。结论  5种疟原虫红内期蛋白组分差异较大 ,伯氏疟原虫与约氏疟原虫种间进化关系较接近  相似文献   

14.
受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小鼠ig三吡萘啶游离碱11mg/kg给药后1h可见少数滋养体复合物层次增多且断裂,皱缩,并出现间隙,食物泡融合增大,2h后进一步加剧,且疟原虫髓样物也增多,线粒体肿胀,4h后出现变化的原虫更明显增多,8h后绝大多数滋养体结构多已瓦解,仅留上膜残体及大小不等的空泡,总之,其超微结构的变化与咯萘啶作用甚为相似。  相似文献   

15.
16.
按烛缸法对柏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红内期进行了体外培养的初步研究。先后5次,每次连续培养7天。除培养的第2天,其原虫率稍有增长外,随后便逐日下降;与此同时,培养的第4天,环状体有增多外,其后也逐日减少,而未成熟裂殖体及成熟裂殖体相对地逐日增加。培养结果提示有1~2个周期的裂体增殖。另将第7天的培养物无菌注入健康正常小白鼠腹腔内,7天后血检,原虫率明显上升(>5%),各红内期形态均可见到,还偶见到配子体,鼠间继续人工传代,原虫活力不减,实验鼠均于1周左右自然致死,反映原虫经体外培养7天后对宿主仍具有很强的毒力。  相似文献   

17.
将1979年正式定名建株到现在,其间经历了9年反复冻存、复苏、培养的FCC-1/HN株恶性疟原虫,用培养效果明显优于成人血清的10%脐带血清进行体外培养。60天后取培养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疟原虫和其宿主细胞——红细胞近期的超微结构情况。观察结果表明与以往已报道的同株疟原虫相比,除见到了仍有相似之处外;还发现有某些不同的特征性改变:①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其表面结节完全消失;也未见到典型的茂氏裂隙。②疟原虫虫体胞质内空泡结构和胞质裂隙增多。提示:疟原虫和被寄生的红细胞的超微结构在外界环境条件改变时,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应引起我们今后在以体外培养研究疟原虫的生物学、生理生化和药物筛选中的重视,尤其是免疫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定时观察培养原虫感染率及环状体、滋养体和裂殖体等各期的比例,对国产山梨醇同步化处理原虫效果的某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以去离子才配制的5%山梨醇溶液同步化效果较好,处理时间控制在25min为宜,第一次处理后40h追加处理一次同步化效果比较满意。起始感染率的高低并不影响山梨醇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定时观察了用秋水仙碱处理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后的红细胞感染率及环状体、大滋养体和裂殖体各期的比例,并与用山梨醇处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秋水仙碱处理后疟原虫可维持2~3个生物周期的同步化发育,并且处理后的红细胞感染率可在14%以上。山梨醇处理后疟原虫可维持2个生物周期的同步化发育,最高红细胞感染率为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