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和阴性临床及生化特征的情况.方法 对1508例T2DM患者进行TPO-Ab检测,对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⑴TPO-Ab阳性的T2DM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率[17.3%(38/220)]明显高于TPO-Ab阴性的T2DM患者[8.2%(105/1288),χ2=18.21,P<0.01].⑵TPO-Ab阳性与阴性的T2DM患者临床特征比较:TPO-Ab阳性的T2DM患者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IT)诊断率[15.45%(34/220)]高于TPO-Ab阴性的T2DM患者[1.32%(17/1288),χ2=114.89,P<0.01),TPO-Ab阳性的T2DM患者中女性高于男性[1:2.24(68/152),χ2=31.31,P<0.01],TPO-Ab阴性的T2DM患者男女构成比[1:1.09(616/6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5,P>0.05),而年龄、发病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治疗率、空腹C肽、餐后2 h C肽、促甲状腺素(uTSH)异常率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⑴T2DM患者TPO-Ab阳性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明显高于TPO-Ab阴性者.⑵TPO-Ab阳性的T2DM患者以女性居多,而TPO-Ab阴性的T2DM患者性别无差异.⑶TPO-Ab阳性的T2DM患者AIT诊断率明显高于TPO-Ab阴性的T2DM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变化及其与T2DM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T2DM患者80例,根据有无下肢血管病变及病变程度不同分为四组:单纯2型糖尿病无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组16例(DM0组);合并下肢动脉血管内膜增厚组19例(DM1组);合并下肢动脉血管硬化组23例(DM2组);合并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组22例(DM3组)。另外选取正常健康查体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chemerin水平,并分析血浆chemerin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体脂成分(FTA%)、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关系。结果 T2DM及T2DM合并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且与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程度相关(P<0.05)。血浆chemerin水平与BMI、FAT%、HbA1c、HOMA-IR 呈正相关(P<0.01)。结论 T2DM 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升高,chemerin水平升高可能与T2DM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脂、血糖、一氧化氮等与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磷酸氧化酶法测定甘油三酯、聚乙烯硫酸盐沉淀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水平变化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定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结果 2型糖尿病伴有下肢血管病变 (LEDA)与年龄、家族史、近 1年血糖控制、LDL -C有相关性 ;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结论 在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中年龄、家族史、血糖控制不良、血脂代谢紊乱起重要作用 ,患者血管一氧化氮合成、释放无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及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等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6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有静息疼痛、间歇跛行、足面溃疡、四肢发冷等,且足面溃疡及静息疼痛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症状的比例(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因进行诊断及血管介入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患者年龄、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等多种因素的关系,以利于临床上预防及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仪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进行检测,同时测定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并结合患者年龄、病程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患者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等相关,而与血糖、尿微量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不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最常见,发病亦较早于其他部位的血管病变,超声多普勒检查能较早地发现病变。其发病与病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压等有关,提示防治血管病变应尽早控制血糖、血压的同时也应进行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对7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等,并分析上述指标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与病程、SBP、DBP及HbAlc、空腹胰岛素水平、LDL—C明显相关。结论:为防止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应尽早诊断,积极控制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及高胰岛素血症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特点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行下肢血管B超及DSA造影检查,根据血管狭窄情况选择介入治疗方式,全部病例均行动脉造影及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成形术。结果4例糖尿病患者均表现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下肢血管超声显示糖尿病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斑块、狭窄与血栓形成,病变累及下肢股动脉、髂动脉及胫前、足背动脉。介入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行胰岛素控制血糖,抗凝、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介入治疗后患者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明显改善。结论下肢血管DSA造影检查可以准确了解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阻塞部位及程度,介入治疗联合内科保守治疗对改善下肢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瘸变是否有关.方法:本研究选择T2DM患者240例,全部受试者均采用离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定下肢动脉病变程度,按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T2DM下肢血管病变组与非病变组,比较病变组与非病变组间血UA水平是否有差异:同时根据血UA水平又分为高UA水平组和正常UA水平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病变严重程度情况.结果: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血UA水平显著高于非病变组(P<0.05),而糖尿病高血UA组较正常血UA组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增加,病变程度更重(P<0.05).结论:血UA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变化及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中老年人(对照组)各80例,检测血清Lp-PLA2水平,糖尿病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血管情况。结果糖尿病组血清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56.25%(45/80);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者血清Lp-PLA2水平高于无下肢血管病变者(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与下肢血管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升高,Lp-PLA2水平与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关系密切,检测Lp-PLA2对预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32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病史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病例按下肢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的不同分成无病变、轻度病变、中度病变、重度病变四组,找出具有组间差异的因素,分析它们与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利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28例患者中有下肢血管病变者246例(75.0%),其中轻度92例(28.0%),中度111例(33.8%),重度43例(13.1%).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冠心病病程、糖尿病肾病病史、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呈正相关(P<0.01),与BMI呈负相关(P<0.01).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餐后2h血糖(优势比为1.28,P<0.01)、年龄(优势比为1.11,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2型糖尿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可调控危险因素是餐后2h血糖,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应该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避免或延缓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高尿酸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9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尿酸患者设为高尿酸组,127例血尿酸正常2型糖尿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管并发症及各临床生化指标差异,研究尿酸与各指标关系。结果高尿酸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BMI、HbA1c、TG、TC、CRP、IL-6、IL-8及TNF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均以高尿酸组较高;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BMI、TG、TC、CRP、IL-6、IL-8及TNF与UA呈正相关(P〈0.05);高尿酸组血管并发症,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关系密切,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尿酸水平,对患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49-51+55+封三
目的统计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患病率,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的相关性,确定是否可作为预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指标。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在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56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检查。根据ABI检测结果分为PAD组(ABI≤0.9)和非PAD组(ABI0.9),每组各56例,分析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特点。结果 568例糖尿病患者中下肢病变患病率为9.9%,性别、年龄与纤维蛋白原无明显相关性,ABI与纤维蛋白原明显相关(P=0.00),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得到敏感度71.4%,特异度80.4%,最佳切点2.69 g/L。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当血浆纤维蛋白原2.69 g/L时,提示下肢血管病变风险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28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成尿酸正常(NUA)组和高尿酸(HUA)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HUA组的体重指数、收缩压、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腰臀比均高于NUA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低于NUA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周围血管病之间的关联。方法入选60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ABI数值分为两组,一组为无周围血管病组(ABI≥0.9),另一组为合并周围血管病组(ABI<0.9),并选取30名健康老年人群作为对照组,同时收集入选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计算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并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合并周围血管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无周围血管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性研究表明,血清脂联素与血糖、TG、TC、LDL-C显著负相关,与HDL-C、ABI显著正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周围血管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脂肪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严格选择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三并排除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肾心脏疾病以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的患者100例,分为外周血管病变组(PVD) 18例和非外周血管病变组(NPVD) 8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R指数、瘦素、TNF-a、脂联素、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R指数、瘦素、TNF-a、脂联素、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根据简单相关分析(Spear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脂联素与腰围、IR指数、BP呈明显负相关(P<0.05),瘦素与腰围、IR指数,TG 呈明显正相关(P<0.05),TNF-a与BP、IR指数、瘦素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脂联素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脂联素、瘦素、TNF-α在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BI检测无创、客观、有效、费用低廉,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特点及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转归及临床意义。方法3例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血管病变伴久治不愈糖尿病性足坏疽患者,其中2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糖尿病病程8—14年,在传统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及血管介入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3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严重的糖尿病足坏疽,下肢血管超声显示糖尿病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斑块、狭窄与血栓形成,病变累及下肢股动脉、朋动脉等。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行胰岛素控制血糖,抗感染、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其中1例实施了下肢血管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经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个月后,所有患者足部临床表现得到一定的改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于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尤其是久治不愈的糖尿病足坏疽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