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7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的MRI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痿临床特点、MRI表现及其对硬脊膜动静脉瘘早期诊断的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已确诊为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对其临床特点及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硬脊膜动静脉瘘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病程长,临床表现为下肢运动、感觉及大小便功能障碍,MRI特点为T2像髓内高信号100%,T2像周围的低信号影97.70%,T2像、T1像脊髓表面血管流空影97.54%、74.71%.60.7%的患者有明确误诊.结论 硬脊膜动静脉瘘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造成本病误诊率高,但其临床特点及MRI表现对硬脊膜动静脉瘘早期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显微手术处理硬脊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处理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方法和疗效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脊髓血管造影确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计划手术节段前X线定位,采用后正中入路切除半侧椎板,切开硬脊膜,显微镜下探查硬脊膜动静脉瘘口,在硬脊膜内灼闭血管瘘口并剪断,缝合硬脊膜。结果11例术后症状改善,其中运动功能改善最明显,感觉障碍改善次之,1例无改善。无手术并发症,无复发。结论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创伤小、方法简单、效果肯定,可作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治方法和临床特点。方法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16例,术前行MRI及血管造影确诊,全组均行半椎板入路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处理。结果16例均为单发,其中颈段2例,胸段8例,腰段6例。瘘口除2例多支动脉供血,余均为单支动脉供血。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其中14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例患者症状稳定。结论MRI是硬脊膜动静脉瘘可靠的诊断方法。全脊髓血管造影可以精确定位瘘口位置,同时排除其他脊髓血管畸形,是诊断硬脊膜动静瘘的金标准。微创半椎板切除显微手术切除是硬脊膜动静瘘的优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征,以增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结果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临床表现,早期的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脊髓MRA增强和脊髓血管造影为确诊依据。结论对慢性病程的脊髓病变患者应做脊髓MRA增强检查,并进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检查,以求早期确诊,因为早期治疗可以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经半椎板入路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17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17例资料,术前行MRI检查及血管造影确诊,以半椎板入路硬脊膜动静脉瘘显微手术治疗。结果病灶位于颈段1例,胸段9例,腰段7例。瘘口均为单动脉供血。术后行脊髓血管造影复查,显示瘘口全部消失。15例获随访6个月-2年,其中10例患者症状消失,3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例患者症状未见改善。结论脊髓血管造影可以精确定位瘘口位置,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是硬脊膜动静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 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及术后转归.结果:39例患者脊髓MRI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确诊,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行脊髓血管造影复查,显示瘘口全部消失.29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脊髓MR复查,显示脊髓周围的血管流空影完全消失,T2 像髓内高信号影消失或明显减少.39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37例症状改善,2例无变化,未见复发.结论:脊髓MRI和选择性血管造影是确诊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方法,显微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MRI对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早期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RI、X线根动脉造影(DSA)确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4例临床资料、MRI表现、DSA表现,对其临床特点、MRI征象、DSA征象进行分析。结果:4例硬脊膜动静脉瘘均发生于老年男性,2例发生于下胸段,2例发生于腰段,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和感觉障碍、括约肌及性功能障碍;影像学表现为T2脊髓周围低信号,随内高信号,MRI对比增强扫描矢状位T1WI显示:扩张的软膜静脉表现为缓慢血流的高信号和延脊髓腹侧、背侧的流空信号,可见脊髓内斑片状强化,选择性根动脉造影显示硬脊膜动静脉瘘充盈根动脉和早期分流进入软膜静脉系统。结论: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是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上行性的双下肢运动、感觉、大小便功能障碍,由于该病早期的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脊髓MRI是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无创筛选检查,而脊髓血管造影是确诊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诊断与栓塞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选择性血管造影与栓塞治疗资料 ,所有患者均行全脊髓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2 8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经血管造影检查均能明确诊断 ,能显示病变的范围、血供情况及其特征 ,其特点为硬脊膜动脉与脊髓表面静脉直接相通。 18例 (占64 .3 % )硬脊膜动静脉瘘位于脊柱左侧 ,10例 (占 3 5 .7% )位于右侧 ;2 3例瘘口 (占 82 .1% )位于胸 3与腰 2椎体平面之间。经超选择插管后 17例患者接受了栓塞治疗 ,其中 12例行栓塞后手术切除。随访观察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者 11例(占 64 .7% ) ,病情稳定者 4例 (占 2 3 .5 % ) ,病情加重者 2例 (占 11.8% )。所有栓塞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行栓塞治疗是硬脊膜动静脉瘘安全而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硬脊膜动静脉瘘是一种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由于本病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多样性,给早期、正确的诊断带来困难,常有误诊及漏诊发生,可以利用MRI作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筛查手段,明确诊断需要作DSA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0.
王建生  王志潮  柳江  张鸿祺 《北京医学》2012,34(11):949-951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 对41例磁共振影像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确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和病变节段的X线定位,分别采取血管内栓塞瘘口或半椎板开窗显微手术夹闭瘘口和引流静脉.术后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血管内栓塞瘘口者抗凝治疗;手术夹闭瘘口及引流静脉者针对影像学有无脊髓病变,早期开始综合治疗消除脊髓水肿,配合康复疗法恢复脊髓功能.结果 41例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和好转者占92.7%(38/41),无好转者占7.3%(3/41);感觉障碍恢复或好转者占95.1%(39/41).随访3~24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无复发,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个体化治疗应当包括手术和手术后综合治疗两部分,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栓塞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方法:14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中,6例以微粒栓塞,1例正丁基-2-氰基丙烯酸酯(NBCA)栓塞,7例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短期内症状均改善,随访6个月至5年手术和以胶栓塞患者均无复发,以微粒栓塞患者中有2例复发,其中1例手术治疗.结论:手术夹闭或以胶栓塞瘘口均可作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赵丹 《大家健康》2014,(8):291-291
目的:对血管内栓塞与显微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与分析2011年5月到2014年5月收治50例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采取显微手术,21例患者采取栓塞治疗,对患者进行6个月到12个月随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复发情况。结论:血管内栓塞与显微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效果均较为理想,少数患者在采取血管内治疗时需要栓塞引流到静脉近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血管内栓塞与显微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与分析2011年5月到2014年5月收治50例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采取显微手术,21例患者采取栓塞治疗,对患者进行6个月到12个月随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复发情况。结论:血管内栓塞与显微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效果均较为理想,少数患者在采取血管内治疗时需要栓塞引流到静脉近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少见的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SDAVF),就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报告1例曾2次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资料。结果该病例为老年男性,亚急性起病,双下肢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病情进行性加重,脊髓MRI检查可见脊髓水肿及脊髓软化坏死信号,脊髓前后有葡行的血管流空影,呈串珠样改变。结论 SDAVF以中老年男性多见,根据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及脊髓MRI的特点,可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5.
李小玲  厉春林  赵丹 《海南医学》2012,23(21):155-156
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是指供应硬脊膜或神经根的细小动脉在椎间孔处穿出硬脊膜时与脊髓引流静脉交通,静脉返流至脊髓表面,导致脊髓实质内静脉回流受阻,椎管内静脉高压,脊髓充血、水肿、坏死,神经功能丧失[1]。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男性比女性常见(约5:1);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胸椎及腰  相似文献   

16.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治疗因其创伤较小,而在一些医院或对某些病人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但该病栓塞后复发目前仍是棘手的问题。栓塞后复发典型的症状是栓塞后患者原有的症状再次出现,其起病和进展一般均较缓慢。如果栓塞后出现严重肢体瘫痪,往往是由于脊髓静脉血栓形成,因此很多病人在栓塞后采取常规抗凝治疗。该文报道了一例硬脊髓膜动静脉瘘病人,在栓塞后数小时出现双下肢完全瘫痪。经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硬脊膜动静脉瘘复发而非脊髓静脉血栓形成。该患者在行再次栓塞后症状逐渐恢复正常。该文还对该例患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前辅以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2例SDAVF患者术前行CTA检查和脊髓血管造影(DSA),确诊后行显微手术治疗.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的敏感度.采用Aminoff和Logue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脊髓功能.结果 CTA对52例SDAVF均做出正确诊断,对供血动脉及瘘口诊断的敏感度为100%.随访中有42例(87.5%)术后症状改善,无症状加重及复发者.结论 CTA可以准确定位诊断SDAVF的供血动脉及瘘口,是手术前必要的辅助检查.显微手术直接夹闭硬脊膜动静脉瘘口,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采用半椎板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法、术后恢复及随访资料.结果 8例患者均为单瘘口病变,术中神经内镜辅助下发现瘘口并行引流静脉切断术,术后复查造影所有病例均影像学治愈;随访3~35个月,平均11.2个月,2例症状完全消失,5例明显好转,1例无变化.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微创、安全、有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utility of neuroendoscope-assisted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Methods From November 2008 to November 2010,8 cages of 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 underwent neuroendoscope-assisted surgical treatment by a hemilaminectomy approach.Retrospective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for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imaging findings,surgical approaches,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follow-up profiles.Results All were of single fisula.Under the assistance of neuroendoscope,the fistulas were found intra-operatively and the draining veins disconnected successfully.The results of post-operative angiography showed the disappearance of all draining veins.After a follow-up period of 3-35 months,2 cases became asymptomatic,5 cases improved obviously and 1 case had no change.Conclusion Neuroendoscope-assisted surgery is mini-invasive,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骶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7年来收治的21例骶部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及术后转归.结果 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25~64岁,平均48.2岁.病程10~36个月,平均16.3个月.所有患者均在脊髓血管造影后得到确诊.其中单纯手术治疗15例,单纯栓塞治疗4例,两种方法合用治疗2例;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得到改善.21例随访2~12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选择性血管造影是确诊骶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方法.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栓塞治疗.术后抗凝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硬脊膜动静脉瘘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矫黎东  贾宇  丁岩  卫华  李存江 《北京医学》2021,43(5):393-395,399
目的 总结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腰椎穿刺检查的28例SDAVF患者.结果 患者中男27例,女1例.发病年龄41.0~78.0岁,平均55.5岁.临床症状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