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髓外白血病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杰 《华夏医学》2007,20(2):397-400
在急性白血病有效化疗迅速发展、缓解率提高以及生存期显著延长的同时,白血病的髓外浸润现象也日益受到重视。鉴于联合化疗时,多数药物不易进入髓外残余白血病灶内,使白血病细胞受到保护,进而分裂增殖,引起局部浸润,从而构成再发的基础。因此,防治髓外白血病,是当前根治白血病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髓外急变七例分析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彭富根,严海林,宣恒报,徐浩关键词白血病;髓细胞性;髓外急变中图法分类R557.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是一种多能干细胞性疾病,是白血病中常见类型之一。慢粒慢性期经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而对终末阶...  相似文献   

3.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高复发率及药物的耐药性是导致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白血病干细胞被认为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及复发的起源,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靶向白血病干细胞有望成为提高急性髓系白血病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的主要治疗策略。近几年国内外对靶向白血病干细胞的研究较多。该文从白血病干细胞的来源、生物学特性、生存微环境、相关免疫表型、相关信号通路、靶向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并重点阐述治疗策略,以期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我院19年来收治的部分髓外白血病浸润的临床形式并复习国内外部分文献,阐述其髓外浸润的表现极易误诊,分析其误诊原因,以提高对髓外白血病浸润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我院19年来收治的部分髓外白血病浸润的临床形式并复习国内外部分文献,阐述其髓外浸润的表现极易误诊,分析其误诊原因,以提高对髓外白血病浸润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儿童高细胞急性白血病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54例儿童高细胞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并与对照组比较,提示高细胞急性白血病在病程、髓外浸润、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早期病死率有显著差异(P〈0.05 ̄0.01)。说明急性白血病初检白细胞数是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黄枝宁 《右江医学》2007,35(4):410-410
米托蒽醌(MTZ)化学结构与阿霉素相近,由于对心脏毒性较低,及较强的抗白血病活性,已广泛应用于抗白血病治疗。它与阿糖胞苷(Ara—c)的协同作用及对蒽环类抗癌药的不完全交叉耐药,在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在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方面也取得理想效果。本文用MTZ+Ara—c治疗CML并髓外浸润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48例儿童急性白血病长期生存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治疗的48例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影响长期生存的因素。结果显示刊期强烈化疗与坚持长期治疗对长期生存至关重要;白血病类型、髓外白血病防治,复发以及发年龄、支持治疗与长期生存明显相关,而确诊前病程与长期生存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每日静滴三氧化二砷10mg,根据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血液学反应情况调节疗程(28~42天)。结果 8例患者除1例使用中发生急变外,其余7例加速期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2例达CR,5例达PR,有效率为87%;毒副作用轻,疗效满意。结论 三氧化二砷可作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治疗的有效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
浦杰 《华夏医学》2006,19(6):1298-1299
现代,在急性白血病有效化疗迅速发展,完全缓解率升高,生存期显著延长的同时,白血病髓外浸润现象也日益受到重视[1,2]。由于化疗时多数药物不易进入髓外残余白血病灶,使此种“庇护所”内的白血病细胞受到保护,进而分裂增殖,形成再发的基础。因此,防治髓外白血病是当前根治白血病  相似文献   

11.
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世界范围内针对儿童白血病病因学机制尚不明确,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儿童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是由环境、生物及遗传因素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儿童白血病的环境危险因素的深入研究,对于儿童白血病的临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慢性髓性白血病髓外急性变的临床特点,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有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慢性髓性白血病髓外急性变的血常规及骨髓情况、髓外急性变的情况、诊治和预后情况,并与同期65例仅有骨髓急性变患者对比。结果慢性髓性白血病髓外急性变的确诊主要依赖于病变部位的病检;相比较于仅有骨髓急性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要低、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要高,但生存期更短,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虽可化疗,但缓解率低,预后差。结论对于疑有髓外病变者,不论其血象及骨髓情况如何,均应尽量病检以尽早确诊;化疗效果差,有条件者可考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或异基因移植等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53例初治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2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均表达两种以上髓系抗原,其中7例伴有淋系抗原(CD19、CD7)表达。3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28例表达淋系抗原,16例表达伴有髓系抗原(CD13、CD33、CD15);4例ALL患者为纯髓系表达(ALL23例,ALL31例)。2例混合型白血病(AMLL)同时表达两种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结论 白血病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免疫分型能确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Mo,AMLL),在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免疫分型是对细胞形态学诊断急性白血病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儿童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既往治疗效果极差 ,进入 80年代以来 ,预后明显改善 ,目前 70 %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 40 %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可长期无病生存。这种治疗的成功 ,既是有效联合化疗方法发展和支持治疗措施改进的结果 ,也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白血病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 ,从而能更加准确地鉴定不同预后因素和采用针对性治疗有关。未来白血病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发展更加个体化的治疗上 ,以保证长期存活患儿的生存质量及针对耐药白血病探索诱导分化治疗、促凋亡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5.
章大谦  吴广胜 《医学综述》2009,15(22):3397-3399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所构成的SDF-1/CXCR4轴生物效应的研究近些年来进展迅速,其在肿瘤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髓外白血病密切相关。本文就SDF-1及其受体CXCR4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SDF-1/CXCR4轴与髓外白血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白血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疾病机制研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角度,而是试图整合不同层次信息,着重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期多元化地理解生物系统发生功能异常的过程.通过系统整合生物学方法,深入研究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转化医学的方法探索白血病的靶向治疗,对于最终攻克这一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通过“211工程”的建设,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分化和凋亡的靶向治疗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使APL成为第一种可治愈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也是白血病基因产物靶向治疗的成功典范,这一思路正在进一步拓展至其他类型白血病.对白血病的系统整合生物学研究也获得重大发展,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白血病基因组解剖学计划,应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发现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中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基因存在高频率突变及表观遗传性改变,并与白血病临床诊断和预后密切相关;还在全基因组水平研究了APL发病机制和PML-RARα转录抑制的靶基因等.这些成果不仅深化了白血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为全国血液领域白血病分子分型以及规范化临床路径提供指导作用,更进一步深化了“转化医学研究”的理论内涵,以靶向治疗的方法挽救了国际范围内成千上万的白血病患者.  相似文献   

17.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期呈现气阴两虚的证候,临床上屡见不鲜,文章从其病因病机入手,客观地阐述了其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以及各医家的治疗经验,认为治疗本病在合理化疗的同时,重在益气养阴,辅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实践证明,进一步益气养阴法辅助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对研究和治疗急性白血病有所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调亡作用。方法:用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白血病细胞株,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进行核酸分析。结果:肿瘤坏死因子作用白血病细胞株后该细胸呈调亡改变,细胞DNA降解琼脂糖凝胶电泳呈阶梯状区带。结论:肿瘤坏死因子能够诱导白血病细胞调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CD184表达与预后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54例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184表达情况,并分析CD184表达与CR1率,髓外浸润,复发率相关性。结果:CD184阳性组AML患者CR1率低,髓外浸润,复发率均较CD184阴性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CR1组患者CD184水平较非CR1组患者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D184高表达与CR1率低,髓外浸润,复发等不良预后有关;CD184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预后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9例老年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率为70.5%,同期非老年白血病院内感染率为5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感染部位以肺部最多见,病原菌以G-菌为主,危险因素与中性粒细胞缺乏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