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托头时间的长短是重要因素之一;剖宫产手术中产后出血量子宫收缩占重要因素,本组在严格控制条件,除可能有影响因素情况下,对176例剖宫产作为研究和对象,研究了剖宫产术中适时应用催产素对减少产后出血及缩短托头时间与Apgar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指征的放宽、术后镇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初产妇选择剖官产,剖官产率呈现上升趋势。剖官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再次剖官产也呈上升趋势。由此导致的产科问题也13显突出。我院自1994年1月-2006年12月行剖官产2867例,而瘢痕子宫再次剖官产227例(其中1例为第3次剖官产),占7.92%。本文就227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官产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在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剖宫产手术分娩且发生产后出血的66例患者的出血原因,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剖宫产时机的选择、术前是否临产、是否为前置胎盘、胎次产次的增加均会致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结论:做好计划生育宣传,规范地进行产前检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证,对易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高度重视,可有效地降低剖官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腹膜外剖宫产已广泛开展,显示了许多优点,但由于切口低,尤其是在宫口未开张,先露高的情况下,胎头娩出困难,破膜至胎儿娩出时间间隔(M-DI)较长。剖宫新生儿Apgar评分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M-DI是这些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有研究指出,当M-DI<140秒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0.73%,当M-DI≥140秒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62.5%,为前者的85倍[1]。可见,为改善剖它产儿的预后,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及保证新生儿质量,剖宫术时必须尽量缩短M-DI时间。笔者从1995年10月~1997年7月对67例腹膜外剖宫产术者加用产钳娩胎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确山县人民医院324例二次剖宫产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新式剖宫产、传统式剖官产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切皮至进腹腔时间、子宫切开至胎头娩出时间长于对照组。中、重度粘连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式剖宫产二次开腹时盆腔粘连严重,应严格剖宫产指征,对有剖宫产指征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剖宫产术后出血情况。方法:随机取分娩行剖宫产术者4983例为研究对象。结果:本组病例剖官产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的程度亦高于阴道分娩。结论: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同时掌握剖宫产时机及提高手术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掌握正确的止血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多种因素,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远比阴道分娩为多.根据全国产后出血协作组统计,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75.32~263.20ml,其中≥400ml占68.94%,≥500ml占52.98%.以≥500ml为产后出血,则剖官产的出血率较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37.4%高出15.4%.为此,我们QC小组从85年以来,以控制剖宫产术中出血为题,对手术中出血的原因进行了质量管理活动,临床观察了100例剖宫产病人,经过几个PDCA循环,取  相似文献   

8.
对比分析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治疗的96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不同分娩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胎膜早破、脐带缠绕是剖官产组胎儿窘迫的主要影响因素;过期妊娠、产程延长是阴道助产组引起胎儿窘迫的主要因素;剖宫产组Apgar评分明显优于阴道助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阴道助产组。结论:相比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床胎儿窘迫中剖宫产术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变化,寻找保持较低剖官产率的方法。方法:对199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831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位难产、胎儿宫内窘迫及臀位为前三位剖官产指征。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诊断正确率;强化健康教育。实行陪伴分娩,改善服务模式,避免对孕产妇过早干预,是继续保持低剖官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预防剖官产术后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宫缩乏力性出血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我们在剖宫产术后30min内将米索前列醇200μg经直肠给药,通过增强子宫收缩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皮下放置引流管促进新式剖宫产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官产术是产科最常应用的手术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官产率的上升,剖宫产术后并发症随之增多。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裂开等严重影响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为了促进新式剖官产的切口愈合,我院自2004年起应用剖宫产术后放置皮下引流管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素芳 《全科护理》2013,11(2):135-135
近20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剖宫技术的不断提高、麻醉技术的完善以及产妇对产痛的恐惧、医疗风险的增高、社会因素的干扰导致剖宫产率在急剧升高。随着剖官产率的升高,伴随着切口的感染、液化等情况也相应增多,因此,加强剖宫产切口的观察及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剖官产是临床常见的手术助产方法,它可以使产妇免遭产前阵痛之苦,但是它对产妇的精神和肉体都是一个创伤,有一定的危险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我意识的转变及受到某些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剖宫产呈逐年上升趋势[1],剖官产术后疼痛是剖宫产产妇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不仅给产妇带来了身体不适和痛苦,也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严重的还可导致术后并发症[ 2],对产妇术后恢复和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于行剖宫产的产妇,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能够有效地缓解和控制术后疼痛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于2009年5月起对部分剖官产产妇进行了一系列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蒋柳清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307-2307
目的:了解剖宫产再次手术的风险。方法:就我院2007年间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及非瘢痕子宫剖官产各120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新生儿娩出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瘢痕子宫再次手术风险大,出血量,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症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92例急症剖宫产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采用术前问卷调查,术中观察、询问,术后随访。结果急症剖官产产妇的不良心理主要表现为紧张、恐惧和焦虑。结论手术室护士应掌握好产矗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措施,能使产妇达到最佳心理状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为术后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剖官产手术麻醉中,保持母婴生理功能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妊娠的影响,产妇的生理功能容易受到麻醉和手术的影响,其自身调节代偿能力明显降低。我们对比观察了剖官产术中采用连续腰麻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探讨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护理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剖官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合理选择剖官产指征,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限制剖官产率的上升,既可降低高危孕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又可避免或降低剖官产的并发症。现将近年来有关剖官产术后护理的若干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彭民文  吕卉 《护理研究》2009,(9):2417-2417
剖宫产术中因为羊水与失血难以区分,一直以来精确测量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成为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对2008年6月-7月100例计划剖官产术者用两种测量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00例剖宫产用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传统测量方法出血量在200mL~300mL,新方法测量在500mL-800mL,从各种资料证明新方法更能准确反映正常剖官产术中失血量。  相似文献   

19.
108例头位难产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108例头位难产临床分析,以防治头位难产,提高孕产妇分娩安全性。方法:相对头盆不称者充分试产,一般积极处理,据产程图及胎儿异常适时终止妊娠。结果:头位难产多需剖官产结束分娩。结论:在基层医院应加强产程监护,对因处理,及时发现产程异常及采取剖官产终止妊娠也不失为一种可取有效的分娩手段。  相似文献   

20.
分娩方式与新生儿黄疸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出生的符合母乳喂养的足月正常新生儿739例,分为剖宫产组(321例)。经阴道产中产钳助产组(23例),胎头吸引助产组(36例),顺产组(359例)。均于出生后第2.3,4d清晨进食后用同一经皮测胆红素仪测前额皮肤,并详细记录有关数据。结果;顺产组新生儿平均胆红素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剖官产较产钳助产、胎头吸引产高,但三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产钳助产,胎头吸引产,可增加新生儿离胆红素血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