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晨  朴星春 《环球中医药》2013,(10):757-759
对于焦虑状态患者,赵志付教授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畅诱发。主要病机为肝之刚柔不济,进而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其病位主在心、肝,并与胆、脾胃、肾相关。其病理因素多为痰、火。治疗原则需在刚柔辨证的基础上心身并治。在遣方用药上,需遵循"刚以制柔、柔以制刚"之原则。  相似文献   

2.
心身疾病的主要病机在肝的疏泄失职而引起刚柔不能相济,进而波及其他脏腑,表现为气血阴阳的失调。以刚柔方法辨证,治疗应柔以制刚,刚以制柔,使其刚柔相济,心平气和。刚柔辨证具体分为两纲、四型、十六证。  相似文献   

3.
<正> 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草木虽微,其气味有阴阳之分,其质有润燥之异,其性有缓急之差,故药有刚柔之别。《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说:“气味有阴阳,阴者降,阳者升,阴者静,阳者动;阴者柔,阳者刚;……气味之刚柔,柔者纯而缓,刚者燥而急,纯者可和,燥者可劫。非刚不足以去暴,非柔不足以济刚。”所谓刚者,药性多刚燥,性急  相似文献   

4.
柔者刚之反,柔刚与阴阳同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故历来医籍,分析病机,总以阴阳气血为纲;辨证用药,不出以柔制刚、以刚制柔之总则。  相似文献   

5.
浅议柔剂     
柔者刚之反.柔刚与阴阳、气血对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市其对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夺其乡”。凡医,辨证必执阴阳为纲,用药不离柔刚变化。以柔究刚,以刚制柔。张仲景创芍药8草汤,柔肝缓急,治阴阳气血不和、肝旺乘牌所致腹李痛及脚挛急,片大剂之先河。叶天了利旨出“脾肾为乘胜,可受刚药;心肝为刚脏,可受柔药”,用柔屡起沉行,川冻证指南医秦川。记载尤泽。前贤用亲.多选甘缓无毒之品组方,以缓应急,以缓求大。《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即谓:“病有在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又不可者…  相似文献   

6.
赵志付教授根据新时代心身疾病高发的特点,提出了中医刚柔辨证体系用于诊治心身疾病,从多个方面将刚柔辨证治疗心身疾病的优势加以总结。其优势体现在:刚柔辨证针对心身疾病,刚柔分型明确,辨证论治;重视心身并治。应用中医刚柔辨证体系诊治心身疾病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王洪京主任医师是我院大内科主任兼脾胃病科主任,医学博士。他荣获了"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第一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枣庄市十大名中医"称号,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师承教育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治疗脾胃疾病。笔者侍诊之余,将其应用调气行滞消胀类药对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
叶天士脾胃病学说独具特色,其以《素问》阴阳离合论为理论基础,以仲景阳明病学说为临床核心,形成了系统的"胃阳学说",发展了中医的脏象学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脾胃病理论。本文从胃阳之生理、病理及治疗大法等方面,初步总结了叶氏的"胃阳学说"。  相似文献   

9.
名医名言     
《中医药通报》2008,7(3):42-42
药性有刚柔:刚为阳,柔为阴,故刚药动,柔药静。刚而动者其行急,急则迅发而无余,其起疾也速,其杀人也亦暴;柔而静者其行缓,缓则潜滋而相续,其起疾也迟,其杀人也亦舒。无识者,好为一偏,其害不可胜言。而中立者,因有牵掣之说焉。  相似文献   

10.
中医以和为本,注重机体阴阳调和。中医"和"的思想理论的形成对脾胃病临床处方用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的梳理,在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对中医"和"的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演变进行了归纳,并对和法和"和"的思想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认为和法不仅仅局限于和解少阳,还包括其它和解调和之法和多种调和之法有机配合使用。"和"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医临床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和的方法,更多的是理论思想的指导和遣药组方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药物的刚柔配伍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经》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草木虽微,其气味有阴阳之分,其质有润燥之异,其性有缓急之差,故药有刚柔之别.《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说:"气味有阴阳,阴者降,阳者升;阴者静,阳者动;阴者柔,阳者刚;……气味之刚柔,柔者纯而缓,刚者燥而急,纯者可和,燥者可劫.非刚不足以去暴,非柔不足以济刚."所谓刚者,药性多刚燥,性急行速,大都为辛辣苦燥之品,或苦寒降泄之类,其性大热或大凉,如附子、干姜、吴茱萸、麻黄、桂枝、大黄、黄芩、黄连、枳实、芒硝等.例如阳明腑实,燥热内结,痞满燥实坚之证,非硝黄枳朴难以速荡实热.或大吐、大泻,大汗引起亡阳之证,无姜附辛热刚燥,难以回阳救逆.  相似文献   

12.
李平 《光明中医》2011,26(7):1447-1448
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血辨证是中医诊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气血精微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的生命活动来源于气血的正常运行,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了五脏六腑的功能,使其阳气温煦、阴精滋养,阴阳既济,精神成形。  相似文献   

13.
泻黄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为钱乙所创名方,由藿香、山栀子、石膏、防风、甘草五味药组成,主治小儿“脾热弄舌”,后世医家总结本方善清脾胃蕴热、发脾胃伏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张丰川教授从医20余年,临床治疗皮肤病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张教授结合中医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五轮学说等理论,将泻黄散运用于慢性唇炎、口周皮炎、眼周神经性皮炎、痤疮的治疗上,认为上述皮肤病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蒙伏火、胃中有热,郁于肌表而致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张教授对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判断清晰;依据中医辨证求因、整体观念、情志致病等理论,注重患者综合情况的调治,并且注重三因制宜的实际应用;遣方用药灵活、变通,常取得满意疗效。附病案一则以资佐证。文章将张丰川教授运用泻黄散治疗皮肤病的经验归纳总结,希望能为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科、肛肠科常见病种。该病与肝、脾胃、肠密切,属中医肠癖范畴。本人在日常门诊及师承期间秉李东垣"春气升则万化安"的理论,尝试以风药为特色的"升散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医辨证为久泄(肝郁脾虚)者。通过调节患者肝胆春生之气,恢复其脾胃,肠道功能,疗效满意。现将验案一例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吐酸"、"吞酸"、"胃脘痛"及"嘈杂"等范畴,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特点及治疗等方面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认为湿、痰、热、气、瘀为主要病邪,与胃、脾、肝三脏密不可分。本文提出应深入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提出符合中医辨证理论、切合临床实际的病名诊断、辨证分型方法和标准,以便丰富和发展中医脾胃病学的内容,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对《医学启源》中张元素有关脾胃的论述,从脾胃的生理特点、脾胃病辨证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挖掘、探究。张元素撷取众多医家之长,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脏腑辨证体系,对脾胃的生理特点、脾胃病辨证及治疗均有独到之处,形成了自己的脾胃观。具体体现在:脾为万物之母、胃为人之根本的生理观;以脾胃之寒热、虚实为纲的辨证观;湿土之气病"宜渗泄",以药物的甘苦与脾胃的苦欲补泻相结合遣药制方,以"湿制法"治疗脾胃病以及"养胃气为本"的治疗观。  相似文献   

17.
刘沈林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吴门学派学术继承人及带头人之一、江苏省"135医学重点学科"中医消化临床医学中心学术带头人,师从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吴门医派传人徐景藩教授学习多年,尽得薪传。刘师擅治脾胃病及消化道肿瘤,其论治之学术思想立意中焦,重后天之本;临证强调“识证之能力、辨证之准确”,紧扣疾病本质;其治疗慢性脾胃病,重视顾护脾胃阳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证的分类原则及辨证指标。方法:结合中、西医学的理论特征,参考现代相关标准,从理论及临床实用的角度对证的分类及辨证指标进行梳理。结果:现代中医证候研究及以证候为主体的其他中医药临床研究中,有三个"证"的概念,对应有三种不同的分类原则:单纯的中医证的分类、基于病的证的分类、基于方(药)疗效的证的分类,相应又有各自的辨证指标,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研究工作。结论:按照"概念—分类原则—辨证指标—应用范围"的线索将不同的"证"梳理清楚,可以为今后的中医证候研究及以证候为主体的其他临床研究提供比较清晰的思路,为规范辨证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宋健  曾进浩  刘友章  孟凯强 《陕西中医》2022,(12):1774-1777
重症肌无力是临床疑难病症,邓铁涛教授认为其病机关键为“脾肾亏虚为本、湿热壅盛为标”,以虚实夹杂、虚多实少为特点。治疗过程以“五脏相关”理论为指导,以脾胃为本,峻补脾胃; 以湿热为标,清热化湿; 脏腑辨证与五轮辨证相结合; 因地制宜,选用岭南特色中草药; 从“风药起痿”立论,善用风药; 重视生活调摄。  相似文献   

20.
从首先提出了"治病必须治人"的中医学整体治疗原则、形成了在脏腑辨证中"以调理脾胃为核心"的诊疗体系与创立了"柔剂养阳的治疗大法"3个方面总结了刘炳凡研究员的主要学术思想;并对刘老临床诊治急症、胃肠病、冠心病与肿瘤等疑难杂症的辨证思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阐述;认为刘老独特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值得同道学习借鉴与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