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读清朝光绪年问东阁大学士敬铭的&;lt;不气歌&;gt;:“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危害大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弃.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共鸣之感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2.
心胸放得宽 人要胸怀大度,不小肚鸡肠;不顺心的事不要总放在心里。遇到不尽人意之事,不要生气动怒。清代阎敬铭的《不气歌》里说:“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危害大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弃。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相似文献   

3.
清代东阁大学士阎敬铭的“不气歌”,其实就是一首典型的自劝词。据说,阎大学士那年连遇几次让他怄气的事后,于苦闷中思索再三,做了这首自劝词,因幽默风趣,被家人友人传抄出来;也因其句句都带“气”字,逐演变成了“不气歌”。“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气他人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把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危害太可惧,不气不气就不气。” 黑龙江张富森老人的自劝词,虽与上述风格全异,但也是一首令人击  相似文献   

4.
王虹 《长寿》2012,(5):51
【原诗】他人气来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为害太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废。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赏析】这首流传久远、老年人大都非常熟悉的诗歌,乃清代阎敬铭所作。阎敬铭(1817-1892),字丹初,陕西朝邑县(今属大荔县)人,清光绪帝时东阁大学士。一生为官清廉耿介,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  相似文献   

5.
他人气我我不气气下病来无人替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相似文献   

6.
健康长寿是老年人最为关心的切身问题和心理需要。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古老而年轻的永恒主题。养生之道虽无定式,却有规律,即顺应天时地利,善待自我生命。古今名人的养生之道各有千秋,现略举一二,以飨读者。 清光绪年间的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养生有方,贵在顺气,活到近百岁方寿终正寝。请看他自撰的《不气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大夫将病医,他说气病治非易。气之为害大可惧,唯  相似文献   

7.
心胸放得宽 讲的是人要胸怀大度,不小肚鸡肠,不顺心的事不要总放在肚子里。遇到不尽如人意之事,不要生气动怒。生气的人是傻子。正像清代阎敬铭的《不气歌》所说:“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病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  相似文献   

8.
人叫我气我不气,暗生闷气谁知晓,遇事不要大激动,不如意事谁没有?家事不可太认真,不要事事强作主,  相似文献   

9.
刘骏 《长寿》2007,(3):24
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七情常发生其中气怒尤为重,强烈刺激难安静。气怒最是伤身体,吐血、心梗、脑中风。劝君肝火勿太盛,宽洪大量益养生。大事原则要坚持,鸡毛蒜皮不值闹。气怒可用转移法,笑、跳、俏、唱可忘掉。冷静细听别人劝,自解自劝平和心。时时处处有矛盾,事事靠人自理顺。个人修养愈加强,有理不吵性不迷。不气、不气就不气,珍惜身体莫忘记。自编不气歌 常念可养生@刘骏~~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他在《本论》一文中写道:“夫医者之于疾也,必推其病之所自来,而治其受病之处。病中之人,乘乎气虚而入焉,则善医者不攻其疾而务养其气,气实则病去,此自然之效也。” 欧阳修认为培养正气,增强体质是防病治疾的根本办法。现在有些医者和患者,往往只注意“攻其疾”,而忽略“养  相似文献   

11.
同事老汪的经典形像总是笑哈哈的。 老汪很瘦,又不修边幅,人们开玩笑说他在家里肯定受了老婆虐待。可他不气不恼地跟你调侃道,弥勒怫是大肚佛,我是瘦肚佛。别人问他,你瘦得像麻杆,单位组织体检查出问题没有。可老汪却说,无病莫嫌瘦,平安就是福,我好得很,查什么?他将体检指标让给了他人。  相似文献   

12.
这首名为《不气歌》的打油诗是我国清代大学士阎敬铭所作,有“救时宰相”之称的阎敬铭为官清廉耿介,他的《不气歌》也是流传颇广,无论是当时还是现代,人们都是读之有益。  相似文献   

13.
正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热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后泄者,治其本;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相似文献   

14.
爱情绝活     
晓君 《婚育与健康》2009,(32):15-15
<正>她的体质不好,一到换季就发烧、咳嗽。每次她生病,他除了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之外,一天为她量几次体温更成了他的必修课。每次他都先摸摸她的掌心,再用额头贴贴她的额头,最后用体温计给她量一遍。有时她心情不好,就拿他撒气:"你烦不烦啊,当我是变温动物呢?"他不气不恼,脸上笑  相似文献   

15.
林之洋 《长寿》2015,(1):42
人皆知华佗是神医,其实华佗也有治不了的病。这不,有一天,一个病人身目俱黄,全身没有力气,拄着拐杖,一步一哼地来找华佗:"先生,我病得太厉害啦,请你给我治治吧!"华佗见病人得的是黄疸病,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还没有找到治这种病的办法,我也无能为力啊!"病人见华佗也不能治他的病,只好愁眉苦脸地回家等死了。华佗叹息不已,心情十分惆怅。谁料,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个人。这个病人不但没死,反而变得身强体壮、满面红光的。华佗大吃一惊,急忙问道:"你这个病是哪位先生治好的?快告诉我,让我跟他学习去。"那人回答说,他没有  相似文献   

16.
苏辙与茯苓 苏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无意仕进,有意养生,故修身养性造谐颇深。 苏辙少时多病,夏则脾不胜食,秋则肺不胜寒,而治肺则病脾,治脾则病肺,久服药而不愈,32岁即病体难支。一次他在和朋友交谈中得知,练气功、食茯苓可治自己的病。于是他坚持习练气功,食茯苓,果然一年病愈。他研究茯苓入了迷,经常去松林采集茯苓,并亲口品尝。他说:“服茯苓可以固形养气,延年  相似文献   

17.
相传有一个年过半百的人身患绝症,四处求医,却未见效.有一个智者告诉他:"你这种病有人能治,但你必须八方游吟,才能引他露面."于是这人开始流浪,四处吟唱,唱给富人、穷人、病人、孩子.数十年过去了,他从壮年变成老年,成了著名的游吟歌手,他的歌驱散了许多人的忧愁,治愈了许多人的顽症,他却浑然不知,一年又一年地唱过了百岁.这天,一个路人问他为什么唱且唱得如此动听?他说:"为了找一个神医,治我的绝症,唱了五十多年,可他还没露面,我这病可咋办呀?"那人说:"巧了,我就是医生,你有病?"于是便为老者做了全面检查,随后对他说:"你说你都一百多岁了,可身体还这么硬朗,哪有什么病啊?""难道那个智者骗我不成?"老翁顾不上多想,欣喜地手舞足蹈:"我的病好了,不用唱了,不用找那个神医了",第二天,他安祥地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18.
刘美兰 《健康向导》2010,16(3):23-23
今年门诊时接诊了一个年轻患者,一落座他情绪就非常激动,他说:"上海的医生水平太差了,我几次都快死了,心脏这里好难受,心跳好快,气都接不上来,他们居然说我没有心脏病,把我踢到你们这里来,我脑子又没病。"  相似文献   

19.
署为六气之一,夏令时病统称署病。署病并不完全需要药治,饮食疗法同样可行,并有预防作用,那就是:吃西瓜,喝豆汤。  相似文献   

20.
《养生四要》卷四为《却疾》,即专论防治疾病。万全笃信《黄帝内经》有关“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论述.十分注重预防疾病。他在本卷一开始就说:“吾闻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将病,下工治已病。治未病者十痊八九,治将病者十痊二三,治已病者十不救一。”认为医生如果注重治未病,也就是着重于预防疾病.其效果可高达百分之八九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