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脐尿管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易转移、罕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常发生于中老年男性,男女发病率为2∶1[1-3]。其属于膀胱癌的一种,起源于脐尿管残迹,多位于脐尿管中下段与膀胱顶部交界处,绝大多数侵犯膀胱壁,具有侵袭行为和不良预后[4],约占所有膀胱恶性肿瘤疾病的0.17%~0.34%[5]。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2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尿痛伴脐部溢液症状,无排尿困难,无腰痛、发热、寒战、血尿等不适。患者既往高血压病15年,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429-1430
<正>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占第三位,病死率居第一位的恶性肿瘤。由于卵巢癌种植转移的生物学及腹腔解剖学致使卵巢癌患者初次诊疗时,70%80%的患者已为Ⅲ80%的患者已为Ⅲ期,即使手术治疗,70%Ⅳ期,即使手术治疗,70%80%的患者也不能达到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甚至30%的患者不能直接手术治疗[1]。因此,新辅助化疗逐渐在临床中备受重视。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多西他赛+奈达铂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卵巢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第2位、死亡率第1位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11.4%,死亡率约为18%,其中约90%肺癌患者死亡原因为远处转移[1]。现代医学认为,肺癌转移与肿瘤微环境动态改变密切相关[2],通过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可改善肿瘤微环境,从而抑制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和功能,达到抑制肿瘤转移的目的[3]。研究[4]表明,扶正类中药在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和预防肿瘤转移方面的疗效比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正>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新发胰腺癌49.6万例,有46.6万人死于胰腺癌,居于全球癌症死因第7位[1]。胰腺癌5年存活率约6%[2],其主要原因包括胰腺癌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3],发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等[4]。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根治和长期生存的唯一手段,但30%~40%的患者因局部血管受侵犯而无法接受外科手术,平均生存期仅6~9个月,这部分病例被称为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LAPC)[5]。如何通过综合治疗提高LAPC的转化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正>头颈部恶性肿瘤已成为世界上第六大常见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8%左右[1],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2],且其5年生存率约40%~50%[3]。因为人体头颈独特的解剖结构及其对电离辐射的高度敏感性,故以放射性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首选治疗手段[4]。在放疗过程中,放射线在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正>在全球范围内,肺癌约占总确诊癌症人数的1/10(11.4%)和死亡的1/5(18.0%),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1]。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均居所有癌症的首位[2]。怀疑高度恶性的肺结节治疗仍以外科根治性切除为首选,微创及精准切除的发展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更多的胸外科医师开始重视肺段切除在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恶性肿瘤的主要致死原因是肿瘤细胞在人体内过度生长并产生细胞侵袭,如何有效控制肿瘤细胞迁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也是现今研究的热点[1]。肿瘤细胞分泌多种活性因子,致使血液高凝产生血栓,为侵袭转移提供条件[2]。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液高凝状态的本质是血瘀证,这在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也是导致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3]。中医理论认为,肿瘤的基本病因是正气亏损、气血运行不畅。《医林改错》提到“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医学十二种》指出“噎膈之证,  相似文献   

8.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国内的女性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4060岁是乳腺癌的发病高峰[1]。乳腺癌早期诊断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报道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患者17例,分析早期乳腺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是泌尿、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在2020年全球肿瘤年报中,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癌症发病率居于首位,而膀胱癌及肾癌发病率也都居于前十。从整体上看,泌尿系肿瘤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1]。泌尿系肿瘤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多,因此需要进一步了解其发病机制来推动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0.
肾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5070岁。在华人年龄标准化研究对象中,肾癌发病率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14位[1]。同时,19732005年间,肾癌的男、女的年发病率分别以6.98%、5.93%递增[1]。然而,约30%50%的肾癌缺乏早期临床表现,一旦出现血尿、腰痛等症状时,病程常常已经发展至中晚期。因此,提高肾癌的早期诊断,进行及时  相似文献   

11.
<正>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GLOBOCAN 2020估计在2020年原发性肺癌(发病率为11.4%)是仅次于乳腺癌(发病率为11.7%)发病率居于第二位的肿瘤,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达18%)[1]。临床研究证明癌症患者易并发血栓[2-3],癌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9倍[4],且VTE的发生会使癌症患者的死亡可能性增加2~6倍,  相似文献   

12.
<正>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但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上肢水肿、切口感染/出血、皮瓣坏死等[1],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自我管理积极度是个体自我管理认知、技能、行动和信念的综合概念,能够正向预测个体健康行为和健康结局[2]。然而,由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大多存在自我形象紊乱,加之受到许多症状群的长期影响,导致患者常采取消极回避的方式[3],严重降低了其自我管理积极度,不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晚期阶段[1]。全球3800万人患有心衰[2],美国的患病例数已增加到620万[3],我国现患病人数已达450万[4]。尽管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可改善预后,但心衰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仍然很高,研究显示,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率高达67.4%。中外指南均强调[5,6],自我管理对心衰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卵巢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及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225 500例新发病例,其中有140 200例为死亡病例,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前列[1],而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近几十年来,尽管医疗水平和技术不断提高,但卵巢癌死亡率仍居于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其5年生存率也一直徘徊在30%~40%[2]。上皮性卵巢癌目  相似文献   

15.
<正>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影响多个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1],由编码hamartin和tuberin的TSC1(9q34)基因或TSC2(16p13.3)基因突变引起[2,3]。TSC患病率为1/20000,发病率为1/6000~1/10000[2]。该病会导致多个器官系统出现错构瘤,患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多种多样[4]。由于TSC对多个器官系统的严重影响,妊娠合并TSC的病例十分少见。TSC患者能否妊娠,妊娠期间应该如何管理,以及围产期注意事项,是众多妇产科医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为肺部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遗传和基因突变、饮食与营养、电离辐射等有关,晚期可发生骨转移、淋巴结转移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2]。手术、化疗、放疗为临床治疗NSCLC的常用方法。晚期患者由于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化疗成为首选手段。铂类药物为治疗晚期NSCLC的一线药物,抗肿瘤效果良好,但副作用较多[3]。  相似文献   

17.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1]。目前西医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需注重手术时机的重要性,及各年龄段长期健康管理的必要性[2]。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痛经缓解率及妊娠率[3],  相似文献   

18.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滑膜增生和血管翳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对称性、破坏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患病人群为中老年女性[1],中国大陆RA总患病人群达500万[2]。RA因其多关节受累、致残率高、以及多脏器受累[3]等特点,极大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可通过达标治疗(treat-to-target)有效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4]。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以不同程度视力下降和视网膜反复出血为特异性表现,严重时可致盲[1]。据研究统计,DR患者占糖尿病患者20.86%[2],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目前,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是治疗DR的高新技术,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如复发性出血、视网膜脱离和高压眼等[3]。研究发现[4],延续护理使患者出院后仍可以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传统的延续护理模式存在较多缺陷,  相似文献   

20.
汪鑫  张洪义 《中国医刊》2023,(8):813-815+808
<正>胰腺癌是一种侵袭性强、预后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5年生存率仅为3%~15%[1-2]。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癌最有效的手段[3-4],R0切除可获得良好的预后[5]。1994年GAGNER和POMP[6]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该手术难度较大,如操作不当易出现血管损伤,且对胆道和胰腺重建的技术要求较高,是普外科较为复杂的手术之一[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