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轴簧配合活动矫治器在正畸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笑露  郭健力 《口腔医学》1996,16(3):149-150
正轴簧配合活动矫治器在正畸临床上的应用长春市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医院口腔科江笑露,郭健力前牙扭转及牙轴倾斜是一种常见的错畸 形,它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也不利儿童口腔器官的正常发育和行使正常功能。近2年,我科采用固定矫治器附件一正轴簧(竖直弹簧和旋转弹簧)配...  相似文献   

2.
刘春玉 《口腔医学》1996,16(3):148-149
活动矫治器贴钩牵引法矫治儿童前牙扭转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口腔科刘春玉儿童前牙扭转在临床比较多见8~10岁的儿童。前牙扭转既影响美观,又妨碍咀嚼功能。易导致下颌锁结关系,使下颌偏移或运动功能受限。严重影响儿童颌面部发育及造成颞颌关节的损伤。对儿童前牙扭...  相似文献   

3.
通过功能性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分类错牙合,对患者咀嚼肌肌电活动进行观察,以探讨矫形治疗过程中咀嚼肌功能活动的变化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功能矫治器作用机理之可能是通过下颌姿势位的改变,刺激了前伸肌群,抑制了后收肌群,使异常的肌肉功能型恢复到正常。  相似文献   

4.
前牙扭转及牙轴倾斜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近两年,我科采用固定矫治器附件一正轴簧(竖直弹簧和旋转弹簧)配合活动矫治器,矫治的牙扭转及牙轴倾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固定矫治器与隐形矫治器对患者疼痛影响的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找使用固定矫治器与隐形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相关文章。通过Meta分析比较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两种矫治器对患者疼痛影响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11篇相关文献,其中7篇为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4篇为对照临床试验(CCT)研究。共计患者683例,其中使用隐形矫治器(研究组)患者348例,使用固定矫治器(对照组)患者3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矫治器佩戴后1、3、5、7 d,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矫治器初戴1周内,隐形矫治器对患者产生的疼痛程度小于固定矫治器。临床上应用隐形矫治器可能会提高患者依从性与配合度。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9岁,外伤致左侧上颌前牙松动1年余就诊.检查:21牙冠变色,半脱位,松动Ⅲ°,冠周牙龈暗红色,牙周袋深4mm,附着丧失7mm,溢脓.X线片示21根尖周围有稀疏区,冠周牙槽嵴水平吸收达根长1/2.处理:开髓,扩根,消毒,即刻充填根管,并行龈下刮治.2周后,牙周状况好转,牙龈粉红色,牙周袋无溢脓,嘱患者配戴自制活动矫治器.每周复诊1次,矫治器加力并调磨对牙合牙.8个月后21松动Ⅰ度,切缘与11基本平齐,冠周牙龈附着丧失仅1.5mm,牙周袋消失.不戴矫治器后随访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7.
正畸治疗中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组织健康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通过对 72例矫治患者牙周组织变化的临床观察 ,分析了影响牙周组织健康的因素 ,并提出预防保健的措施。1 临床资料1.1 对象随机选择门诊正畸患者 72例 ,男 34例 ,女 38例 ,年龄11~ 15岁。其中安氏Ⅰ类错牙合 31例 ,安氏Ⅱ类错牙合 15例 ,安氏Ⅲ类错牙合 2 6例 ,并有 2 5例拔牙减数。选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 ,常规分步矫治 ,时间为 12~ 2 0个月。1.2 观察指标拔牙 1周后戴上矫治器。戴后 10d、1月、3月观察记录牙周变化指标 :包括牙龈颜色变化 ,牙龈增生探诊深度 ;牙周探诊出血 ,牙菌斑形成情况等。1.3 预防措施①加强口腔卫生 ;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和传统直丝弓矫治器对釉质脱矿的影响。方法根据168例患者治疗前的釉质脱矿指数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自锁托槽直丝弓组),另一组患者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传统直丝弓组)。选择矫治期为18~19个月的102例患者矫治结束后再次检查釉质脱矿情况,计算釉质脱矿指数和釉质脱矿增加指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釉质脱矿指数和釉质脱矿增加指数的差异。结果自锁托槽直丝弓组治疗前后的釉质脱矿指数分别为0.026±0.048、0.158±0.085;传统直丝弓组治疗前后釉质脱矿指数分别为0.023±0.049、0.196±0.063。正畸治疗前两组患者釉质脱矿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45,P〉0.05),两组正畸治疗后的釉质脱矿指数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01),两组患者矫治后釉质脱矿增加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8,P〈0.01)。结论采用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可以降低釉质脱矿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潘晓岗 《口腔医学》2019,39(11):978-981
[摘要] 透明矫治器美观、舒适、卫生和方便,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计算机三维辅助方案设计,临床操作的简便而得到越来越多医生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口腔数字化技术和材料学的发展,临床医生经验的不断地积累,透明矫治器治疗的适应证不断扩大。另外,透明矫治器也存在对长距离牙移动控制力不足,牙移动实际情况和计算机矫治器方案存在差异等问题。本文从病例选择和治疗计划出发,阐述透明矫治器在减数正畸病例中应用的生物力学、支抗控制,矫治器设计,以及矫治风险,为正畸医师在使用透明矫治器矫治减数正畸病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正畸治疗前后口呼吸儿童舌骨位置的变化,来评价Bionator矫治器对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He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3例替牙早期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He患者,以Bionator矫治器治疗,用图像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定位片,对其中的舌及舌骨位置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作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舌骨至下颌平面(N-MP)、眼耳平面(N—FH)和舌骨至蝶鞍的垂直距离(H—Sver)等测量值较治疗前分别增加3.95mm、2.53mm、2.21mm;而舌骨相对于第三颈椎的水平距(H—C3 hor)和相对于颏棘点的水平距均(H—RGn)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其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ionator矫治器在改变上下颌位置关系的同时,能使知舌位置向前向上移位,有效维持了口咽部气道的通畅。  相似文献   

11.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2  
目的 明确正畸治疗中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和釉质病损的程度。方法 两名龋病专家对 16 5名使用固定矫治器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齿幻灯片上的釉质脱矿病损进行对比观察。统计患者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和脱矿病损的程度 ,计算釉质脱矿指数 (enameldecalcificationindex,EDI)。结果 正畸治疗中有 98人出现牙釉质脱矿 ,发病率为 5 9.4% ,无性别差异。在 35 48颗被观察的牙齿中有44 5颗牙齿发生釉质脱矿 ,发病率为 12 .5 %。上颌牙齿的发病率 (14.1% )高于下颌牙齿的发病率(11.0 %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1)。左右侧牙齿的发病率没有明显不同 (P >0 .0 5 )。上颌前牙的釉质脱矿发病率最高 ,上下颌第一磨牙的发病率最低。一半以上的脱矿病损集中在正畸托槽龈方的釉质上。 90 %釉质脱矿病损的程度为 1~ 2度。男女患者釉质脱矿程度相似 ,上颌牙齿的平均EDI值明显大于下颌牙齿的平均EDI值 (P =0 .0 0 1)。左右侧的EDI没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问题 ,正确临床中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小结了应用环托活动矫治器矫治24例上颌前突患者的经验,效果满意。环托矫治器较好地解决了支抗问题。倒凹小或无倒凹的乳牙、初萌恒牙及可利用的残冠、残根等,也可用以作为支抗和固位,以求早期进行矫治。环托矫抬器制作简单,材料方便,价格低廉,有利于口腔清洁,便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Jasper Jumper矫治器对儿童安氏Ⅱ1下颌后缩患者硬组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2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1下颌后缩儿童应用Jasper Jumper矫治器治疗,6~8个月后,通过拍摄颅颌定位侧位片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硬组织的改变。结果:治疗后SNA角及A点到OLP平面的距离平均分别减小0.69°和0.42mm。治疗后SNB角平均增加3.12°,下颌升支高度(Co-Go)平均增加3.57 mm,下颌总长度(Co-Pg)平均增加6.66mm,下颌体长度(Go-Pg)平均增加4.87 mm,Pg到OLp平面的距离平均增加3.55 mm;ANB角治疗后平均减小3.71°,全面高(N-Me)、前下面高(ANS-Me)、后全面高(S-Go)及后下面高(Ar-Go)治疗后分别平均增加6.03 mm,4.33 mm,5.42 mm和3.64 mm。下颌旋转不明显。结论:Jasper Jumper矫治器对于生长发育期的Ⅱ1下颌后缩儿童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上颌发育,显著促进下颌矢状和垂直向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临床研究上下颌活动/固定矫治器的适配矫治生长发育期严重的Ⅲ类骨性反牙合.方法 共16名10~14岁以上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Ⅲ类骨性反牙合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佩戴上颌活动牙合垫式的前牵矫治器的患者,下颌用固定矫治器;另一组上颌应用支架式快速扩弓加前牵的患者,下颌采用附有拉钩和牙合垫的活动矫治器,每位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和全口曲面断层片.结果 16名患者经过治疗,不论从外形侧貌还是口内咬牙合关系均基本达到正常.Ⅲ类咬合关系达到Ⅰ类咬合关系.SNA,ANB,1-1,IMPA和覆盖关系治疗前后差异显著,而SND,FMA,FMIA和覆牙合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性.结论 上下颌活动/固定矫治器的适配,既能消除咬合干扰又能连续实施上颌骨矫形治疗,是一种临床有效的矫治骨性Ⅲ类反牙合的好方法 .  相似文献   

15.
16.
《口腔医学》2013,(9):604-606
目的调查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情况。方法调查本医院口腔正畸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采用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正的78例患者,于矫正结束后分析总体及不同牙位的牙釉质脱矿情况(脱矿牙数、脱矿率、脱矿程度、脱矿指数)。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平均刷牙频率分为≥3次/d和<3次/d 2组,分析刷牙频率对软垢指数及脱矿指数的影响。结果①累计调查78例患者的1 726颗牙齿,共发现54例患者(178颗牙齿)出现牙釉质脱矿,发病率和脱矿率分别为69.2%和10.3%,平均脱矿指数为0.032±0.029;②1 726颗牙齿中脱矿程度0级1 548例,占89.7%,1级111例,占6.4%,2级59例,占3.4%,3级8例,占0.5%;③脱矿率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上侧切牙(19.9%),上中切牙(14.1%)和下侧切牙(12.2%),最低的是下第一磨牙(4.5%)。④2组患者就诊时牙软垢程度无明显差别,治疗后2组患者软垢指数明显下降,刷牙频率≥3次/d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患者就诊时脱矿指数无明显差别,治疗后2组患者脱矿指数明显上升,刷牙频率<3次/d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在切牙(除下中切牙)部位,应加强相关的预防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7.
正畸治疗中牙周指数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固定正畸矫治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牙釉质龋白斑的患病率,为有效控制牙釉质的早期脱矿提供依据。方法:将114名进行固定正畸矫治病例分为三组:6月组、12月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查各组患者靠近托槽龈方牙面的牙釉质龋白斑患病率和龋白斑指数。对各组间牙釉质龋白斑患病率和龋白斑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治疗时间和性别对牙釉质龋白斑患病率的多重影响。结果:76%的男性患者和24%的女性患者出现了牙釉质龋白斑,其患病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组和12月组间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问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行固定矫治器治疗时牙釉质龋白斑的患病率在最初6个月时急剧上升,因蚍,临床医生应注意在患者进行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最初数月应密切关注其口腔卫生状况,必要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牙釉质的脱矿。  相似文献   

20.
安氏Ⅲ安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殆畸形,严重影响儿童颅面部正常生长发育,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加重。本文对22例替牙期安氏Ⅲ安错(牙合),采用联冠斜面导板加无胎垫上颌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