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脑卒中后40%-70%患者出现吞咽障碍,Lawrence等统计1259例多种族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发生率为44.7%。其主要表现为进食困难、呛咳和发音不清晰。患者可因摄入不足造成水和电解质紊乱及其他营养成分缺乏,甚至出现白蛋白降低。食物等误入气道还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这些患者应如何训练才能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笔者对本组患者进行临床探讨。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吞咽困难的临床分析与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评定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将168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对照组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以治疗前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康复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其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的患者早期给予及时、系统的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并显著减少此类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容易出现呼吸道阻塞、吸入性肺炎、电解质紊乱、脱水、营养不良等一系列并发症.这也是脑卒中后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同时.还会出现一些负性的心理问题,如进食恐惧、烦躁、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康复效果。因此。脑卒中后准确评估吞咽困难。及早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4.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吞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而继发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抑郁症等影响卒中后的预后.笔者通过总结前人经验,以针刺配合吞咽训练、鼻饲为治疗手段,通过临床实践及对比治疗总结出一套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方法,有效提高吞咽功能,减少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不良发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壮广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136-1137
吞咽困难是临床中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吞咽困难影响患者的进食,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尤其可引起吸入性肺炎,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及早对患者的吞咽困难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指导、改善吞咽功能,帮助患者进行自我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吞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癌喉切除术后的发音及吞咽功能训练指导,为临床上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案。方法选择63例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实施喉切除术的喉癌患者,对其发音及吞咽功能训练进行指导,并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3例经喉癌切除术的患者,术后15 d左右均可进行发音,没有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患者术后2个月左右即可进行正常的经口进食。结论对喉癌喉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发音及吞咽功能训练指导,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7,(15):236-238
目的研究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最近1年内科收治的72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电脑随机临床分组,将其分为Y组和D组各36例,D组患者行常规脑卒中吞咽功能困难喂养指导,Y组在D组的基础上联合行吞咽功能训练。结果 Y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等级评价明显优于D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生存质量评价Y组明显高于D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其吞咽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提升具有改善效果,且显著,具有临床内科护理治疗实践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吞咽困难42例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吞咽困难是指当支配吞咽运动的神经、肌肉及口腔、咽、喉等处病变时所造成的吞咽运动障碍,是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对42例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84~1986年共收治神经—肌肉性吞咽困难病人4例,用环咽肌牵拉、切断术及吞咽功能训练综合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例1,男,19岁,1985—05—23以感冒后咽下困难7d入院,病人流涎,进食呛咳,左梨状窝积液。行鼻饲及药物治疗1个月无效,做左侧环咽肌牵拉术后10d病人恢复进食,拔除鼻饲。例2,女,50岁,1986—07—11以呼吸困难4d入院,该患因末梢神经炎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10.
陈莹  曾琨 《中国医药指南》2013,(21):518-519
目的对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分级训练,分析对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7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困难患者,将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35例为训练组,另35例为对照组,对训练组的患者一边进行常规治疗方案,一边进行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对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后,经过对患者进行分级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训练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效率为9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早期的分级训练康复综合治疗,可以对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困难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能力得到提高,减少神经功能的缺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7.42±1.21)分低于对照组的(10.86±1.62)分, Barthel评分(77.45±9.05)分高于对照组的(52.75±6.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3.84±0.53)g/L、血浆粘度(2.05±0.36)mPa·s、红细胞压积(0.23±0.05)%均低于对照组的(4.28±0.61)g/L、(2.38±0.41)mPa·s、(0.4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困难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1%~73%,吞咽障碍可造成营养不良、脱水、误吸、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营养摄取、疾病康复及生活质量。为改善脑卒中导致吞咽障碍患者的预后,本研究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采用Vita Stim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配合吞咽功能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柯学 《家庭用药》2012,(2):75-75
肠道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它担负着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但是,在维持肠道正常功能的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她”,那就是益生茵。益生菌,源于希腊语“对生命有益”,它们是定植于人体肠道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的活的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相似文献   

14.
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秀果  李秀婷 《河北医药》2008,30(12):1926-1927
许多脑卒中患者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主要是吸入性肺炎是导致患者死亡和影响功能恢复的最重要原因之一[1]。我们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00例实施综合干预,即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和摄食训练,减少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06年5月至2  相似文献   

15.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容易造成脱水,营养不良及吸入性肺炎,对患者的愈后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吞咽障碍者及时进行训练,改善其吞咽功能,减少合并症是很必要的,本文报告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我科对5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65.93±2.15)岁,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65.89±2.13)岁,实施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4周。比较两组吞咽功能、心理状态、营养状况、并发症和生活质量。采用t、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98,P=0.001)。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38.46±2.15)分、抑郁自评量表(SDS)为(34.65±2.03)分,均低于对照组[(49.87±2.19)分、(40.83±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88、14.649,均P<0.001)。观察组护理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分别为(120.76±12.94)g/L、(43.67±4.34)g/L、(255.72±20.69)mg/L,均高于对照组[(106.49±11.63)g/L、(39.67±4.30)g/L、(210.09±20.5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3、4.489、10.733,均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2/47),低于对照组的17.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45)。观察组护理后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中精力、家庭活动、语言、活动能力、情绪、个性、自理能力、社会角色、思维、上肢功能、视力、工作评分分别为(11.18±1.36)分、(9.96±1.35)分、(16.89±2.54)分、(22.37±2.61)分、(16.87±2.38)分、(9.94±1.12)分、(18.96±2.43)分、(16.89±2.28)分、(11.28±1.39)分、(15.57±2.19)分、(10.24±1.18)分、(9.24±1.32)分,均高于对照组[(8.94±1.34)分、(6.84±1.21)分、(13.59±2.51)分、(18.96±2.57)分、(13.38±2.34)分、(6.92±1.05)分、(14.48±2.40)分、(13.57±2.24)分、(8.94±1.37)分、(12.38±2.17)分、(7.78±1.16)分、(6.98±1.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43、11.799、6.336、6.382、7.169、13.486、8.993、7.121、8.220、7.094、10.192、8.363,均P<0.001)。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不良情绪和营养状况,降低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很高,使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增加,同时鼻饲管进食给患者带来许多生活不便。尽快恢复患者经口进食能力成为患者的第一需要,传统的治疗只能依赖药物恢复病变部位功能,时间较长。本组试验通过冰刺激患者的吞咽反射区、增强辅助肌力的康复训练尽快恢复患者的吞咽能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膳食宝塔"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从塔底到塔尖,它简单、直观地告诉了大家什么该多吃,什么应适当少吃,已经成为大众指导日常饮食的法宝。参照"膳食宝塔",最近台湾成功大学推出了"运动金字塔",帮助大家对日常的运动项目进行科学组合,从上班、家务劳动,到走路、打球,让您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56例进行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干预。结果 56例患者,其中2例导致轻度吸入性肺炎,治疗后好转,其余54例患者均未发生吸入性肺炎。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加强呼吸训练及吞咽功能训练等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利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跑台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96例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跑台训练,2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关节活动度、功能性步态评价表(FGA)评分、行走状态、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干预1个月,2组肩关节外展、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步速、步频均高于对照组,步行周期、摆动相时长、支撑相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2组6MWT距离、FMA评分、BBS评分长于/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长于/高于对照组[(161±13)m比(148±11)m、(72±4)分比(66±5)分、(41±5)分比(35±5)分](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