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文璇 《当代医学》2013,(17):123-12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92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常规护理,试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人文关怀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后,试验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8.92±4.27)、以及(43.72±2.8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0.34±3.12)、(56.14±3.64),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象为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将其中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40例纳入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护理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评分及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积极的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肝移植术的56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WHOQOL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86%(26/28)]高于对照组[67.86%(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于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负性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行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内瘘使用时间、患者负面心理评分、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内瘘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负面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既可延长内瘘使用时间,又能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提高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膀胱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膀胱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150-152+156
目的研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用人文关怀达到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方式。通过不同护理方式的实施,在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即SAS指标数据与抑郁自评量表即SDS评分方面收集护理效果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SAS数据指标评分护理后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人文关怀护理方式措施的实施,护理后患者的SDS分值也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运用人文护理关怀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焦虑程度的缓解,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研究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与心理状态改善更佳,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与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也随之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f摘要1目的探讨饮食营养护理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中的作用,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有效性和老年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尿毒症患者38例,在临床实验观察时,依据随机数字表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饮食营养护理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饮食营养护理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显著提高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有效性和老年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开展饮食营养护理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法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探讨心理护理干预作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积极作用。方法:以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入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焦虑量表评分(HAMD)及健康调查量表评分(SF-36)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关怀对肺癌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6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人文护理关怀,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对比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护理关怀能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EORTCQLQ-C30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在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两种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则在常规护理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患者心理上的负担,降低不良情绪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年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青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按照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在入院和干预10周后进行抑郁、焦虑的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心理护理干预10周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SDS、SAS量表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性,与对照组比较,P<0.01。两组总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家庭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敦促家庭支持.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庭支持至关重要,家庭成员对患者身、心支持能极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于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影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HAMD和SF-36评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HAMD和SF-36均较之护理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之后HAMD和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对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持续性血液透析的抑郁、焦虑患者7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认知护理疗法,两组患者分别使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实施不同的护理前后给予抑郁焦虑情绪的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前后两次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的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前后两次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的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在实施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后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84例,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按随机数表法分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家属参与式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89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家属参与式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精神状况、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治疗后观察组SAS以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参与式心理护理能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曾泽英 《中外医疗》2015,(3):144-14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SCL-90自评量表测评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心理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消极的情绪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维持性控制干预联合舒缓护理在终末期白血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到2021年1月我院就诊的60例终末期白血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以上基础给予维持性控制干预联合舒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比较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生存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