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振动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于肩袖损伤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4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0例)和对照组(n=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肩袖损伤康复治疗,试验组同时进行肩关节振动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表面肌电测试、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分、疼痛评分评定。结果共27例患者完成试验。治疗4周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其中进行组间比较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及对照组冈上肌、三角肌前束及中束均方根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上斜方肌均方根值均较测试前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冈下肌、小圆肌、前锯肌的均方根值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及对照组前屈、外展的峰力矩体重比值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内外旋时峰力矩体重比值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存在疼痛、肌力下降的肩袖损伤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辅助使用上肢振动治疗,有利于恢复肩袖肌力,减轻疼痛,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等速肌力训练的效果。方法11例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19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0d进行3周每周3次的等速肌力训练,伸膝肌和屈膝肌训练程度同等。前后测定60°/s、90°/s、120°/s等速运动的峰力矩、单次最佳做功和力矩加速能,并对患者训练前后的膝关节评分(KSS)进行观察。结果4周时,测定伸膝肌和屈膝肌各参数包括60°/s、90°/s、120°/s、等速运动的峰力矩、峰力矩/体重、力矩、单次最大做功、总功率和膝关节评分,均比训练前有显著增加。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等速肌力训练对提高伸膝肌和屈膝肌肌力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假体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侧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屈伸肌力和膝关节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将胫骨平台骨折术后4~6周康复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根据骨折愈合情况给予物理治疗、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治疗、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减重站立和减重步行等综合治疗,对照组按照10RM法对患侧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张肌力训练,观察组应用Biodex system 3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分别于术后3、6个月进行等速肌力峰力矩、总功评定和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膝屈肌、伸肌平均峰力矩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总功除术后3个月120°/s等速收缩总功外,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3、6个月观察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对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膝屈、伸肌群肌力,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明显的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游泳锻炼对老年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等速肌力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43例肩周炎老年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研究组进行蛙泳锻炼12周;对照组按原生活方式,不进行游泳锻炼.干预前后测试患者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和内旋、外旋等速肌力,并进行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肩关节屈、内收和内旋峰力矩显著增大,且大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游泳锻炼能改善老年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肌力,缓解了疼痛,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 传统核心稳定康复训练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SLBP)患者康复训练中的效果确切,但存在患者长期依从性差的问题。本课题组自主研发了核心稳定康复训练系统(专利号:2021107165452),但其在CNSLBP患者中的干预效果尚不明晰。目的 探究核心稳定康复训练系统对CNSLBP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学院内招募的21例男性CNSLB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11)与对照组(n=10)。试验组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核心稳定康复训练系统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核心稳定训练,共干预6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部功能障碍,采用Hoggan MicroFet 2肌肉与骨骼检测仪测定患者腰部前屈肌群、后伸肌群、回旋肌群肌力及肌力信号,采用Y平衡测试(YBT)评定动态平衡能力。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干预后VAS值、ODI值低于干预前(P<0.05),上腹屈、脊柱伸、脊柱左旋、脊柱右旋肌力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试验组VAS值、ODI值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者肌力的影响。方法:纳入72名受试者,按队列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名。观察组采用易筋经运动处方锻炼,对照组采取行走活动及健康宣教,周期均为8周。于锻炼前后采用Biodex system-3型等速测试训练系统评价两组受试者在等速运动(60°/s、180°/s)时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总功(TW)及屈伸肌比值(H/Q)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通过易筋经训练,PT、TW、AP、H/Q等部分指标较试验前有显著提高(P0.01或P0.05),其中60°/s的PT、TW及AP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60°/s的H/Q及180°/s的PT、TW及AP、H/Q较对照组均有升高趋势。结论:易筋经锻炼可明显提高老年骨骼肌减少症者的肌力,改善肌肉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强筋胶囊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不足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口服补肾强筋胶囊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照组采用口服补肾强筋胶囊结合直腿抬高股四头肌肌力训练。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治疗结束后从VAS评分、WOMAC评分、伸屈肌群峰值力矩多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及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强筋胶囊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可明显减轻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及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7):538-542
目的:研究呼吸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呼吸肌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最大吸气压(MIP)评估吸气肌肌力,最大呼气压(MEP)评估呼气肌肌力,躯干损伤量表(TIS)评估躯干控制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平衡功能,改良巴氏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MIP、MEP、TIS、BBS和M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试验组MIP、MEP、TIS、BBS和MBI功能均改善,且治疗后试验组上述指标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肌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呼吸肌肌力、躯干控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耐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脑卒中患者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以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增加有氧运动,试验组增加有氧运动和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膝关节峰力矩(PT)、耐力指数(ER)、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E)及6分钟步行试验(6MWT)对2组患者运动功能及耐力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膝伸展PT、膝屈曲PT、膝屈伸ER、FMA-LE、6MWT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周的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及耐力,与单一的有氧运动对比效果更显著,建议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应辅以等速肌力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步行双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抽签法将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试验组(n=29),对照组给予常规步行训练,试验组进行与对照组相同时间与频次的运动-步行双任务训练。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记录患侧股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最大等长收缩的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及屈膝、伸膝,踝背伸、跖屈时的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 rate,CR);计算10 m步行测试时的单任务步速、托盘行走时的双任务步速及双任务步速成本(dual-task walking speed cost,DTC)。结果:对照组26例,试验组27例完成研究。干预4周后,2组患者的IEMG、CR及步速均比干预前明显改善(P<0.01)。伸膝和踝背屈时,试验组股直肌和胫前肌的IEMG高于对照组(P<0.05),CR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双任务下的步速高于对照组(P<0.001),DTC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运动-步行双任务训练可改善患者的步行功...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5.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以先秦两汉、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将瘿病的发展总结为理论奠基期、方药汇集期、方药充实期和应用发展期。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学文献中有关瘿病内容的梳理,追溯有关瘿病理、法、方、药认识的历史,厘清前人对瘿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述特点,以及前人对这一疾病认识的发展脉络,为现今中医药防治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学校三个年级学生使用“基础医学课程国家试题库”后的情况分析,认为教考分离是今后考试工作的一个趋势。但目衣使用的试题库在知识点的构成,个别试题质量以及适应性方面有待改进。因此有必要建立适合我校的,反映最新学科进展的试题库,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