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80例在临床高度怀疑为肋骨骨折的患者均经过胸部的数字化X线检查。结果 80例中,检出肋骨骨折56例,其中单纯骨折55例(单发13例,多发42例),由于肋骨骨折而并发气胸1例。10例原始图像中未见明显骨折中包括4例膈下肋骨骨折和6例无错位的不完全性肋骨骨折。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05-3507
目的探讨应用64排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就诊的疑似肋骨骨折60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行DR摄片,并行64排螺旋CT轴位检查、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检查,比较后处理技术方法对肋骨骨折、骨折数量尤其是隐匿性骨折检出情况。结果影像学检查及复查确诊肋骨骨折146处,CT轴位、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例数检出率分别为96.00%和98.00%,显著高于X线平片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数量检出率为99.32%,高于X线平片、CT轴位的69.18%和8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情况:X线平片漏诊7例,36处,其中以肋软骨附近漏诊最多,占66.67%%;CT轴位漏诊2例、16处,分别是肋软骨附近4处,第1肋骨3处,腋段肋骨3处,膈下肋骨2处,前肋4处;CT后处理技术未漏诊,可疑骨折数1处。结论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以及骨折数量检出率高,能有效降低漏诊率,弥补X线平片、CT轴位存在的不足,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97例胸部外伤患者,对显示肋骨骨折的重建技术方法进行探讨,部分病例与平片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VR、MIP、MPR、CPR多技术联合,并结合横断图像,可清晰显示肋骨骨折的部位及类型,且可以观察骨折愈合过程,其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平片,肋软骨骨折平片无法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作为肋骨骨折诊断首选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及法医伤情鉴定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显示胃肠道及其病变的最适宜窗口。方法:随机选取50例行胃肠道充气螺旋CT检查者断面图像68帧,在四种不同窗宽窗位下,观察六个指标的显示情况。结果:第③窗(窗宽为180-280Hu,窗位为-20- 20Hu)时,直径约0.3-0.5cm细小结节或小血管断面,软组织内密度对比,脂肪与软组织对比的显示为优,气体与脂肪的对比、胃肠腔轮廓及软组织形态轮廓方面显示较好,可不同程度兼顾到所需观察的多种组织,较好显示胃肠道及其病变。结论:窗宽180-280Hu,窗位-20- 20Hu,是观察胃肠道的较适宜窗口。  相似文献   

5.
肋骨骨折较常见,骨折的原因多数由于胸部受到直接暴力的打击、部分病人可由于间接或胸部肌肉的强烈收缩所致,还有一些因年老或其他情况而产生骨折疏松的病人,猛烈的咳嗽或喷嚏亦可导致骨折,其误诊、漏诊情况仍不少。本院2006年~2007年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数字化摄影在胸部肋骨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摄影方法。方法选取50例临床高度怀疑肋骨骨折的病例,采用3种成像方式:①AEc高千伏摄影直接传送;②高千伏摄影图像经肋骨化后处理传送;③检查时采用低千伏肋骨摄影。3种方法所成图像进行评价并对辐射剂量的比较。结果3种方式所成图像对骨折的检出率不同,AEC高千伏摄影对肋骨的显示及骨折的诊断准确性低,而辐射剂量较低,经过后处理的图像对肋骨的显示相对较好,辐射剂量较低;低千伏肋骨摄影对肋骨显示效果好,诊断准确性高,辐射剂量较大。结论直接数字化摄影图像经适当的后处理能提高骨折诊断的准确性而不增加辐射剂量,必要时增加辐射剂量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窗宽窗位调整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患者均使用14×17影像板拍摄胸片,利用CR从一次曝光的胸部影像中调整窗宽窗位,分别打印出一张膈上肋骨和膈下肋骨片。结果:本组98例,完全性肋骨骨折191根,不完全性肋骨骨折56根。结论:利用CR从一次曝光的胸部影像中分别打印出一张膈上肋骨和膈下肋骨片,不仅显示全部肋骨,且能发现骨折并发症,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减少了X线对患者及摄影者的辐射。  相似文献   

8.
现就我院2004—01~2006—06收治肋骨骨折62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2例,女20例,年龄18~78(平均48)岁;致伤原因均为外伤。单根骨折12例,其中单根多处骨折4例,多根骨折45例;伴锁骨骨折15例,并发胸腔积液31例,并发气胸42例;本组骨折部位均见于2~11肋,其中后肋存在骨折40例,前肋存在骨折31例,侧肋存在骨折25例。  相似文献   

9.
CT诊断中的质量是以优质的图像为基础,CT照片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暗室技术质量的保证。在保证CT照片冲洗质量的前提下,掌握胶片性能、选择胶片种类、合理应用套药、充分利用暗室设备、确定适当的曝光因素等,是保证CT照片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 材料和方法 EXEL-2400ELITE CT机,台湾产SECOFOTO牌自动洗片机,美国产MI-10型多幅像机,KODAKCT胶片,MDI-I密度计。 1.在一张胶片上,采取曝光时间一定,自动洗片机显、定影温度28℃,变化窗宽、窗位,分次曝光,分别记录每幅图像窗宽、窗位变化数值。 2.窗宽、窗位一定,自动洗片机显、定影温度控制在28℃,变化曝光时间,分次曝光,分别记录每幅图像曝光时间变化数值。 3.窗宽、窗位一定,曝光时间一定,根据自动洗片机  相似文献   

10.
肋骨骨折诊断一般不困难,有时不明显的骨折不易被发现,易造成漏诊、误诊而延误诊治,给临床上带来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如何尽早正确地做出诊断,值得分析探讨。现将我院50例肋骨骨折的漏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911例儿童骨折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骨折的主要原因及影响骨折发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911例骨折患儿发生骨折的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骨折的主要原因为摔倒、车祸;3岁以后是儿童骨折的好发年龄,夏秋两季为创伤高峰;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结论应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和好发季节及发生原因等有侧重地进行骨折的预防工作,如加强家庭、社会、学校及托幼机构的儿童保健力度,根据儿童各期的生长发育及活动特点加强安全管理和监护,为儿童创造更加安全、宽敞的社会活动场所等。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593-1595
目的分析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不损伤肌肉神经手术治疗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96例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按照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给予试验组患者应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不损伤肌肉神经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记忆合金接骨板行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不损伤肌肉神经手术治疗胸部外伤肋骨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肋骨骨折的X线与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0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常规X线检查,对患者采用正、斜位摄片及透视,对临床症状明显而X线检查阴性者进一步做CT扫描检查。结果首次摄片明确肋骨骨折诊断84例,复查摄片明确肋骨骨折6例,胸部CT检查明确肋骨骨折10例。肋骨骨折的诊断应结合临床体征、采取多种技术方法与体位摄片,必要时做胸部CT扫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归纳并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中照片影像质量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提高CR照片影像质量和完善质控工作,为临床提供满足诊断需要的优质照片。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放射科自2006年1月年至2011年12月间日常质控工作中存在质量问题的具有代表性的CR照片80张,包括头颅、胸部、腰椎、膝关节、腹部常见的五部位照片,并参照我市CR照片影像质量控制标准进行主观评价。结果:画面整体布局存在问题的CR照片12例、影像质量存在问题的CR照片53例、照片显示存在问题的CR照片22例。结论:CR照片影像形成过程中包含的每个环节都必将成为最终CR照片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它不但是质控的要点所在,而且更是实际操作中不容忽视的细节,只有长期反复的去实践它并将质控工作渗透到每个环节中才能获得优质的照片。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71例初治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71例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44例患者病情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总有效率61.9%,CR+nCR率21.1%。M2治疗组21例中CR+nCR5例,PR7例,总有效率57.1%;MP治疗组8例中无cR+nCR,PR3例,总有效率37.5%;VAD治疗组30例中CR+ncR6例,PR13例,总有效率63.3%;硼替佐米联合化疗组12例中CR+nCR4例,PR6例,总有效率83.3%。71例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22.1个月,平均生存期29.5个月,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41.2%和20.6%。结论:对于初治MM患者,可根据患者临床特点、分型等选择治疗方案,硼替佐米为MM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6.
17.
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血清型较多,黄疸出血型是常见流行的血清型之一。在临床可分为早期的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的各器官损害和功能紊乱以及晚期的各种并发症。重症者可发生严重的肝功能衰竭和肺弥漫性出血,常危及生命。本人搜集了1999年1月~2004年12月16例黄疸出血型钩体病的诊治资料,其中误诊5例,误诊率31.2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将60例行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按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静脉肾盂造影术,观察组患者采用CR静脉造影术。2组患者造影方法相同,分别于造影前、造影后10、20min摄取肾区片,摄影与常规摄影方法相同,均于呼气末屏气曝光。结果甲级片率观察组63.33%,对照组40.00%,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废片率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16.67%,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肾影、腰大肌边缘、肋腹线影、肝下缘、腹壁软组织等各部位细微结构的显示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度妊高征、子痫的有效防治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53例子痫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1例,占1/53,围产儿死亡4例,占4/57.结论:加强孕期保健。禁止超能力接生,及时发现并治疗孕期合并症,对妊高征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预防重度妊高征、子痫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腹膜后纤维化25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总结256例腹膜后纤维化(RPF)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和早期诊断率。方法:对1971年以来国内文献报道共256例RPF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临床表现和体征:该病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84∶1)。平均发病年龄47岁。多以腰背痛、腹痛为首发症状。(2)辅助检查: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诊断肾盂和输尿管上段扩张的阳性率分别为84.48%和84.15%;逆行肾盂造影检查对于输尿管有无扩张、狭窄及有无移位等情况的显示明显优于静脉肾盂造影。对于腹膜后占位性病变,B超诊断阳性率为22.37%(49/219),CT为85.32%(93/109),MRI为94.73%(18/19),彩超为100%(8/8);经B超确诊RPF的百分率为6.39%(14/219),彩超为12.5%(1/8),CT为52.29%(57/109),MRI为94.73%(16/19)。(3)病因:在RPF中,特发与继发之比为2.6:1,在继发患者中继发于恶性肿瘤者占64.38%。(4)治疗:内科治疗目前仍以激素为主,晚期需外科治疗。结论:RPF确诊需病理。影像学检查对RPF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