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抑郁症是一常见的精神障碍,多呈慢性、复发性病程。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最常用治疗方法。然而,有些患者对单一抗抑郁药物系统治疗反应不佳,即通常所称的难治性抑郁症(TRD)。针对TRD的治疗已有多种疗法,其中之一为抗抑郁药物的联合治疗,即同时用两种或以上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如米氮平联合SSRIs等。本文就目前抗抑郁药联合治疗TR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许多慢性抑郁症患者或反复发作的抑郁症患者对现有的各种抗抑郁药物治疗反应不理想。医生在治疗这些患者时,可能在原来抗抑郁药物的基础上增加其他药物,包括用第二种或第三种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虽然在高收入国家这是精神科医生和初级保健医生广泛使用的方法,但是证明这种抗抑郁药联合治疗方法有效的证据不多。只有当不同种类的抗抑郁药物的单药优化治疗方案无效后,才可谨慎使用联合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目的是归纳并总结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和安全性,为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干预提供参考。抑郁症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成长,可造成自杀等严重不良后果。使用抗抑郁药物是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手段,然而可用于儿童青少年的抗抑郁药物种类较少,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就近十年抗抑郁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试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背景:有关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的一些研究表明,联合使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与抗抑郁药物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CBT或抗抑郁药物。很少研究关注团体CBT治疗和药物治疗对轻度抑郁症患者的效果。目标:评估联合使用团体CBT治疗与抗抑郁药物对轻度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我们将62例轻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干预组(n=32),对照组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12周,干预组予以抗抑郁药物合并团体CBT治疗12周;此后,两组均持续药物治疗1年。在治疗后12周和一年随访结束时,对所有被试采用盲法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中文版(Chinese versions of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ife Satisfaction Rating)、多维社会支持感知(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hort Form Health Survey)的评估。结果: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治疗期间两组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均明显改善,联合CBT与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干预组的改善更大。几乎所有的社会功能、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评估同时表明CBT合并抗抑郁药物组比单用抗抑郁药物组的改善显著更多。此外,即使采用的协方差分析调整了基线时的人口学差异和临床特征以及随时间推移的抑郁和焦虑严重程度的变化差异,CBT合并抗抑郁药物组在团体治疗后12周和团体治疗结束后的一年后都比单用抗抑郁药物组的改善更为明显,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单用抗抑郁药物或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和团体CBT治疗都可以有效地改善轻度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健康功能。然而,合并药物治疗和团体CBT治疗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而且这些效益可以在CBT疗程结束后持续至少长达1年。  相似文献   

5.
背景:有关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的一些研究表明,联合使用认知行为治疗(cogniit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与抗抑郁药物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CBT或抗抑郁药物。很少研究关注团体CBT治疗和药物治疗对轻度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目标:评估联合使用团体CBT治疗与抗抑郁药物对轻度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方法:我们将62例轻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干预组(n=32),对照组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12周,干预组予以抗抑郁药物合并团体CBT治疗12周;此后,两组均持续药物治疗1年。在治疗后12周和一年随访结束时,对所有被试采用盲法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中文版(Chinese versions of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itng Scale)、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itng Scale)、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ife Saitsfaciton Raitng)、多维社会支持感知(Mulit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hort Form Health Survey)的评估。
  结果: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治疗期间两组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均明显改善,联合CBT与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干预组的改善更大。几乎所有的社会功能、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评估同时表明CBT合并抗抑郁药物组比单用抗抑郁药物组的改善显著更多。此外,即使采用的协方差分析调整了基线时的人口学差异和临床特征以及随时间推移的抑郁和焦虑严重程度的变化差异,CBT合并抗抑郁药物组在团体治疗后12周和团体治疗结束后的一年后都比单用抗抑郁药物组的改善更为明显,且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单用抗抑郁药物或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和团体CBT治疗都可以有效地改善轻度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健康功能。然而,合并药物治疗和团体CBT治疗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而且这些效益可以在CBT疗程结束后持续至少长达1年。  相似文献   

6.
概述:抑郁症是一类患病率高且危害严重的疾病,抗抑郁药物的疗效强度及起效时间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在抗抑郁治疗的快速起效方面研究热点是以低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射治疗,但在氯胺酮使用过程中仍有较多问题,包括安全性、疗效、伦理、给药剂量及频次、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等。本研究采用重复低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射的方式成功治疗了一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结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96例老年抑郁症用药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但目前抗抑郁药物对老年抑郁症治疗报导甚少。为此,我们对本中心1996年7月至1997年6月间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97例住院老年抑郁症病人的抗抑郁药物治疗进行分析,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陈静  陆峥 《上海精神医学》2004,16(5):301-303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的严重精神疾患。在临床上约有30%—50%的抑郁症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没有疗效或疗效不完全,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难治性抑郁症已成为近年来精神医学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疾病,患者除了自身情绪的改变外,对于疼痛的感知也会发生 变化。临床中,抑郁症患者的疼痛阈值增高常有报道,抗抑郁药物在治疗抑郁症的同时,也会影响疼痛 阈值。由于病理生理的复杂性,目前关于抑郁症及抗抑郁药物对疼痛阈值的影响及机制的结论阐述较 为单一,但疼痛阈值背后的大脑皮层、脑干的神经机制研究的创新层出不穷。本文就抑郁症及抗抑郁 药物对疼痛阈值的不同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从大脑、脑干、脊髓中的受体与递质方面探讨 疼痛传递及调节的潜在神经机制,旨在为抑郁症患者疼痛阈值改变的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血清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影响。方法:1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经MECT和40例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GDNF浓度,并与30名正常者对照比较。结果:MECT及抗抑郁治疗前,难治性抑郁症组和抑郁症组血清GDNF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难治性抑郁症组中对MECT有效的患者血清GDNF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对MECT无效的患者血清GDNF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经抗抑郁药治疗8周,抑郁症组患者血清GDNF浓度也显著增高(P〈0.01)。结论:GDNF可能在MECT和抗抑郁药治疗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拉莫三嗪联合抗抑郁药物与单一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双相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符合标准的5项研究进行分析,评价拉莫三嗪联合抗抑郁药物与单一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双相抑郁的有效率、症状学变化以及转相率的差异。结果拉莫三嗪联合抗抑郁药物与单一使用抗抑郁药物相比,症状改善更为明显(WMD=-1.81,95%CI:-2.64~-1.71,Z=5.52,P0.01),有效率较高(59/109 vs.35/106,OR=2.43,95%CI:1.38~4.27,Z=3.08,P0.01),而且也显著降低了联合组的转相率(7/86vs.21/85,OR=0.26,95%CI=0.10-0.66,Z=2.86,P0.01)。结论拉莫三嗪联合抗抑郁药物不仅可以增加治疗效应,而且也降低了转相风险。  相似文献   

12.
难治性抑郁症仍然是临床的一大问题,提出的各种治疗方案已不计其数。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案为临床所采纳,并正在研究中。虽然同时使用两种药物违反药理学的原则,但近年来证实,抗抑郁药联合甲状腺素或锂盐后,可使其抗抑郁作用显效较快。这主要是用于门诊病人,他们既不愿意接受电休克治疗,三环抗抑郁剂又不能控制其症状。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科疾病,但约有1/3的抑郁症患者对各类抗抑郁药物反应不佳。遗传因素可能影响抗抑郁药物的疗效,本文综述了抗抑郁药作用的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难治性抑郁症是精神科医生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这些患者往往难以有效治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策略包括换药、增加另一种抗抑郁药(抗抑郁药联合治疗)以及抗抑郁药以外的增效治疗。  相似文献   

15.
抗抑郁药疗效差异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科疾病,但约有1/3的抑郁症患者对各类抗抑郁药物反应不佳。遗传因素可能影响抗抑郁药物的疗效,本文综述了抗抑郁药作用的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迷走神经刺激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临床上,总有一部分患者对现有的抗抑郁治疗疗效不佳或根本无效,此即所谓的难治性抑郁症。虽然各家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标准存在争议,但对这类患者的存在则并无异议。目前针对这类患者的处理方法很多,但大多着眼于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或药物与电痉挛治疗的联用。最近,迷走神经刺激法(vagus nerve stim-ulation, VN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故对此予以介绍。1 VNS治疗情感障碍的原理及作用机制    最近一些研究对VNS在难治性抑郁症中的抗抑郁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线索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6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常规抗抑郁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两组进行8周持续治疗观察,于入组前及入组后第4、8、24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第4、8、24周末HAMD、PSQI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并且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成像为抑郁症患者对于不同机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时的脑结构及脑功能改变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证据,也是预测不同机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国内外不同机制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时,头颅磁共振影像学的变化进行综述,并再对国内外头颅磁共振对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时疗效的预测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男性抑郁症患者病后性功能状况及不同抗抑郁药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89例男性抑郁症患者,选用一种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四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简明性功能自评量表(BSDSR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调查表(IIEF)和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SFPE)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后第二周、第四周进行评定,在入组同时回顾性调查其未患病之前的三个性功能调查表。结果①89例男性抑郁症患者合并出现性功能障碍有56例,发生率为62.9%;②随着抗抑郁药物的治疗,HAMD评分逐渐减少,但三个性功能调查表评分却逐渐加重;③相对于帕罗西汀、度洛西汀及文拉法辛,曲唑酮、西酞普兰及艾司西酞普兰对三个性功能评定量表影响较小。结论男性抑郁症患者合并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大多数抗抑郁药在缓解抑郁症状的同时并不能改善性功能状况,甚至加重性功能问题,相对于其它抗抑郁药物,曲唑酮对性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老年抑郁症药物治疗学研究进展(上)刘贤臣王英杰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障碍,随着新型抗抑郁药物的出现,抗抑郁药物种类的增加,如何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选择抗抑郁药物十分重要。Gerson等综述了1964~1986年间以55岁以上的老年抑郁症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