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目的 :调查西藏自治区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采取的预防措施现状,为西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于2019年11—12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便利抽取西藏自治区7个市(地区)59所医院的1 11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35.0%的护士未接受过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相关知识培训,被调查的所有科室除外科外,其余科室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的使用率均不足50%。结论 :目前西藏自治区内的医院尚缺乏静脉血栓预防知识规范化培训和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害和血栓预防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亟须完善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知识规范化培训、规范护理行为,建立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实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6所医院护士对机械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认知水平情况和实施现状, 发现临床现存问题, 为下一步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和培训方案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机械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认知水平问卷》, 对河南省6所医院共1 93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 得出护士对VTE机械预防措施作用认知的现状, 比较并分析影响认知差异的原因。结果临床护士所在医院成立VTE管理团队/教学组的有1 237名(66.11%), 在其中担任职务的有181名(9.67%), 目前临床开展针对VTE的相关知识、组织护理培训和学习的覆盖率高达98.81%, 但培训效果较差, 机械预防措施回答正确率仅为14.54%。有36.99%的护士认为单独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D)装置会增加无症状性DVT发展成肺栓塞(PE)的风险, 27.1%的护士认为单独使用梯度压缩弹力袜(GCS)会面临同样风险。当排除使用禁忌证后, 53.02%的护士认为可以单独使用IPCD, 51.58%认为可以单独使用GCS。VTE相关知识是否培训、医院层级、学历层次与护士对IPCD/GCS等装置的认知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国内多中心调查结果比较分析三级甲等医院非手术科室与手术科室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预防现状,为国内医院全面开展临床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在2015年中华护理学会外科护理学术研讨会上对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 278名护士,其中手术科室护士3 062名,非手术科室护士2 21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科室的规范化静脉血栓预防流程及VTE风险评估的开展明显优于非手术科室,P值分别为0.042、0.046。手术科室护士的VTE总体知识水平高于非手术科室护士,P=0.001。目前仍缺乏全国同质化的VTE规范预防护理流程。结论:目前国内亟待建立VTE预防护理共识,全面、快速推进临床VTE预防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同质化进程,同时提高临床护士的VTE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住院患者可能存在VTE高危因素。护理作为VTE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应准确识别危险因素、及时正确进行VTE风险评估,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对预防VTE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BL联合工作坊教学模式在骨科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将2020年6月至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40名护士按照病区分为观察组(一区)及对照组(二区),各20名,观察组采用PBL联合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培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考核成绩与操作考核成绩、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措施落实率、对培训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PBL联合工作坊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骨科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水平,有助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措施的落实,护士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护士主导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防控管理流程,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将择期入院治疗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组,其中2018年1月—6月的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VTE管理方法;2019年1月—6月的住院患者为试验组,采用护士主导的VTE防控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评估、出血风险评估、防控措施执行。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早期诊断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实施规范化防控管理流程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早期诊断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有改善(P0.001)。结论护士主导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管理流程的建立与实施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VTE的发生率,促进了VTE护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专科护理小组在医院内VTE预防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建立VTE专科护理小组,制定专科小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对全院VTE预防护理进行培训、考核、质控、敏感指标监测.比较实施VTE专科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前后VTE基础预防措施的落实率、VTE风险评估率、VTE理论和操作掌握情况.结果专科护理小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结合介入治疗患者特点,对现有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流程进行改进,以提高质量,降低时间成本,体现效率、稳定、规范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梳理我院现有的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筛选和预防操作流程,分析其时效性和时间成本,结合文献,选择适合介入治疗患者筛选标准并制定预防操作流程。结果对介入治疗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程进行改进后,用于风险评估时间较前缩短50%,且需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的高危患者数量比未改进前减少50%。结论应用流程管理理论进行介入治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流程改进是可行的,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疾病治疗、预防和护理以及医院管理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将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为提升临床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遵循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的证据转化模式,结合临床现状制订策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3个外科病房的215例患者及在上述科室工作的323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及患者对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及护士对审查标准的执行率。结果:干预前后,护士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79.13±13.97)、(87.37±12.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1,P<0.05);干预前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4.55±2.11)、(6.52±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56,P<0.05);干预后护士对各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制定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最佳实践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可提高患者对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认知及自我管理,提高护士对最佳证据执行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医院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西藏地区VTE防治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对西藏自治区7个市(地区)59所医院的1117名护士采用临床护士VTE知识问卷进行VTE知识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护士VTE知识得分是否合格的影响因素。结果1117名西藏地区护士的VTE知识总分为(36.70±15.17)分,其中基础知识维度得分为(7.13±2.99)分,风险评估维度得分为(14.75±7.61)分,基本预防维度得分为(3.92±1.99)分,物理预防维度得分为(4.73±2.62)分,药物预防维度得分为(1.96±1.29)分,发生VTE后处理维度得分为(4.22±2.35)分。西藏地区护士的VTE知识平均得分率为48.94%,护士的知识掌握情况处于中下水平;在预防措施的使用方面,护士的知识掌握不足,其中物理预防得分率为36.38%,药物预防得分率为39.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医院等级、是否参加过培训是护士VTE知识得分是否合格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西藏地区护士的VTE知识掌握不足,管理者需对不同特征护士人群以及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开展针对性培训,促进护士将所学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保证VTE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及管理现状。方法2019年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来自27个省(包括直辖市)的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的297名委员展开调查,调查其所在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预防护理及管理现状。结果各地区在血栓评估工具的全院统一性方面存在差异,东北地区最高,华东地区最低。三级甲等医院和非三级甲等医院对于血栓预防措施的教育和培训、使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时医嘱是否开具、VTE高危患者出院是否预防随访、VTE预防管理体系构建和是否有多学科团队来防治VTE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各大医院应加强对VTE预防管理工作,做好护理管理制度建设,强化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以规范护理行为,有效预防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预防循证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患者306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VTE预防循证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通过血栓风险评估及时率和准确率、患者对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术后4个月内发生VTE患者5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VTE的高危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血栓史、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手术时间、手术体位是影响骨科大手术术后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大手术术后发生VTE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导致的,医护人员进行术后护理需要掌握患者基本情况,针对性实施预防措施,降低发生VTE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全院联动静脉血栓形成(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防治体系,提升医护人员对VTE的防治能力,改善VTE患者疾病管理现状。方法 成立VTE防治管理团队,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VTE防治流程,实行强制性节点管理控制,如术前强制性风险评估、快速反应智能预警系统、护理智能决策系统及结构化随访等,实现全院联动的VTE防治体系,2018年9月—12月在全院范围内实施该体系,与2017年9月—12月对比,分析该防治体系实施前后医院VTE风险的评估率、出血评估率、VTE相关措施落实率、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及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发生率、VTE相关病死率等的变化。结果 防治体系实施前后,VTE的评估率从0.5%上升到75.5%,出血评估率从1.4%上升至75.8%;防治体系实施后VTE相关措施落实率中基础预防落实率达100%,中高危患者中使用物理预防落实率达15.7%,药物预防落实率达25.9%;全院患者的PTE的发生率从2.87‰上升至4.35‰,DVT的发生率从2.89‰上升至6.28‰,医院VTE相关的病死率从14.03‰下降至1.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化全院联动VTE防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VTE的防治意识,提高临床VTE防治措施的落实率,降低患者VTE相关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ole of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s (LMWHs) in the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in medical and orthopedic surgery patients. VTE prophylaxis trials in these practice settings establishing the current use of LMWHs marketed in the US are included. An overview is also provided of VTE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prophylaxis consensus guidelines. DATA SOURCES AND STUDY SELECTION: Clinical trials, review articles, and meta-analyses for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approved LMWHs were identified from a MEDLINE search (1980-March 2002). Search terms included dalteparin, enoxaparin, internal medicine,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orthopedic surgery, risk factors, tinzaparin, 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DATA SYNTHESIS: Consensus guidelines are useful as an initial guide to appropriate VTE prophylaxis; however, a review of the primary literature is needed to identify optimal agents, regimens, or interventions. LMWHs have demonstrated sound efficacy in VTE prevention; however,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literature are not always comparable for the available agents. CONCLUSIONS: Enoxaparin has demonstrated efficacy and safety in VTE prevention in medical patients, whereas information is limited or lacking for dalteparin and tinzaparin. 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 trials have been conducted with all US-marketed LMWHs and have demonstrated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ach agent. Trials specifically establishing the efficacy of an LMWH in total knee replacement surgery (TKR) have been published for enoxaparin. One combination THR and TKR trial has been published for tinzaparin. These trial outcomes have positioned the LMWHs as key alternatives to adjusted-dose warfarin for VTE prophylaxis in orthopedic surgery. Inherent differences between LMWHs prevent the extrapolation of clinical outcomes from 1 trial to another.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施全程血栓防控干预体系预防骨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骨科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全程血栓防控干预体系,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VTE发生率、VTE各风险评级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血栓风险评估结果,实施全程血栓防控干预骨科围术期VTE,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