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俊杰  左赤斌 《现代保健》2010,(28):188-189
目的了解双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5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行双管负压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情况。结果75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行双管负压引流患者手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21例积液量均小于20ml,皮瓣坏死3例均为小范围坏死,全组患者预后理想。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应用双管负压引流,可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缪巍  周为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672-3673,368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40例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分为4组,分离皮瓣方法分别使用电刀和皮刀,再根据是否使用生物胶将病人分为皮刀组、皮刀+生物胶组、电刀组、电刀+生物胶组,观察术后d1引流量、术后引流液总量、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情况分析皮瓣分离方法和纤维蛋白胶对皮下积液产生的影响。[结果]引流量电刀组少于皮刀组,其中电刀组v.s皮刀组,电刀+FC组v.s皮刀+F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可通过减少电刀游离皮瓣、创面喷涂FG等措施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管引流预防乳腺癌皮下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双管引流与单管引流的引流效果。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中发生皮下积液11例(22%),观察组66例患者中发生皮下积液5例(7.6%),两组相比,引流时间、引流量无显著差异,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的手术中,应用双管引流可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术后切口放置自制皮下负压引流装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行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使用普通引流管,试验组52例患者,使用自制皮下负压引流装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换药次数、平均拆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d引流量,对两组患者术后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平均换药次数减少、平均拆线、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试验组术后第2~4天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感染性腹腔手术切口防治中,使用自制皮下负压引流装置,不仅可取得良好效果,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对本院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3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综合防治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引流方式:观察组70例采取腋下负压引流+肋缘下常规引流;对照组68例采用腋下及肋缘下双负压引流。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的总发生率为12.86%;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为(30.43%,P〈O.01)。结论腋下负压引流+肋缘下常规引流及综合防治有利于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管负压引流对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效果。方法将92例乳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取胸骨旁皮瓣下及腋窝分别放置一根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对照组则常规腋窝负压引流。结果双管负压引流组较单纯腋下引流组病人发生皮下积液例数明显减少。结论皮瓣下双管负压引流可有效降低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皮瓣外加压补丁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女性乳腺癌患者265例,比较皮瓣外加压补丁(A组)与传统纱布加压(B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A组130例患者皮下积液12例,发生率9.2%;B组135例患者皮下积液30例,发生率22.2%;A组与B组比较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瓣外加压补丁有助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13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及原因,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136例中30例发生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2%.纵切口发生皮下积液发生率为27.7%,横切口发生率为16.7%,糖尿病患者发生率为55%.所有病例经穿刺抽液、局部加压包扎均最终愈合.结论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唯有术前、术中及术后合理有效的处理,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纯负压引流与同时加胸带加压包扎两种方法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5年间我们所行的27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加压包扎组122例中皮下积液30例,发生率24.6%,皮瓣坏死6例,发生率4.9%;负压引流组156例中皮下积液35例,发生率22.4%,皮瓣坏死5例,发生率3.2%。结论单纯负压引流对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出现较多的一种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发生既给患者精神上带来痛苦,又造成患者的经济损失,是乳腺癌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000年4月-2007年11月,本院共完成乳腺癌根治术157例,术中采取了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蒋孜明 《现代保健》2011,(22):177-17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预防皮下积液的方法.方法 将7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按乳腺淋巴回流结扎分别分为不结扎腋窝淋巴管组(对照组,n=20)、结扎淋巴管组(结扎组,n=30)、结扎淋巴管加半真空负压引流组(半真空组,n=20),比较各组间术后引流时间、皮下积液发生率.结果 70例患者平均引流时间为(10±8)d,皮下积液发生率为5.7%;结扎组较对照组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积液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半真空组较结扎组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积液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乳腺淋巴回流结扎淋巴管加半真空负压引流能有效缩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时间,降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对积液引流器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佩戴情况以及对引流器的功能要求,为设计制造新型积液引流器提供理论依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自行设计打印问卷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70例进行积液引流器相关知识认识度、引流器佩戴感受、对引流器的功能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70例,回收有效问卷65例,接受调查者均为女性,其中4例(6.2%)患者对引流器非常了解,25例(38.5%)患者更愿意选择经济性,40例(61.5%)患者更愿意选择实用性,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乳腺癌术后引流器的改进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11、3.462,P <0.05)。结论 应加强对积液引流器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宣教,同时应贴近大众需求,设计更加经济实用的新型积液引流器。  相似文献   

13.
陈洲熙  杨倩  廖妮  胡壹  艾红艳 《现代保健》2012,(31):125-126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负压引流方法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将21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6例使用中心负压吸引,对照组110例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袋引流。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引流方式均可用于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治疗乳腺癌术后重度皮下积液(>30 mL/d)的有效性。 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确诊为乳腺癌术后重度皮下积液的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VAC组(n=30,采用VAC治疗)与对照组(n=30,采用常规引流法治疗)。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组重度皮下积液患者接受不同引流法治疗的临床愈合时间、引流量及引流时间,并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VAC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乳腺癌手术方式与切口选择、肿瘤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治疗前平均积液量、人体质量指数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病例收集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VAC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5.7±4.4) 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3.2 d±3.7)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2,P=0.004)。VAC组平均引流时间为(6.2±3.5)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5.8±5.0)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93,P<0.001)。VAC组平均引流量为(283.5±2.8) 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69.4±3.4) mL,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9.472,P=0.016)。 结论VAC治疗乳腺癌术后重度皮下积液,较目前临床所用的常规引流法,具有降低乳腺癌术后引流量,缩短治疗时间及引流时间的疗效。但是,VAC是否值得于乳腺癌术后重度皮下积液患者中推广、应用,则尚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叶华 《中国保健》2006,14(24):10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创面双管负压引流的护理体会.方法我科2003年2月~2006年8月5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采用患侧腋窝和前胸壁各置一剪有侧孔的硅胶引流管,经胸壁创面最低位引出引流液,在引流瓶密闭方面、防止引流阻塞、感染等方面进行系统认真的护理.结果本组55例乳癌根治术伤口一期愈合率达100%.无感染及瘀血现象.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结论有效的乳癌术后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管引流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体会。方法:对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的30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例,分为双管法组160例和单管法组145例,分别采用沿背阔肌前缘置腋下引流管及胸骨旁引流管的双管引流法和背阔肌前缘置腋下引流管一根接负压的单管引流法;观察两组引流量、引流时间及皮下积液情况。结果:(1)引流时间双管法(8.2±1.39)d与单管法(10.4±2.09)d比较拔管时间缩短,引流量双管法总引流量(470.77±23.52)ml,较单管法总引流量(442.90±26.40)ml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145例单管引流法出现皮下积液15例;160例双管引流法出现皮下积液7例,双管法出现皮下积液的几率较单管法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现皮瓣坏死和术侧上肢水肿情况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引流法患者带管时间较单管引流法短,总引流量较单管法多,对防治皮下积液的效果优于单管引流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中行皮瓣引流综合干预的效果及皮下积液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4月在舟山医院诊治98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治疗期间对照组(2021年2月—2021年9月49例)仅行常规干预,观察组(2021年9月—2022年4月49例)同时行皮瓣引流综合干预。观察患者术后引流量情况及导管拔除、切口愈合、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情况、患者负性情绪及对干预措施的满意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腋下引流量[(203.16±155.01 ml)vs.(131.06±88.44 ml)]与胸璧引流量[(124.08±114.65 ml)vs.(136.43±114.65 ml)]明显更低,观察组腋下拔管时间[(8.45±3.42 d)vs.(5.90±3.64 d)]、切口愈合时间[(8.08±1.94 d)vs.(7.27±1.05 d)]、住院天数[(15.14±5.20 d)vs.(12.43±4.04 d)]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18.37%)vs.(2.04%)]、皮瓣...  相似文献   

18.
赵俊淮 《工企医刊》2008,21(2):13-14
目的:讨论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乳腺癌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切开引流,患者均痊愈。结论:乳腺癌术后应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引流管拔除不宜过早,妥善加压包扎,创面止血应彻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高负压引流治疗巨大皮下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共43例巨大皮下脓肿病例(脓腔大于4 cm)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29例病人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另14例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高负压引流装置的治疗方法(简称联合法),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首次换药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与传统法相比,联合法愈合时间短,首次换药疼痛评分降低,换药次数减少;但平均住院费高、平均住院天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联合高负压引流装置方法治疗巨大皮下脓肿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换药过程中的疼痛感受,减少了换药次数.  相似文献   

20.
孔德娣 《现代保健》2011,(6):158-15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最佳简易治疗方法.方法 实验组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直接穿刺积液最低部位,穿刺后接20 ml注射器抽成负压持续吸引例.对照组:重新置管接负压吸引器例.结果 :实验组治愈时间(10.7±2.6) d,平均10.7 d.对照组治愈时间(10.2±2.3) d,平均10.2 d.t=0.91,P〉0.05.结论 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直接穿刺积液最低部位接20 ml注射器抽成负压持续吸引治疗与重新置管接负压吸引器治疗治愈时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