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左前降支(LAD)长支起自右冠状窦(RCS)/右冠状动脉(RCA)的双前降支变异的CT血管成像(CTA)影像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2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的79 617例患者中LAD长支起自RCS/RCA的双前降支变异的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9~87(59.0±15.2)岁。根据LAD长支走行方式将患者分为肺动脉前型12例(pre-LAD组)和肺动脉下型13例(sub-LAD组)。另纳入30例CCTA检查无冠状动脉变异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4~76(59.6±11.6)岁。观察指标:(1)测量和比较LAD短支及LAD长支全程长度、起始段管径的差异;比较pre-LAD组、sub-LAD组、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LAD长度(全程、前室间沟前段)、管径(起始段、中段、远段)的差异。(2)比较pre-LAD组、sub-LAD组患者的LAD长支起源、对角支、间隔支及右圆锥支的差异。(3)评估pre-LAD组与sub-LAD组患者冠状动脉各分支有无斑块以及管腔有无狭窄,比较2组患者冠状动脉整体斑块发生率的差异,以及pre-LAD长支与sub-LAD长支、LAD长支与LAD短支斑块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LAD长支起自RCS/RCA变异的发生率为0.31‰(25/79 617),其中0.20‰(16/79 617)起自RCS、0.11‰(9/79 617)起自距RCA开口10 mm范围内的RCA近段。(1)LAD长支、LAD短支的全程长度分别为(137.5±23.4)mm和(47.6±1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1,P<0.001);二者起始段管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re-LAD组、sub-LAD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LAD全程长度[(149.0±17.6)mm]大于sub-LAD组[(129.2±21.2)mm];pre-LAD组长支进入前室间沟前段长度[(90.8±15.7)mm]依次大于sub-LAD组[(48.1±8.4)mm]和对照组[(21.6±5.2)mm];对照组LAD起始段管径依次大于pre-LAD组和sub-LAD组;对照组LAD及pre-LAD组长支中段管径均大于sub-LAD组;对照组LAD及sub-LAD组长支远段管径均大于pre-L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LAD及pre-LAD组长支由近段至远段管径均逐渐缩小;但sub-LAD组长支远段管径较中段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04)。(2)pre-LAD组与sub-LAD组患者LAD长支起源位置及对角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条pre-LAD长支(3/12)和11条sub-LAD长支(11/13)可见间隔支发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re-LAD组中右圆锥支均起自LAD长支,sub-LAD组中右圆锥支均起自RCA近段或R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pre-LAD组与sub-LAD组患者的整体冠状动脉斑块发生率为8/12与8/13,2组患者的LAD长支的斑块发生率为2/12与0/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25条LAD长支中有2条存在斑块(8%,2/25),25条LAD短支中有12条存在斑块(48%,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2,P=0.002)。结论 LAD长支起自RCS/RCA的双前降支变异,与正常LAD解剖差异很大。全面评估双前降支变异中LAD长支及LAD短支的起源、走行、分支、重要解剖关系及管腔情况,对于相关心血管症状的解释及手术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三维重建影像的左房间隔囊袋(LASP)检出情况,以及LASP的影像解剖学特征。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月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受检者332例。其中男200例、女132例,年龄31~83(57.3±9.4)岁,按照年龄分为A组(≥50岁)271例、B组(<50岁)61例。将受检者的CTA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观察LASP。观察项目:(1)比较LASP在性别及A、B年龄组间的检出率差异;观察LASP形态及开口方向。(2)测量并比较A、B组受检者中LASP的囊袋深度、囊袋壁厚度、囊袋口宽度。结果 (1)332例受检者中共检出LASP 69例(20.8%),其中男46例(23.0%,46/200)、女23例(17.4%,23/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P=0.220);A组检出LASP 56例(20.7%,56/271)、B组检出LASP 13例(21.3%,1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10)。囊袋口的形态多数为弧形,开口朝向上方或前上方,其中朝上方开口30例,朝前上方开口39例。(2)69例LASP的囊袋深度、囊袋壁厚度、囊袋口宽度分别为2.59~15.44(7.79±2.91)mm、0.58~3.21(1.57±0.41)mm、0.80~4.75(1.98±0.72)mm,其中≥50岁的LASP分别为(7.64±2.77)mm、(1.58±0.43)mm、(1.95±0.74)mm,<50岁的LASP分别为(8.43±3.50)mm、(1.51±0.34)mm、(2.09±0.68)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7、0.55、0.63,P值均>0.05)。结论 冠状动脉CTA三维重建可观察囊袋的形态特征,其检出率未见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并且年龄≥50岁与<50岁者LASP囊袋深度、囊袋壁厚度、囊袋口宽度也未见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检查时对比剂注射部位、延迟扫描时间不同对奇静脉弓瓣显示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562例行CT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头颈CTA检查276例,男165例、女111例,年龄10~84(62.3±10.9)岁,左肘注射对比剂18例,右肘注射258例;胸部增强CT检查286例,男179例、女107例,年龄11~85(61.7±11.3)岁,均为右肘注射对比剂。观察项目:(1)比较不同部位(左、右肘)注射对比剂时奇静脉弓瓣显示率的差异;(2)观察胸部增强CT检查患者的动脉期(短延迟扫描时间)与静脉期(长延迟扫描时间)奇静脉弓瓣显示率的差异。(3)观察奇静脉弓瓣的形态。结果 (1)左肘注射18例患者中有1例(1/18)显示奇静脉弓瓣,右肘注射的544例患者中245例(45.04%,245/544)显示奇静脉弓瓣,右肘注射显示率明显高于左肘注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P=0.001)。(2)胸部增强CT检查中,短延迟扫描时间奇静脉弓瓣显示率为28.32%(81/286),高于长延迟扫描时间的显示率(2.10%,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0,P<0.001)。(3)562例患者共显示奇静脉弓瓣246例,其中二叶瓣(224例)明显多于三叶瓣(22例)。二叶瓣的患者中,两个瓣叶的排列方向呈左右垂直奇静脉弓排列188例、呈上下垂直奇静脉弓排列36例。结论 CT检查中,右肘注射对比剂、短延迟扫描时间时奇静脉弓瓣的显示率更高。奇静脉弓瓣有二叶瓣和三叶瓣,其中二叶瓣更常见,其2个瓣叶的排列方向以左右垂直奇静脉弓为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MSCT准确显示肾上腺静脉正常解剖结构及变异,为临床提供影像解剖数据。 方法 回顾分析上腹部CTA患者108例。薄层MIP/MPR评估测量肾上腺静脉管径、长度及走行路径。 结果 ①右侧:显示率64.81%(70/108),变异5.71%(4/70);汇入下腔静脉7点至8点间占优势42.42%;其管径Rr (2.19±0.56) mm,腺外段长度RD1 (5.02±1.82) mm,汇入下腔静脉距右肾静脉汇入距离RD2 (40.69±12.96) mm,汇入口开口向下角度RA (60.25±17.85)°。②左侧:显示率97.22%(105/108);变异14.29%(15/105);肾上腺静脉管径Lr (2.39±0.56) mm,腺外段长度LD1 (7.28±4.01) mm,膈-肾上腺静脉干管径LR (3.65±0.93) mm,膈-肾上腺静脉的共干段长度LD2 (14.07±6.77) mm,膈-肾上腺静脉汇入左肾静脉点至下腔静脉左侧缘距离LD3 (32.89±4.85) mm,膈-肾上腺静脉汇入左肾静脉开口向内的角度LA1 (118.06±18.49)°,肾上腺静脉与膈静脉共干段开口向下的角度LA2 (156.15±13.81)°。 结论 MSCT可显示大部分右侧肾上腺静脉及绝大部分左侧肾上腺静脉正常走行及变异,测量相关影像解剖数据,为AVS等手术方案提供影像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制足部简易固定装置在足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断层骨显像辅助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30例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SPECT/CT足部断层骨显像发现足部骨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2~83(65.9±9.8)岁。采用抽签法分组:观察组15例,使用足部固定装置;对照组15例,不使用足部固定装置,采用常规体位摆放肢体。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变侧别等基线资料。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足长轴与扫描床的夹角、足部扫描长度、扫描时间、辐射剂量,以及图像融合时X、Y、Z轴三个方向的偏差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病变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的足长轴与扫描床的夹角(95.6°±4.1°)小于对照组(123.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7,P<0.001);观察组足部扫描长度较对照组减少27.6%、扫描时间缩短27.8%、CT辐射剂量减少24.1%,分别为(15.2±1.4)和(21.0±1.8)cm、(6.89±0.63)和(9.54±0.79)s、(28.6±2.0)和(37.7±2.9)mGy·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02、-10.08、-10.16,P值均<0.001);两组间图像融合的偏差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3、-0.57、-0.13,P值均>0.05)。结论 该足部简易固定装置能够在不影响图像融合质量的情况下得到足的标准解剖位图像,并能降低患者所受CT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KLHL7-DT对人退变髓核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南京江北医院骨科脊柱骨折患者手术切除的正常椎间盘标本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为22~46 (38.3±4.3)岁,PfirrmannⅠ级6例、Ⅱ级12例。取椎间盘标本常规分离、培养髓核细胞,使用10 ng/mL IL-1β处理髓核细胞获得退变髓核细胞。将退变髓核细胞分为沉默对照组、KLHL7-DT沉默组、过表达对照组、KLHL7-DT过表达组。4组细胞分别对应转染沉默对照序列、siRNA-KLHL7-DT沉默序列、过表达对照序列、KLHL7-DT过表达序列。取转染后4组退变髓核细胞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Ⅱ型胶原(Col 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KLHL7-DT过表达组EdU染色阳性细胞/DAPI染色阳性比值(0.147±0.002)低于过表达对照组(0.203±0.007),而KLHL7-DT沉默组比值(0.428±0.050)高于沉默对照组(0.240±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5、-5.44,P值均<0.05)。(2)KLHL7-DT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19.01%±0.41%)高于过表达对照组(14.38%±0.31%),KLHL7-DT沉默组细胞凋亡率(16.08%±0.59%)低于沉默对照组(17.42%±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69、3.36,P值均<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LHL7-DT过表达组细胞Aggrecan和Col 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4±0.29、0.57±0.11)均低于过表达对照组(1.00±0.22、1.05±0.10),KLHL7-DT沉默组Aggrecan和Col 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7±0.14、1.63±0.12)均高于沉默对照组(1.10±0.18、0.98±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5.54、-5.05、-7.66,P值均<0.05)。结论 上调KLHL7-DT的表达可抑制退变髓核细胞的增殖,促进退变髓核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Aggrecan、Col Ⅱ蛋白的合成,进而参与椎间盘退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聚富马酸丙二醇酯(PPF)/β-磷酸三钙(β-TCP)制备新型可吸收骨水泥的配方及其应用于小牛椎体标本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方法 采用两步法制备PPF,使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测量PPF的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及聚合度分布指数,使用MR氢谱对PPF进行结构分析。将制备好的PPF与β-TCP按照10∶1、5∶1、3∶1、2∶1配制不同热交联反应体系,制备4种不同配方的PPF/β-TCP可吸收骨水泥,选择抗压强度和压缩模量均较高的骨水泥进行后续实验。选取2~3岁健康小牛腰椎L1~L4节段标本4具,分离出16个椎体,使用牙托粉填平每个椎体的椎板凹陷部位,测量每个椎体的受力面积。选择椎体受力面积相近的10个椎体,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PPF/β-TCP组和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组,每组5个。PMMA组和PPF/β-TCP组椎体使用MTS-858力学机器制备压缩性骨折模型,对比2组完成模型制备时的椎体高度、抗压强度和刚度。PPF/β-TCP组和PMMA组分别使用PPF/β-TCP骨水泥和标准PMMA骨水泥对压缩骨折模型行椎体成形术,对比2组骨水泥注入量,术后椎体高度、椎体恢复百分比,椎体抗压强度、刚度。结果 PPF数均分子量为1 637±55,重均分子量为1 741±68,聚合分布指数为1.06。MR氢谱结构分析提示反应产物为PPF。配方1~4 PPF/β-TCP可吸收骨水泥抗压强度分别为(53.5±1.5)、(63.2±0.4)、(97.9±5.5)、(100.8±3.2)MPa,压缩模量分别为(0.97±0.04)、(1.05±0.05)、(1.10±0.10)、(0.45±0.18)GPa。选取压缩模量与抗压强度均高的配方3 PPF/β-TCP可吸收骨水泥用于椎体成形术。PPF/β-TCP组和PMMA组小牛椎体标本的椎体体积、高度、受力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PF/β-TCP组和PMMA组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后高度、椎体成形术后椎体高度以及椎体高度恢复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内比较:PPF/β-TCP组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手术前后椎体抗压强度分别为(2 282±341)N和(1 848±219)N,椎体刚度分别为(215±27)N/mm和(182±15)N/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14、2.13,P值均>0.05);PMMA组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手术前后抗压强度分别为(2 350±289)N和(3 105±452)N,椎体刚度分别为(221±26)N/mm和(296±37)N/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3.21,P值均<0.05)。组间比较:PPF/β-TCP组与PMMA组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F/β-TCP组与PMMA组发生压缩性骨折时椎体抗压强度和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椎体成形术后椎体抗压强度和刚度PMMA组均大于PPF/β-T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9、5.61,P值均<0.05)。结论 PPF与β-TCP按照3∶1配制的可吸收骨水泥具有与人椎体力学性能相近、交联温度低等特点。在治疗小牛椎体压缩性骨折模型时,PPF/β-TCP可吸收骨水泥与PMMA骨水泥术中注入量相近,两者恢复椎体高度的效果相当;且PPF/β-TCP可吸收骨水泥注入后椎体力学性能优于注入PMMA骨水泥者,具有替代PMMA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颈椎融合器(n-HA/PA66 Cage)与聚醚醚酮颈椎融合器(PEEK Cage)在颈前椎间盘切除减压术后椎间隙植骨重建的初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57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植骨融合钛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其中31例采用n-HA/PA66 cage, 26例采用PEEK cage 。术后随访包括影像学及临床疗效评价,影像学评价包括术前、术后正侧位片、动力位片观察植骨融合率、塌陷率、颈椎曲度及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情况;临床疗效采用Odom标准评定。 结果 n-HA/PA66组患者6月时获得97.7%植骨融合,PEEK组融合率100%,两组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n-HA/PA66组术后颈椎丢失的角度为(2.06±1.77)°较PEEK组(2.39±1.56)°稍低,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384);n-HA/PA66组与 PEEK组术后平均椎间隙丢失高度无统计学意义(0.46±0.52 mm,0.41±0.18 mm,P=0.599),其中n-HA/PA66组出现1例患者1个节段塌陷,塌陷率2.3%,与PEEK组塌陷率(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72);PEEK组获得81%临床优良率对比n-HA/PA66组77%的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757)。 结论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后,n-HA/PA66与PEEK cage椎间隙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初期临床疗效与影像学结果均较好且相似。  相似文献   

9.
张磊  刘洋  曾炎  余飞  任蔺  扶世杰 《解剖学报》2019,50(5):620-626
目的 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的肩胛切迹解剖形态学分型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300例因肩部疾病就诊患者的肩胛骨,通过CT三维技术重建肩胛骨图像,并进行肩胛切迹形态学分型及几何数据测量。 结果 我们将收集的肩胛切迹分为5种类型,√-形称为Ⅰ型共138例,约占46%;U-形称为Ⅱ型共125例约占41.7%;Ⅴ-形称为Ⅲ型,共20例,约占6.7%;O-形称为Ⅳ型,共10例约占3.3%;Ω-形称为Ⅴ型,共7例约占2.3%(另外,发现W-形、双O-形各1例,因数量较少暂未纳入分型);左侧肩胛切迹平均深度、宽度分别为(5.58±1.42、10.22±3.24)mm,右侧肩胛切迹平均深度、宽度分别为(6.02±1.87、10.81±3.35)mm,左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和Ⅱ型的切迹宽度较其他3种类型宽度更宽,分别为(12.46±3.20、9.95±2.68)mm,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不同类型中肩胛切迹最低点到肩胛冈基底部的垂直距离长度有所不同,其中Ⅰ型最短的为(12.52±2.56)mm,Ⅲ型最长的为(14.48±4.29)mm,Ⅰ型和Ⅲ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CT三维重建结果,将肩胛切迹分为5型,分别为√-形、U-形、Ⅴ-形、O-形、Ω-形。其中Ⅴ-形和O-形发生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几率较大,而√-形及U-形的卡压几率则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痉挛型偏瘫患儿手节区(HKR)形态学变化的MRI征象。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6年3月—2019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确诊并行头颅MR检查的痉挛型偏瘫患儿14例为病例组,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3.9±2.1)岁;MRI主要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11例,脑灰质损伤4例,其中1例白质灰质均有损伤。另纳入2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1±2.0)岁,其年龄、性别构成和双侧半球HKR类型均与病例组相匹配。基于MR 3D-T1WI数据,在HKR的最佳评估层面(以在T1WI轴位影像上观察到双侧额上沟位于双侧半球前中部、中央沟深达同侧半球内1/3处,同时可良好观察到HKR形态的层面为最佳评估层面)测量及计算2组受试者两侧半球HKR皮层厚度、高度、基底宽度、白质高度、高度与皮层厚度之比和高度与基底宽度之比等形态学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各指标观察结果进行组内、组间统计学分析比较。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验观察者间、观察者内测量的一致性。结果 2组儿童年龄、性别和双侧HKR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例组患儿受累侧HKR高度/皮层厚度(3.41±1.03)和HKR白质高度/皮层厚度(2.41±1.03)均小于未受累侧半球HKR(分别为3.96±1.17和2.96±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2.49,P值均<0.05);其余各指标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例组患儿受累侧半球HKR高度(7.13±1.40)mm、HKR白质高度(4.89±1.47)mm、HKR高度/皮层厚度(3.41±1.03)和HKR白质高度/皮层厚度(2.41±1.03)均小于对照组相对应一侧[(8.65±1.01) mm,(6.77±0.99) mm,4.70±0.79和3.70±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3.58、3.71、3.71,P值均<0.05);其余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痉挛型偏瘫患儿受累侧半球HKR皮层厚度、基底宽度改变不明显,但白质高度减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A型夹层状态下的头臂血管进行解剖学测量,为人工血管的制作和完善提供数据支持,为主动脉腔内治疗和头颈部介入操作提供参考。 方法 对331例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回顾性CTA三维重建,并对其分别进行形态描述,径线和角度测量。 结果 共计331例,标准型主动脉弓91.5%(303例),变异型主动脉弓8.5%(28例)。25.4%(77例)3分支开口均低于主动脉弓最高点。3分支开口分布中,IA多见于后位,而LCCA和LSA则多见于中位。IA最易被夹层累及。由IA到LSA,3分支在开口处的直径分别为(16.2±3.6)、(11.0±3.3)、(12.9±3.6)mm。3分支在距离开口2 cm处直径分别为:(12.0±3.0)、(9.0±1.9)、(9.8±2.1)mm。IA-LCCA间距平均为(10.1±5.5)mm(2.0~20.0mm)。LCCA-LSA间距平均为(14.1±5.9)mm(2.0~27.0mm)。在主动脉弓冠状面,头臂血管与主动脉弓所成角分别为(62.5±26.5)°,(57.8±23.4)°,(64.9±23.5)°。在主动脉弓横截面,头臂血管与主动脉弓所成角分别为(121.1±24.7)°,(107.3±19.4)°,(100.5±16.1)°。 结论 通过本研究得到了A型夹层状态下的头臂血管详细解剖数据,且和目前流行的人工血管设计数据并不一致,这为人工血管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测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及其源动脉CTA影像特点,为CTA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个性化”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方法 收集28侧成人下肢CTA扫描数据,应用AW4.6工作站,重建三维图像,对旋股外侧动脉降支(DB)及其分支进行观测,统计数据包括穿支走行、数目、深筋膜穿出点位置,穿支源动脉走行、长度、内径。 结果 DB可分为共干型(Ⅰ型,64.2%)和单支型(Ⅱ型,35.8%)。28侧下肢总计发现穿支37支,其中3侧未发现明显穿支(10.7%)、15侧发现1支(53.6%)、9侧发现2支(32.1%)、1侧发现3支(3.6%);Ⅰ型、Ⅱ型DB平均每侧穿支数为(1.5±0.78)支、(1.0±0.66)支,肌间隙型穿支占比为37%、40%。Ⅰ型、Ⅱ型DB初级源动脉起始内径为(1.3±0.31)mm、(1.0±0.54)mm。 结论 CTA在观测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及及其源动脉解剖学参数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以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个性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以足外缘动脉弓为蒂足背外侧岛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扩大足背外侧岛状皮瓣的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33侧成尸下肢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在手术显微镜下(×10)解剖,观测足背外侧动脉链与足底外侧动脉的吻合及吻合弓的位置,外径,长度。 结果 足背外侧动脉链与足底外侧动脉有3个较恒定的吻合。跗外侧动脉在第5跖骨粗隆后缘发出1条动脉与足底外侧动脉的吻合,命名为足外缘第1动脉弓,起点外径(0.7±0.1) mm,占54.5%(18侧);外踝后动脉跟外侧支与足底外侧动脉在外踝前缘下方和外踝后缘下方有2个吻合支,命名为足外缘第2动脉弓和足外缘第3动脉弓,起点外径分别为(0.9±0.1)mm和 (1.0±0.2)mm,分别占 88.0%(29侧)和78.8%(26侧)。 结论 以足外缘动脉弓为蒂的足背外侧岛状皮瓣可修复足底外侧,跟外侧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经皮"瓣上瓣"支架植入治疗急性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提供相关应用解剖。方法解剖5例外形大小正常的成年人心脏和升主动脉的标本;回顾性分析178例升主动脉CTA病人影像资料,其中男性131例,女性47例,以及85例主动脉瓣上造影(DSA)病人资料,其中男性45例,女性40例,测量不同位置升主动脉的内径及长度。结果根据升主动脉CTA测得D1、D2、L1、L2分别为(30.5±2.3)、(25.5±1.8)、(36.5±3.6)、(31.2±4.1)mm,经体表面积标准化后得出的SD1、SD2、SL1、SL2分别为(17.1±1.2)、(14.2±0.9)、(21.4±1.1)、(17.8±1.3)mm;根据升主动脉DSA测量得出的D1’、D2’、L1’、L2’分别为(28.7±2.8)、(24.4±2.1)、(34.3±2.9)、(29.4±3.6)mm,经体表面积标准化后得出SD1’、SD2’、SL1’、SL2’分别为(16.0±1.4)、(13.5±1.2)、(19.7±1.6)、(16.7±2.0)mm。结论经皮主动脉"瓣上瓣"支架具有成功的动物实验研究背景,可作为一种新技术用于临床,其瓣膜支架的大小和形状的设计应根据升主动脉段的内径和长度来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髂静脉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选用实验用白猪12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采用左髂静脉血管外贴附包绕石英管,在左髂静脉于下腔静脉汇入点下方1~2 cm及3~5 cm处结扎髂静脉,然后抽离石英管的方法,建立左髂静脉狭窄动物模型;对照组不行手术。实验组白猪在手术前及术后第30天行血管腔内超声(IVUS)检测左髂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左髂静脉内径,在术后第30天行髂静脉造影检查观察髂静脉通畅情况。在完成检查后处死两组实验动物,取出右髂静脉近心端2.0 cm、左髂静脉起始端至下腔静脉下段“人”字型血管,观察静脉壁病理组织学改变;应用Image-Pro plus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实验组左髂静脉缩窄处、对照组相应处血管内膜厚度。实验组以左髂静脉直径狭窄率>30%作为模型制备成功的标准。观察并比较实验组手术前后左髂静脉内径的差异,以及两组动物左髂静脉内膜厚度的差异和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 实验组动物手术前左髂静脉直径为7.28~8.04(7.53±0.28)mm,术后第30天为3.72~5.02(4.39±0.48)mm,手术前后左髂静脉直径差值为2.32~3.88(3.14±0.57)mm,左髂静脉狭窄率为31.6%~51.1%(41.57%±6.85%),均成功建立了髂静脉狭窄模型;手术前后左髂静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75,P<0.05)。术后第30天,实验组动物髂静脉造影显示右髂静脉均通畅,左髂静脉可见明显狭窄;静脉壁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对照组未见异常,实验组血管内膜增生狭窄;实验组左髂静脉内膜厚度为(209.82±26.26)μm,大于对照组的(37.67±6.8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39,P<0.05)。结论 在实验白猪体内,采用左髂静脉血管外贴附包绕石英管、在左髂静脉于下腔静脉汇入点下方1~2 cm及3~5 cm处结扎髂静脉后抽离石英管的方法,可成功建立髂静脉狭窄动物模型。该方法具有简便、建模效果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解剖压迫性左头臂静脉狭窄的解剖学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有左上肢功能性血透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或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且行胸部增强CT扫描的血液透析患者107例作为观察组,2019年7—9月行胸部增强CT扫描的非血透患者758例作为对照组。观测指标:左头臂静脉最小前后径(D1)、胸骨与主动脉弓(或头臂干)之间的最短前后距离(D2)、胸廓前后内径(D3)。分析:(1)D1、D2、D3之间关系;(2)D1、D2与身高、体质量、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的关系;(3)左上肢功能性血透通路内瘘存续时间对D1、D2的影响;(4)D1≤2 mm患者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年龄更大、高血压病史者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性别、身高、体质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观察组D1大于对照组,分别为(8.513±3.337)mm、(7.812±3.17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D1与D2均呈正态分布、线性相关(r=0.663、0.694,P值均<0.01),与D3均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2)身高、体质量与D1、D2均无明显的线性关系(P值均>0.05)。男性的D1、D2均较女性大:观察组的D2以及对照组的D1、D2,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23、2.048、5.721, P值均<0.01)。对照组患者的D1、D2随着年龄增高而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025、11.822, P值均<0.01)。(3)患者左上肢功能性血透通路内瘘存续的时间与D1、D2均无线性关系(r=0.471、0.223, P值均>0.05)。(4)D1≤2 mm的患者在两组中比例相当,观察组2.8%(3/107)、对照组3.6%(27/758):观察组3例有左上肢功能性血透通路透析患者均未报告左上肢肿胀症状;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在经左侧置入导管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左上肢肿胀症状,其中2例被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左头臂静脉最小前后径与同层面胸骨与主动脉弓(或头臂干)之间的最短距离密切相关,解剖压迫性左头臂静脉狭窄可能增加左上肢功能性血透通路建立后出现左上肢水肿以及静脉治疗导管置入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回收后肾下段下腔静脉CT静脉造影(CTV)血管壁形态的改变,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下腔静脉滤器回收后规范抗凝治疗70例患者的下腔静脉CTV图像为滤器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17~79(48.11±13.86)岁;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下腔静脉CTV数据库中随机抽取40例非血栓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8~70(46.70±12.16)岁。在下腔静脉CTV图像上测量并比较两组下腔静脉最小直径和肾静脉开口下方1 cm平面参考直径的差异;观察滤器组肾下段下腔静脉壁有无增厚,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滤器组和对照组下腔静脉参考直径分别为(16.0±2.6)、(20.2±2.4) mm,最小直径分别为(13.0±3.6)、(19.3±2.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67、10.032,P值均<0.01)。滤器组35.7%(25/70)的患者血管壁局限性或环状增厚,下腔静脉最小直径为(10.3±3.6)mm; 64.3%(45/70)患者没有血管壁增厚,下腔静脉最小直径为(14.5±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0, P<0.01)。血管壁增厚患者与无增厚患者的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参考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59, t=3.794, P值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和下腔静脉参考直径是下腔静脉壁增厚的独立影响因素(OR=5.410、1.500,P值均<0.01)。结论 滤器回收后下腔静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和血管壁增厚,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和较小的下腔静脉参考直径明显增加下腔静脉壁增厚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