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分析结肠癌中Ezri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10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100例癌旁组织标本、56例转移淋巴结组织标本作为研究材料,应用免疫组化法对各类标本中的Ezrin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Ezr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结肠癌组织或癌旁组织,结肠癌组织中的Ezr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侵犯浆膜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和生存时间患者的结肠癌组织中的Ezrin蛋白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与肿瘤组织中的Ezrin蛋白高表达密切相关,Ezrin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结肠癌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special AT-rich sequence-binding protein 1,SATB-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97例胃癌患者和20例癌旁组织中SATB1蛋白的表达,应用Spearman法分析其与临床病例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SATB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0%,高于癌旁组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TB1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块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SATB1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预示胃癌恶性程度高,临床分期晚,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因此检测SATB1表达可作为临床筛选胃癌高危转移者、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在大样本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156例结肠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中PFKFB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FKFB3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114例(73.1%)患者的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结肠癌组织中PFKFB3的mRNA水平高表达与脉管内癌栓形成、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PFKFB3 mRNA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短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PFKFB3在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PFKFB3的mRNA水平高表达与患者恶性表型及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ATB1阳性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60例胃癌及20例正常胃组织中SATB1蛋白表达,分析SATB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60例胃癌组织SATB1阳性率为53.3%,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的15%(P0.01);SATB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TNM分期及是否有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或P0.01)。SATB1阴性表达患者的中位OS长于阳性表达者(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ATB1表达状态是预测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SAT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胃组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FOXC2在结直肠癌(CRC)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OXC2的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FOXC2在结直肠癌细胞、结直肠癌活检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结直肠癌石蜡组织切片中FOXC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FOXC2蛋白和mRNA在具有高转移潜能的HCT116和SW620结直肠癌细胞株中均高表达,在低转移潜能的HT29细胞株中低表达,且结直肠癌组织中FOXC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此外,FOXC2的表达水平与Dukes分期、T分期以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FOXC2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进展和转移的分子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02例乳腺癌组织及50例乳腺癌旁组织的SATB1表达情况并分析SATB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AT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3%(146/202),在癌旁组织不表达(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TB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与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ATB1有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有望成为乳腺癌新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73 mRNA在结肠癌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p73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SYBRGreenⅠ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9例结肠癌组织和其癌旁组织中p73mRNA的表达。结果:p73基因在结肠癌肿瘤组织的表达水平高于其在癌旁组织的表达(P<0.01);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p73的高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MACC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7例上皮性卵巢癌、25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0例正常卵巢上皮性组织中MACC1、HGF蛋白及二者mRNA的表达。结果 (1)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MACC1和H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良性上皮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均<0.05),而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MACC1及HGF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P均>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3)MACC1 mRNA、HGF 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F=295.032,P=0.00;F=177.252,P=0.00),且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MACC1 mRNA、HGF 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10,P<0.01)。结论 MACC1可能在卵巢癌的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上皮性卵巢癌诊断和治疗的靶点,与HGF联合检测对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源盒蛋白1(Six1)、叉头框蛋白C2(FOXC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70例结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ix1、FOXC2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及与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Six1、FOXC2在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9%和74.3%,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16.7%,20.0%,P<0.05),且两者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426,P<0.01)。Six1、FOXC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状态无关(P>0.05)。结论Six1、FOXC2高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结肠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故二者的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不良预后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HIF-1和CD24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探讨HIF-1和CD24蛋白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5例明确诊断的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提取总蛋白。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HIF-1和CD24蛋白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含量。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HIF-1和CD24蛋白表达的相互关联。K 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IF和CD24蛋白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HIF-1和CD24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HIF-1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淋巴侵袭、静脉侵袭、肿瘤大小和病理分期因素无关。CD24与患者的性别、淋巴侵袭、静脉侵袭、肿瘤大小和病理分期因素无关。但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分化两个因素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同时表达HIF-1和CD24的患者比单独表达HIF-1或CD24的患者预后更差。结论:HIF-1和CD24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异常升高,并且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激活素A(activinA,ACTA)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CTβA亚基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ACTβA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组织高,差异有显著性[(0.643±0.361)vs(0.314±0.098),P<0.01]。ACTA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4.6%,亦较癌旁组织的14.3%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ACTβAmRNA的表达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0.782±0.451)vs(0.484±0.373),P<0.01],Dukes’D期高于Dukes’A、B期,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0.813±0.441)vs(0.413±0.228),(0.813±0.441)vs(0.514±0.382),均P<0.01]。ACTA蛋白的表达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60.9%vs33.3%,P<0.01),Dukes’D期高于Dukes’A、B期,差异有显著性(分别61.5%vs30.0%,61.5%vs38.9%,均P<0.01)。结论:ACTA基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状态,探讨CCR7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检测CCR7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CR7蛋白表达。结果3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CR7mRNA呈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7例阳性),38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检出CCR7蛋白表达,在相应配对的癌旁组织中则有9例检出。在伴发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CCR7表达比未发生转移者增强。结论CCR7在结直肠癌中过度表达,CCR7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汪宏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4):3320-3321,3323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33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PAR-1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PAR-1 mRNA与结肠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以及转移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PAR-1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比邻近癌旁组织平均高4.99倍;二者ΔCt比较,t=9.15,P〈0.01.同时低分化的结肠癌患者组PAR-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中、高分化患者组,P〈0.01;有转移患者组的PAR-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组,P〈0.01;而在结肠癌临床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组之间,PAR-1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R-1 mRNA在结肠癌中高表达,且与结肠癌的分化及是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59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ED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59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均可检测出PEDF mRNA的表达,结直肠癌组织中PEDF的表达量为(5.64±0.66)拷贝数/μg,癌旁组织中PEDF的表达量为(6.88±0.67)拷贝数/μg(P=0.007)。早期(Dukes A、B期)结直肠癌患者和肿瘤分化程度高者PEDF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晚期(Dukes C、D期,P=0.003)和肿瘤分化程度低者(P=0.010)。结论 PEDF mRNA的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形成密切相关,初步结果显示PEDF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CXCL9[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区域淋巴结及正常结直肠组织中CXCL9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60例结直肠癌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CXCL9浓度,探讨CXCL9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XCL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CXCL9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癌旁组织、无癌转移的区域淋巴结;有癌转移的区域淋巴结中CXCL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CXCL9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无癌转移的区域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XCL9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无关(P0.05)。血清CXCL9浓度随Dukes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XCL9浓度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趋化因子CXCL9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转移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6.
崔瑛 《实验与检验医学》2021,39(1):19-22,30
目的 探讨无翅型小鼠乳癌病毒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转录因子4(TCF4)在结直肠癌(CRC)_患者组织中的变化,及其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106例I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Wnt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ras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 (ras-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RREB1),ankyrin重复结构域1 (ankyrin repeat domain 1,ANKRD1)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105例CRC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R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RREB1和ANKRD1蛋白表达,分析RREB1和ANKRD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患者均随访5年,比较不同RREB1和ANKRD1表达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分析CRC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RREB1与ANKRD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CRC癌组织RREB1蛋白阳性率(59.0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20,P=0.000)。CRC癌组织ANKRD1蛋白阳性率(31.43%)显著低于癌旁组织(60.95%),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RNA FOXC2-AS1、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6例CR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FOXC2-AS1、EZH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EZH2的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ncRNA FOXC2-AS1与EZH2表达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癌组织中lncRNA FOXC2-AS1、EZH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lncRNA FOXC2-AS1、EZH2表达水平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lncRNA FOXC2-AS1及EZH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EZH2蛋白表达阳性率较高(P<0.05)。癌组织中lncRNA FOXC2-AS1与EZH2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23,P<0.05)。癌组织中lncRNA FOXC2-AS1及EZH2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FOXC2-AS1及EZH2高表达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低于lncRNA FOXC2-AS1及EZH2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CRC癌组织中lncRNA FOXC2-AS1及EZH2表达水平升高,lncRNA FOXC2-AS1及EZH2的高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二者有望成为新的评价肿瘤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Abnormal DNA methylation can cause gene silencing in colorectal cancer (CRC) patients. A gene that is suspected to have a crucial role in various types of cancers is the 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 (SOCS-1). Thus, this study will analyze the ramifications of SOCS-1 promoter methylation in CRC patients. This study will also test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hypomethylation as a possible CRC therapy.MethodsFirst, 97CRC patients’ tumor and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were collected. Next,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the SOCS-1 promoter region was assessed by 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S-PCR); SOCS-1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were also measured. A 48-month median follow-up period was used for the survival analysis of research participants. Lastly, to analyze the changes in cell invasion and migr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the demethylating agent 5-azacytidine was applied in vitro to human CRC cells.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increased SOCS-1 hypermethylation in CRC samples compared to controls. Methylated SOCS-1 wa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suppression of SOCS-1 expression in tumors. Additionally, SOCS-1 hypermethy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TNM stage. The study also found a poor overall survival rate to b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reduced expression of SOCS-1. After 5-azacytidine treatment, reduced in vitro DNA methylation and increased SOCS-1 expression were observed, and decreased cell migration an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biomarker expression alteration were further confirmed.ConclusionsIn colorectal cancer tissues, the rate of methylation in the SOCS-1 promoter region is high. Through 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 the SOCS-1 gene was severely down-regulated in the CRC tissue samples, thereby revealing a plausible therapeutic target for CRC therapy.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锌指蛋白139(zinc finger protein 139,ZNF139)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 年5 月~ 2014 年6 月就诊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7 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进行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测ZNF139 mRNA 及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K-M 生存曲线分析ZNF139 表达对预后的影响;采用COX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病灶组织中ZNF139 mRNA(0.651±0.13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217±0.070)和正常组织(0.201±0.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60, 24.947, 均P=0.001)。结直肠癌组织中ZNF139 蛋白阳性率(52.2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8.36%)和正常黏膜组织(1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7.941,15.711;P =0.005,0.000)。结直肠癌组织中ZNF139 mRNA 及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 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4.447 ~ 10.964,χ2 =16.613 ~ 35.850,均P < 0.01)。ZNF139 阴性表达组患者5 年总体生存率为75.0%,优于阳性组患者的51.4%(Log-rank χ2 =3.391,P=0.047)。ZNF139 表达(HR:2.249,95%CI:1.359 ~ 3.712,P=0.003),临床TNM分期(HR:2.016,95%CI:1.230 ~ 3.327,P=0.006)和淋巴结转移(HR:2.125,95%CI:1.302 ~ 3.469,P=0.002)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总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ZNF139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浸润、TNM 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临床诊断及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