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早期心肌梗死患者的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CK—MB的变化。方法 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急诊就诊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均以急性胸痛为就诊之主要症状并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比较两组的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CK—MB的灵敏度、特署性。结果 从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CK—MB的灵敏度、特异性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肌钙蛋白Ⅰ的特异性最高,而肌红蛋白的灵敏度为最高。  相似文献   

2.
心肌酶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是用于心肌梗塞、心肌炎诊断的常规检测手段.免疫抑制法又以简便、快捷、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而目前正普及于临床实验室.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CK-MB常出现异常结果,即CK-MB大于总CK.现就以往工作做回顾性分析,以便与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与肌酸激酶总酶(CK)的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非心脏病组(血清CK>400u/L和(或)CK-MB>50u/L)75例和AMI组42例患者CK-MB/CK>5%病例的阳性率,评价CK-MB/CK>5%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AMI组CK-MB/CK>5%的阳性率为78.6%,显著高于非心脏病组的22.7%(P<0.01)。CK-MB/CK>5%对AMI诊断的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66.0%和86.6%。恶性肿瘤患者CK-MB/CK(41.9±29.6)显著高于AMI患者(8.9±7.4),P<0.01。结论CK-MB/CK>5%指标对AMI的诊断价值较有限,但若能排除致CK-MB假性升高的病例,则可使诊断价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对114例脑组织损伤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CK-BB)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CK-BB活性的测定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是否有脑实质损伤及损伤程度。它与判断脑组织损伤的其它指标合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并可判断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6.
严重颅脑损伤后出现心肌损害已被尸检所证实 ,但对存活的颅脑外伤病人目前尚无直接的病理资料。国外学者曾通过对血清酶学的检测来了解严重脑外伤患者心肌损害程度 [1 ]。笔者自 1997年 8月~ 1999年 5月对 10 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 ,2 2例健康人血浆中的肌酸激酶心肌型同功酶(CK- MB)进行检测和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4例 ,男性 6 8例 ,女性 36例 ,年龄36 .8± 15 .4岁 (10~ 72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 :(1)伤后 4h内入院 ;(2 )入院后均行头颅 CT检查 ;(3)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 ;(4 )伤前无高血压或心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高峰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下称“心衰”)的关系。方法:对34例AMI患采用免疫抑制法制定系列血清CK-MB,并观察其并发心衰的情况。结果:AMI并发心衰患9例(心衰组,其中约40%在24h后并发心衰),AMI无心衰患25例(无心衰组)两组血清CK-MB高峰时间均在24h内,但心衰组血清CK-MB峰值比无心衰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测定血清CK-MB峰值有助于预测AMI并发心衰。  相似文献   

8.
脑损伤的生化指标—脑型肌酸激酶同功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流 《上海医学》1993,16(4):237-239
本世纪六十年代起,人们就开始着手于研究脑损伤后脑脊液中酶蛋白含量的改变。这些酶的种类很多,而且特异性较差。1977年Mass 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小鼠在脑损伤后,其脑脊液中的α羟丁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相关酶的比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酶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α0羟丁酸氢酶(α-HBDH)在急性心肌梗塞(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AMI患者的CK、CK-MB、α-HBDH酶活性作了长达18天的动态连续测定,并与同期24正常进行了比较,结果:CK-MB特异性高,但持续短暂;α-HBDH出现早、消失慢,经过10天,酶活力仍维持较高水平,远高于对照组;CK在这三种酶中敏感性最高,结论:联  相似文献   

10.
徐桂琳  赵博  刁丽娟  王永刚  张颖  马振薇 《吉林医学》2007,28(15):1720-172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表明,血小板功能代谢及数量的异常改变,在心肌梗死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CK—MB为反映心肌细胞坏死的血清标志物之一。以下通过测定AMI患者的CK—MB及PLT数值,讨论他们在AMI中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肌酸激酶(CK)主要存在于心肌内,其分子是由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二聚体产生三种CK同功酶CK—BB、CK—MB、CK—MM,其中CK—MB主要分布于心肌内。正常血清中含量很少,不超过CK总活力的5%。急性心肌梗塞胸痛发作后血清CK—MB上升先于CK总活力升高,24小时达峰值,36小时内其波动曲线与CK总活力相平行,至48小时后逐渐正常。若下降后的CK—MB再度上升则提示心肌梗塞复发。  相似文献   

12.
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与心肌炎发生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与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动力学法,检测68例病毒性心肌炎和27例上感患儿的血清CK-MB,并对患儿进行门诊随访。结果 上感组异常5例(18.5%),其中1例持续异常确诊为心肌炎。心肌炎A组(〉16U/L)临床、X线、超声及心功能改变均重于B组(≤16U/L)(P〈0.01),总病程及心电图和心肌酶恢复正常时间(18.6d和21.4d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临床病情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我们对1998年1月~2000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Ⅱ (CK -MB)和血清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 60例AMI和 8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AMI病人血清CK -MB和cTn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 ,但 60例AMI组中血清cT nI高于参考值的人数 (5 2例 )多于血清CK -MB高于参考值的人数 (4 6例 )。结论 早期诊断AMI时 ,血清cTnI和CK -MB的检测有临床意义 ,但cTnI检测目前在临床上可以逐步取代血清CK -MB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Ⅱ(CK-MB)和血清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60例AMI和8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AMI病人血清CK-MB和cTn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但60例AMI组中血清cTnI高于参考值的人数(52例)多于血清CK-MB高于参考值的人数(46例).结论早期诊断AMI时,血清cTnI和CK-MB的检测有临床意义,但cTnI检测目前在临床上可以逐步取代血清CK-MB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CK-BB)在不同的脑疾患中的活性及意义。方法 利用动力学法测定。结果 在脑挫裂伤组及重度组和死亡组中,CK-BB活性最高。结论 CK-BB活性与脑组织的损害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可做为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正>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同功酶CK-MB是反映心肌细胞损害的特异性较高的血清酶,临床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但在一些非梗塞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清中亦见增高,本文将近年本院收治的15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血清CK-MB变化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15例急性左心衰竭(心衰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完整者,年龄43~78岁,平均66.82岁,男女比例为4:1,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73.3%),冠心病3例(20.0%),甲亢心1例(6.7%);全部病例符合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标准;发病至入院时间2小时至2天,平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是围产期足月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可产生永久性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痉挛和共济失调等,为医学界及社会所关注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的检测值与病情轻重的关系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免疫抑制双试剂法与单试剂法测定CK-MB同工酶,其在反应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但通过100例正常人,34例非心脏病人,9例心梗病人血清测定统计学结果。可得出两种测定方法结果之间,P〉0.05,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