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娟  董丽  李欣  凌秀凤 《中外医疗》2014,(27):77-78
目的探讨HCG注射日血清孕酮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IVF-ET治疗的1 624例新鲜周期及468例冻融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孕酮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在新鲜周期不同孕酮水平组中:孕酮〈0.5 ng/mL组及孕酮≥2.0 ng/mL组临床妊娠率较低(P〈0.05);孕酮〈0.5 ng/mL组的患者获卵数偏少(P〈0.05)且HCG日E2值偏低(P〈0.05);各组年龄、基础内分泌、体重指数、Gn天数、Gn用量、获卵数、受精率、移植胚胎数、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冻融周期中不同孕酮水平组的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可影响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但不影响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王亚飞  洪名云 《安徽医学》2022,43(5):539-544
目的 探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中扳机日血清孕酮水平对胚胎质量、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索导致扳机日血清孕酮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511例行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降调节促排卵方案助孕周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扳机日血清孕酮1.5 ng/mL为界值分为A组(孕酮 ≥ 1.5 ng/mL)与B组(孕酮<1.5 ng/mL),比较A、B组获卵数及胚胎质量的差异;再将511例周期资料中所有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根据孕酮水平分为A1组(孕酮 ≥ 1.5 ng/mL)与B1组(孕酮<1.5 ng/mL),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差异;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扳机日血清孕酮升高的相关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 A、B组间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获卵数(14.11±5.47)枚、成熟卵子数(11.77±4.79)枚、正常卵子受精数[(9.35±4.70)个]高于B组获卵数(9.46±4.31)枚、成熟卵子数(7.81±3.94)枚、正常卵子受精数[(6.28±3.4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胚胎着床率(21.21%)、临床妊娠率(31.25%)均低于B1组胚胎着床率(42.00%)、临床妊娠率(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质量指数(OR=0.873,95%CI:0.808~0.942)和获卵数(OR=1.226,95%CI:1.169~1.286)均是扳机日血清孕酮升高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身体质量指数可用于诊断扳机日血清孕酮水平升高,其曲线下面积为0.606(95%CI:0.557~0.656),约登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身体质量指数值为21.38 kg/m2,该值的敏感度为58.9%,特异度为58.5%。结论 扳机日血清孕酮升高会降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但不影响胚胎质量。身体质量指数和获卵数是扳机日血清孕酮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 - ET)超促排卵中,HCG注射日血清孕酮(P)微量升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探索其最佳界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9月IVF/ICSI-ET的458个周期.每个周期均采用黄体期长方案控制性促排卵.酶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HCG日孕酮水平.将P浓度,分为6组:≤1.0、1.01~i.25、1.26~1.50、1.51~1.75、1.76~2.0、>2.0,比较各组继续妊娠率.以1.0ng/mL为界值点,分为≤1.0ng/mL组151周期,>1.0 ng/mL组307周期,比较两组间各项检测指标及妊娠结局.再以1.5为界值点,分为≤1.5 ng/mL组330周期、>1.5 ng/mL组128周期,比较两组间各项检测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1)6组继续妊娠率分别为44.4%,40.6%,43.4%,35.7%,36.3%,26.8%.不是任意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1.0 ng/mL组HCG日E2水平,获卵数较≤1.0 ng/mL组高,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胚数,临床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1.5 ng/mL组HCC日E2水平,获卵数、临床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较≤1.5 ng/mL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胚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注射日P水平影响妊娠结局,最佳界值1.5 ng/mL.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IVF-ET助孕治疗中新鲜周期移植不孕而后续的冷冻周期成功妊娠的原因以指导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或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注射-胚胎移植术(IVF/ICSI-ET)治疗患者950个周期,其中新鲜周期妊娠组780个周期和新鲜周期未孕冷冻周期妊娠组170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病因及基础FSH水平、Gn使用情况、hCG日内膜、激素水平、卵泡数、获卵及胚胎情况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CG日P4、hCG日E2/1 000是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hCG日P4(OR=1.653,P=0.015,95% CI:1.101~2.482),hCG日E2/1 000(OR=1.219,P=0.001,95% CI:1.085~1.369).hCG日酮孕每增加1 ng/ml,新鲜周期不孕而冷冻周期妊娠的风险将增加1.653倍.hCG日E2每增加1 000 pg/ml,新鲜周期不孕而冷冻周期妊娠的风险将增加1.219倍.结论 hCG日的P4和E2是导致新鲜移植不孕而冷冻周期妊娠的重要原因.P4和E2过高,可考虑放弃新鲜移植,采用冷冻移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孕酮(P)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175个周期的临床资料. 结果 在控制性超排卵方案中,无妊娠组与临床妊娠组HCG注射日血清孕酮(P)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HCG注射日血清P水平的不同分为<0.8,0.8~1.6及>1.6 ng/mL3组,P值为0.8~1.6 ng/mL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其他2组,与>1.6 ng/mL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0.8和0.8~1.6 ng/mL组获卵数与>1.6 ng/mL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注射日血清P水平可作为预测妊娠结局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超促排卵过程中存在卵巢低反应风险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存在卵巢低反应风险的IVF-ET周期,其中24例周期使用GnRH-ant方案,24例周期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比较两组的降调节天数、促排卵的时间和剂量,分析两组hCG日E2峰值、获卵数、受精率、获得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新鲜胚胎数、冷冻胚胎数、新鲜胚胎移植周期胚胎着床率、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胚胎复苏率、冷冻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累计临床妊娠率。结果:GnRH-ant方案组所需降调节天数、促排卵天数、Gn用量均少于GnRH-a长方案组(P〈0.001、〈0.05、〈0.05),hCG日E2峰值、获卵数低于GnRH-a长方案组(均P〈0.05),但获得的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新鲜胚胎数、冷冻胚胎数、新鲜胚胎移植周期胚胎着床率、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胚胎复苏率、冷冻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累计临床妊娠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GnRH-a长方案相比,GnRH-ant方案用于存在卵巢低反应风险的患者可减少促排卵天数及Gn用量,虽然hCG日E2峰值及获卵数降低,但并不影响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超促排卵过程中存在卵巢低反应风险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存在卵巢低反应风险的IVF-ET周期,其中24例周期使用GnRH-ant方案,24例周期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比较两组的降调节天数、促排卵的时间和剂量,分析两组hCG日E2峰值、获卵数、受精率、获得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新鲜胚胎数、冷冻胚胎数、新鲜胚胎移植周期胚胎着床率、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胚胎复苏率、冷冻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累计临床妊娠率.结果:GnRH-ant方案组所需降调节天数、促排卵天数、Gn用量均少于GnRH-a长方案组(P<0.001、<0.05、<0.05),hCG日E2峰值、获卵数低于GnRH-a长方案组(均P<0.05),但获得的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新鲜胚胎数、冷冻胚胎数、新鲜胚胎移植周期胚胎着床率、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胚胎复苏率、冷冻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累计临床妊娠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GnRH-a长方案相比,GnRH-ant方案用于存在卵巢低反应风险的患者可减少促排卵天数及Gn用量,虽然hCG日E2峰值及获卵数降低,但并不影响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周瑶  倪郝  全松 《广东医学》2013,34(12):1838-184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控制性超排卵(COH)过程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长方案IVF/ICSI治疗的1 187个周期及后续473个冷冻移植(FET)周期的临床资料。按hCG日血清E2和P水平分为4组:E2<5 000 pg/mL且P<1.5 ng/mL(A组),E2<5 000 pg/mL且P≥1.5 ng/mL(B组),E2≥5 000 pg/mL且P<1.5ng/mL(C组),E2≥5 000 pg/mL且P≥1.5 ng/mL(D组),比较各组间各观察指标。结果各组间成熟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C组种植率(38.6%、31.0%vs 21.3%、22.0%,P<0.05)、临床妊娠率(52.3%、47.2%vs 29.5%、33.3%,P<0.05)显著高于B组和D组。C组和D组FET周期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结论 P和E2水平同时升高或仅P水平升高时种植率、妊娠率显著降低,不利于妊娠结局,仅E2水平升高对妊娠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8~2009年经过IVF-ET治疗后行胚胎移植术的患者141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注射HCG日血清P水平,分为P〈2ng/ml(A组),2ng/ml≤P〈3ng/ml(B组),P≥3ng/ml(C组),比较各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窦卵泡数、获卵数、胚胎数、优胚数、移植胚胎数、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各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窦卵泡数、获卵数、胚胎数、优胚数、移植胚胎数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种植率为27.81%、临床妊娠率为42.89%;B组种植率为22.36%、临床妊娠率为36.48%;C组种植率为15.96%、临床妊娠率为27.27%,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VF-ET中,注射HCG日血清P水平升高可引起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周期中单侧卵巢对超促排卵效果及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1月~2003年12月3 a内在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ART治疗的30个单侧卵巢病例进行分析,了解ART周期治疗前单侧卵巢切除的原因,比较单侧与双侧卵巢患者超促排卵后获卵数及注射HCG日E2水平、植入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ART治疗前手术切除一侧卵巢的原因以卵巢病变及宫外孕为主,且单侧卵巢超促排卵后促性腺激素(Gn)用量、用药时间、受精率、卵裂率及妊娠率与双侧卵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注射HCG日E2水平及获卵数较双侧卵巢为低(P<0.01).结论ART周期中单侧卵巢行IVF-ET时虽临床妊娠率与双卵巢无差异,但注射HCG日E2水平及获卵数低于双侧卵巢,因此对良性卵巢病变生育前应尽量采取保守性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和传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比较非气管插管(实验组)和气管插管麻醉(对照组)下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疾病的研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后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研究结果,用RevMan5.3软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最高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27篇文献、2 019例患者。结果显示:(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标准化均数差(SMD)= -0.02,95%CI:-0.26~0.22,P=0.89]和术中最低SpO2(SMD= -0.10,95%CI:-0.53~0.33,P=0.6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术中出血量(SMD= -0.13,95%CI:-0.24~-0.01,P=0.03)、术后胸管留置时间(SMD= -0.48,95%CI:-0.68~-0.28,P<0.001)、术后住院天数(SMD= -0.69,95%CI:-1.05~-0.33,P<0.001)、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值比(OR)= 0.42,95%CI:0.25~0.70,P<0.001]等方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3)实验组术中最高ETCO2高于对照组(SMD=1.23,95%CI:0.68~1.78,P<0.001)。 结论 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的胸腔镜手术较传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具有更短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更短的术后住院天数、更少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等加速康复优势,该项技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扳机日及其后添加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hLH)对体外受精和卵胞浆内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黄体期长效长方案且扳机日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1.2 IU/L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12个周期,根据扳机日、取卵日、移植日是否单点或多点添加r-hLH分为未添加组(n=483)、添加组(n=429);根据是否活产分为非活产组(n=546)、活产组(n=366)。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和助孕结局,采用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hLH添加及活产率的因素。 结果 添加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胚胎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早产率、流产率均高于未添加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添加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3.26%)低于未添加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LH(OR:1.597,95%CI:1.313~1.944, P<0.001)、高水平扳机日LH(OR:2.361,95%CI:1.304~4.275, P=0.005)及高OHSS发生率(OR:2.514,95%CI:1.140~5.545, P=0.022)是未添加r-hLH的危险因素。高龄(OR:1.042,95%CI:1.009~1.076, P=0.001)、高BMI指数(OR:1.060,95%CI:1.015~1.106, P=0.011)是低活产率的危险因素,移植2枚胚胎是低活产率的保护因素(OR=0.554,95%CI:0.404~0.761, P<0.001)。 结论 长方案降调相对过度的患者扳机日及其后添加r-hLH可达到理想的助孕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队列设计探讨子宫肌瘤与乳腺增生的关联性。 方法 基于常规体检的大样本人群、纵向队列研究,终点事件为乳腺增生,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子宫肌瘤与乳腺增生的关联性。 结果 乳腺增生的发病密度为205.23/千人·年。未调整Cox模型显示子宫肌瘤对乳腺增生的相对危险度RR值为1.26(95%CI:1.12~1.43,P<0.001);调整年龄后,RR值变为1.37(95%CI:1.21~1.55,P<0.001);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将是否超重、饮酒、吸烟、睡眠质量等因素纳入多因素Cox模型后,RR值为1.36(95%CI:1.19~1.55,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子宫肌瘤对乳腺增生的HR值为1.94(95%CI:1.32~2.85,P<0.001)。 结论 逐层加入危险因素进行调整后,子宫肌瘤与乳腺增生相关,说明子宫肌瘤患者未来发生乳腺增生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山东省人群队列中血清尿酸变异性指标和冠心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方法 依托山东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构建30岁到80岁人群的冠心病发病队列。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不同血清尿酸变异性指标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变异性指标包括独立于均值的变异(VIM)、平均真实变异(ARV)和变异系数(CV)。 结果 在中位随访时间为8.50年的观察期间,新发冠心病患者1 931例,其中男1 420例,女511例,发病密度为10.60/千人年。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收缩压、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平均血清尿酸水平和随访次数后,与血清尿酸变异性(VIM)的最低四分位组相比,第二到第四四分位组的HR分别为1.03(95%CI:0.90~1.19,P=0.674)、1.18(95%CI:1.03~1.35,P=0.018)和1.32(95%CI:1.16~1.51,P<0.001)。用ARV和CV表示变异所得到的结果与VIM类似。 结论 高水平的血清尿酸变异性是冠心病发病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接受Stupp方案治疗的老年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Stupp方案治疗的老年GBM患者病例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临床病例、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和分子标志物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Ki67与TP53的表达等。通过Kaplan-Meier对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比较。结果 共纳入91例样本,49例(53.8%)Ki67≥30%,IDH野生型78例(85.7%),MGMT甲基化35例(38.5%),TP53蛋白阳性44例(48.4%);老年GBM患者1、3、5年OS分别为41.8%、12.8%、9.6%,1、3年PFS分别为16.5%、7.6%;KPS评分(HR=0.445,95%CI:0.265~0.745,P=0.002)、认知功能(HR=2.675,95%CI:1.051~6.089,P=0.039)、MGMT(HR=0.384,95%CI:0.218~0.675,P=0.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氨基酸与2型糖尿病(T2D)的双向因果关联。方法 利用氨基酸和T2D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通过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回归法、MR稳健调整轮廓得分法、MR多效性残差及异质性检测法(MR-PRESSO)进行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并采用Cochran?s Q检验、MR-Egger回归截距项检验、MR-PRESSO全局检验评估结果的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结果 逆方差加权法结果显示,亮氨酸(OR=1.239,95%CI:1.078~1.424,P=0.002 5)、缬氨酸(OR=1.222,95%CI:1.071~1.394,P=0.002 9)会增加T2D发病风险,甘氨酸(OR=0.885,95%CI:0.831~0.942,P=0.000 1)则降低T2D发病风险。反向MR分析结果显示,T2D分别与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的增加和甘氨酸的降低有因果关联。多种MR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敏感性分析未发现潜在的多效性。结论 较高水平的亮氨酸、缬氨酸及较低水平的甘氨酸与T2D发病风险具有双向因果关联,T2D对异亮氨酸、丙氨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定量评价武汉市采取交通管制和集中隔离措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控制作用,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SEIR动力学模型,考虑无症状感染者和未确诊隔离患者的特征,构建SEIAHR模型。基于防控措施的实施时间,将疫情分为三阶段,并分别进行参数拟合和计算基本再生数,并对疫情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结果 交通管制和集中隔离实施后,R0显著降低,三阶段的R0分别为3.684 1(95%CI:3.106 1~4.048 0)、2.178 8(95%CI: 1.725 8~3.577 6)、0.362 5(95%CI: 0.349 9~0.367 6),发病高峰也发生前移,从交通管制前的2020年4月19日前移至2020年3月14日,疫情规模也在防控措施的作用下减小。 结论 武汉交通管制和集中隔离措施对于疫情控制具有相当良好的作用,可以为其他国家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女性发生骨质疏松(OP)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对OP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337例,根据骨密度结果将患者分为OP组(n=210)和正常骨量组(NBM组,n=127),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肾功、血脂等指标,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绝经时间、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多因素回归模型对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发生OP诊断预测价值。 结果 OP组患者的年龄(P<0.001)、糖尿病病程(P<0.001)、初潮年龄(P=0.001)以及患者绝经时间(P<0.001)均高于NBM组,而OP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低于NBM组(P=0.00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患者年龄(OR=1.10,95%CI=1.01~1.21,P=0.031)、绝经时间(OR=1.17,95%CI=1.07~1.28,P<0.001)、合并肾病(OR=3.52,95%CI=1.42~8.75,P=0.007)及有钙摄取(OR=11.41,95%CI=4.94~26.34,P<0.001)为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而BMI(OR=0.86,95%CI=0.78~0.95,P=0.002)和有习惯性锻炼(OR=0.28,95%CI=0.13~0.60,P<0.001)为保护性因素。以这些变量构建的预测概率分值经ROC曲线分析显示,AUC为0.919,最佳诊断临界值为0.665,诊断效能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89.8%。 结论 年龄大、绝经时间长、合并肾病、低BMI及缺乏习惯性锻炼为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钙摄取与OP风险增加的相关性可能与有OP倾向的女性有意增加钙摄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及自杀意念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以及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方法 于2020年5至10月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法选择某两医学院2 000名医学生,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生命意义感量表(PIL)、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1 847份。 结果 1 847名医学生平均(19.39±1.26)岁,过去一周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1.33%;生命意义感平均(53.73±17.18)分;有自杀意念的医学生生命意义得分低于无自杀意念的(t=-16.041,P<0.001);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rs=-0.39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医学生自杀意念相关的因素有:生命意义感得分高(OR=0.521,95%CI=0.472~0.575),家庭教育方式为民主型(参考组为其他)(OR=0.583,95%CI=0.360~0.944),亲朋好友无自杀行为(OR=0.555,95%CI=0.382~0.806),遇到压力和困难时不能得到帮助(OR=1.527,95%CI=1.003~2.323),知心朋友的数量(参考组3个及以上)为0个(OR=2.494,95%CI=1.650~3.769)、1个(OR=1.955,95%CI=1.432~2.669),认为理想与现实(参考组为无差距)差距很大(OR=2.084,95%CI=1.220~3.559)、差距非常大(OR=2.235,95%CI=1.171~4.264)。 结论 医学生的自杀意念检出率不容乐观;生命意义感得分低的医学生更易产生自杀意念;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存在关联;医学院校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加强生命意义感教育从而降低医学生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哮喘患者血清瘦素与气道和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性。 方法 对124例受试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包括92例哮喘患者(46名超重患者,46名非超重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分别作为哮喘组(包括超重哮喘组和非超重哮喘组)、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其中57例哮喘患者测定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及有序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哮喘组的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哮喘组瘦素水平高于非超重哮喘组,17.7(11.1,27.4)vs 10.2(7.8,14.9)ng/mL, z=3.577, P<0.001。哮喘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呈低度正相关(r=0.285, P=0.031),与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无关。调整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IgE、过敏性鼻炎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瘦素水平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OR=1.091, 95%CI:1.004~1.186, P=0.039)。非超重哮喘组血清瘦素水平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呈中度正相关(r=0.496, P=0.005),而超重哮喘组血清瘦素水平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无相关性(r=0.094, P=0.640)。 结论 超重哮喘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超重哮喘患者。哮喘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气道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