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儿外周血调节性 B 细胞数量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这些细胞的分化在 CITP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 CITP 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被分离,Breg细胞以及 Th1、Th22、Th17的比例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并体外培养 PBMC 细胞,上述培养液中 IL-10水平以及 IFN-γ、IL-17、IL-22运用 ELISA 法检测,与同期选择的健康组比较。结果与健康组比较,CITP 患儿外周血中 Th1、Th17、Th22细胞亚群的比例均升高(18.4±4.7 vs 10.82±4.4;2.42±1.02 vs 1.23±0.42;0.79±0.24 vs 0.26±0.11,%),调节性 B 细胞(Breg)的比例降低(0.83±0.21 vs 1.89±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reg 细胞分别与 Th 效应细胞亚群的变化呈负相关(P <0.05),细胞因子 IL-10水平与 IFN-γ、IL-17、IL-22水平也呈负相关(P <0.05)。结论调节性 B 细胞比例下调可能参与CITP 患儿效应 T 细胞免疫紊乱机制,为 CITP 患儿的免疫调节治疗提供了新思分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CpGODN2216对白血病缓解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的活化能力以及CpGODN2216活化的PBMNC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作用。取白血病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以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分离PBMNC,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调整PBMNC浓度为2.0×10^6/ml。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NS),实验组加入CpGODN2216,培养1周,提取上清,用ELISA检测上清中IFN-γ、IL-12、IL-4、IL-10的水平。取白血病缓解期患者外周血,分离PBMNC,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实验组加入CpGODN2216,培养48小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NC中淋巴细胞的Th1/Th2,Tc1/Tc2细胞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的PBMNC对肿瘤细胞K562的杀伤能力。结果表明:实验组上清中IFN-γ、IL-12水平与对照纽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IL-4、IL-10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CpGODN2216能刺激白血病缓解期患者PBMNC向Th1/Tc1转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但对Th2/Tc2无明显的刺激作用(P〉0.05)。CpGODN2216活化的PBMNC对K562细胞的杀伤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pGODN2216可在体外诱导白血病缓解期患者PBMNC分泌Th1型细胞因子,诱导PBMNC向Th1方向转化,并强烈地活化CD8^+T细胞应答。CpGODN2216活化的PBMNC对白血病细胞K562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调节性B细胞(B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辅助性T细胞22(Th22)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方法选择CITP患者40例、健康者40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Breg、Th17、Th22细胞数量与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IL-22)水平,计算IL-17/IL-10、IL-22/TGF-β1比值。比较CITP患者、健康者各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CITP患者Th17、Th22细胞及IL-17、IL-22水平高于健康者,Treg、Breg细胞及IL-10、TGF-β1水平低于健康者(P0.05)。CITP患者Th17/Treg、Th22/Breg、IL-17/IL-10、IL-22/TGF-β1比值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5)。结论 Th17、Treg、Th22、Breg细胞水平异常及IL-17/IL-10、IL-22/TGF-β1比值变化可能与CITP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银屑病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亚群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0例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分别经植物血凝素(PHA)和PHA+黄芪诱导:即病例对照组和病例黄芪组,同时对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经PHA诱导(即正常对照组),各组培养48h,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h类细胞因子IFN-γ和IL-4含量。结果:病例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4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例黄芪组IFN-γ水平低于病例对照组(P〈0.05),而IL-4水平高于病例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显著下调银屑病患者Th1亚群优势状态。促进向Th2亚群转换,改善患者Th1/Th2失衡状态,对银屑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体内Th1/Th2失衡及其与疾病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53例ITP患儿(急性32例,慢性21例)治疗前后和28例健康者外周血CD3^+、CD8^-细胞内IFN-γ和IL-4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急性ITP患儿起病时Th细胞中表达IFN-γ(Th1)阳性百分比高于正常人(P〈0.05),而慢性ITP患儿Th1细胞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缓解后急性ITP患儿Th1细胞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慢性ITP患儿Th1细胞比例增高(P〈0.05)。结论儿童急、慢性ITP呈现不同的Th1/Th2极化失衡,与疾病的活动、缓解有一定的关系,提示Th1/Th2极化在疾病发生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和IFN-γ及IL-4 mRNA表达的情况。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及RT-PCR方法检测97例哮喘患者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h1/Th2水平和IFN-γ及IL-4 mRNA表达。结果哮喘组外周血Th1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1),而Th2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PBMCS IFN-γ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哮喘患者体内存在Th1/Th2的失衡,并提示哮喘属于Th2优势疾病。  相似文献   

7.
陈济超  肖伟  郑春燕 《临床荟萃》2006,21(12):850-852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辅助性T细胞两个亚群(Th1/Th2)的功能状态及黄芪静脉应用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了19例肺癌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PBMC中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以度Th2类细胞因子IL-4、IL-6和IL-10的表达,并对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及肺癌患者用黄芪前后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①19例肺癌患者IL-4、IL-6和IL-10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9、17和1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IFN-γ和IL-2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1和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肺癌患者用黄芪后IL-4、IL-6和IL-10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降至2、7和3,与用药前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IFN-γ和IL-2的阳性表达倒数升至7和11,与用药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肺癌患者用黄芪后IL-2、IL-4、IL-6和IL10的阳性表达例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的阳性表达例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存在明显Th2优势应答,不利于机体抗肿瘤免疫;黄芪具有抑制肺癌患者PBMC 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增强Th1类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及放化疔对其的影响。方法68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治疗,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比例,以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分析其变化。结果(1)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Th细胞、Th/Ts细胞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而Ts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2)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Ts比例与患者性别、肿瘤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病变部位等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3)放化疗后,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Th细胞、Th/Ts细胞比值及NK细胞均上升(P〈0.01),而Ts细胞降低(P〈0.05);单放组总T细胞、Th细胞、NK细胞较同步组升高更显著。结论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患者的免疫监测。放疗及化疗应着重围绕提高总T细胞、Th细胞和NK细胞的数量与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辅助性T17细胞(Th17)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ITP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研究组治疗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及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率,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17的水平(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率和血清中IL-17的水平分别为(1.384-0.42)%和(25.52±6.83)ng/L,与对照组的(0.71±0.29)%和(8.23±3.15)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率和血清中IL-17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研究组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率和血清中IL-17的水平分别为(1.05±0.31)%和(17.46±5.14)ng/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ITP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率及其IL-17的水平均升高,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下调Th17细胞的比率和IL-17的水平,有效地缓解ITP。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负性调节性B细胞(Breg)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1、IL-10的变化,探讨Tfh/Tfr、Breg比例在CITP免疫紊乱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CITP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fh、Tfr、Breg比例;采用ELISA检测上清液IL-21与IL-10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阳性率。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CITP患者外周血Tfh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r、Breg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TP患者外周Tfh/Tf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h/Tfr与PAIgG阳性率呈正相关(r=0.622,P0.05),Breg比例与PAIgG阳性率呈负相关(r=-0.535,P 0.05)。CITP患者外周血IL-21/IL-1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1/IL-10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643,P0.05),与PAIgG阳性率呈正相关(r=0.548,P0.05)。结论 CITP患者外周血Tfh/Tfr、Breg比例及IL-21/IL-10异常,以上指标参与免疫紊乱机制,可为CITP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小鼠经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时体内IL-22的细胞来源。分别以C57BL/6和BALB/c小鼠为供受鼠,受鼠经致死剂量全身照射后输注供鼠骨髓和脾淋巴细胞悬液,建立GVHD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normal)、单纯照射组(TBI)、骨髓移植组(BMT)和骨髓联合脾细胞诱导GVHD组(BS)。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中IL-22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IL-22的细胞来源及所属亚群情况。结果表明,Bs组小鼠血浆中IL-22水平最高,与正常小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S组小鼠脾、淋巴结和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均可产生IL-22,且IL-22+CD4+T细胞百分率高于IL-22+CD8+T细胞;除Th22细胞外,Th1细胞和Th17细胞也是GVHD小鼠体内IL-22的细胞来源,但以Th22细胞分泌IL-22为主。结论:GVHD小鼠体内可产生高水平的IL-22,其主要来源于IFN-γ-IL-17-IL-22+的Th22细胞。  相似文献   

12.
T细胞亚型分化漂移可能与一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eytopenic purpura,ITP)患儿外周血Th/Tc、Th1/Th2、Tc1/Tc2细胞的平衡状态,探讨T细胞亚群失衡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收集30例ITP患儿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得T细胞.以PE标记的抗CRTH2单克隆抗体和Cy5标记的抗CD4、CD8单克隆抗体作双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ITP患儿Th/Tc、Th1/Th2、Tc1/Tc2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ITP患儿外周血T细胞与健康儿童相比,Th细胞百分率及Th/Tc比例明显下降(P〈0.05),Tc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及Th2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Tc1及Tc2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Th2及Tc1/Tc2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ITP患儿外周血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T细胞亚群漂移,Th1及Tc1细胞比例升高,呈明显Th1类细胞优势,此结果说明T细亚群分化异常在ITP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以35倒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35例确诊的PB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泌IL-4和IFN-γ情况。结果 PBC患者组CD^4+T细胞升高,CD8^+T细胞下降,CD4^+T/CD8^+T比值上升(P〈0.05);PBC患者CD4^+T细胞IFN-1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PBC发病机制中,CD4^+T细胞和TH1亚群细胞超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亚群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患者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AIS患者190例纳入观察组,健康体检者60例纳入对 照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度亚组61例,中度亚组64例,重度亚 组65例;根据mRS评分纳入预后良好亚组139例,纳入预后不良亚组51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各 (亚)组外周血Th17/Treg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相关细胞因子(IL-17,TGF-β);评价Th17/ Treg 细胞亚群水平对 AIS 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 Th17、Th17/Treg 比值及 IL-17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reg 细胞亚群和 T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 Th17、Th17/Treg比值及IL-17水平比较,重度亚组最高,中度亚组次之,轻度亚组最低(P<0.05);Treg细胞 亚群和TGF-β水平比较,重度亚组最低,中度亚组次之,轻度亚组最高(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 Th17、Th17/Treg比值及IL-17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Treg细胞亚群和TGF-β水平显著低于预 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对AIS患者预后不良预测的敏 感性分别为78.01%和79.17%,特异性分别为82.50%和74.50%。结论:外周血Th17/Treg细胞亚群与AIS的 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对于AI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单纯胸腺瘤和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细胞、Treg细胞变化及其与IL-6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瘤合并MG(MG组)、单纯胸腺瘤(NMG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细胞、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IL-6。结果:MG组及NMG组Th17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MG组与对照组、NMG组比较,Treg细胞比例降低、IL-6水平增高(P<0.01)。 MG组IL-6水平与Th17细胞比例呈正相关性(r=0.792,P<0.001),与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性(r=-0.559,P=0.005)。结论:单纯胸腺瘤及胸腺瘤合并MG患者Th17细胞增多,胸腺瘤合并MG患者Treg细胞减少,IL-6在维持两者间平衡起着重要作用,Th17/Treg失衡可能导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检测初治的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22(IL-22)及相关CD4+T细胞亚群的表达,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新诊断的急性ITP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浆中IL-22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17、Th22细胞亚群的比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新诊断的ITP患者血浆中IL-22的含量为(364.12±94.22)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1);ITP患者外周血Th1细胞比例为(18.92±6.03)%,Th22细胞比例为(2.28±0.5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且ITP患者血浆IL-22水平与Th1和Th22细胞比例之间存在正相关(Th1:r=0.42,P=0.022;Th22:r=0.40,P=0.030);而ITP患者Th17细胞比例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且与IL-22水平无相关性。结论:成人ITP患者外周血中IL-22水平明显升高,且与Th1、Th22细胞比例之间密切相关,提示IL-22与Th1和Th22细胞在ITP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而Th17细胞可能与ITP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探讨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IL-21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将55例MM患者分为未缓解组(A组,30例)和缓解组(B组,25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C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刺激培养上清液中IL-17、IL-21和IL-6的水平,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BMNC中Th17细胞的比例.结果表明,A组IL-6、IL-17及IL-21的水平与Th17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IL-6、IL-17及IL-21的水平与Th17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MM患者IL-17与IL-6的水平呈正相关(r=0.782,P<0.05),IL-21与IL-6的水平呈正相关(r =0.778,P<0.05).结论:Th17细胞可能作为启动因素参与了MM患者的免疫发病过程,并促进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Th1、Th2型细胞在患者病情演变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关节液单个核细胞(SFMC)中IFN-γ、IL-4阳性细胞比例。结果: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以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和IFN-γ阳性细胞/IL-4阳性细胞比值明显增高 早期RA患者以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和IFN-γ阳性细胞/IL-4阳性细胞比值增高为主,非早期RA患者以IL-4阳性细胞百分率增高为甚。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与血沉、晨僵、休息痛、STOKE指数呈正相关关系。IL-4阳性细胞百分率与类风湿因子显著正相关。结论:RA患者外周血及关节液中存在Th细胞亚群比例失调。早期RA及关节液表现为Th1亚群细胞增多,而非早期RA以Th2亚群细胞增多。Th1、Th1/Th2与RA临床症状及活动指标密切相关,药物干预Th1/Th2失衡是RA治疗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探讨Th17细胞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FCM检测ITP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ELISA技术检测上述两组血浆中IL-17、IL-23、IL-6和TGF-β1的表达水平;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IL-17和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PBMNC中pSTAT3和RORγ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ITP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浆中IL-17、IL-23、IL-6和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TP患者PBMNC中IL-17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 STAT3和RORγ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在ITP发生和发展中,Thl7细胞亚群比例增高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及转录调控因子水平的变化与ITP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及HPVDNA载量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关系。方法CA患者80例为CA组和健康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例,Foxp3mRNA、ROR-γmRNA表达量及HPV亚型和HPVDNA载量。结果CA组和正常对照组及初发组和复发组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例和Treg/Th17、Foxp3mRNA及ROR-γt mRNA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Foxp3mRNA与ROR-γt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不同HPV亚型组和不同HPVDNA载量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Th17、Foxp3mRNA及ROR-γt mRNA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HPVDNA载量分别与Treg、Treg/Th17呈正相关(P〈0.05),与Th17呈负相关(P〈0.05)。结论CA患者HPV感染可诱导Treg细胞活化增殖,Treg/Th17失衡抑制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可能在尖锐湿疣发病和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