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研究探讨膜联蛋白A2(AnxA2)基因诱导骨髓瘤U266、RPMl8226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AnxA2siRNA转染人骨髓瘤U266、RPMl8226细胞,应用实时PCR和Westernblot检测AnxA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实时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nxA2siRNA转染U266和RPMl8226后,AnxA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同时降低凋亡相关基因p65NF-κB、儿_2、IL-6的表达(P〈0.05),增强P53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AnxA2基因沉默在骨髓瘤细胞U266和RPMl8226凋亡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C反应蛋白(CRP)对人骨髓瘤细胞系U266细胞增殖活性的作用机制,将液氮冻存的U266细胞复苏后,悬浮培养,第3天收集细胞备用,分别以不同浓度CRP(0、5、10、20mg/L)培养24小时,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和HSP90ct的表达。结果发现:CRP处理的细胞组增殖率及survivin、HSP90α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20mg/LCRP组作用最显著;survivin、HSP90α之间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r=0.737,P〈0.0001)。结论:CRP是通过调节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及HSP90α的表达发挥促进U266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APE)、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并探讨APE与HIF-1α、VEGF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PE、HIF-1α和VEGF在44例子宫内膜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APE、HIF-1α和VEGF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8.371~18.589,P〈0.05)。APE在各种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内的定位有所不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APE表达于细胞核内,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6例(42.86%)细胞质中有APE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中24例(70.59%)细胞质有APE表达,APE在3种组织细胞内定位差异有显著性(χ^2=12.701,P〈0.05)。而且细胞质中有APE表达的子宫内膜癌较无表达者VEGF阳性率显著增加(χ^2=3.973,P〈0.05)。APE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细胞质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有关(χ^2=11.059、9.969,P〈0.01、0.05)。子宫内膜癌组织APE及HIF-1α的表达均与VEGF的表达有相关性(r=0.626、0.469,P〈0.01),且APE与HIF-1α的表达也有相关性(r=0.612,P〈O.01)。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PE、HIF-I~和VEGF蛋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APE蛋白与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而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HIF-1α在BTCC中表达的可能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TCC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蛋白表达,分析HIF—1α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复发的关系,并分析HIF-1α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2倒正常膀胱组织未发现HIF-1α阳性表达,57例BTCC组织中有30例(52.63%)HIF-1α表达阳性,其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明显相关。而且,HIF-1α与VEGF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r=0.575,P=0.001)。【结论】HIF-1α在BTCC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IF-1α可能可以用于临床监控BTCC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沿海地区甲状腺癌与碘营养及HIF—1α、VEGF和VEGF—C的关系。方法分析日照市沿海地区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甲状腺癌的检出率,调查饮食结构碘变化,随机选取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64例甲状腺腺瘤(TA)和7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NG)免疫组化检测HIF-1α、VEGF和VEGF—C的表达。结果①5年甲状腺癌总检出率0.63%,年检出率随机分布;PTC中微小癌2004年后占61.29%,高于2000年前11.34%(P〈0.05);②碘饮食比重增加;③HIF-1α、VEGF和VEGF-C在PTC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TA、NG(P〈0.05),在PTC中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高于未转移组(P〈0.05),三种因子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13照市沿海地区2004年后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一方面与诊断水平提高、微小癌检出率增加有关,另一方面推测与碘饮食增加及HIF-1α、VEGF和VEGF-C表达上调共同参与癌变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这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BMSCs)分泌的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在多发性骨髓瘤(MM)进展中的变化和意义以及这三种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取28例MM患者(分为活动组和稳定组)、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及2例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的骨髓,建立BMSCs的体外培养体系。用ELISA法检测单独培养的BMSCs,以及BMSCs与U266细胞混合培养后IL-6、VEGF、IGF-1在培养上清中的浓度;应用外源性IL-6、VEGF、IGF-1作用于BMSCs后三种细胞因子的分泌量。结果①单独培养BMSCs所分泌的IL-6和VEGF浓度,对照组〈稳定组〈活动组(P〈0.05),IGF-1的浓度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U266细胞和BMSCs均分泌IL-6、VEGF和IGF-1;U266与BMSCs黏附后IL-6、VEGF、IGF-1的分泌明显升高(P〈0.05);混合培养上清中IL-6、VEGF、IGF-1浓度,对照组〈稳定组〈活动组(P〈0.05);③BMSCs分别加入外源性IL&/VEGF/IGF-1后,诱导VEGF、IGF-1/IL-6、IGF一1/VEGF、IL-6分泌增加(P〈0.05);④MGUS患者BMSCs分泌IL-6、VEGF、IGF-1的水平与对照组相似。结论BMSCs分泌的细胞因子IL-6、VEGF、IGF-1与MM的进展有关;IL-6、VEGF、IGF-1三种细胞因子影响BMSCs的分泌,三者之间有相互促进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mi R-19a在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株LP-1和U266中的表达水平,研究mi R-19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检测mi R-19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中的表达水平;CCK8检测mi R-19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方法检测mi R-19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细胞侵袭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 R-19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i R-19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中表达;mi R-19a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的增殖,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的侵袭,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的凋亡。结论:mi R-19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和U266中表达明显增加,且促进骨髓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细胞内socs-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用MTT法观察As2O3对骨髓瘤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采用甲基特异性PCR法检测As2O3作用前后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 socs-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以实时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细胞株给药前后socs-1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s2O3诱导的骨髓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人骨髓瘤细胞株U266、RPMI8226均存在不同程度的socs-1基因CpG岛甲基化,socs-1基因不表达的现象。As2O3作用72小时后socs-1基因甲基化程度明显减弱或消失,socs—1基因在mRNA水平上表达明显增强,与各野生型细胞株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细胞生长抑制明显,早期、晚期细胞凋亡比率明显升高,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As:03可诱导socs—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使基因表达上调,恢复其活性,这为进一步阐明As2O3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和As2O3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IKCal)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中的作用。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IKCal阻滞剂克霉唑(clotrimazole,CLO)对MM细胞株U266生存能力的影响;应用Transwell迁移及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CLO对U266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影响;应用双抗夹心法(ELISA法)检测CLO对U266细胞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E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剂量CLO(≤1.0μmol/L)对U266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Transwell迁移实验及Matrigel侵袭实验显示,小剂量CLO(≤1.0μmol/L)作用后,u266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1.00μmol/LCLO作用24h与48h后,细胞上清液IgE浓度分别为(4.98±0.39)、(4.38±0.32)ng/ml,24h与48h对照组IgE浓度分别为(15.41±1.88)、(21.73±2.01)ng/ml,提示1.0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LO通过阻滞IKCal而抑制MM细胞迁移和侵袭及M蛋白分泌,这为MM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与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迁移力的相关性。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经终浓度为50、100、150和200nmol/L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作用于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 4小时后细胞中HSP90的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经上述相同浓度硼替佐米作用4小时后U266细胞迁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硼替佐米药物浓度的增加,U266细胞中HSP90α的mRNA表达量逐渐增加(p0.05),而HSP90β的mRNA表达量虽然总体上有差别(p0.05),但增加趋势不很明显。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U266细胞迁移力逐渐减弱(p0.05)。结论:HSP90表达与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迁移力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45例不同卵巢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交界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有统计学差异(P〈0.01)。VEGF表达在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均明显低于交界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P〈0.01)。卵巢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VEGF表达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s=0.439,P=0.000)。结论:在缺氧状态下,卵巢癌组织中HIF-1α基因被激活,过渡表达HIF-1α蛋白,并通过VEGF的上调而刺激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卵巢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马钱子碱对多发性骨髓瘤(MM)中成骨细胞早期分化和破骨细胞代谢途径的影响,同时比较马钱子碱与硼替佐米在体外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响。用MTT法检测硼替佐米与马钱子碱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的上清液加入到成骨细胞MC3T3-E1诱导分化体系中培养后,用RT-PCR方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骨钙蛋白(OC)、骨保护蛋白(OPG)及骨保护蛋白配体(RANKL)的mRNA水平。结果表明,硼替佐米作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 48小时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4 nmol/L,马钱子碱为0.16 mg/ml;经马钱子碱及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上清液共同干预组的成骨细胞中ALP、OC及OPG的mRNA水平高于只经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上清液干预组的成骨细胞的表达水平(p<0.05),而RANKL的mRNA水平则降低(p<0.05),且它们增高或降低的程度大于硼替佐米作用组(p<0.05)。结论:马钱子碱对多发性骨髓瘤中骨代谢机制的影响可能通过成骨细胞对破骨细胞的调节而发挥作用。实验证实,马钱子碱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优于硼替佐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探讨ERK-MNK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表达VEGF,进一步揭示MSCs与VEGF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经IGF-1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HIF-1α、p-MNK等信号蛋白及VEGF的表达变化,给予MNK抑制剂CGP 57380和HIF-1α抑制剂YC-1后再检测含外源性IGF-1的BMSCs中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外源性IGF诱导后,HIF-1α等信号蛋白表达上调,分别阻断MNK和HIF后,VEGF的表达降低.结论 IGF-1通过调节ERK-MNK信号通路从而诱导BMSCs表达VEGF.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情况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骨髓瘤细胞趋化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方法,将骨髓瘤细胞株U266分成两组:A组与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MSC)共培养,B组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在有或无硼替佐米作用条件下比较2组U266细胞株的CCR1表达水平、Transwell迁移率以及N-MSC或MM-MSC培养液上清中U266细胞在Transwell中的迁移情况。结果:U266细胞与N-MSC组和MM-MSC共培养后,B组U266细胞在Transwell中的迁移率较高(P0.05);硼替佐米处理U266细胞后不能消除2组的区别;B组U266细胞的CCR1表达水平高于A组(P0.05)。骨髓MSC培养上清液实验显示,在无硼替佐米作用条件下,MM-MSC和N-MSC培养上清液与SDF-1相比,具有较强的趋化刺激能力,使细胞在Transwell中的迁移率增高,而在有硼替佐米作用下,3组培养上清液使细胞在Transwell中迁移率降低(P0.05),但不管是否在硼替佐米作用下,MM-MSC和N-MSC培养上清液对U266细胞在Transw ell中的迁移作用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骨髓瘤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本身有部分内在缺陷,通过与骨髓瘤细胞直接相互作用而影响其体外趋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α-乳香酸作用于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末同时间后,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VEGF蛋白分泌及受体Flt-1的变化。[方法]MTT法检测乳香酸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选择适当的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RT-PCR法检测α-乳香酸处理前后HL-60细胞中VEGF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α-乳香酸处理前后细胞中VEGF和受体Fl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α乳香酸在15.0mg/L时在体外能下调HL-60细胞VEGFmRNA的表达和VEGF蛋白的分泌并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α-乳香酸在体外可以抑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管新生,其作用可能与下调VEGF及Fit-1有关,具有抗白血病效应。  相似文献   

17.
IGF-1、HIF—1α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4例HCC及14例正常肝组织中IGF-1和HIF-1α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H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54例HCC中IGF-1、HIF-1α的表达均较正常肝组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x^2=9.112,13.369;P〈0.05)。HCC中IGF-1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x=0.539,P〈0.05)。HIF-1α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P〈0.05),IGF-1在AFP≥400μg/ml的HCC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AFP〈400μg/ml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CC中IGF-1和HIF-1α表达反映HCC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预测肝癌浸润转移的-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对内皮细胞株HMEC-1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录调节活性和膜联蛋白A2(AnnexinA2)表达强度的变化以分析VEGF基因表达变化可能的机制。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的相对增殖活力;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VEGF基因表达强度,RT-PCR检测碳酸酐酶Ⅸ(CAIX)的基因表达强度,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nnexinA2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2.5、5.0、10nmol/L硼替佐米作用12小时,内皮细胞株HMEC.1VEGF基因表达强度分别为:0.730±0.106、0.673±0.153、0.767±0.090(0nmoWL时为1.0)(P〈0.05);2.5、5.0nmol/L药物未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活力(P〉0.05),10nmol/L时细胞增殖则明显被抑制(p=0.024),不同浓度硼替佐米处理后,CAIX基因表达强度均明显降低,HIF—1α转录调节活性受到抑制;AnnexinA2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受抑。结论:低剂量的硼替佐米对蛋白酶体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硼替佐米可能通过调节内皮细胞H1F-1α的活性和AnnexinA2蛋白的表达下调VEGF基因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否作为2个相关因子参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其表达是否与雌激素调控有关。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09年10月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腺癌标本30例(内膜腺癌组),同期剖宫术后的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单纯增生组)及正常子宫内膜(正常子宫内膜组)标本各10例,检测HIF-1α与VEGF的表达,分析HIF-1α和VEGF之间的相关性及与雌激素受体(ER)的关系。结果 HIF-1α在内膜腺癌组、非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70.0%,显著高于单纯增生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的20.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膜腺癌组VEGF表达率为100%,显著高于非典型增生组及单纯性增生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的80.0%、70.0%、7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膜腺癌组HIF-1α、VEGF均高表达,并呈正相关(r=0.315,P〈0.05);内膜腺癌组HIF-1α、VEGF与ER间为正相关关系(r=0.478,P〈0.01)。结论 HIF-1α、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其表达水平受雌激素调节影响,HIF-1α可能通过上调其靶基因VEGF的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组织血管的形成,加速肿瘤的发展和侵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172例胃癌和3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距癌灶5 cm以上)中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应用卡方趋势检验对HIF-1α及VEGF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应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HIF-1α和VEGF表达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172例胃癌中,HIF-1α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1%(96/172)和63.37%(109/172),30例癌旁中HIF-1α和VEGF表达均阴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1.16、13.76,P均<0.0,5);卡方趋势检验显示,胃癌组织中HIF-1α表达和VEGF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坏死呈正相关(χ2分别=25.53、24.99、11.20、30.35;25.43、13.13、11.31、23.29, P均<0.05),与患者年龄和术后5年生存率均无关(χ2分别=3.92、4.63、4.79、4.65,P均>0.05)。Spearman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HIF-1与VEGF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r=0.65,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IF-1α及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并与胃癌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