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介素-1和银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银屑病皮损中存在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IL—1是重要的炎症递质,在银屑病皮损中IL—1表达异常。研究表明,IL—1在银屑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核因子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扁平苔藓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扁平苔藓皮损中表达的变化及其在皮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核因子κB亚单位P65(NF—κBP65)和ICAM-1在32例扁平苔藓皮损中的表达,25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1)扁平苔藓皮损中NF—κBP65和ICAM-1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8.13%和93.75%;2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NF—JcBP65无一例阳性表达,ICAM-1表达的阳性率为20%;二者的表达在扁平苔藓皮损中和正常皮肤组织中之间差异显著,P〈0.01。(2)NF—κBP65和ICAM-1在扁平苔藓皮损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22,P〈0.01)。NF-κB及ICAM-1在扁平苔藓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选择有明显皮损及神经粗大的22例病人,取1.5cm长的皮下神经分支和皮损标本。用HE和Fite—Faraco染色,其临床分型为TT—2,BT—14,BB—1,LL—3和I—l,病期6个月~15年,除一例BL用DDS治疗2年外都未经治疗。结果发现皮损与神经的病理分型相符的14例,分别为TT—1,BT—9,BB—0,BL—1,LL—3,其中BT型病人神经内的肉芽肿及干酪样坏死均较皮损内的多,而皮损内的巨细胞较神经内多,其他病理特征相同;4例BL/LL病人有2例神经内的BI高于皮损,但组织学图像类似。皮损与神经病理分型不相符的8例病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麻风病皮损触觉和周围神经粗大临床检查的一致性。方法:应用棉签法检查皮损触觉情况,并进行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手法触摸。以麻风病专家和其他检查者之间的Kappa值来评价检查者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共检查联合化疗(MDT)麻风病人27例,皮损触觉检查的Kappa值为0.20—0.533,尺神经和腓总神经触摸的Kappa值分别为0.358—0.524和0.017—0.285之间。结论:麻风病人皮损感觉检查和周围神经粗大触摸的一致性较差,今后麻风病防治工作中,年轻医师和基层麻风防治人员的临床检查经验和技巧有待进一步培训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5—羟色胺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羟色胺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5—羟色胺(5—HT)的表达。结果:进行期银屑病患者皮损处棘细胞,汗腺腺细胞,皮脂腺细胞,毛囊壁细胞浆中5—HT表达呈中等以上阳性,静止期减弱。寻常型和脓疱型无明显差异,正常人皮肤为阴性。结论:5—HT可能有促进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的作用,从而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1病例男,7—8年前双小腿伸侧、左大腿前面出现绿豆大小的褐色半球形丘疹,表面粗糙,质硬,双小腿皮损排列成串珠状,左大腿皮损密集成片,自觉剧痒。在我省和平医院做病理确诊为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给予口服抗组胺药及外用激素类药膏,皮损无明显改变。2年前,在皮损处出现绿豆至黄豆大小的白斑,渐融合成一大片。近1年来,在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银屑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周期蛋白D1、E(cyclinD1、E)的表达。方法:以Cosmedico皮肤检测仪检测25例患者的最小红斑量(IVIED),以PASI评价疗效,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部位cyclinD1、E的表达。结果:NB—UVB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有效率为92%;光疗前绝大多数皮损可检测到两种蛋白,但分布于不同的表皮细胞层,光疗后皮损中cyclinD1、E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cyclinD1、E表达情况与PASI值呈正相关。结论:NB—UVB治疗银屑病安全、有效;下调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cyclinD1、E的表达可能是NB—UVB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活化抗原CD69,CD38,HLA—DR在尖锐湿疣(CA)皮损角质形成细胞(KC)和真皮浸润单核细胞(MNC)表达的变化。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30例初发患者、20例复发患者皮损和15例正常人包皮KC和真皮浸润MNC上CD69,CD38,HLA—DR的表达并进行对比。结果 CA患者初发组和复发组皮损KC的CD69,CD38,HLA—D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和90%、93.3%和90%、100%和100%,真皮浸润MNC的CD69,CD38,HLA—D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和0、66.7%和40%、76.7%和70%,正常人对照组均不表达。初发组和复发组皮损KC和真皮浸润MNC的CD69,CD38,HLA—DR表达强度比较显示,初发组明显高于复发组(P〈0.05)。结论 CA患者局部细胞免疫处于高水平的激活状态,这种免疫激活状态在抗病毒感染中有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α(glucocorticoid receptor α,GRα)在慢性湿疹皮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慢性湿疹皮损中GR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皮肤相比,慢性湿疹皮损中GR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结论:慢性湿疹中GRα表达下调可能会干扰皮损局部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机制,降低外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扁平型生殖器疣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报告1例扁平型生殖器疣。患者男,31岁,包皮内侧出现肉色斑丘疹3个月,5%醋酸白试验阳性,HPVl6—DNA阳性。皮损组织病理示:棘层肥厚,表皮上部可见典型的空泡细胞;给予液氮冷冻治疗3次后皮损消退。  相似文献   

11.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N射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患者均用白癜酊或复方甘草酸钠霜剂,并内服药物,治疗组109例加用NB—UVB照射治疗,与对照组87例进行比较,根据皮损、照射时间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57%;皮损面积小则治疗效果优于面积大者.结论:窄谱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不良反心小。  相似文献   

12.
聚肌胞治疗儿童及成人扁平疣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1 一般情况 本组病例均系我院门诊病人。儿童组43例,年龄5—14岁,男28例,女15例。病程一周至半年,来诊前均无用药史,皮损在面部38例,合并上肢者5例。成人组51例,年龄19~35岁,男12例,女39例,病程一周至10个月,来诊前有6例病人有过板兰根,病毒唑等不规则治疗,皮损无明显改变,皮损均发在面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1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1类分子在尖锐湿疣(CA)皮损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在尖锐湿疣患者中是否存在MHC—1类抗原提呈途径的缺陷。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CA患者皮损和10名正常人包皮组织中TAP1和MHC—1类分子的表达、结果:①与正常包皮对照组相比,CA皮损中TAP1和MHC—1类分子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②在CA皮损中TAP1和MHC—1类分子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A患者皮损中TAP1和MHC—1类分子表达降低,MHC—1类抗原提呈途径缺陷,这在人乳头瘤病毒逃逸机体免疫监视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对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1a^+树突细胞(CD1a^+DC)及Ki-67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寻常性银屑病患者NB—UVB治疗前后皮损中及非皮损中CD1a^+DC及Ki-67的表达。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结果27例银屑病患者中,治疗前皮损中CD1a^+DC及Ki-67表达水平(15±4;53±12)高于非皮损(9±3;22±6)及治疗后患者皮损的表达量(9±3;25±1)(P〈0.05)。银屑病皮损的严重程度PASI评分与Ki-67表达相关(r=0.29,P〈0.05)。银屑病皮损的严重程度PASI评分与CD1a抗原的表达量之间无相关性(r=-0.27,P〉0.05)。结论NB—UVB可以通过调节皮肤免疫系统达到治疗目的。银屑病患者皮损中Ki-67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皮损的严重程度PASI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15.
银屑病患者皮损局部朗格汉斯细胞数量异常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皮损局部朗格汉斯细胞(LCs)数量异常的原因。方法:培养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通过微孔小室实验检测其上清液对单核细胞的趋化功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分泌上清液对单核细胞的趋化能力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其分泌的MCP-1水平也高于正常人。结论: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表达的趋化因子趋化了更多数量的单核细胞至皮损局部,因此,银屑病患者皮损局部LCs的数量理应是增多的。但由于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表达的其它一些因子也促使了单核细胞衍生的LCs的活化,活化的LCs会迁移至淋巴结或活化后凋亡,又导致其数量减少。因此,银屑病患者皮损局部朗格汉斯细胞数量是一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病例概况: 选择瘢痕疙瘩病员4名,女性1人,男性3人;年龄23—33;皮损部位大多在胸上部,个别在左上臂;皮损数目每人2至3块,共9块;皮损直径1—7厘米。最大一块曾经某地某医院外科手术切除过(据该病员反映比原来大一倍以上)。两侧伴有寻常痤疮。二、治疗方法: 用醋酸却炎舒松一A注射液(Iny Triamci no lo ni、Acetoniai Acetatis TA—A)作为局部封闭药。用量根据皮损大小块决定,分别用TA—A 1毫升、2毫升、3毫升,每1毫升(含10毫克)加2%普鲁卡因4毫升稀释,行皮损部位皮下浸润注射,每星期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口服转移因子(OTF)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OTF对38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且用分子生物学中原位杂交的实验方法对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在患者治疗前后皮损中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OTF能明显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肤炎症,总有效率为60.52%,相关细胞因子在治疗后皮损中的表达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调。结论 OTF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引发银屑病炎症的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α、核因子(NF)-kB、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β在慢性皮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慢性皮炎与正常对照皮肤中GR—α、NF—kB、TNF—α及IL-1β的表达及其分布。结果:GR—α在慢性皮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皮肤中阳性表达的分布情况一致,GR—α不但在表皮呈弥漫性表达,还可表达于汗腺及汗管、真皮成纤维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周围的一些细胞成分。然而,与正常对照皮肤相比,GR—α在慢性皮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减弱。NF—kB在慢性皮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皮肤中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在正常对照组皮肤中均为胞质表达,而在慢性皮炎组中为胞质表达和(或)胞核均有表达。TNF—α及IL-1β在慢性皮炎与正常对照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胞质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为弱阳性反应。结论:慢性皮炎皮损区角质形成细胞中GR—α的表达下调有可能会影响皮损局部的抗炎机制。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红斑狼疮(NLE)的皮损后遗表现,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2016—2020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收集并长期随访的13例NLE,分析患儿及母亲临床特征、患儿皮损后遗表现。结果 13例皮损发病时间为出生后0 ~ 120 d,平均15 d,随访时间15 ~ 43个月,皮损形态主要为环状红斑、斑丘疹、鳞屑,皮损消退时间2 ~ 18个月(平均7.4个月)。6例皮损消退后出现色素异常表现,3例同时出现色素减退和色素沉着,2例仅有色素减退,1例仅有色素沉着,1例色素减退患儿在随访18个月后色素减退复色,未见毛细血管扩张以及萎缩或瘢痕。8例患儿母亲孕前无异常,4例患儿母亲抗ANA、抗SSA/Ro、抗SSB/La抗体均阳性。结论 NLE的皮肤受累可出现后遗皮肤表现,常见为色素异常,多数长期未消退,应注意患儿母亲可能存在的潜在性免疫系统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阴茎分裂痣的临床表现、皮肤镜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2018年6月—2022年10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诊治的8例阴茎分裂痣患儿的临床表现、皮肤镜、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结果 8例阴茎分裂痣患儿临床表现为龟头背侧及包皮内板可见境界清楚的黑褐色斑,两处皮损与冠状沟距离大致相等,呈镜像对称分布。龟头处皮损平均最大直径为5.7 mm(4~10 mm);包皮内板处皮损平均最大直径为6.6 mm(4~8 mm)。皮肤镜特征主要表现为球状模式,皮损内可以看到大小不等的色素小球。其中,包皮内板还可以看到球-均质模式及球-网状模式。组织病理检查(龟头部)示:表皮大致正常,真-表皮交界部位可见较多痣细胞巢,细胞排列规则,细胞内可见较多黑色素颗粒,病理类型均属于交界痣。而包皮部位皮损病理类型均为复合痣。8例患儿均在局麻下进行手术,完整切除皮损,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阴茎分裂痣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皮肤镜特征;冠状沟两侧的皮损具有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该部位皮损容易摩擦刺激,而且部位隐匿,应引起重视,建议早期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