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浆膜病主要表现为浆膜炎和浆膜腔积液,常以胸膜、心包多见并伴有剧烈疼痛。我科曾收治2例该病患者.经大剂量甲基强的松冲击治疗及精心护理一均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为女性,R次发病,年龄27~33岁,均以浆膜病变为主。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心悸、呼吸困难.胸腹剧烈疼痛.高热.贫血。1例伴有小置腹水。体征:呼吸音减低,心尖搏动减弱.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胸膜及心包摩擦音。X线胸片:中下肺均匀浓密阴影一心影向两侧扩人。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阴性.蛋白尿>0.5g/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16、PCNA联合检测在恶性浆膜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对22例结核性浆膜腔积液和41例恶性浆膜腔积液进p16、PCNA检测。结果:p16在结核性浆膜腔积液组和恶性浆膜腔积液组中阳性率分别为72.73%、17.07%,PCNA在结核性浆膜腔积液组和恶性浆膜腔积液组中阳性率分别为45.45%、87.80%,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p16在结核性浆膜腔积液中的表达优于恶性浆膜腔积液;PCNA在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表达优于结核性浆膜腔积液。联合检测p16、PCNA可提高浆膜腔积液鉴别诊断的灵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容易误诊,SLE临床表现多式多样,变化多端,早期可很不典型,早期可仅侵犯1~2个器官,以后可侵犯多个器官,而使临床表现复杂:我们回顾总结发现有11人是系统性红五狼疮浆膜腔炎症疑为异位妊娠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根据浆膜腔积液是否可见纤维蛋白凝聚物,分别采用离心方法与细胞采集器制片,收集经临床诊断或病理组织学诊断证实的644例恶性浆膜腔积液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阳性率95.3%,分型符合率89.6%;恶性浆膜腔积液多源于肺癌与卵巢癌,病理类型以腺癌最为多见。结论: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准确率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根据浆膜腔积液是否可见纤维蛋白凝聚物,分别采用离心方法与细胞采集器制片,收集经临床诊断或病理组织学诊断证实的644例恶性浆膜腔积液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阳性率95.3%,分型符合率89.6%;恶性浆膜腔积液多源于肺癌与卵巢癌,病理类型以腺癌最为多见.结论: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准确率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简版;正文:浆膜腔是指浆膜壁层和脏层之间的间隙,正常情况下腔内有浆膜分泌的少许浆液,起润滑作用。病理情况下,浆膜腔积液增多,产生压迫症状,临床常见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β2-微球蛋白(β2-MG)和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在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检测50例恶性浆膜腔积液(恶性组)、40例结核性浆膜腔积液(结核组)和40例感染性浆膜腔积液(炎症组)积液中HCY、β2-MG和ADA的含量,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恶性组患者浆膜腔积液样本中HCY含量明显高于结核组和炎症组(P〈0.05),β2-MG含量明显低于结核组(P〈0.05),ADA水平明显低于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浆膜腔积液中HCY、β2-MG和ADA的水平,在浆膜腔积液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背景和目的探索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经皮浆膜腔内置管抽液并注入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结果本组患者无明显心、肝、。肾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反应发生。结论经皮浆膜腔内置管抽液并注入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效果好,可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接受华蟾素腔内灌注治疗的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行腔内穿刺闭式引流干净恶性积液后,恶性胸水予华蟾素40~125 m L,恶性腹水予华蟾素40~150 m L,恶性心包积液予华蟾素10~50 m L,经生理盐水稀释后,通过引流管缓慢注入后夹闭。每周灌注2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随访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积液量和质,包括红细胞(RBC)、乳酸脱氧酶(LDH)、肿瘤标记物(TM)的变化,中医症状评分和体力状况评分(KPS评分)的变化。结果恶性积液量减少有效率为66.42%,积液中RBC,LDH,TM较前均明显下降,其中减少≥25%的例数分别占54.48%,53.73%,54.48%;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34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华蟾素腔内灌注可从量和质方面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尤其对浆膜转移性及局部湿热毒证者效果更佳,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的全身性内分泌疾病。临床上相对少见,根据起病年龄可分为三型:即呆小症、幼年型甲减和成年型甲减。本组仅对成年型甲减20例漏诊病例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l.l一般资料:本组共20例,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5岁,平均年龄sl岁,漏诊时间达半年~10年,平均3年。漏诊病种多达9种,某中误诊为冠心病3例,结核性浆膜腔积液(心包腔、胸膜腔)2例,抑郁症2例,特发性浮肿6例,高脂血症2例,扁桃体炎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贫血2例,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原发性腹膜炎临床少见,且缺乏特异性诊断,极易误诊、误治,现报道以原发性腹膜炎为首发表现的SLE患者1例并作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肿瘤标志物在浆膜腔积液性质鉴别中的具体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山东省巨野县中医医院检验科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浆膜腔积液患者120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恶性积液患者80例,良性积液患者40例,所有标本均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包括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甲胎蛋白、神经元...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三焦的实质、功能,初步探索焦膜病引起"多浆膜腔积液"的机理及治则。阐释三焦的实体结构为焦膜,提出焦膜病引起"多浆膜腔积液"的机理。由此提出三焦不同治法,拓展临床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研究妊娠期间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特殊的临床特征。方法:自2006年1月起到2011年12月止,共25例患者,所有患者妊娠前均无明确的SLE病史,均在妊娠后因各种临床症状而确诊SLE,此组作为A组。取同期收治、年龄相配、女性、首次确诊的非妊娠SLE患者25例,进行比较分析,此组作为B组。对A、B两组患者从临床特点、内脏损伤情况、免疫学指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A组与B组相比,①SLE的典型表现如:发热、皮疹、关节痛等A组发生率较低,与B组相比差异性明显。②浆膜腔积液A组较B组明显高发。③肾脏损伤A组明显高于B组,且A组较B组严重。④血液系统损伤两组发生率差别比明显。⑤A组肝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⑥神经系统损伤两组差别比明显。⑦A组抗ds-DNA抗体和Sm抗体的异常率、抗心磷脂抗体增高及自然流产发生率远高于B组。结论:①妊娠期间发生的SLE患者缺乏典型的SLE的临床表现,内脏损伤尤其是肾脏、肝脏、浆膜腔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娠的SLE患者,并且伴发的内脏损伤往往比较严重。②妊娠期发生的SLE患者既往自然流产发生率较高、抗心磷脂抗体增高明显。与狼疮性肾炎密切相关的ds-DNA抗体和Sm抗体异常率明显高于非妊娠的SLE患者。  相似文献   

15.
腹膜间皮瘤是一种原发于腹腔浆膜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常易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或腹膜转移癌,笔者就腹膜间皮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胸膜间皮肉瘤是间皮细胞恶变而来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大部起源于浆膜面的间皮细胞和间皮细胞下层的中胚叶于细胞。临床少见,且误诊率较高,我们近2年经病理、临床及X线确诊的1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11例,均经针吸活检,病理或手术证实。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47岁,最大年龄65岁,最小13岁,主因咳嗽、胸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声嘶等症状就诊,大部分具有胸腔积液体征。本组8例具有大量胸腔积液,抽液多为血性,1例伴有肋骨破坏。初诊大部分误诊。其中误诊为纵隔肿物3例;1例诊为上后纵隔肿物,连续3年化疗后…  相似文献   

17.
十四、浆膜腔穿刺液检查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关节腔等统称浆膜腔。腔内含有少量润滑液体。在病理情况下液体可增多,称浆膜腔积液。区分积液的性质,对某些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按积液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常见的成因为: ①血浆渗透压减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等。②血管内压增高,如心力衰竭、门静脉高压等。③淋巴管梗塞,如肿瘤压迫、丝虫病等。渗出液由炎症引起,多见于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等。但也见于非感染性原因,如外伤、血液、胆液、胰液、胃液等的刺激及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论治探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时水治 《北京中医》2004,23(3):161-16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病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皮肤、关节、肾脏、肺、神经系统、浆膜等器官均可受累。该病对健康危害严重,我们以中医辨证为主治疗SLE,收到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器官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对96例确诊MP感染患儿临床特点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96例中45例(47%)肺外器官受累,除呼吸道症状还可有神经、心血管、消化、泌尿系统症状,浆膜腔积液多见。结论MP感染可以引起机体多系统损害,部分患儿可同时有2种以上的器官受累,少数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故对不能完全以细菌、病毒感染解释的多脏器受累的呼吸道感染,应考虑到MP感染的可能,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并腺肌症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通过光镜、免疫组化方法对2例子宫腺瘤样瘤并腺肌症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肿瘤主要啦于宫底、宫角区浆膜下,肿瘤有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镜下由腺腔样结构组成,内衬扁平或立方细胞,间质为纤维组织和增生的平滑肌。子宫肌层可见散在分布的增殖性子宫内膜组织。免疫组化CKL、Vimentin、抗间皮细胞抗体(Mc和Calretinin)阳性。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对该病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子宫腺瘤样瘤并腺肌症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减少术前的误诊,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