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指导下穿刺引流+Ommaya囊置入术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颅内压监测指导下穿刺引流+Ommaya囊置入术治疗的4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1周内均顺利拔除血肿腔引流管。术后无颅内感染及脑积水。术后3 d颅内压平均(25.6±4.3)mmHg,GCS评分平均(9.4±3.6);术后1周,颅内压平均(18.7±3.8)mmHg,GCS评分平均(10.3±2.2)。术后1周颅内压明显下降(P<0.05),术后1周GC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为70%(28/40)。结论 颅内压监测指导下穿刺引流+Ommaya囊置入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以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Ommaya囊置入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例脑积水合并颅内感染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行脑室镜探查+Ommaya囊置入术,术后经Ommaya囊抽取脑脊液,并视病情注射抗生素治疗,动态评估脑积水改善情况及颅内感染控制情况,待脑脊液恢复正常后再次行脑室镜探查,拔除Ommaya囊并行分流手术。结果 10例术后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时间21~36 d,平均(28.4±4.57)d。5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因脑室内粘连严重未行分流术,4例转变为静止性脑积水继续随访。10例出院时GOS评分4分。结论 对于脑积水合并颅内感染,Ommaya囊置入术可作为外引流术的替代方案,具备留置时间长、感染风险低等优势,可为后期分流手术争取足够时间窗、降低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经Ommaya囊注射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Ommaya囊辅助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小脑出血患者行Ommaya囊埋置侧脑室引流术, Ommaya囊穿刺外引流脑脊液。结果28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颅内感染。根据患者出院时的GOS评级:预后良好l7例,中残8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 Ommaya囊辅助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是对常规脑室外引流治疗小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改进方法,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钻颅行脑室外引流和腰椎置管脑脊液引流治疗破入脑室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局麻下采用自制的颅锥于床边行单侧脑室或双侧脑室前角锥孔后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术后5~6h将尿激酶1~2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中稀释至4~5ml注入脑室并夹闭引流管,头部抬高30°,2~4h后开放引流管,每日2次。双侧引流则采用交替开放与夹闭引流。侧脑室引流3~7d后,腰椎置管引流脑脊液。结果患者恢复良好19例,中残14例,重残9例,死亡14例,死亡率25%。结论采用床边锥颅脑室引流和腰椎置管脑脊液引流抢救治疗破入脑室内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具有微创、快捷、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可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锥颅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锥颅引流术治疗的10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OS评分评估疗效,有效率为74.29%(78/105,GOS评分4~5分),无效率为25.71%(27/1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术前GCS评分3~5分、发病至手术时间≥6 h、血肿破入脑室、存在并发症、有脑疝是术后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锥颅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很多,临床应制定相关措施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05—2014-07采用侧脑室外引流、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加侧脑室外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加侧脑室外引流术等方法治疗50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50例患者3周后以GOS评分结果1分(死亡)7例(14%),2分(植物生存状态)3例(6%),3分(重度残疾)10例(20%),4分(中度残疾)19例(38%),5分(恢复良好)11例(22%)。结论侧脑室外引流、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手术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有效治疗方法,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普及,根据老年人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手术等治疗方式可降低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20例;采用血肿钻孔引流加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22例。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结果。结果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随访的GOS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小骨窗开颅组的手术时间为(236.45±43.20)min,明显长于钻孔引流组的(95.18±18.94)min(P<0.05)。结论对不需要去大骨瓣减压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病人,采用血肿钻孔引流加脑室外引流术是一种更为简便、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41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均行枕骨开颅血肿清除术+第四脑室置管引流术,其中有9例先行前额钻孔侧脑室引流术.结果 本组生存28例,其中21例恢复较好,7例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死亡13例,死亡率为31.7%.结论 早期手术清除小脑内、脑室内血肿,及时解除对脑干的压迫和建立脑脊液循环通路,减少脑干继发性损害,是抢救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钻孔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经CT检查确诊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23例,局麻或全麻下行钻孔侧脑室额角/血肿腔抽吸引流,术后注入尿激酶1万U+生理盐水1ml,随后注入1ml生理盐水封管,2h后开放引流,2次/d。结果出院时根据GOS评分评估预后:恢复良好6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7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17.4%(4/23)。结论微创钻孔抽吸引流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效果,以减轻病残率,提高生存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所有患者均经过头部CT检查确诊,根据不同的出血量(多田法计算),分别采用局麻或强化麻醉下锥颅软通道引流血肿,或锥颅血肿引流配合脑室外引流,或单纯行脑室外引流术。结果引流2~6d后复查头部CT,示血肿完全消失38例,血肿减少90%以上74例,血肿减少85%以上86例,减少50%以上16例,血肿减少30%~50%有4例;未发生切口及颅内感染;术后死亡21例。结论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生存率,减少病残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联合锥颅引流术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采取血管内治疗联合锥颅引流术治疗的14例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颅内动脉瘤性出血6例,动静脉畸形出血5例,硬脑膜动静脉瘘出血3例。1例动静脉畸形因畸形残留再出血,术中CT检查示血肿增加直接在复合手术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天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栓塞+脑室外引流效果不佳,合并小脑出血致脑疝死亡;存活13例术后3个月随访,GOS评分4~5分10例,3分2例,2分1例。结论 血管内治疗联合锥颅引流术具有微创、操作性强、简易、效果良好等特点,在部分出血性脑血管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总结4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手术清除血肿38例,锥颅血肿尿激酶(UK)引流术6例,脑室穿刺UK引流术4例,死亡12例。结论 掌握手术时机尽早解除脑受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控制并发症等术后综合治疗亦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交替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 将64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交替持续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脑室外引流术结合腰椎穿刺术.结果 治疗组死亡1例,发生梗阻性脑积水1例;对照组死亡4例(12.5%),发生梗阻性脑积水5例,同时治疗组的脑室血肿清除度大大快于对照组(χ2=10.8 P<0.05).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和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Ommaya囊并脑室外引流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3-01—2014-11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50例采用Ommaya囊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对照组50例只采用脑室外引流治疗。比较2组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总体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maya囊联合脑室外引流能够合理控制颅内压,降低了再出血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减少了并发症,安全性高,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总结4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手术清除血肿38例,锥颅血肿尿激酶(UK)引流术6例,脑室穿刺UK引流术4例,死亡12例。结论 掌握手术时机尽早解除脑受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控制并发症等术后综合治疗亦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锥颅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对6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均行CT定位后病房内一次性锥颅钻孔后放置F12脑室引流管,接无菌引流袋,抬高固定。术后次日行尿激酶5万U治疗,第2天复查CT,最多共需注入尿激酶2~3次。结果 60例均锥孔置管顺利,经过2~4 d引流,血肿清除理想。出院4周复查头颅CT 55例无复发;5例复发,予以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包膜切除术。结论 锥颅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方法简便易行,老年患者容易接受,清除血肿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并发张力性血肿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CT引导下行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的181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发生张力性血肿9例,发生时间在拔除引流管后7~14 d,平均10.2 d。更换穿刺入路后,再次穿刺引流术治疗,所有病人症状再次穿刺引流术后均改善。出院时GCS均为15分,GOS评分5分6例,4分3例;出院后1个月复查无复发。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仍可出现张力性血肿,可以再次通过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临床症状迅速缓解,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98年 11月以来 ,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并有心肺等疾病 ,不能常规开颅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采用CT ,结合简易定向 ,早期锥颅碎吸术治疗 8例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61~ 78岁 ;平均 66 5岁 ,经头颅CT确诊为脑出血。出血部位 :壳核 5例 ,脑叶 1例 ,丘脑 2例 ,出血量 3 0ml~ 60ml ,平均 45 2ml ,破入脑室者3例 ,8例均有不同程度病灶侧脑室受压及中线移位 ,均有意识障碍 ,病变侧瞳孔散大 3例 ,锥颅时间为发病后 6h 3例 ,7~ 72h5例 ,入院前 8例均有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1992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18例,均在计算机体层摄影(CT)引导下行锥颅抽吸血肿及脑室置管引流,术后均行尿激酶冲洗,溶解脑室内血肿,治疗效果满意,现将经验及教训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传统的内科护理治疗 ,病死率和病残率高 ,尤其是血肿破入脑室者。我院自 2 0 0 1-0 2~ 2 0 0 4-0 2采用侧脑室及血肿腔双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 2 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45~ 72岁 ,平均 5 6岁。神志清醒 6例 ,浅昏迷 11例 ,深昏迷 4例。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确诊 ,基底节区出血 15例 ,丘脑出血 6例 ,血肿均破入脑室系统 ,脑室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扩大 ,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 3 5~ 70ml。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