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脑血管病在我国居三大死因首位。其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脑卒中后大多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者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护理,这给家庭及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保证患者早日恢复肢体功能、并最大限度回归社会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针刺治疗及神经营养因子在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吴敏 《上海护理》2008,8(2):54-57
脑卒中(stroke)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脑循环障碍而导致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根据脑血管损害的性质和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临床上以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而偏瘫是脑卒中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脑卒中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已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脑卒中偏瘫致残后必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有利于防止肢体挛缩和肌萎缩,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的高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影响其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通过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采取行之有效的康复策略,有效地降低致残率和残疾的严重程度,使脑卒中患者能更好的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患者常遗留有偏瘫、失语等多种功能障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最大限度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是康复治疗和护理的目的。我科自2004年4月份至今共收治30余例脑卒中患者,在护理中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5.
认知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它不仅直接影响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而且给患者重返社会造成很多困难,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脑卒中认知障碍的危害逐渐引起人们的重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率明显得到提高,然而致残率在其存活者中却高达80%以上。脑卒中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和参与社会能力,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我们对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了康复训练,并与常规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由若干不同病因引起的脑部血管病的总称。其特点为后遗症多、致残率高、复发率大,约有40%的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中风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是偏瘫,其他如言语功能障碍、认知言语功能障碍等等。使患者从心理上、精神上、身体上均陷入极端痛苦的境界,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应用综合的康复医疗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或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而减轻残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使用助行器的内心体验。方法 2021年1月—6月,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本院神经内科1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主观体验(安全感增强、提高主动活动的意愿、个人独立性的满足)、促进因素(提高自理能力、减轻照顾者负担、家庭支持)、障碍因素(脑卒中后疲劳、知识缺乏、病耻感、家庭周围环境差)。结论 患者在使用助行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因素,及时干预及正确指导可以帮助其更好地使用助行器进行早期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照顾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脑卒中具有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患者预后效果较差,存活的患者有70%~80%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情况将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研究表明[2],早期的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肢体恢复功能,改善患者焦虑心理,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院对老年偏瘫妇女应用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万宏伟  王静  陈长香 《中国康复》2017,32(2):133-135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社会参与功能及其家庭及社区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为采取应对措施,促进患者社会回归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某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于出院8周后进行自主参与问卷(IPA)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存在社会参与功能缺陷,多因素分析显示,脑卒中患者社会参与功能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为自行出入家门、形象满意度、卒中类型、年龄、清除室内障碍物、社会支持(P0.05)。结论:应积极改善家庭及社区环境,增强社会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社会参与功能,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资料表明,脑卒中大约有85%患者伴有上肢功能缺损.他们中的55%-75%患者在发病后3—6个月仍伴有上肢功能障碍口“,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脑卒中康复已成为康复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简述近年来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康复治疗的新进展,以及对未来脑卒中康复发展方向的展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脑卒中致残率为86.5%,其中15.0%的病人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指导,并探讨其对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OTOmed用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并使用MOTOmed对肢体功能进行训练;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分别于训练初、训练2周末及4周末时采用ADL功能评定方法( Barthe指数)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使用MOTOmed训练2周末、4周末,观察组ADL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训练4周末的康复效率高于训练2周末的康复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MOTOmed训练能缩短患者住院日,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家庭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脑卒中偏瘫后期康复为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经济和精神负担。方法:通过心理康复使患者从苦闷、悲观中解脱出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进行功能训练,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按三级平衡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按Fngl-Meyer平衡积分评测训练前后的平衡功能;进行步行训练;上肢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结果:通过全面康复训练后,后期康复远不及早期康复效果好,无论是运动功能还是日常生活能力。结论:病程越长,康复效果越差,有合并症,年龄大的、主动性差的患者,康复效果也差,3个月开始康复训练的病人,无论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还是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都有进步。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患者中70%-80%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特别是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家庭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为了避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康复,使其恢复肢体功能,最终达到自我照顾的能力,早期康复护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的发病率近年来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死亡率已明显降低,但致残率仍很高,将近有2/3的患者遗留心理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属带来诸多不便,给社会造成负担.自1993年以来,我院对脑卒中偏瘫后55例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发现康复护理对偏瘫后患者的心理与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就康复护理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的常见病,其发生后致残率可高达70%~80%,严重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越发受到国内外心身医学领域的重视。有研究证实社会支持具有缓解压力和直接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的作用。因此,了解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及相关因素,将对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及提高其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离开医疗机构后,都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有鉴于此,我们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社区家庭康复教育活动,旨在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尹晓晖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1):999-1000
<正>在临床上,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严重的疾病[1],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除了药物,还有相关的肢体功能康复治疗。介入了康复治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就会提高、家庭负担就会大大地减少。本人自接触康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患者的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方法。方法对34例首次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于出院后进行家庭护理方法的指导,实施肢体、语言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康复训练,分别采用Fugl-m eyer与Barthel评分方法评定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通过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结论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相结合,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