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PPARα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表达变化,以探讨其在NAFL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1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观察不同处理组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应用生化法检测大鼠肝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肝内PPAR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所有的大鼠均出现重度脂肪变性(〉75%)和程度不等的小叶内灶性炎细胞浸润;肝内FFA明显升高(P〈0.05),大鼠肝内PPARα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主要为核内表达增强。结论NAFLD时存在FFA和PPARα表达的异常,PPARα表达异常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海峰  薛明明 《医学综述》2015,(6):1020-102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患者无过量饮酒史但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部分患者甚至可进展为肝癌。近年来,对NAFLD的机制研究是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并且取得丰硕成果。该文对胰岛素抵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的激活和内质网应激对NAFLD的影响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I)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大鼠予以普通饲料喂养,12周末处死,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肝组织匀浆中CHO、TG含量;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CHO、TG、LDL-C和HDL-C水平,比色法检测血清FFA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含量;以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PARαmRNA和CPT-I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FFA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CHO、TG、LDL-C水平和肝匀浆CHO、TG的含量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P<0.01),而血清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脂肪变程度积分和炎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肝组织PPARαmRNA和CPT-I 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持续12周的高脂饮食可以诱导NAFLD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αmRNA和CPT-I mRNA的表达降低,在肝细胞成脂性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Ⅰ)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大鼠予以普通饲料喂养,12周末处死,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肝组织匀浆中CHO、TG含量;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CHO、TG、LDL-C和HDL-C水平,比色法检测血清FFA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含量;以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PARαmRNA和CPT-Ⅰ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FFA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CHO、TG、LDL-C水平和肝匀浆CHO、TG的含量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P<0.01),而血清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脂肪变程度积分和炎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肝组织PPARαmRNA和CPT-Ⅰ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持续12周的高脂饮食可以诱导NAFLD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αmRNA和CPT-ⅠmRNA的表达降低,在肝细胞成脂性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PPARγ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新成员,由英国科学家Issemann等于1990年首先发现的。PPAR有三种亚型:PPARα、PPARβ/δ和PPARγ,分别由不同基因编码,结构、功能各异。其中PPARγ可由多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激活,具有多种生物效应,在脂肪细胞分化、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NAFLD)作用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研究过氧化物酶体激活剂受体(PPARα)激动剂GW7647对大鼠NAFLD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灌胃给药的方式,给予大鼠GW7647药物干预,每日1次,连续6周。灌胃结束后,采集大鼠血样进行胰岛素抵抗、血脂水平及肝损伤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并对大鼠肝组织进行相关的病理学检测(HE和油红O染色)。  结果  6周的药物治疗后发现,GW7647治疗能显著减轻NAFLD大鼠体重,使糖耐受得到改善、恢复对胰岛素敏感;肝脏染色显示肝病理改善和脂滴积累减少;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降低;血清AST和ALT结果显示改善了肝损伤。  结论  PPARα激动剂GW7647通过减轻体重、减少肝脏脂肪积累、恢复大鼠胰岛素敏感性以及改善大鼠肝损伤和降低血脂水平等指标起到对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研究过氧化物酶体激活剂受体(PPARα)激动剂GW7647对大鼠NAFLD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灌胃给药的方式,给予大鼠GW7647药物干预,每日1次,连续6周.灌胃结束后,采集大鼠血样进行胰岛素抵抗、血脂水平及肝损伤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并对大鼠肝组织进行相关的病理...  相似文献   

8.
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姜黄中提取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大量研究证实姜黄素具有良好的降脂、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等药理活性,并且对NAFLD、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疗效显著,因而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就姜黄素治疗NAFLD的药理学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姜黄素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并推广其预防和改善NAFLD以及其它脂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可能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饮酒外其他因素导致肝损伤引起的,以脂肪堆积为特征的肝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胰岛素抵抗、线粒体功能障碍、肠道菌群紊乱等因素均影响了NAFLD的发生、发展,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脂质过度堆积也可能参与其中。临床上缺乏治疗NAFLD的理想药物,其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调控生活方式来减轻体重,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组分来缓解疾病。姜黄素和白藜芦醇皆是一种多酚类物质,都被发现是治疗NAFLD的潜在药物,并已开展了广泛的实验研究。本文系统归纳了姜黄素和白藜芦醇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筛选NAFLD患者78例,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方法,给予二甲双胍500mg口服治疗,每日3次,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胰岛素抵抗稳态指数(HOMA-IR)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NAFLD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血糖(FPG)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酰甘汕(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无明显变化;NAFLD患者的HOMA-IR显著降低,分别为(3.35±1.19)和(1.95±1.27),P〈0.01。结论:二甲双胍治疗能改善NAFLD患者的FPG、FINS及肝功能等临床指标,并减轻IR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罗格列酮组,对照组、罗格列酮组予高脂饮食,罗格列酮组同时予罗格列酮.12 w后处死大鼠,称量大鼠体重和肝脏湿重,检测血糖、血脂、氨基转移酶,做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肝脏脂肪的测定.结果:①对照组大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肝湿重/体重× 100%)均升高(P<0.01);罗格列酮组大鼠体重与正常组无差别,肝湿重、肝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②血糖对照组较正常组增加(P<0.05),而罗格列酮组与正常组无区别;对照组存在脂代谢紊乱(P<0.01),罗格列酮组脂代谢紊乱明显改善(P<0.01).③对照组有程度不同的肝细胞脂肪变性(P<0.01),脂变程度以中、重度为主,罗格列酮组肝细胞脂肪变性以轻度为主,不存在重度病变,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肝脏脂肪含量增高,但罗格列酮组肝脏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血脂紊乱和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疑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9例诊断为非酒精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者为病例组,另外4l例非NAFLD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度,同时检测体重、身高等一般资料以及转氨酶、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NAFLD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同时,NAFLD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度评分(Gensini积分)也高于对照组。结论NAFL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二甲双胍对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对照组、二甲双胍组予高脂饮食,二甲双胍组同时予二甲双胍.12周后处死大鼠,称量大鼠体重和肝脏湿重,检测血糖、血脂、氨基转移酶,做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对照组大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肝湿重/体重×100%)均升高;二甲双胍组大鼠体重与正常组无差别,肝湿重、肝指数低于对照组.(2)血糖对照组较正常组增加,而二甲双胍组低于对照组、正常组;对照组存在脂代谢紊乱,二甲双胍组脂代谢紊乱明显改善.(3)对照组有程度不同肝细胞脂肪变性,脂变程度以中、重度为主,二甲双胍组肝细胞脂肪变性以轻度为主,无重度病变.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血脂紊乱和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步增高。文中拟建立一种可供研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兔模型,研究其超声表现。方法将40只日本大耳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实验组给予高脂饮食(胆固醇2%,牛油10%,白糖5%,蛋黄粉8%,基础饲料75%)喂养。在0、12、16、20周时超声观察各组兔肝,20周末处死动物,取出兔肝,进行病理观察。结果超声和病理均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兔造模成功。造模12、16、20周时实验组兔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2.43±0.17)kg vs (2.25±0.18)kg ,(3.04±0.25)kg vs (2.56±0.13)kg,(3.55±0.22)kg vs(3.10±0.13)kg,P﹤0.05]。超声观察12周时便有脂肪肝表现,实验组19只兔中8例为轻度脂肪肝,9例为中度,另2例为重度。随着喂饲期的延长,脂肪肝程度逐渐加重,16周以中度脂肪肝回声为主,20周以中重度脂肪肝回声为主,10例为中度,9例为重度,且3例有肝硬化腹水的表现。病理观察与超声结果一致,并可见纤维化表现。结论可通过高脂饮食建立良好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兔模型,超声是监测脂肪肝形成过程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7.
向谦  陈霞  陈旭平 《安徽医学》2017,38(5):598-601
目的 通过慢性肝病调查问卷,比较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非酒精性肝病患者63例,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类型分组,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19例,采用慢性肝病问卷量表进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比较两组患者评分负担总体情况和在腹部症状、疲劳、全身症状、活动、情感功能、焦虑6个维度的分布.在组内分别评估性别、病程时间、肥胖、代谢性疾病等对患者慢性肝病问卷评分的影响.结果 6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问卷评分在各个维度综合评分为(5.66±0.50)分.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评分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以焦虑(P=0.0081)、活动(P=0.0275)、情感功能(P=0.0243)维度最为突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肥胖(P=0.0135)与慢性代谢性疾病(P=0.0162)患者问卷评分更低;但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组,病程>6个月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其差异主要体现在活动、情感和焦虑纬度.可以对不同临床特点患者在相应维度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8.
考察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洛伐他汀在正常、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及姜黄素治疗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变化。采用高脂饮食饲养大鼠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模型,通过血清生化分析和肝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确证造模成功,在该模型下研究姜黄素的治疗对洛伐他汀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运用LC-MS法测定洛伐他汀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其在正常大鼠、脂肪肝模型大鼠及姜黄素治疗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差异;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肝脏CYP3A2的表达。长期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使得洛伐他汀在血浆中的暴露显著升高,相应的AUC0-∞升高到正常对照组的1.53倍,半衰期延长到正常对照组的2.54倍,而姜黄素的治疗使AUC0-∞和半衰期都有明显降低,提示长期使用保肝药会改变药物在肝病状态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肝脏病理状态下CYP3A2的表达减少而姜黄素的治疗使其表达量增加所致。因此,在使用保肝药治疗脂肪肝及代谢综合征时要注意与联用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29-31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大鼠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30只作为研究对象。顺应性喂养3 d后,再给予高脂饲料喂养5周,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模。造模成功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单纯模型组与黄芩苷组,各15只。单纯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黄芩苷组将黄芩苷融入生理盐水中灌胃。连续干预12周。从大鼠血糖、体重、肝湿重、血脂和肝功能指标等方面,比较治疗效果。结果黄芩苷组大鼠体重和肝湿重小于单纯模型组,TC、TG和LDL-C检测结果低于单纯模型组,HDL-C检测结果高于单纯模型组,ALT和AST检测结果低于单纯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苷具有改善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大鼠血脂和肝功能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危险因素是遗传、饮食习惯和缺少运动.发病机理主要是二次打击和四次打击.NAFLD的预后较好,饮食卫生和恒久运动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