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在早期流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35例早期流产患者血清TNF α浓度。结果 早期流产患者血清TNF α显著高于正常非孕妇女及正常怀孕妇女 ,而且难免流产组明显高于先兆流产组。结论 提示血清TNF -α浓度升高可作为早期流产的活动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NF-α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肺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表达,并与癌旁正常肺组织对照。结果 TNF-α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癌细胞胞浆中,阳性率为47.5%(19/40),细胞核内无阳性表达;癌旁正常肺组织内无阳性表达(P〈0.05)。结论 TNF-α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早期流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35例早期流产患者血清TNF-α浓度。结果 早期流产患者血清TNF-α显著高于正常非孕妇女及正常怀孕妇女。而且难免流产组明显高于先兆流产组。结论提示血清TNF-α浓度升高可作为早期流产的活动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子宫腺肌病中的免疫组化定位和表达。探讨TNF-α在子宫腺肌病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子宫腺肌病(33例)标本中TNF-α的组织定位和表达,并按照其染色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中存在TNF-α的表达;TNF-α在原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强度,分泌期高于增生期,并且呈周期性变化;TNF-α在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强度分别高于原位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但是异位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中表达无周期性变化。结论:TNF-α在异位子宫内膜中的高表达提示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受卵巢激素和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克罗恩病(CD)是一种以小肠病变为主,累及整个肠道且原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溃疡坏死性炎症,常常伴有肉芽组织增生。肿瘤坏死因子α的过表达与CD的关系密切,英夫利昔是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中的一种。近年来,国内外采用英夫利昔治疗CD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英夫利昔在克罗恩病的诱导缓解、维持治疗等方面的优越性及其不良反应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0例腺肌病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TNFα和TNFR1的表达,并与20例正常子宫内膜进行比较.结果 TNFα在腺肌病组在位、异位及对照组内膜中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TNFR1除在腺肌病组异位内膜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5),余组问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腺肌病组在位内膜增生期与分泌期TNFα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NFR1的表达分泌期显著高于增生期(P<0.05);腺肌病组异位内膜增生期与分泌期TNFα、TNFR1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在对照组两者的表达均分泌期明显高于增生期(P<0.05).TNFα在腺肌病组在位内膜增生期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TNFR1在分泌期的表达为腺肌病组异位内膜<腺肌病在位内膜<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TNFα、TNFR1参与正常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调节.在位内膜分泌期及异位组织中TNFR1的低表达可能与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脑出血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和ELISA法分别对患者血清中的NO和TNF-α进行测定。结果患者组入院时和入院2周时血清中的NO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且患者组的NO和TNF-α水平随病情的缓解而下降。提示对脑出血患者行 NO和 TNF-α的检测有利于监测病情的发展和对预后 做出准确 判断。  相似文献   

8.
急性病毒性脑炎血清,脑脊液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脑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30确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其中8例为重症脑炎,伴频繁抽搐、昏迷)血清、脑脊液检测了TNF-α(肿瘤坏死因子)。结果:急性病毒性脑炎血清、脑脊液TNF-α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重症组患儿明显高于轻症组。结论:病毒性脑炎的发病与TNF-α密切相关,且血清、脑脊液TNF-α对预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变化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讨IFN-γ和TNF-α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96例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中IFN-γ和TNF-α进行检测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脑梗塞患者血中TNF—α含量动态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在急性脑梗塞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比色法测定了93 例急性脑梗塞各期患者和76 例健康人的外周血TNF-α、ET、NO的含量水平。结果: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中的TNF-α、ET、NO含量明显高于稳定期和恢复期(P< 0.05~0.001),而稳定期和恢复期TNF-α、ET 、NO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0.001),并与脑梗塞的分期和严重程度相关,且在急性期TNF-α与ET、NO呈正相关(r分别为0.75、0.73)。结论:这些因子的升高不仅在急性期脑缺血性损伤,而且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TNFα,IL—6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其在免疫调节中的机理。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22例RV肠炎患儿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同时与病情变化相比较。结果:RV肠炎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血清TNFα和IL-6在RV感染的免疫防御保护和免疫损伤机理中可能起重要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虚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该方治疗脾虚CD的免疫学机理。方法:采用破气耗气加饥饱失常之复因脾虚造模法结合Morris方法复制脾虚型CD动物模型,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灌胃给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0(IL-10)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NF-α升高、IL-10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B5组(白术∶茯苓=12∶15)、B6组(白术∶茯苓=15∶12)、B7组(白术∶茯苓=18∶9)TNF-α降低(P﹤0.05);B6组(白术∶茯苓=15∶12)IL-10升高(P﹤0.05)。结论: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虚型CD的细胞因子影响有异;其中以B6组对脾虚型CD大鼠血清TNF-α、IL-10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胃肠道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其病变分布广泛,临床症状多样,误诊率高。在国内外较通用的CD诊断标准中,均强调排除诊断或鉴别诊断。在我国,它需与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小肠恶性淋巴瘤等疾病鉴别,其中与肠结核的鉴别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用ELISA法测定了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TNFα浓度。结果表明,各种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这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慢性肝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Graves病时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1β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Graves病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1β的水平.结果 Graves病患者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多(P<0.01),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1β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二者与甲状腺激素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在Graves病时显著升高,其升高与甲状腺激素无关,而与Graves病自身免疫过程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脑囊虫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TNFα及血清sIL—2R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用放射免疫法ELISA法两种方法测定了25例脑囊虫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TNFα及血清sIL-2R含量。结果;服囊虫病患者血清TNFα含量和血清sIL-2R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患者血清TNFα和sIL-2R间未显示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血清中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淑兰  汤斌 《当代医师》1998,3(8):13-14
目的:研究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3例UC病人及正常对照者40例血清TNF-α水平。结果:活动性UC病人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增高,并与病情的轻重和病变的范围有关(P〈0.05)。结论:UC病人血清中TNF-α水平增高可能与UC的发生发展有关,它可作为UC病情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梁炳照  方明 《广东医学》2001,22(12):1165-1166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DPC公司Immulife化学发光仪及其配套试剂,对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外周血血清TNFα值的检测。结果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血清 TNFα值比正常健康人 TNFα值明显升高(P<0.01),血清TNFα水平与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存期长短有相关性,也提示 TNFα可能由异常单核细胞产生的。结论 TNFα测定可以作为恶性血液病诊断、病情发展及预后估计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生物法检测了24例严重烧伤病人血清TNF活性,同时观察了心、肝血清酶、血乳酸、血糖、血清蛋白以及WBC等的变化。结果提示伤后TNF大量产生,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变性,形成血栓致组织缺血缺氧,加上PMN释放增加,趋化聚集于受损脏器并活化产生大量毒性物质,损伤组织器官,导致OI甚至MOF的发生发展。TNF又通过内生性致热原和恶病质作用,使机体发热、糖元耗竭,肌肉蛋白分解及消耗增加等,降低机体防御功能,易于发生严重感染和恶病质状态,有助内脏功能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Graves病(简称GD)时外周血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NFα的水平.结果:GD各组血清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多(P<0.01),GD复发组血清TNFα水平低于GD未治疗组(P<0.05).结论:血清TNFα水平在GD时显著升高,其升高与甲状腺激素无关,而与GD自身免疫过程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