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病病因迄今未明,有人认为是一种病毒感染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独立性疾病。例1,女,24岁,因发热、颈右侧肿痛6天住院。体检:T38.6℃,颈右侧触及3个蚕豆大之淋巴结,质中等,触痛明显,化酸:WBC2.4×10~9/L(240)/mm~3),N74%,L20%,血沉55mm/h。蛋白电泳γ31.9%。骨髓呈反应性髓像,腹部CT扫描:腹主动脉可见2个如指头大之致密影,经抗结核治疗19天无效,淋巴结病检:见淋巴结有灶性坏  相似文献   

2.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 (Necrotizinghyperplasticlymphadenopathy ,NHL)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 ,主要特征为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易于误诊。我院于1 993年 4月~ 2 0 0 0年 1 0月收治经病理检查确诊的NHL患者 8例 ,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 5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5例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2 0~ 36岁 ,平均 2 7岁。首发症状均为畏寒发热 ,多为稽留热或不规则热 ,均有乏力和盗汗 ,4例伴咽痛 ,3例伴关节疼痛 ,无红肿 ,2例伴一过性颈、胸部散在皮疹 ,1例伴咳嗽。全部患者均…  相似文献   

3.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以淋巴结肿大,发热、白细胞减少为特征,既往报道预后均佳,笔者近遇一例,初治效佳,复治无效死亡. 女患,15岁,全身淋巴结肿痛、高热、乏力20天入院。T39℃,P120次/分,B P14.6/8kPa,发育营养正常,全身浅淋巴结肿大3×2×2 cm~3,质中,无粘连,有压痛,肝脾可触及,RBC 2.19×10~(12)/L,Hb76g/L,Ret 0.063,WBC2.9×109/L,N0.7,L0.26,M0.03,Pt40×109/L,HBsAg(+),反应性骨髓象。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血、骨髓、大便培养均阴性。胸片示双肺门淋巴结肿大。住院中曾出现全身麻疹样斑丘疹,经抗痨抗感染治疗无效,取颈及左腋淋巴结活检报告为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服强的松45mg/d即日热退,续治1  相似文献   

4.
男患48岁,农民。患者因发热伴左颈部淋巴结肿痛半月以发热待查入院。查体:壮年男性,左颈部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质韧、触痛,活动。心肺(一)。肝脾肋下未触及.Hb116g/L,WBC3.6×10~9/L.N0.48,L 0.32,M0.06,E0.01,异形淋巴0.13,ESR34mm/h.sGPT15u,sGOT20u,OT(一)。入院时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查嗜异凝集试验(一).骨髓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细胞,仅周围血见异形淋巴细胞.骨髓培养无细菌生长.后疑淋巴瘤,行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淋巴结内细胞广泛坏死,坏死边缘处可见组织细胞增  相似文献   

5.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1例四川省建筑医院(成都,610081)李国金患者女性,32岁。因不明原因发热,伴颈淋巴结增大20天于1994年11月28日入院。20天前不明原因开始发热,体温40℃左右,同时颈淋巴结增大,伴疼痛。3天后,其左颈部一淋巴结如鸽蛋大,...  相似文献   

6.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为病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误诊。我院1995~1997年经淋巴结病理确诊5例。5例中误诊为淋巴结核2例,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和淋巴瘤2例。现将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中男性3例,女性...  相似文献   

7.
男患,28岁,不规则发热10月,颈腋部淋巴结肿大5月入院。原于1989年12月起反复咽痛鼻塞,6月后出现低至中度不规则发热,热可退,热前有畏寒、心悸。5个月前发现两侧颈部痛性淋巴结肿大,自觉发热时肿大明显,热退时稍缩小。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两侧颈部、腋部多个淋巴结肿大,大者蚕豆样大,活动,有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脾肋下4.5cm,后多次触诊和B超肝、脾,有时可缩小。ALT40U,Hb11.8g/L,WBC3.5×10~9/L,中性杆核0.06,中性分叶核0.56,淋巴细胞0.34,单核0.04。血小板180×10~9/L,血沉8mm/h,LDH347U,ANA(-),RF(-),肥达氏反应(-),2次血培养(-),抗CMV—IgM(-)。IgG8.2g/L,IgA1.0g/L,IgM0.68g/L,C_3650mg/L,OT试验(++)。骨髓象正常,胸片在上肺增殖型肺结核。两侧颈淋巴结  相似文献   

8.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并脊髓损害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HL)是一种以发热、淋巴结肿痛、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少见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实质性损害者罕见报道,本科收治1例并脊髓损伤等多脏器损害的病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19岁,因持续高热50余天,下肢无力、排尿困难20余天入院。以发热、乏力、咽部不适起病,体温达39℃,5天后,出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痛,先后静滴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立克菌星,并间断使用地塞米松治疗,体温波动在37~40℃,有明显的全身不适、大汗、食欲不振,20多天后,胸背部剧痛1天…  相似文献   

9.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 ( NHL )的病因不明 ,临床上以颈部或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 (或正常 )为三大特征。1991年 3月~ 1999年 6月 ,我院共收治 NHL患者 16例 ,其中 11例误诊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11~ 46岁。春季发病 6例 ,夏季 5例。本组 11例均有发热 ,5例呈驰张热 ,2例呈不规则热 (可能与不正规使用激素有关 ) ,4例呈稽留热 ,最高体温达 41℃ ;均伴大汗 ,全身乏力 ,体重下降。咳嗽 4例 ,头痛6例 ,咽痛 2例 ,上腹痛 4例。 11例均有淋巴结肿大 ,多为颈、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触痛 ,中等硬…  相似文献   

10.
小儿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HL)临床少见,误诊率较高。我院近年来收治小儿NHL6例,入院前均误诊。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女各3例,年龄5~12岁,主要表现为发热(2例呈弛张热、4例呈不规则热,热程长者后期多为间歇热。高热时,患儿常表现为精神、饮...  相似文献   

11.
女,27岁。因发冷发热、周身皮疹拟诊为败血症、亚败血症,给青霉素、卡那霉素治疗20余天不见好转,于1990年4月17日来我院。患者入院前20天在为别人静脉注射氨苄青霉素后周身出现皮疹伴发冷发热,自以为氨苄青霉素过敏,服用扑尔  相似文献   

12.
组织细胞性坏死淋巴结病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病 ( KFD)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呈特殊临床病理过程的非肿瘤性疾病 ,该病临床表现复杂 ,极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 6例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收集 1 990~ 1 999年在我院经淋巴结活检确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 KFD患者 6例 ,其中男 1例 ,女5例 ,年龄 1 5~ 52岁 ,平均 2 3岁。全部患者均以发热及浅表淋巴结肿大起病 ,其中中度热 ( 38~ 39℃ )1例 ,高热 ( >39℃ ) 5例 ,其热型均为弛张热。颈部、腋下及腹股沟部淋巴结受累。肿大的淋巴结数目在5个以上 ,直径为 0 .5~ 3.0 cm。 2例有明…  相似文献   

13.
病例报告女性,41岁,因发热伴颈及腹股沟区肿块23天,于1988年9月15日入院.发热38℃左右,可退至正常.肿物无痛,进行性增大.体检:发育营养正常,皮肤粘膜苍黄,颈部增粗。耳后、颈部两侧、锁骨上、腋下及腹股沟均可及肿大淋巴结,3~5个融合,大至6×8cm.小为2×2cm,多与周围组织粘连,较固定,质中无压痛。头颅五官无异常,甲状腺不大,肝未及,脾肋下2cm,质中无  相似文献   

14.
病例男,62岁。因发冷、发热伴腹胀、乏力2个月于1990年7月入院。既往、个人及家族史无异常。体检:T:38.7℃,Bp14/7kPa。皮肤苍黄,全身浅层淋巴结肿大,质韧、无压痛。心脏无异常,右胸呈积液体征。肝大肋下4~5cm,质软,压痛,脾大肋下3cm 质软,无压痛。腹水征(+)。脊柱及四肢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70g/L,RBC2.44×10~(12)/L,WBC 4.1×10~9/L,N0.52,L0.48,Pt76×10~9~L。ESR 108mm/h,AFP(-),BUN7.8mmol/L,血清总胆红素41μmol/L,Coomb试验(+),IgG 正常,C_3 1∶64(+),SII 15u,TTT 19u,ZnTT 16u,ALT 正常,HB-sAg(-)。胸腹水检查示渗出液。B 超及 CT 检查:肝硬化、脾尢。颈淋巴结活检: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经保肝、利尿、消炎、输血、化疗(COP 方案)2个疗程后热退,  相似文献   

15.
肝性脊髓病8例报告东明县人民医院(274500)朱发祥郝风兰陈润芝肝性脊髓病是肝硬化晚期的少见并发症。1977~1997年间,我们经治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40~56岁,有肝炎、肝硬化史7例,上消化道出血史4例(其中1例因反复...  相似文献   

16.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八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8例。该病发病急,进展快,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淋巴结、肝、脾肿大,皮疹,盗汗,消瘦,贫血,多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确诊赖于淋巴结活检或骨髓及外周血涂片发现免疫母细胞。该病目前多用联合化疗,预后个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ILD)是一种较少见、性质不清楚、临床表现多样、预后不佳的全身性淋巴结病.我科自1982~1993年收治AILD病人4例.均经病理证实,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例,女1例.年龄17~74岁,<20岁2例,>50岁2例.1.2 临床表现 3例经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伴皮肤斑丘样皮疹、发热2例.1例以阵发性咳嗽、咽部异物感、声嘶为首发症状.病程中4例患者均有局部至广泛性轻中度浅表淋巴结肿大,可融合、无压痛.1例伴肺门纵隔、腹腔淋巴结肿大,扁桃体Ⅱ肿大,少量胸腔积液.1例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右肺下叶不张,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5岁。二个月前发现上腹部包块伴有疼痛。无恶心、呕吐。腹部无外伤及手术史,曾抗炎治疗无效。查体:上腹可及2×3 cm包块,光滑,边缘不齐,质韧,较固定,有压痛。肝胆脾均未触及。Hb12.3克%,WBC5,800/mm~3,N69%,L28%,M2%。CT报告:胰头颈上部小网膜囊区有5.2×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5年元月至1988年元月,三年中经B型超声诊断为胆囊息肉样增生病变者共58例.其中收住院手术治疗8例,男3例,女5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40岁。有3例经B超和CT诊断。8例病人均行胆囊切除术.其病理诊断分别为:胆固醇息肉4例,炎性息肉2例,胆囊腺瘤样息肉伴部分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胆囊腺肌瘤样增生伴发结石1例,8例均合并有慢性胆囊炎症。2.实验室资料:8例病人肝功能检查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及碱性磷酸酶,均在正常范围.3.临床表现:病程2个月-5年,均以间歇性右上腹痛为主,但不伴有发热及黄疸,疼痛性质为隐痛或闷胀不适(6/8例),发作性腹痛及右侧肩背部放射痛(2/8例).有3例病人表现为餐后胀  相似文献   

20.
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又称Castleman病,临床上极为罕见,容易误诊。我院近期收治1例,曾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和肝硬化腹水,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因右肘、腋、腹股沟肿物8个月于2004-02-16入院。患者于2003-06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肘、腋窝、腹股沟肿物,不影响活动,大小无明显变化,不疼痛,无发热。1周来,渐出现脸颊部和眼睑部水肿,遂到我院求治,拟诊“血管瘤”收入骨外科。发病以来,精神及食欲尚好,尿粪正常,消瘦约5kg。既往病史无特殊,家族史无特殊。无特殊接触史。入院查体:无发热,心肺未见异常。腹胀,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