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中药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引起肝储备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将 7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成治疗组 (N =35 )和对照组 (N =35 ) ,两组在介入治疗后均予西药常规护肝治疗及对症处理 ,治疗组在介入治疗前、后服用健脾活血为主的中药。两组分别在第一次治疗前和第二次介入治疗后 1个月各检查吲哚靛青绿 15min潴留率 (简称ICGR15)。【结果】治疗组第一次治疗前ICGR15为 (11 2 0± 7 4 0 ) % ,第二次治疗后 1个月ICGR15为 (11 6 3± 5 5 0 ) %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对照组第一次治疗ICGR15为 (11 72± 7 19) % ,第二次治疗后 1个月ICGR15为 (19 6 2± 11 15 ) %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第一次治疗前两组ICGR1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第二次治疗后 1个月两组ICGR1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健脾活血中药在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储备功能损害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价值。方法58例外周动脉阻塞性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3组:常规动脉内导管药物溶栓者18例(A组),改良动脉内导管药物溶栓者23例(B组),超声消融结合导管内药物溶栓者17例(C组)。溶栓后球囊成形者26例,同时行内支架置入者18例。结果58例外周动脉闭塞均溶栓成功,无1例发生并发症者。A、B、C三组的平均溶栓时间分别为17.8±8.6、11.6±5.2和7.3±3.5h,C组的溶栓时间明显短于A、B组(P<0.05)。A、B、C三组的平均尿激酶用量分别为121.5±52.7,102.2±38.4和34.9±10.3万u,C组的平均尿激酶用量明显少于A、B组(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介入化疗及栓塞术联合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副作用。方法:6 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TNM分期Ⅳ期)随机分为两组:①介入化疗栓塞法。②介入化疗栓塞法联合放疗法。全部患者随访3~2 4个月,平均8 .2 3±2 . 7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1年生存率、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结果:介入法联合放射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 6个月,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2. 4 %和4 3. 8% ;而介入法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 .2个月,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5 . 2 %和0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 0 1)。介入法联合放射治疗组死亡患者的平均时间为10 . 2 1±4 . 16个月,而介入组患者为4 . 12±2 . 1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结论:介入法联合放射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介入法组,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介入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癌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晚期肝癌介入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对37例晚期肝癌进行介入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观察评价.结果 生活质量改善率84%(31/37),肿块缩小者占89%(33/37),AFP下降率84%(31/37),生活6个月以上者68%(25/37),生存12个月以上者54%(20/37),2例随访4a仍存活.结论 介入治疗对晚期肝癌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性疗法,适应范围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荨麻疹的疗效.方法:以62例荨麻疹住院患儿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即观察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药组方结合西医治疗和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随访复发率.结果:62例患者痊愈或好转出院58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9.66%,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7.4±2.1)d,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5.5±2.3)d.出院两个月后随访,对照组复发17例,复发率58.62%.观察组复发12例,复发率36.3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荨麻疹效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有标本兼治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204例原发性肝癌分成3组,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内科治疗组。介入治疗组采用超选择肝动脉插管或开腹肝动脉、门静脉双置管方法进行栓塞和灌注化疗。化疗药为:阿霉素、表阿霉素、卡铂、丝裂霉素、5-Fu,栓塞剂10%超液化碘油。介入治疗次数1~7次,两次间隔1个月~4个月不等。手术组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肝动脉、门静脉化疗。内科治疗组以护肝、支持对症处理。结果手术组平均生存期2.5年,1年生存率87.5%,2年生存率62.5%,5年生存率37.5%。介入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半年生存率为83%,1年生存率48.6%。内科治疗组中位生存期3.2个月,半年生存率10%。结论手术治疗是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介入化疗使不能手术的部分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内科治疗组疗效最差。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118-121
目的 探讨CT 灌注成像参数在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 例,所有患者均予以靶向药物治疗,疗程1 个月,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肺CT 扫描,并对肿瘤层面行灌注成像。观察患者靶向治疗后疗效,并比较有效组与无效组治疗前和治疗1 个月后CT 灌注成像参数指标。结果 治疗1 个月后,完全缓解患者14 例、部分缓解患者17 例、稳定患者15 例、进展患者14 例。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31 例、无效组29 例。两组治疗前CT 灌注成像参数指标BV 及PS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前CT 灌注成像参数指标BF 水平[(90.24±10.09)mL/(min·100 g)]高于无效组[(68.46±7.42)mL/(min·100 g)](P<0.05)。治疗1 个月后,无效组BF、BV及PS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BF、BV 及PS 水平[(62.75±8.64)mL/(min·100 g)、(3.65±0.59)mL/100 g、(11.26±2.97)mL/(min·100 g)]均较治疗前[(90.24±10.09)mL/(min·100 g)、(5.17±0.78)mL/100 g、(17.45±5.24)mL/(min·100 g)]明显下降(P<0.05)。结论 CT 灌注成像参数能有效地评估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价值。 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肝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单次介入手术治疗后是否有效分为观察组(有效,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 50%)及对照组(无效,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50%)。共纳入8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35例。检测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 d外周血TSGF及甲胎蛋白(AFP)的改变,分析各项指标对患者单次治疗的疗效评估价值。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TSGF、AF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TSGF下降水平(ΔTSGF)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6.7±11.2) U/ml vs.(50.4±9.6) U/ml;t=13.900,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AFP下降水平(ΔAFP)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351.9±15.3) ng/ml vs.(296.8±12.9) ng/ml;t=13.390,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以79.33 U/ml为截点值,治疗后7 d ΔTSGF预测单次介入治疗有效的敏感性为88.57%,特异性为83.67%,曲线下面积为0.882,优于ΔAFP。相关性分析提示,ΔTSGF与ΔAFP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0.676,P<0.01)。 结论 TSGF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优于传统的AFP。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药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患者个人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中药联合介入治疗;对照组22例,单纯给予介入治疗。介入治疗4-6周重复治疗1次,2-3次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瘤体大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比较,治疗组提高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稳定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介入结合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比单纯介入治疗效果好,中西医结合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中继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皮肺穿刺瘤体内注射无水乙醇和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晚期NSCLC患者,在电视透视导引下经皮肺穿刺瘤体内注射无水乙醇14例(注射乙醇组),注射化疗药物12例(局部化疗组).结果注射乙醇组和局部化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7%和5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3±9.1)个月和(14.8±7.6)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EA)和多糖抗原50(CA50)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经皮肺穿刺瘤体内直接介入治疗对于失去手术机会及对化疗和放疗不能耐受或不接受的NSCLC患者不失为另一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PRFA)联合肝动脉化疗碘油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制定以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复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70例,均行超声引导下PRFA联合TACE介入治疗.分析其近期临床治疗疗效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近期有效率(CR+ PR)为85.71%,甲胎蛋白(AFP)转阴率为75.0%,AFP下降超过50%者为95.83%,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肝脏生化指标改变等,6例发生较重并发症(肝功能衰竭1例、腹水2例、胆囊炎3例),经积极纠正无治疗期死亡.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6.3%、52.6%、34.2%.结论:PRFA联合TACE治疗无手术适应征的复发性肝癌近期疗效确切,可获得满意的远期生存时间,是非手术综合治疗中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肝肝功能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34例),分别给予一般保肝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服调中减压煎,3个月后复查胃镜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形态和颜色改变,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28例(82.4%),对照组有效14例(5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肝肝功能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在胃癌肝转移中的疗效。方法对145例胃癌肝转移瘤行肝动脉造影,观察肝转移瘤血供情况,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并联合静脉化疗,评价其疗效。结果胃癌肝转移瘤血供丰富86例,有效率88.37%,中位生存期16.5个月;胃癌肝转移瘤少血供59例,有效率49.42%,中位生存期9.2个月。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是胃癌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富血供的胃癌肝转移瘤较少血供的胃癌肝转移瘤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益气中药在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患者通常免疫功能低下,且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力也有抑制作用。"扶正"是中医治疗肝癌的基本法则之一;用药方面,以补气、理气、活血方药为主。文章从中药注射液、口服中药制剂及中药汤剂3个方面举例简述益气中药在肝癌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提示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原发性肝癌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郑志勇 《河北医学》2013,19(4):546-549
目的:评价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78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中预组(42例)应用肝动脉开入((TACE))联合靶向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36例)单纯采用肝动脉介入治疗(’FACE)方案治疗。结采: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0.9%和55.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O.5、1、2、3、5午生存率,干预纽为94.3%,68.8%,33.7%,18.4%,10.3%,对照纽为84.2%,54.6%,19.6%,8.1%,2.5%,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优于单纯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肝癌患者通常免疫功能低下,且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力也有抑制作用。"扶正"是中医治疗肝癌的基本法则之一;用药方面,以补气、理气、活血方药为主。文章从中药注射液、口服中药制剂及中药汤剂3个方面举例简述益气中药在肝癌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提示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原发性肝癌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郑志勇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7-68,75
目的探讨结肠癌多发肝转移瘤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多发肝转移患者共8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肝动脉介入组46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全身静脉化疗组40例采用全身静脉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12、24、36个月的生存率。结果肝动脉介入组有效率与全身静脉化疗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肝动脉介入组12、24、36个月总生存率高于全身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静脉化疗比较,肝动脉介入治疗对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玉肾露联合贝那普利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蛋白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3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中药加西药治疗组33例、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疗程为2个月。结果:治疗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能显著降低蛋白尿,中药加西药治疗组P〈0.05,中药对照组P〈0.05,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加西药治疗与中药对照组相比,中药加西药治疗组P〈O.05;中药加西药治疗与西药对照组相比,中药加西药治疗组P〈O.05。结论:3组均有效,中西结合治疗组在治疗对比中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9.
王赢 《中国医学创新》2013,(28):103-105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0例中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接受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对照组采用口服索拉非尼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治疗的总有效率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7.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期(29.42±5.39)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6.46±3.8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肝癌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快速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药烫熨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方法:(1)对象:2008年3月—2009年8月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脑卒中患者共284名。(2)方式:缺血性脑卒中188例,随机分常规治疗组、低分子肝素组、热疗组、中药烫熨组干预,出血性脑卒中96例随机分入常规治疗组、热疗组、中药烫熨组干预。疗程均为10天。3个月后随访。(3)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入组情况4组相似(P〉0.05),3个月随访,中药烫熨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和热疗组(P〈0.05),且有显著差异。与低分子肝素组无明显差别(P〉0.05)。出血性脑卒中入组情况3组相似(P〉0.05),3个月随访,中药烫熨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和热疗组(P〈0.05),且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烫熨可有效提高患者病后的生活质量,有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降低致残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