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支气管血管CT三维重建(3D-CTBA)在单孔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或肺亚段切除术前定位中的可靠性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行3D-CTBA辅助单孔VATS解剖性肺段或肺亚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207例。其中男78例、女129例,年龄27~93(57.4±11.7)岁,肺结节最大径0.2~4.3(1.1±0.6)cm。依据术前3D-CTBA影像解剖的定位和设计进行手术。观察指标:(1)围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2)评价3D-CTBA无创定位肺结节的可靠性。结果 (1)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R0切除,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31.4±59.7)min,术中出血量(92.6±76.6)mL。引流管留置时间(4.5±2.4)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12/207),其中持续肺漏气(>7 d)6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乳糜胸2例、迟发性胸腔积液2例。术后30 d无二次手术。患者均获随访2~34(16.1±7.3)个月,无肿瘤复发或死亡。(2)术中解剖观察与术前3D-CTBA对比,切除的肺结节所在肺段或肺亚段的血管、支气管及其分支均与影像所示的解剖结构匹配。所有靶区肺结节完整切除且有明确的病理诊断,与影像定位相符。结论 3D-CTBA用于单孔VATS解剖性肺段或亚段切除术的手术前定位精准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115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开胸组60例和VATS组55例。开胸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VATS组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当日引流量、术后拔引流管时间、镇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开胸组手术时间、术后当日引流量、术后拔引流管时间、镇痛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高于VAT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3个月,均无复发及死亡。结论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对患者的影响轻、患者容易接受,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膈疝的修补方法,评价膈疝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先天性新生儿膈疝,采用涤纶补片、无张力缝合修补的手术效果.结果 12例新生儿膈疝膈肌缺损大,均为胸腹裂孔处膈疝,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远期随访2~3年膈疝均未复发.结论 涤纶补片、无张力缝合修补先天性新生儿膈疝可避免膈疝远期复发.  相似文献   

4.
徐闻霞  陆红艳  黄斌 《医学信息》2018,(21):100-102
目的 比较胸腔镜肺叶切除和肺段切除在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胸腔镜手术的76例ⅠA期NSCLC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行肺叶切除术,对照组26例行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年后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8.26±30.76)min,短于对照组的(155.51±21.9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年后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A期NSCLC患者中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治疗效果相似,而且肺段切除术能够保留更多的肺功能,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下孔直接取石法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8年4月8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58例,年龄25~78(50.8±10.5)岁,均观察行腹腔镜手术,术中于胆总管切开后经剑突下孔直接取石。记录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及随访并发症,并总结技术经验。结果 成功完成腹腔镜下手术81例,成功率94.2%(81/86),其中1例因末端结石嵌顿难以取出,后经胆道镜下碎石取出。其余5例中,1例因胆囊十二指肠漏中转开放手术,4例因胆囊炎急性发作后三角区纤维化难以分离而中转开腹。81例成功手术者:手术时间为(80.2±18.6)min,术中出血量为 (20.0±3.0) mL,术后下床时间为(15.5±5.7)h,术后排气时间为(30.2±10.2)h,引流管拔除时间为术后(2.4±0.4)d,术后住院时间 (10.4±2.6) d。术后4~6周拔除T管;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无术后胆漏、胆道狭窄、再发胆管结石等并发症。结论 经剑突下孔直接取石法使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变得简单易行且安全,通过选择合适的患者,调整剑突下孔的位置、注意手术细节,改进手术流程,可减少了手术时间、创伤,并能取尽结石,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高国栋 《医学信息》2019,(3):121-122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乳糜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肾蒂淋巴管结扎术,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1%、复发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的11.29%、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与内镜介入两种方法治疗可切除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天津市胸科医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可切除肺腺样囊性癌患者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42~87(56.6±12.5)岁。25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行内镜介入治疗的11例患者为内镜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4例患者为手术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2组患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随访,比较2组患者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以及总体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肿瘤大小、位置、分期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R2切除患者。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187.4±37.6)min、术中出血量为(107.2±31.3)mL,分别大于内镜组的(105.8±19.6)min、(45.89±14.6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0、6.51,P值均<0.001)。手术组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8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例,内镜组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4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2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5例患者术后随访6~9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2.3个月。随访期间,手术组患者死亡2例,内镜组患者死亡5例。内镜组术后胃肠部位转移1例、局部进展4例,手术组术后同侧肺转移1例、无局部复发,2组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内镜组总体生存期平均为61.9 [95%可信区间(CI) 48.0~75.9]个月、无复发生存期平均为50.7 (95%CI 31.6~69.8)个月,分别短于手术组的83.1 (95%CI 75.8~90.4)个月、86.7 (95%CI 78.6~94.8)个月,仅无复发累积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P=0.020)。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可切除的肺腺样囊性癌,患者总体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优于内镜治疗,且手术治疗的患者复发率较低,因此推荐其为可切除的肺腺样囊性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双环乳晕切口在多中心乳腺良性肿瘤临床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优势。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外科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45例行“双环乳晕切口”治疗的“多中心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6个月后复发率进行评价。 结果 切除肿瘤数量单侧(5±1)个(2~8个),双侧(8±2)个(3~13个)。肿瘤长径单侧(5.3±1.3)cm(1.5~8.5 cm),双侧(3.0±1.5)cm(1.2~6.5 cm)。术中出血量单侧(8.0±2.8)ml(5~15 ml),双侧(15.4±3.1)ml(10~25 ml)。术后3个月通过门诊和微信随访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在93.3%。术后6个月有37例患者进行彩超复查,其中单侧病变患者22例,复发3例,复发率13.6%;双侧病变患者15例,复发2例,复发率13.3%。 结论 双环乳晕切口在处理分布在不同象限多发性肿瘤、以及有塑形需求的患者人群中具有一定优势。手术安全性高,操作方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儿童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及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1-12月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就诊的3185例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儿童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约2.57%(82/3185),其中男患儿75例(约占79.27%);女患儿7例(约占8.53%),其性别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传统手术治疗的33例患儿比较,腹腔镜治疗的49例患儿除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之外(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儿童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及住院时间方面体现出微创技术的优势,建议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胸腔镜胸膜纤维板治疗非急性期脓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例应用单孔胸腔镜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手术治疗非急性期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2~24个月,记录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41.05±40.5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52.82±43.78)mL,术后胸腔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9.04±3.2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05±3.25)d。术后所有患者发热、胸闷等不适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胸片及胸部CT显示肺组织膨胀良好,胸腔内无积气积液,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效果满意,随访期间未诉特殊不适。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治疗非急性期脓胸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的解剖基础与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3例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53.94±13.37)岁。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胸腺肿物。术后病理诊断:胸腺瘤12例、胸腺癌1例、畸胎瘤3例、胸腺增生1例、胸腺囊肿16例。观察手术路径的安全性及术野显露情况;记录术后引流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胸腺完整切除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其中合并有肺楔形切除2例,合并心包部分切除2例。剑突下入路手术路径安全,暴露良好,术中胸腺周围的解剖结构显示清晰,能完整显示左右两侧心包膈神经、上腔静脉、前方胸骨、后方心包及左侧无名静脉、上方甲状腺下极等胸腺毗邻结构。术后引流量(429.24±308.34)mL;引流时间(3.61±1.56)d;住院时间(5.88±3.43)d;术后24 h疼痛VAS 评分为(1.82±0.68)分。围术期无死亡病例,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症状加重,经机械通气、药物等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术后出现低钠血症,补钠后痊愈。结论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的解剖路径暴露良好,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更好地体现了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剑突下入路和经肋间入路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00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剑突组(经剑突下入路)和肋间组(经肋间入路),每组5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1、2、3 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3、5 d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和肌红蛋白(Mb)水平。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组住院时间短于肋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组术后1、2、3 d VAS评分均低于肋间组,镇痛药物使用时间短于肋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组术后1、3、5 d血清CPK、Mb水平均低于肋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与机体损伤,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加速术后康复,较经肋间入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胸心外科收治的57例食管裂孔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为2~97(17±4.17)个月。依据解剖分型标准,Ⅰ型46例,Ⅱ型7例,Ⅲ型4...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经剑突下入路和经侧胸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接受胸腔镜微创治疗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经剑突组(47例)和经侧胸组(51例)。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剑突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少/低于经侧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剑突下入路和经侧胸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经侧胸入路相比,经剑突下入路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时间更短,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疼痛程度更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在治疗累及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确诊为累及弓部的TBAD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32~81(59.7±12.9)岁。患者均采用外科转流术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肺叶血管、支气管影像解剖辅助单孔胸腔镜 (U-VATS) 肺叶切除术治疗可切除肺癌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由同一治疗组开展的59例经肋间U-VATS肺叶切除治疗的肺癌患者资料。其中男32例,女27例;年龄34~81(62.8±9.5)岁。依据手术的时间顺序分为A组(15例)、B组(15例)、C组(15例) 和D组 (14例)。术前应用OsiriX软件将患者薄层CT数据进行支气管、肺血管三维成像 (3D-CTBA),观察拟切除肺叶的动脉、静脉与支气管的分支数量、走行情况,并模拟肺叶切除。根据术前模拟的切除计划,行U-VATS肺叶切除与肺门、纵隔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范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与总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14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术后住院时间等参数。依据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绘制学习曲线,并应用累积求和法(CUSUM)分析跨越学习曲线需要的最低手术操作例数。结果 3D-CTBA显示,本组59例中,12例 (20.3%) 有肺动、静脉分支与支气管走行变异。1例支气管动脉损伤、出血,无中转开胸或死亡病例。各组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站数和个数、更改术式的比例、并发症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B、C、D 4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0.7±17.7)min、(103.7±11.1)min、(87.7±5.9)min、(88.9±6.3)min,住院时间分别为(4.5±3.0)d、(3.8±2.2)d、(2.5±1.0)d、(2.5±0.8)d;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807、3.530,P值均<0.05),其中C、D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少于A、B组(P值均<0.05),而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22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肿瘤复发或转移。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为指标绘制学习曲线,散点图拟合模型方程:Ŷ手术时间=127.7+0.8X-0.1X2+1.4e-3X3,R2=0.705;Ŷ出血量=84.6 - 2.5logX,R2=0.019。CUSUM拟合模型方程:Ŷ手术时间cusum=37.2+2.3X-0.2X2+2.8e-3X3,R2=0.701;Ŷ出血量cusum=19.3-2.8X+9.5e-2X2-9.1e-4X3,R2=0.090。学习曲线评价结果提示,经过约30例的临床实践后,出血量趋于稳定,手术时间达到低点且趋于稳定。结论 3D-CTBA辅助U-VATS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约30例。利用3D-CTBA精准的术前切除模拟,可能有助于降低血管损伤风险,缩短手术时间,帮助培训医师缩短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