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院儿童死亡41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凯丽  姜静雯 《医学争鸣》1999,20(9):S044-S045
0 引言 国务院下发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未来10a发展战略目标中,第一位目标是到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1/3.鉴此,我们对我科21a来住院儿童死亡原因做一分析,为做好儿童保健及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1 对象和方法 我院儿科1978~1998年收治住院患儿15511例,死亡412例,其中男273例,女139例.根据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各年龄组的主要死因构成,死亡儿童的年龄分布、死亡患儿住院时间及死亡尸检率.2 结果 按每5a为一阶段统计各段死亡率,21a来住院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0年的住院儿童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对危害儿童健康疾病的主要因素,为儿童疾病的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儿童病死率。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编码,以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统计汇总。结果0~14岁儿童病死率1.39%,新生儿死亡人数占儿童死亡总人数的36.64%。儿童的主要死因依次为新生儿疾病、传染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和先天畸形。结论提示提高围生期及新生儿期的保健服务质量和全民健康意识,做到有病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儿童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22例儿童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降低儿童死亡率,本文就1989-1998年我院儿童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统计分析,以探讨儿童的重要死亡原因及死因结构,现报告如下。l资料资料来源与方法:本文222例病例均为1989-1998年在我院死亡的住院儿童。同一患者患两种以上疾病时,以入院第一诊断列入分析。2结果分析2.l性别与年龄222例中男性148例(66.67%),女性74例(刀‘33阮),男女比为2:1,年龄分组见表1。表1本组病例年龄分组2工入院时病危情况:入院时病危人数168人,占75.67%,其余病倒入院时未达病危,住院期间病情加重而死亡。23住院日与确诊日数:222例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住院儿童死亡原因,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成都市儿童医院1985-1994年住院25078例儿 死亡病例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总病死率为0.65%,0-岁组病死率最高(1.14%),占各年龄组死亡的81.71%,农村住院儿童病死率(1.48%)明显高于城市(0.41%);10年间病死率呈下降趋势,新生儿疾病占死因首位,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依次列二、三位;新生儿死亡疾病谱中居前三倍的分别是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窒息。结论:通过10年死亡总结分析,明确住院和童死亡原因特点,为儿童疾病的医疗和预防保健部门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有益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158例产妇住院分娩的临床资料。新生儿出生体重和Apgar评分均处于较好状态;剖宫产率为35.44%,经产妇及产妇年龄〉25岁在剖宫产组中较高且无显著意义,而孕期、新生儿Apgar评分和出生体重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表明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并需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6.
李卫东  吴守民 《吉林医学》1994,15(2):117-117
158例新生儿肺炎住院病例分析李卫东,张艳霞,马飞(伊通满族自治县医院儿科130700)吴守民,刘艳娥,赵硕(伊通满族自治县医院质管科130700)石荣芳,冯静平(伊通满族自治县医院妇产科130700)笔者整理了我院1990年~1992年收治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7.
分析158例产妇住院分娩的临床资料.新生儿出生体重和APgar评分均处于较好状态;剖宫产率为35.44%,经产妇及产妇年龄>25岁在剖宫产组中较高且无显著意义,而孕期、新生儿APgar评分和出生体重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表明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并需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儿科1992年~2001年死亡病历进行分析。10年来住院患儿死亡率从4.9%下降至1.8%;儿童死亡年龄主 要分布在0~6月,尤以新生儿居多;死亡以窒息、败血症、早产及重症肺炎居前四位;死亡时间多发生在入院3天内;死亡 患儿以基层救治无效转诊者居多。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强基层新生儿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何谚  李峰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57-158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并加以分析。方法对我院158例小儿慢性咳嗽回顾性总结。结果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多种多样。结论找出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任永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42-2244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因慢性咳嗽于我院儿科就诊的158例患儿的病因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69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51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32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10例,心因性咳嗽3例,先天性呼吸道疾病2例,支气管异物2例。结论不同年龄患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常不一样,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CVA、UACS成为咳嗽的主因,部分患儿同时有两种或三种病因,表明儿童慢性咳嗽呈多因素性。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1954~1974年门脉性肝硬变住院病例共573例,其中死亡病例158例,现将其死亡原因分析研究于下: 研究结果一、本组资料共573例,均系住院病例,门脉性肝硬变失代偿期晚期病例占多数。男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病死率及死亡疾病的变化趋势,为提高无锡地区儿童医疗质量、降低儿童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某儿童医院共248886例住院病案首页资料,其中转归为死亡的187例,将出院主要诊断根据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中22个章节进行分类统计;分为2006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以及2014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两个阶段进行分析;按年龄分组,分为新生儿组0天~28天,婴儿组29天~1岁(不含),幼儿组1岁~3岁,学龄前儿童组4岁~6岁,学龄儿童及青春期≥7岁;分别计算患儿病死率以及死因构成,观察其趋势变化。结果 某儿童医院病死率呈下降趋势,2006年-2013年病死率最高为新生儿组(0.18%),主要死亡疾病分类: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17.12%)、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17.12%),2014年-2021年病死率最高为婴儿组(0.10%),主要死亡疾病分类:呼吸系统疾病(21.05%)、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21.05%),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分布在婴儿期组、学龄期及青春期组,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158例卵巢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卵巢囊肿的认识。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门诊收治的158例卵巢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3组(0~1岁、>1~8岁和>8~16岁)。并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大多数新生儿和婴儿卵巢囊肿是偶然发现的;在1~8岁的女孩中,较多有临床症状,包括乳房发育(81.3%)和阴道出血(25.0%)。8岁以上的女孩主要以月经不规律(45.6%)或腹痛(33.3%)最为常见。绝大多数患者被诊断为单纯性卵巢囊肿,但6名患者被发现患有卵巢肿瘤。卵巢扭转7例;大部分卵巢囊肿随访可以自发消退,部分患儿出现复发。2名患儿在随访时出现中枢性性早熟。本组患儿手术干预率为8.9%。结论:大多数女孩患有单纯性卵巢囊肿,无需干预预后良好;然而,部分患儿可能存在潜在病因或并发症,如卵巢肿瘤、McCune-Albright综合征、Van WykGrumbach综合征、中枢性性早熟和扭转;因此,应对这些患者进行仔细评估,并采用多学科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儿童鼠药中毒1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近二年儿童鼠药中毒的种类及治疗方法,对158例儿童鼠药中毒的种类、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氟乙酰胺和毒鼠强中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抽搐和癫痫持续状态。除了使用特效或有效解毒剂外,利多卡因对控制癫痫持续状态、高压氧疗对减轻神经系统后遗症均有积极作用。提示氟乙酰胺和毒鼠强中毒是近二年农村儿童鼠药中毒的主要种类,应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2146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院2000-2005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及疾病谱,收集整理6年所有住院病案资料,共计178387例,其中死亡人数2146例,并依据ICD-10对其进行疾病分类。结果,出院病人每年增加,病人死亡率逐年下降;死因顺位,前五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病死人数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2∶1;41岁至61岁年龄组病死率增高明显,61岁年龄组病死率高达23.11%(253/2146)。2000年至2005年,住院病人病死率逐年递减,说明我院医疗工作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1459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发展和居住环境的改变,疾病死因也发生了变迁,现将我院7年来1459例住院死亡病案进行统计,分析病死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死因顺位的构成及主要死亡疾病的演变趋势,以提高防病治病的认识。 材料与方法 资料 收集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1993年初到1999年底住院病人死亡登记册、统计报表及住院死亡患者的病案。 方法 应用计算机对住院死亡患者的疾病诊断、年龄和性别等指标进行相关的统计和分析。死亡患者的疾病诊断按照ICD-9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归类,如诊断中出现多种致死疾病,则以第一诊断来确定死亡原因。死亡…  相似文献   

19.
鲍萍 《安徽医学》2006,27(6):490-491
目的对681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年龄、性别构成和引起死亡的疾病顺序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加强对易患人群的预防,降低病死率。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对住院死亡病例的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对住院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引起死亡疾病的原因进行比较。结果2005年共收治病人44281例次中死亡681例,病死率为1.54%。死亡顺位前5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和外因;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应加强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2610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住院病人死因进行统计分析,能了解住院病人死因谱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原因,为医院医疗质量及宏观管理提供依据.本人就1993年-2002年间来2610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